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疫情爆發後,《流浪地球》中一段臺詞爆紅網絡。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是科幻的力量。

映照現實,預示未來。

在中國電影凋敝的2020年初。

中國科幻,居然捲土重來。

這一回,Sir沒有開玩笑。

重複一遍。

沒有說笑。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不用被海報的畫風嚇到。

造型,來自風靡全球的遊戲,《我的世界》。

故事,改編自中國科幻最成功的作品,《三體》。

2014年問世,已經出到第三部。

先上評分,很嚇人——

豆瓣最高9.7,最低9.5

兩年前,Sir曾經推薦過第二部,引來了編劇的圍觀。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Sir當時回應:祝進步。

這幫人還當真了。

作為一個靠著熱愛,一路打臉眾多國產科幻的系列。

2020,新作《章北海傳》迴歸。

毫不誇張地說——

我們當下能夠看到的,把《三體》呈現得最好的長片作品。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雖然評分高得嚇人,但Sir還得先強調:

《我的三體》系列,是一個純粹的,粉絲向的作品。

受眾,是三體故事的愛好者。

因此,很多盲目入坑的觀眾,會在故事設定和彈幕玩梗中不知所措。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但也正因此。

它才能夠完成對《三體》故事的改編與精神繼承。

從細節入手,補全了三體故事中人氣角色章北海的個人傳奇,展現了這場人類與三體對抗史詩的側影。

故事設定,眾所周知。

來自遙遠星系的三體人,預告將在400年後到達太陽系,入侵地球。

作為高等文明,三體人科技發達,邏輯嚴謹。

但有一個致命缺點:不擅長隱瞞和欺詐。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因此它們派出智子(擬人高科技機器)來到地球監聽,一邊製造科技壁壘,一邊試圖瓦解人類的反抗力量。

應對三體,人類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1,全力對抗;

2,全力逃亡,儘可能保留人類文明的火種,離開太陽系。

前者,誓死不屈,熱血沸騰。

但後者,才是三體文明最擔心的事。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為啥?

因為巨大的科技差距,可以讓三體人毫不在乎,甚至鼓勵人類去徒勞反抗。

而文明的種子一旦逃離,後患無窮。

我們最後如何選擇?

人類內部也由此衍生各種派系。

比如“漢奸黨”——

部分對自身文明失望,全盤投降,充當帶路人的三體擁護者,成立ETO組織。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他們為三體人的入侵充當馬前卒,期盼著三體來拯救地球文明。

還有,“抵抗派”——

聯合國代表的絕大多數國家,針對三體人的弱點,啟動“面壁人”計劃,應對三體入侵。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以及,逃亡主義者……

面對危機的眾生相,是每個人都似曾相識的現實。

正如拿破崙所說:

絕對不要做你的敵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敵人希望你這樣做。

結局讀者都知道。

百年後,人類攀科技,攢出的太空超級艦隊,在40分鐘內被三體的武器水滴打成渣渣。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出自三體同人短片《水滴》

所有派系都逃不過滅亡的命運。

抵抗,終究是徒勞。

逃亡,才是正確的路。

而在此時,在一切還在籌備的階段。

智子和ETO輕鬆地就讓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

“逃亡主義違反國際法”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想逃?

想都別想。

甚至,連用來逃離的航天技術,聯合國也拒絕公開,讓其成為少數大國的禁臠。

面對危機,仍舊內鬥不止——

《三體》故事中最殘酷,也最真實的一面。

這也是《流浪地球》電影裡,不敢表現的內容。

而在《章北海傳》,利用動畫,則做出了一種童言無忌的趣味——

逃亡計劃根本就沒有發展的可能

一部分人帶著火種離開

就意味著剩下的人被拋棄

比起所謂的文明毀滅

他們更害怕自己成為被拋棄的那部分

他們寧可掐滅人類文明存續的希望

也不能容許這樣的不平等存在

這就是人性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偉大的悲劇,也如早就知道結局的西西弗斯一般,總會選擇用徒勞無功做註腳。

所以,為什麼是章北海?

因為他的人生,有著一個非主流英雄最大的戲劇性。

軍人家庭出身,又是軍隊政委,本應該是理想最為堅定的人。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但恰恰是他,完成了思想的蛻變。

不僅成為三體人眼中,隱藏極深的漏網之魚。

更成為一個不是面壁者的面壁者,像人類歷史上所有的陰謀者一樣,絞盡腦汁,不惜罵名,運籌帷幄。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在那場功虧一簣的大戰之前,率領飛船叛逃。

即使最後身死人手。

但也讓追擊自己的人,逃離了覆滅的下場,給人類文明留下火種。

作為《三體》故事裡一條主要的暗線。

章北海靠隱藏,欺騙,冷血,與理性,成為《三體》宇宙中人類文明的拯救者。

它對我們傳統的“英雄”,作出極為反叛的註解。

在採訪中,主創人員也承認——

章北海是個悲劇英雄,但是城府很深,心思縝密,完全可以為了百人活而讓幾人死,好像一個堅毅的臥底。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如果只看《我的三體》的畫風。

估計很多人都會被勸退。

但其實經過數年的發展,《我的三體》生長出了一套獨特的審美。

就像國外的樂高。

精細程度,已經不亞於很多電影。

精雕細琢,又氣勢恢宏的紅岸基地。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風景壯麗的港口海灣。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宇宙飛船升空場景,以及在外太空俯視地球的磅礴。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在整體觀感面前,馬賽克的清晰度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在《章北海傳》中。

更是用各種強迫症一般的細節堆砌出年代感的真實。

比如紅岸基地裡,隨處可見的60-70年代的風貌。

茶杯上的刻字:

抗美援朝,最可愛的人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背後的主席畫像。

以及隨處可見的時代標語。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而人物造型設計,更是頗有講究。

就說章北海:

斷眉,是為了顯示出軍人的戰功。

淚痣,則是悲劇人物的特點。

甚至是07式的軍服,都精心挑選。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造型設計在採訪中表示——

軍人最好的戰功體現那就是傷疤,做完傷疤這版設定後,看起來這個人又比較野,多了些匪氣。

這不符合大家心目中的人物認知,所以最後只保留了斷眉。

而在ETO開會時突然出現的智子,一身和服,殺伐果斷。

對照的,是《殺死比爾》中的劉玉玲。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連和服的選擇,也有著特定的意義。

智子的人物形象是向《殺死比爾》(Kill Bill)裡的黑幫女大佬劉玉玲致敬,和服選了大概十種,大家一致覺得現在這種藍色配桃色花更顯智子的冷酷。

而這種造型上的打磨,全片的各個重要人物都能看出。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 從左到右:章北海、吳嶽、東方延緒、艦隊司令,資料來源見水印@三體宇宙

如此的精雕細琢。

也難怪這個團隊一步步從2014時單打獨鬥的粉絲同人作品。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走完一條同人作品轉正的熱血逆襲之路。

而更加讓Sir感到驚訝的,是作品的進步。

分鏡。

智子突襲ETO總部。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從動作場面,到節奏呈現的速度感,都達到了一種電影級的水準。

劇情,更是完美地呈現出章北海的成長經歷與堅定“逃亡主義”的信念來源。

有一幕,章北海即將換防酒泉,與父親告別。

詢問父親。

此時他眼神躊躇,語氣猶豫,停頓。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而父親,沒有告訴他答案。

只提醒他,要多想。

在那以前,要多想。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與此同時,章北海逐漸握緊了拳頭。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還有一個細節。

這一刻,故事迅速回顧了父子二人的相處,最終定格在一本《未來海戰啟示錄》的書名上。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進入故事,你才知道這是隱藏多深的伏筆。

作為未來史學派的信奉者,他們躲掉了智子的監聽,父子倆心領神會。

看看原著中章北海的解釋——

早在三體危機出現之初,父親和我就開始認真思考這場戰爭最基本的問題。漸漸地,父親身邊聚集了一批有著深刻思想的學者,他們包括科學家、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他們稱自己為

未來史學派

他們研究的問題很基礎,討論從來都是公開進行的,甚至還由軍方和政府出面,召開了幾次未來史學派的學術研討會。正是從他們的研究中,我確立了人類必敗的思想。

而在《章北海傳》中,名場面還不止一個。

滋生了逃亡想法的面壁人希恩斯,與章北海的會面。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為了躲避智子的監聽。

兩人開始還說著官話,打機鋒。

結果在一瞬間,確認過眼神,同樣是心領神會。

內心堅定了人類必敗的逃亡思想。

彈幕瞬間爆炸。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兩個想逃跑的人互相給對方打氣好讓自己先跑的樣子,簡直是全場最佳。

只留下智子一臉懵逼。

後來劇情的發展也在證明。

四個官方面壁人,其中兩個絕望抵抗,毫無用處。

提出“黑暗森林”理論的羅輯,與三體人的戰略平衡,最終也毀在自己人手裡。

而只有希恩斯的思想鋼印計劃中的宣揚的人類必敗逃亡主義,才是拯救人類的最終途徑。

在某種意義上。

希恩斯和章北海,作為面壁人,一個官方,一個野生,一體兩面,殊途同歸。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這種改編,才是真正把握了原著精髓。

在一個必然失敗的戰鬥中,尋找到了難以接受的生機。

便是《三體》故事裡,浩大磅礴的悲劇質感的來源。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一個笑談。

《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上海堡壘》一把又給關上。

如今,國產電影命途多舛。

國產科幻尤甚。

但是。

Sir一直覺得在類型電影中,科幻電影必須單拎出來。

類型電影,一般是先有電影,才有類型。

而科幻電影。

選擇科幻作品,拍成電影。

因為在某種意義上,科幻,總是有著預言現實的可能性。

可能性,塑造出力量,生產出敬畏。

從早期的凡爾納,到黃金科幻三巨頭時期的羅伯特·海因萊因、阿瑟·克拉克與艾薩克·阿西莫夫。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我,機器人》正是阿西莫夫小說改編

再到如今中國科幻的代表人物,大劉。

從未來幻想,到存在主義,再到人工智能,文明終點……

科幻,從不僅僅是娛樂,而是一種足已鞭笞著社會進步的認知嘗試。

《三體》的故事為什麼能夠風靡全球?

它用社會學的理論,推測了面對危機來臨時,人類社會將面臨的必然選擇。

同時,又用一種極為冷靜的思考,批駁了人的情感與本性之於文明存亡的價值,指出了必然失敗的悲劇。

露骨而又冷血。

熱情卻也悲涼。

它擊中了讀者的危機心態,獲得了超越國家、階層的廣泛讀者。

但,這樣一部國產科幻的出圈作品。

卻始終無法合理的影視化,只能用《我的三體》的模式和大家見面。

簡直是把書中人性諷刺,搬到了現實,演出了極致。

在《我的三體》六年三部,部部高分,一步一個腳印高歌猛進的同時。

開發自2014年的三體電影版,已經成為一個充滿謊言與謠言,自私與貪婪,熱愛與不甘的羅生門。

一方面。

遊族影業把控版權的三體電影,14年開拍至今未能上映,最新的計劃已經排到2022年。這種佔著茅坑不拉屎的作風,讓粉絲咬牙切齒,也成為圈中笑談。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一方面。

從技術到劇本,從尺度到審查,甚至是創作者可憐的自尊心,每一個都可以是成為讓三體錯過了影視化的理由,可悲可嘆。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但,《我的三體》橫空出世,再次打臉。

它證明了——

好的科幻,從來不囿於技術,也不止於技術。

而製作它的這群“粉絲”更用行動證明了——

任何拿技術為中國科幻的絆腳石做遮羞布的人。

才是真醜。

續集9.7,國產科幻都像它誰還敢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