古代瘟疫多,衛生條件差,中國人是否靠運氣才生存下來的?

爵金


這是一個有極大誤區的話題。

提問的人這麼問,本身就說明存在誤區。讀者按問題上的邏輯去思維也必然是存在誤區的。

鍾南山教授說,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包括03年的非典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特效藥。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醫藥在疫情來臨時能起到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

今天人為應對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手段就兩個,一個是全民戴口罩,二是隔離。隔離又分為將發病者隔離,普通人居家隔離不出門,以及封城阻斷交通。只要避免了更大規模的交叉感染,疫情就有效控制住了。很多人把希望寄託於特效藥和疫苗,那是不現實的。因為這種疫情必然不會長期肆虐,等不到特效藥和疫苗出來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疫苗研製出來,你敢去打嗎?它未來都不回來了,你打了又有什麼用?短期內研製的也不安全。

新冠病毒在湖北之外死亡率非常低,就是綜合起來死亡率也不算高。湖北死亡率高,我覺得可能與恐慌情緒有關,與沒有得到收治的恐慌有關,可能與當地前期區域存在的病毒濃度有關。否則就解釋不通了。

中醫認為人體才是大藥,就是說抵抗疾病的主力軍是人體的各類免疫和自愈機制,藥物只是援軍。艾滋病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於是成了等死的絕症。為何恐慌會導致嚴重後果,其實任何一個嚴重的疾病心態都起到了關鍵作用。家裡人若確診癌症,醫生肯定會考慮先不讓本人知道,就是因為一旦心理崩潰,那基本就沒救了。可見,肌體自己不能垮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有一個誤解,就是以為病毒只是抗體和打了疫苗是免疫力,而不知道肌體的各種免疫機制,發燒都是一種免疫機制。身體裡物理的、生化的、細胞吞噬模式的,有各種各樣的免疫機制。並不是只有抗體才有效。抗體是得病痊癒後產生了一個對這個病毒的免疫抗體。但這不是免疫力的全部。

很多人身體一不舒服就吃藥,就去醫院看病,去藥店買藥,這樣的生活習慣就使得這些人非常容易生病,生了病又很難痊癒。因為身體的免疫自愈機制沒有受到鍛鍊,它就會啟動退化機制。就好比,你只用右邊牙齒吃飯,久而久之,你的左邊牙齒就廢了。但是不是猛鍛鍊身體機能就會好,也不是,任何事都有一個度,不能太過頭。

古代雖然沒有現代科技、現代醫學,但是人的自身免疫力、自愈機制很可能比今天的人強。今天是一個相對養尊處優生活的模式,接觸自然、農田的時間機會遠遠小於古人。古人和今天的人面對疫情都是靠自身免疫機制、自愈機制發揮主要作用,並沒有多少高低之分。

疾病傳播的角度來說,今天的人認識疾病更充分,古人沒有口罩,沒有消毒液。但是古人人員流動本身就小,古人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五月端午要沐浴,要驅蟲之類。實際上古生態決定了夏季蚊蟲太多,古人採用一些天然香料方法肯定是有效的。西醫講求的是殺死病毒和有害細菌,中醫則是通過調理促進自愈機制發揮作用。此次中醫中藥在第一線得到了很多西醫出身的醫生的認可,因為面對新疾病,西醫就是捉襟見肘的。而中醫就能依託人體機能、人體大藥這個思路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實際上我們今天的人生活在都市沒有機會去採摘草藥,否則此時有很多野菜和常見藥材是可以拿來當菜吃讓其發揮功效的。

新冠病毒可能也會與非典一樣,等到天氣炎熱了突然就消失了。人體抵禦是主力,自然因素扼殺是關鍵,人為防治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如果說靠運氣的話,其實今天也是如此。只是在防止擴散問題上,人為是關鍵。此次疫情,假若很早就果斷採取措施警示、公佈、封城、隔離的話,確實不會造成那麼多人、那麼多地區有疫情。這就不是運氣問題了,而是責任、能力、常識、心術的問題了。但古代不太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等到大面積擴散開來可能春暖花開,疫情自己在自然因素下就結束了。

所以總結下來,人面對疫情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時間採取措施隔離、封堵和公佈疫情、全民戴口罩。此次疫情結束後,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要常備口罩,都要養成感冒不舒服時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習慣。甚至還需要考慮備一些別的應急物品。如果賣得到我會買幾個生化級別的防毒面具。我估計這類的產品也會多起來。最後,鍛鍊好身體是必要的,重新認知中醫藥是必要的,儘量少吃藥是必要的,提高憂患意識也是必要的。


國病


不是,靠的是那一個個鮮活的有擔當的醫師。

明末大鼠疫。這場鼠疫,發生在北京城破前一年的二月到九月到崇禎十六年四月時,北京每天死人上萬,以至於城門都被運出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戶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門口的最多,街頭連玩耍的孩子都沒有了。有一個統計數字,這場大疫奪走20萬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當時的人口,估計在80 萬到100 萬,也就是說,每四到五個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堪稱是一場超級大瘟疫”,不但是士兵、小販、僱工大批倒斃,北京城連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史載,10月初的北京,一座恐怖的絕望之城,來了一個擔任後補縣佐虛職的福建人,他發現了鼠疫的治療辦法。他使用刺血法給病人治病,每天來看病排隊的患者多達萬人。到崇禎16年的冬季,大雪紛揚,北京的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也死的差不多了,導致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再加上這位福建人的治療。北京的鼠疫病情逐步得到扭轉。

清末大鼠疫。這是一場由沙俄帝國引起,卻奇蹟地在清朝手裡被處理的瘟疫。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著名公共醫學專家伍連德先生主持此次鼠疫的控制,避免了了更大的人員傷亡。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隔離,並且將染疫的屍體燒掉來阻止疫情的傳播(在當時是犯法的)。


李老師tome


在古代的歷朝歷代基本都是有瘟疫的發生,古代因為醫療水平低,對瘟疫的防範也少,一旦發生瘟疫,死上一村人,或者一個地區十不存一也是很常見的。

人們在遇到瘟疫的時候通常認為是上天發怒,會重審很多案子或者會懲罰貪官,進而進行祈禱焚香禱告,但這都是沒有用的。瘟疫是無情的。

瘟疫發生的當地政府會把藥袋投入水井(電視劇神醫喜來樂就有這個場景)來緩解預防瘟疫,當然也會熬製一些純中藥開預防,兩者基本是同一個道理,只不過一個是精裝版,一個是平民版,還有就是軍事隔離被感染地區,士兵把守,不許出入,對於已經死亡的人的屍體,政府會進行火燒個用生石灰進行處理屍體。當然也會有醫生進行診治。

最後想說的是不管哪個時候,醫生永遠是在第一線的。





逆生長的向日葵


看見你的提問想起古代家族的祠堂,這個血脈組織的領導就是族群裡的德高望重的長者,除去官方的縣令就是族長領導族人抵禦這些大事,那時人們不像今天一樣都住在一起 ,又都有院落,獨門獨戶。 沒有太多的交叉需求。什麼事自己都你做,就連治病不嚴重都是自己家的老人處理。那時人們對疫情敏感,也許是經常遭到瘟疫的攻擊,瘟疫來臨聽天由命,那時幸虧沒有高度聚集居住。人民分散居住是抵抗疫情的天然屏障。


過兩天1963


古代瘟疫多,衛生條件不一定比現在差。因為在古代,環境沒受汙染,產生的惡劣影響就小,與現代相比,雖然現代化的醫療設備等裝備,但當時的醫療裝備能勝任當時的環境。也就是說,在相對的條件下,古代的衛生條件不差。其次,中國人能活下來,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我們老祖宗的中醫藥技術。中醫博大精深。按照矛盾論來講,一種疾病產生,必定也有攻克它,治好它的藥物產生。就好比非典期間研製成功的藥物,及今天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研製必定成功一樣。所以,古代瘟疫多,中國人能活下來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醫學技術。這個回答滿意嗎?


重慶雄鷹2657


中國有幾幹年的歷史傳統文代底蘊,中醫文化與之血脈相連,並且成為不分割的部分,中國人民更是勤勞智慧勇敢,在與疾病疫情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疫病暴發時會採取一些有效的參考處方措施,就當時來說也代表了世界最高的水平這絕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