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读博,导师也很想要我,但是我发现给我安排的小老师总是忽悠我。我还要继续读吗?

喜欢自找苦吃的傻瓜


我跟你讲啊以前我在银行上班,你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领导下来检查,说好话安慰话的永远是一把手!批评你的一般是小领导或者直接领导!

第二.每次给你颁奖,大领导都会说,你这个本来好多同事是有意见的,是你某领导说了好多话才给你的,你得……

后来我当了部门负责人,我才懂得这就是所谓的领导艺术,其实你大老板真想用你,下面一些小管理根本不会也不敢为难你……大老板只要一个暗示,下面小领导马上屁颠屁颠的会处理好……如果这点眼力劲都没有,他们也就没能力为难了!


清风v一梦


我侄女和侄女婿都是博士,现在都在高校当老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他们读博的最后一年,压力大到头发成把掉落,用我大哥的话,非人的日子,早知道,读完硕士坚决不让他们读博。目前在中国,虽然学历有泡沫,但真能完成博士学业,那还是相当有价值的,为此受点罪,根本不算啥。


郑德计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自己想读博,且导师有心留你,说明硕士阶段表现足够优秀。导师给你安排的“小导师”,是如今不少大课题组/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常用方式。

课题组带头人(学术大牛)不少都有行政职务,日常工作比较忙。她们自己无法全程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开展课题研究,基本都是参加每周、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时,听取团队学生的研究进展,在大方向上给予指导或纠正。

小西曾协助课题组带头人指导研究生。之前也是“青年教师”(小老师)的一分子,在未遴选为研究生导师时,和不少学生也有过不少相处。尝试着换个角度来聊聊小西对整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作为青年教师,你描述的“晃你”其实不是青年教师和学生间最大的矛盾。以我知晓的情况,核心问题往往出现在学术论文的署名上,后期你也许同样可能遇到。青年教师职称晋升需要学术论文一作,而博士生同样需要(求职)。

学术论文署名二作(导师一作),符合答辩条件,但是非一作、通讯,博士生用来作为科研成果,求职时将不被意向单位认可。

有人会问:不是还有通讯作者吗?为何不是学生一作,青年教师通讯呢?

通常小论文的通讯作者都是课题组带头人,毕竟提供了整个课题的经费,而且通讯作者的知名度可以提高论文的接受概率。相信不少人都有经历过,投稿到某个期刊后,通讯作者知名度不够会被直接退稿(尤其学生是通讯)。

青年教师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开展课题研究付出时间、精力不少。在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初稿修改润色、审稿回复意见把关上,都有参与或出力。青年教师付出不少,而论文署名博士生同样需要,有时就会产生矛盾。

其实,青年教师晋升的压力非常大,甚至部分特聘教授、副教授模式引入后,将面临5-6年的考核期,非声即走。而考核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级课题(自科青年)、高水平论文等。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研究生,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完成。

指导学生的,而没有收获,仅仅作为课题组带头人安排任务的话,往往就会导致青年教师缺乏积极性。换位思考,付出这样的精力自己找2个本科生来开展实验(申请创新课题),课题同样可以完成(速度会慢一些)。

部分课题组在博士生入学之前就有说明,第2、3篇论文开始署名一作,尽量减少青年导师和学生间的矛盾。我们团队采用的是青年教师、课题组带头人共同通讯,博士生一作,便于她们求职。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我和学生相处的挺好,大家都亲切喊我“×哥”。后期自己指导研究生时,才转变成称我为“×老师”、“导师”等。因为我们课题组带头人常说的是青年教师得自己走进实验室,而不是靠学生来做。

你提到的2件事,都是日常中常遇到的,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也许我的看法和你想的有出入,别介意,听听我的理由。

1.组会汇报时间推迟,忘记告知你。

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不太合理。课题组学生组会汇报都是我负责安排,遇到突发事件得变更时间时,肯定会在大群内(有导师的群)通知,提醒组内学生和汇报人。应该是你忽视了延迟通知(准备PPT很忙)。不可能组会汇报有变动而忽视所有人的。

同时,你个人熬夜做PPT也是不太合适的(临时抱佛脚)。组会汇报的时间都是提前通知,最少一周,甚至学期初就已做安排。不管组会是否延迟,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做到随时都能汇报),并将汇报PPT发在群内,便于大家提前熟悉后提问。

“需要加班熬夜”赶PPT,说明你事先准备不充分。在组会时间延迟后,你的PPT才有机会做的非常好,得到2个老师好评。这个事情说明你个人科研潜力不错,自律性稍差,需要导师多逼一逼才能出好的成果。

真的不需要将这件事认为是小老师“晃你”,而让你对他有情绪。作为导师,真心没有觉得会有谁故意刁难某个博士生或硕士生,尤其是采用故意不告知组会延迟的方式。另外,组会通知可能是其他老师负责,他知道的时间并不一定比你早。

2.讨论实验方案,出差未归,让和师兄讨论。

这个事情有错,但是不算过分,而且的确时有发生。

除了参加具体的学术会议(确定时间的),导师才好安排自己的返程。若是出去沟通一些项目合作或学术交流之类的事情,回来的事情可能会有突发问题而延迟。这个时候,有些青年老师的性格不同,不喜欢也觉得没必要和你解释,容易造成误会。

让你在周三以前拿出实验方案讨论,是导师安排的任务。在他发现自己无法回校后,让你和师兄先讨论没错啊。其实,在你自己拿出实验方案时,就应该和师兄、师姐多沟通,起码不用走弯路,如她们做过的实验、失败的实验不需要重复。

在课题组内,就算你读博一,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要与同门师兄、师姐进行沟通交流。我自己作为师兄时,也曾协助导师带过不少师妹、师弟,之间的感情也相处的挺好。

和我前文说的一样,青年教师经常会遇到临时工作安排,如学院、学科或带头人安排的任务,得调整行程。

个人觉得真的不是他想要“晃”你,而是身不由己。谁不想安心呆在实验室、办公室做点成果出来,愿意出差在外面跑。在我工作之前,觉得有机会出差在外面跑好有兴趣,可是自己工作后才发现真不是那样,也许是累了。

至于,你是否想要读博,其实不应该考虑的导师是否欣赏你,对你期望高低。而是要想清楚自己读博的目的和目标,为导师读博才是最苦和没有必要的。

若是不想读博,直接和导师沟通就好,缺乏沟通一样会造成矛盾或误会。这个道理就和你与小老师缺乏沟通一样,多沟通、说清楚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误解,你觉得呢?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一直以来,观察号都认为在选择读博士的时候,至少要满足三点:首先是自己读学术研究感兴趣,读博要比读硕士难得多,没有兴趣及毅力做支撑很难坚持下来;其次,要选择一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给你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第三,要跟随一位优秀的导师。其它的问题,个人认为都不是问题,而这三点会影响你今后的发展,如果按照以上三点来衡量,除了学校无法确定,个人有读博意愿,导师也应该是学术大牛,基本上满足了读博的前提条件,至于小导师的问题,不能说完全忽略不计,但是不要因为小导师的一些小瑕疵而让你放弃读博的机会,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至于是否读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自身方面

这一点可以说是选择是否读博的关键,在问题描述里你也提到了,自己本身就有读博的意愿,这是最重要的,读博过程可以说是对人的智力、体力及意志品质的考验,不仅要承受毕业的压力,还有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等等,单单是论文这一项就难倒不少博士研究生,导师对你的期望很大,希望你发表高档次的论文,这是导师对于你能力的认可,所以观察号认为你的个人能力是完全能够应对读博期间面对的挑战的。

2、 导师方面

导师到了一定的层次,手下的硕士博士十几个二十几个都很正常,如果让导师一个人来指导和管理,那肯定要累吐血啊,甚至吐血也忙不过来,修改论文一项就够受的了,所以,大牛手下一般都会有“小导师”来协助导师工作,观察号在中科院读博的时候,一般研究员手下都会有副研或助研来协助导师完成指导工作,这是很正常的。

而我们所要关心的就是导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如果导师的项目、经费、论文及学术声誉都不错,并且导师还希望你能够到他的门下学习,这样的机会不是谁都有的,一定要珍惜。

3、 小导师的问题

关于小导师,无非分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能够支撑自己的学术研究,并且能够协助导师指导学生,第二类是水平一般,但办事能力较强(有的导师很喜欢),指导学生能力有限。碰到第一类是你的幸运,因为这类小导师刚毕业工作不久,年龄差距不大,很容易相处。第二类就比较麻烦,有时真的会耽误工作的进展,所以针对第二类,观察号给你几点建议:一是定期找大导师汇报,如果导师比较忙,可以汇总成文件发给导师;第二,如果导师让你找小导师讨论,记得把讨论后的结果发送给导师一份,征求意见;第三,论文修改后,给小导师发送的同时一定要给大导师抄送一份,让小导师知道,大导师是知道工作进展的。

写在最后:在读博的时候,导师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所以就要求你自己一定要主动,主动完成工作,主动总结汇报,主动学习讨论。读博也好,工作也罢,你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人品好的人品差的都会遇见,你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目标,并降低其它因素对你的不利影响,而不是轻言放弃。


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头条等你。


教育观察号


咱们来谈谈情商、气场和人际关系这些与你的学业看似无关的事情吧!

第一,在读博与否的问题上,你在意导师的意见,甚至一个小辅导员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读博对你的事业有没有帮助?回答好这个问题,你的博士读与不读就基本明朗了。

第二,人在职场,总有人喜欢赏识你,也就有人讨厌嫉妒你。但我们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事业放在任何人的情绪里。更不能对上司或领导或导师产生依赖心理。任何人也没能力为你的人生负责。

第三,人要成为自己世界的主宰。以你自己为圆心,事业、家庭、同事对你的态度都是你需要去掌握和主宰的对象。想象自己是一个将军,在攻城掠地的时候,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要和。你所获得的所有一切回报,都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第四,直面冲突,并学会妥善解决的方法。你得罪过别人,然后别人又回来报复。这样的循环是低效率无智商的。每次发生问题都立即解决,是为自己铺平道路的唯一办法。有时候你可能一次搞不定一个人,坚持下去,让对方看到你坚定的意志,最终认可并尊重你,这就是所谓的气场。


为娘的修行


读吧,既然你大导师看上你,说明你有天赋,如果你本身也有兴趣,那就吃苦受罪三五年,咬咬牙,就过去了。

博士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荣耀,和钱无关,她证明你已经到达了人类某个领域的巅峰,触摸到天花板,还抠掉了一块,探了探头,看了一眼。

至于人际关系,能让你死么?不能。只是能给你造成麻烦。可是麻烦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下来不就是在不断面临麻烦、困难和挑战,并不断解决么?

加油吧。



有节操


这也叫晃点?那你别读了,老师的事情多了去了,临时有事那都是常态,头天晚上一个电话,可能第二天的安排就要改。就你说的这两次而言,第一次:你觉着老师取消组会?会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打电话,发微信告诉?常态是告诉某一位学生,让学生通知,或者微信群发,或者临近才想起来通知,甚至忘记了不通知都有可能。第二次:临时出差,修改行程的事多了去了,让你和师兄讨论不成?或者改时间不成。你太以自我为中心,不是好事,就是在家,你也不可能说我下周几要干啥,然后就得下周几就干啥吧?说的可能严厉点,但是如果你读研究生,连这一点事情都悟不到,估计以后也白扯。


2019从日出走到日落


读博不适症。

很多人抱怨的未必是导师有问题,或者小导师有问题,而是他自己不适应读博,遇到科研难题把责任推到导师头上。

这种情况我遇到了很多,包括985的读博的,一般在第一篇高水平论文发表之前,往往抱怨特别多,都是同学自己的问题。

读研读博很难。

很多同学包括优秀的同学,延续以前高中大学的学习方法,用到读研读博上是不适应的。

科研要求创新,要求做导师没做过的东西,导师是指导督促监督的角色,所以就会发生矛盾。

人的本能都愿意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

读博要面壁。

所以教授要奉劝那些打算读博认真读博的同学,要拿出决心到实验室去面壁,坚持两三年,回过头来你再看看是否你的导师有问题。而不是刚刚开始就抱怨东抱怨西抱怨这抱怨那。


坚恒勇毅


建议你读博士,因为博士有个好导师很重要,而且你的导师很青睐你,但是读博并不是脑子一热,不是别人眼中那样的光鲜亮丽,读博的路只有自己知道,你读研究生应该也能看出博士生和研究生都科研力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尤其是花了很长时间做实验却又没出好的结果的时候,每天都是煎熬,但是只要出了一部分成果,之后的路就平坦多了。只要你博士毕业了,别的领域不敢说,你在你的领域就是最厉害的。

说了这么多,还是建议你读博士,读博这条路走下来很艰难,你把小老师当做这条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反正绊脚石那么多,也不在乎这一个了,而且,你还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你知道自己大导师的为人,其他人有的上了博士才觉得导师和自己处不来。只要这条路坚持走下来,未来就是光明大道。

祝好


材料研究僧


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这是规律。

When fate wants you to grow up, it will always arrange some people or things that make you unhappy to stimulate you. It's a ru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