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节奏

疫情处于后半场,经济发展的优先级要开始提高。

复工节奏上,周末先是国务院没有更新复工指引,接着各地因地制宜,有严防死守的倾向,有些疫情压力不大的地方,也在搞饱和式延后复工,于是昨天商务部、工信部相继表态,倡导有序复工、支持复产。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今早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卫健委负责人介绍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有关情况。

白话划重点:

湖北以外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

不同地区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合理安排有序地复工和复产,不搞一刀切

严格制止审批

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不复工复产的防控措施不可持续的,损害人民利益,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

口罩等防疫物资不足问题仍存在(当前主要瓶颈)。

昨日盘后消息,央行开始吹风降息对冲,盘面上券商、房地产龙头,已连续两天有所异动,基建水泥钢铁轮番上阵,今天银行保险也有补涨。

经济不好,牛市反而来?投资上,这种利空当利多的事儿其实还挺多。股票是经济的先行指标,涨跌看流动性预期,已知经济数据,包括昨天发布1月升破5%的CPI,都是短期参考,若疫情对经济的中期影响超预期,股市还会纠偏。

上周一狂跌之后,整个深市短短一周已经完成补缺,第一阶段预期修复之后,接着今天创业板回调,沪深两市高低切换,大家伙补涨开始。

疫情概念、情绪修复,都炒过后,就要逐渐面对现实。

矫枉,过正,再矫枉,再过正。

后市究竟是义无反顾的牛市,还是残酷的经济数据影响情绪,再杀一波?不靠猜,骑大雄文早有论述,现在能做的,就是为这些概率事件,做好相应的仓位配置。

预期的分歧四处可见。消费电子昨早盘杀了一波,恰逢其时的,天风国际苹果分析师对复工进度、手机库存等情况发表的悲观论点,也是上午开始流传。

但国盛证券稍后对电子行业,给出了相反的乐观观点,指出一季度本身处于淡季,疫情影响下全年产能依然可控,库存问题不大,预期至四季度都会持续景气上行期。

机构首席们开始上班,抱团方向还有些分歧,乱世出英雄,个人唯有跟从自己的研究做出判断。

周六文章后台留言,让我分析电动车。我觉得从基本面投资的角度,现在不是时候

不可否认这会是未来很多年的主线,但眼前必须清楚,供应链尚在导入期,很多跟涨、炒作“入局概念”的汽配股,前景并不明朗。

其中最确定性的标的,神创第一股宁德时代,当前80倍PE,对应乐观的2年复合增速40%预期,PEG=2,不是投资者的菜,PASS

特斯拉壮大对于国产品牌汽车的冲击,也利空这些汽配股的现有下游,国内来说,有左右互搏的味道,重点应看国外增量。

如果从热点投机,筹码面博弈角度,非我所长,没啥好分析,有兴趣的上网自己查,很多代码。

业绩期之前,随便嗨,看情绪做,但务必注意节奏。从大盘到热点板块,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