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在封建王朝,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时代,每一个兴盛朝代的君主都是以仁德治天下,懂得尊师重道,勤政爱民。而每一个走向灭亡的朝代都会有一批国家统治者,不懂得实行仁政,自身也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君主,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接受了皇家教育,基本也都是以“德”为核心的教育,只是最后由于每个人个性还有时局的不同,坐在王位上之后,行事作为和所接受的教育就背道而驰了。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如果抛去皇帝的政治地位,每一个皇帝在当时的朝代都能称得上是文武全才,文可以看奏章,武可以指兵法,不懂兵法如果遇到战事岂不是被大臣牵着鼻子走,各朝各代的开国之君基本都是通过武力安定江山。

古代皇帝一般都是文武双全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由奴隶制度转变成封建制度,皇位开始世袭制,皇帝对于下一代人的培养就非常重视。都会请国内学识最渊博之人来担任太子的师傅,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而教授太子学习的人也并非一人,根据每个朝代的不同情况,教授太子学习的人数不定,但是基本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教授太子君臣之道,一部分教授太子做事的才能,最后一部分就是教太子保身之法。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的逐渐进步,对于下一代君主的培养,细分更加明确,学习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古代的君王一般都是文能读书写字,武能保身,并且琴棋书画也都会略有精通。历史上也有些皇帝治理国家不好,但是才华横溢的君主。。比如唐后主李煜,他丢掉了唐朝的江山被赵匡胤夺取建立了宋朝,但是唐后主在书法,绘画,诗文,音律等方面都很有造诣,尤其诗词成就最高,课本当中有学过的《虞美人》,就是李煜的杰作。

历史上争议最多的皇帝,也是第一个学习外语的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同样皇帝也并没有常人的自由,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在眼里。皇帝的施政方针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皇帝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历史上的好皇帝都是一样的勤政爱民,施以仁政。历史上昏庸的皇帝各有各的特色。经历了20几个朝代中,明朝皇帝奇葩是最多的。今天我想和大家说的就是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他真的是一位比较传奇的皇帝,他在历史上颇受争议,并且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个昏君。比较有名的事迹就是他不喜欢做皇帝,喜欢当将军,并且还自己给自己下诏封自己为大将军。喜欢玩乐,专门为自己建造了豹房,供自己玩乐。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明武宗朱厚照,用君主的标准来衡量他,他确实不算是一个皇帝,他比较怠政。虽然在国家领土问题上,他的态度比较强硬,并且亲自率军出征,但是对于国家的内政,他还是比较失职的。正如朱厚照自己期盼的那样,如果他不是一个皇帝,那么他算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将领之才,平内乱(安化王之论和宁王之乱),驱外敌-大败蒙古小王子。他为人善良,向往自由平等,聪慧好学。他在位期间,葡属印度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多次派探险队来中国访问,为方便和来访者沟通,明武宗朱厚照学习葡萄牙语,并且亲自接见了葡萄牙使者。朱厚照是历史上第一位学习外语,并且接见葡萄牙使者的皇帝。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史书上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记载有不好的一面就是讲述了他如何的荒淫无道,如何的任性贪玩而不理朝政,也有一部分比较客观的记录了他在位期间所获得的成就,平内乱驱外敌,为人和善,天资聪慧。在处理国家重大事件表现比较果敢,比如在他之前没有一位皇帝接见过葡萄牙的使者,但是他为了彰显国威,以及对使者的尊重,作为一国之君,学习他国语言,并且亲自接待使者,可以看出在国事面前朱厚照并不怠慢。

文武双全的皇帝,除了琴棋书画骑射,还会一门外语

但是在个人生活方面和处理内政事务的细节上还是比较容易让人诟病。总体看来,明武宗朱厚照可能就是一个任性的大孩子,只因他出生在帝王家,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命运,生来就是一国君主,如果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不是帝王的孩子,可能他会成为一名很好的军事将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