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美國名校越來越難?

在美國的亞裔高中生以及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申請美國大學的高中生,發現申請美國最好的大學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這是事實),但又不知所措。

雖然面對這些問題,很多人都能找到比較直接的原因,但我認為最根本的或許是亞裔對教育理念的理解出現了偏差,以至於在求學時有些捨本逐末,或者說背離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美國名校越來越難?

美國加州,大學校園裡的亞裔學生

在介紹高等教育的理念時,我們先要談一談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何在?或者說得更通俗一點,為什麼要上大學?

為什麼要上大學?

每一個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未必會深究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上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成功的機會就低,就會處在社會的底層,這是很現實,也是很容易讓人理解的想法。

我的父母由於家境問題並沒有受到太多、太好的教育,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在工作時一點點彌補他們學識的不足,一輩子工作得非常辛苦(雖然他們也樂在其中),因此他們覺得我和弟弟應該獲得儘可能多、儘可能好的教育,以便能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

因此,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向我們灌輸讀書的重要性,時間長了,我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讀書很重要”和“必須上大學”的觀點。

我想,我父母當年的想法和做法代表著如今中國大部分家長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年輕人容易有逆反心理,聽長輩們說多了,即便覺得有道理,也會煩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被動地學習。

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助教時,輔導的課程常常有近百人(這在美國私立大學中算是很大的班級),班上大約1/3的學生是亞裔(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他們進入大學時的成績平均應該比其他族裔高不少(這個原因我們後面會介紹),但是這些學生中表現突出的並不多,很多都學得被動。

反觀白人孩子,雖然有不少成績實在令人看不過去(我還遇到過期末考試得零分的白人學生),但是另一方面卻有相當多出類拔萃的,他們學習非常主動,這不僅體現在對所學的學科非常有興趣,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而且成績優異。

這是我在亞裔子女或清華本科生的身上很難看到的。我弟弟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也注意到了類似現象。這其實反映出美國人和亞洲人有著不盡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種是出於興趣而學習,另一種則是為了很現實的利益而學習。目的不同,結果常常也不相同。

亞裔家長無形中給了孩子太多的壓力。1998年,著名花樣滑冰選手關穎珊和美國另一名新秀,高一學生李賓斯基(Tera Lipinski,當時只有15歲)爭奪奧運會女子單人滑冠軍。在決賽中,經驗豐富的關穎珊因為緊張而造成失誤,最後屈居亞軍,而李賓斯基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正常發揮,獲得了冠軍。賽後,兩人在接受採訪時所講的話其實折射出兩種教育的差異。李賓斯基講,我當時就想著轉呀轉呀,結果完全發揮了水平。而關穎珊講,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奶奶……為了報答他們,我要好好發揮。

正是因為來自上一輩太重的壓力以及對冠軍過多的渴望,使得關穎珊在那次奧運會上錯過了她一生中最有可能獲得奧運冠軍的機會。

起跑線上搶位子那麼重要嗎?

重壓之下的中國學生,踏上大學之路就成了家長實現自己夢想的延伸,很多年輕人在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會覺得他們總算完成了家長交給他們的使命。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們所走的大學之路也是目標非常明確——衝著文憑而去。當他們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又會覺得自己總算結束了不很情願的考試生涯,接下來一輩子再也不想學習了。

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美國名校越來越難?

遺憾的是,人生是場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燙金畢業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站位而已,人生——這所真正的大學——路途才剛剛開始。

看過馬拉松比賽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間道路是很擁擠的,但是當1/4賽程過去之後,選手們彼此的距離就拉開了,在起跑時佔得的那一點便宜到這時早就蕩然無存了。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他們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儘可能地搶位子。但其實,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象得那麼擁擠,因為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後的人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我們怎樣才能夠跑得更遠?

每當別人問起我父母培養我和弟弟的經驗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其實讓求教者們頗為失望,因為那些都是所有中國父母都知道,而且已經做了的事情,比如“要教育孩子讀書的重要性”,等等,並不是什麼別人不知道的秘訣。

我的父母教育子女應該算是成功的,但是他們自己卻一直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訣。我和弟弟很多年後回過頭來看,才明白秘訣其實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親沒有機會上一個全日制正式的大學,不過他學習了一輩子。他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去補習了一門又一門大學課程,並且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工作,得了很多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最後居然能在一個極為看重文憑的大學裡被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從不參加應酬,甚至不看什麼電視劇,總是非常有規律地學習。我的母親現在快80歲了,依然每天堅持學習。父母們並不知道,他們在對我們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處,是以他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讓我們漸漸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

我自己的大學之路十分漫長,一輩子上了24年學(中小學11年,國內大學本科5年加兩年研究生,在美國讀博士6年),比我工作的時間還要長(到2015年為止我工作的年限不過18年)。如果從進大學的第一天算起,到我通過博士論文答辯離開學校,前後居然長達18年之久(1984年到2002年),這中間,我兩次去工作,又兩次回到學校讀書。

我弟弟看上去比我幸運一些,從進清華到獲得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只花了10年時間。不過在這之後,他雖然在工業界工作,但依然要不斷地學習各種新知識,不斷地寫論文,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申請專利。在他十幾年的職業生涯裡,獲得了140多項美國發明專利,並最終成為世界上一家很大的半導體公司的首席技術官(CTO)。如果從他進大學算起,他也持續學習了幾十年。

對我們兄弟這樣沒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險精神的人來說,大學教育使我們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是最終的成功更多地受益於不斷的學習。在我們讀中學、讀大學時,都有不少一起競爭的同學,但是越到後來,和我們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畢業後,還能像我們一樣堅持學習新知識的人並不多。

回過頭來看,一些過去比我們讀書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搶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我們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我們還在跑,如此而已。

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美國名校越來越難?

學的那一套對生活和工作真的有用嗎?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多年你都學了些什麼,有什麼好學的,學的那些東西對生活和工作真的有用嗎?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年輕人在大學裡的路該怎麼走。

事實上,如果從功用的角度來看,我的高等教育效率非常低,我在本科學習的課程大部分不僅對工作沒有用,而且對後來學習專業課也沒有用。根據我和很多大學生交流的經驗來看,今天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解決。

這一方面說明高等教育本身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或許我們可以接受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以至於我不需要花費長達24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做學生。另一方面也說明高等教育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於課程本身。

大學的生活經歷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課程的內容是第二位的。在大學裡不論學什麼課,只要學的東西足夠多,時間足夠長,人就會受到教育。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似乎應該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大學裡要走的路遠不止讀書、拿學位這麼窄,我們後面要介紹的的通才素質教育,其實就是為了拓寬每一位年輕人的大學之路。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對大學(包括高中)教育的看法,這綜合了我和我弟弟教育的經歷,以及我對大學教育研究的結果。

首先,大學的教育應該分為兩個階段,以通才教育為主的本科階段,和以專才為主的研究生階段。在本科生階段,學生們接受的應該是“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僅僅是“雕蟲小技(Skills)”。

這個觀點是約翰·紐曼根據牛津大學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來的,他在《大學的概念》一書中講到:“先生們,如果讓我必須在那種由老師管著、選夠學分就能畢業的大學和那種沒有教授和考試,讓年輕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學習三四年的大學中選擇一種,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為什麼呢?我是這樣想的: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時,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他們互相交流,瞭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鮮事物並且掌握獨到的行為判斷力。”

這實際上是通才教育的精髓。為了保證通才教育,大學不應該限制學生的專業,至少要允許學生換專業。

可以講,沒有好的通才教育,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就不會有後勁。

為什麼亞裔學生申請美國名校越來越難?

美國統計了各個大學的畢業生入職年薪,在前10名大學中,除了工科較強的斯坦福大學和以商學專業見長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綜合性大學外,其餘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學(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內基-梅隆和佐治亞理工等)。人們常常談論的所謂“大藤”,即常青藤大學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學——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都不在其列。

但是,如果考慮學生畢業15年後的情況時,那些以通才教育見長的大學,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頓,就都進入了前10名,甚至超過了以工科和商科為主的大學。

雖然收入並非衡量畢業生貢獻的唯一指標,也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大學的好壞,但是至少從收入的變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對一個人一生髮展的幫助。

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學校的資源成長?

今天,中國的學生一進入高中就開始專攻那些高考必考的課程,而一進入大學,他們就被限制在不允許修改的專業中,這不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機會,甚至被剝奪了培養自己學習興趣的可能。我真的為他們感到悲哀。

很慶幸的是,在我自己讀高中時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於今天我所具備的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素養,足以讓我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等我到了大學時,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學到了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從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正如紐曼所說的“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時,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我要感謝我就讀的清華大學將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聚集起來,讓我們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學習。

這些,才是讓我受益終生的。

本文摘錄自吳軍博士的《大學之路》。特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