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稽考:苏玉敬

2020年2月9日

中华大地,人杰地灵的地方是我家乡一那佳。光阴似箭,转眼间离开老家已有31个春秋(1989年9月外出求学后仅假期短暂回家),但却一直惦记着家乡的那山那水,还有老房、古石(木)皿器等。为了表达对家乡热爱与思念,笔者将搜集史料、古迹、家谱、皿器等老物件,包括世代相传的故事,写成文章,供热情关心和研究那佳坡历史的同仁参考,以飨家乡的父老乡亲,更以此纾释心中那永远抹不掉的浓浓乡愁。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那佳坡开基始祖公、祖母合葬墓)


2019年12月,笔者得到由那坝苏永德收藏保存《苏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的手抄本原件。

根据《族谱》的序文记载,那坝村的开基始祖为明朝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间。《续序》文云:“自本宗族始祖苏宸三世,后裔移居那坝村起,本宗族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1993年),经历了625年聚居”;“先公原籍江南苏州人氏,前来南宁府宣化县,知县出身,居住卯冯圩,后移居上南乡浪边村欧屋园,用价纹银76两,置得房屋30余间,至今抛荒,人将种蔗矣,然相传犹称苏屋园云,洪武元年,始迁来细苏屋,即那坝村,皆三世先公之后裔也”。同时对明清苏氏发展源流概况进行考证:明清以后从新安派中分出澄江(今江苏江阴)一派。闽派在同安芦山堂的苏氏子孙又散布于仙游、兴化、泉州、晋江、永春、龙溪、台湾各处。眉山派苏轼子孙繁衍发展,分布于无锡、苏州、宜兴、镇江、扬州等地,成为毗陵派。又有子孙从常州迁居浙江四明、奉化、慈溪等地,成为四明派。此外,有迁于河南许昌、太康、安徽太平、江西九江、瑞昌,湖南浏阳、长沙等地。还有迁居于广东乐昌、南雄、新会、三水、开平、顺德、碧江、番禺、廉江、湛江、高要、新宁、广西玉林、贵港、桂林、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柳州、河池、梧州、藤县、合浦、容县、博白、横县等地,形成广东广西的苏氏家族。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珍藏的老石器)


那坝老村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可追还,现已可以明确那坝老村已有652年历史,共经历28代(含苏宸公前二世)繁衍锦长。

2020年1月,笔者得到由那佳头房苏玉进世代相传达收藏保存的《年生簿》《斋书》【明洪武癸亥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683)出】和肆房苏玉华世代相传收藏保存的《年生簿》、《武功郡》【明洪武癸亥年(公元1683)印】手抄本原件。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武功郡》年生簿及斋书)


经考证:《斋书》与《武功郡》【明洪武(朱元璋皇帝)癸亥年(公元1683)印】手抄本原件相互印证,均属世代相传、历史久远。《武功郡》其行书写顺序、“郡” 的右耳旁,为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陰”即为“印”字和金黄色纸质材料均与明洪武(朱元璋皇帝)癸亥年(公元1683)史料记载相符。而同步对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遗迹(那佳开基始祖墓、宗祠、苏惠仁故居、苏惠仁老祖墓、平天山、丘球山、炮台)等全面考查,对砖块、瓦片、陶瓷、门槛、门墩、门石柱子、石磨等年份、用材进行比对分析。按那佳坡从南宁那坝老村开村始祖(宗支图为有字辈,但具体名字需进一步考证)迁居创业,同时结合我们祖先迁移习惯,均居住在河道附近(那坝、三岸都如此),这很可能当年交通工具是小船和方便生活考虑。按族谱宗支图推算,与那坝老村时间相差仅15年。这与那佳坡世代相传:那佳坡从那坝迁移,是相符的,世代相传那佳坡先到桥头坡生活后才又迁移此地,也是历史相吻合的。现可以确定那佳坡【苏玉华世代保存的《武功郡》,斋书(敬斋齐父苏彩仁、斋母余氏,斋主:苏义才、苏义菁、苏义澄。斋书上标名的大清国:广东省廉州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钦州及合浦、浦北、防城、灵山等市县地。七年降为州,十四年复为府,属广东省,1912年废)】灵山西乡司(今灵山县太平镇)工宁乡第三团那佳坡,已有文字记载共有24代(宗支世系表:那坝开基始祖苏宸公三世 有能富贵进成朝 国忠达仁义礼信(茂) 玉建荣华永世祥),历史跨跃达637年。这充分说明,明洪武(朱元璋皇帝)十六年(公元1383年)前就有我们祖先在那佳坡这个福地繁衍生息。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旧本斋书)


那佳宗祠遗址稽考:宗祠即宗庙、祖庙、祖祠,祠堂选址位于才学山“蟾蜍抛锥”风水宝地。是苏氏家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习武场所及读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是乡亲和子孙后代了解祠堂文化,了解那佳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出土的那佳宗祠门槛石)


那佳苏氏宗祠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筑,系硬山式砖木结构平屋,呈三合院结构形式。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由清朝著名乡绅、状师、武术宗师苏惠仁(1821.10—1899.9)筹建。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遗迹考查,正厅设有神龛,摆放有4块祖宗牌位,牌位的尺寸及造型都很有讲究,涉及到玄学,古时的丁兰尺等。那佳坡从南宁那坝村始祖(宗支图为有字辈,但具体名字需进一步考证)迁居创业,按族谱宗支图推算,与那坝老村时间相差仅15年。这与那佳坡世代相传:那佳坡从那坝迁移,是相符的,世代相传那佳坡先到桥头坡生活后才又迁移,也是历史相吻合的。现可以确定那佳坡【大清国时称:广东省廉州府(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海、钦州及合浦、浦北、防城、灵山等市县地。七年降为州,十四年复为府,属广东省,1912年废)】灵山西乡司(今灵山县太平镇)工宁乡第三团那佳坡已有文字记载达637年历史。这充分说明,明洪武(朱元璋皇帝)十六年(公元1383年)前就有我们祖先在那佳坡这个福地繁衍生息。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珍藏的铜先、门锁、出土的陶瓷碎片)


我家乡历来崇文重教兴武风清骨廉,历史上人才辈出,文武兼有。有清朝著名乡绅、状师、武功宗师苏惠仁;灵山县著名县官苏智秀(参事,相当于现县长助理);红星那礼圩开圩发起人之一苏玉英(苏信民父亲,曾任灵山县第8区红星乡副乡长),苏国美(那佳头房开基之人,有族谱记载第一人);苏辉(华灵游击队武工队队长、历任华灵村文书、华灵村党支部书记(1950年3月——1979年9月,参加过坛旺剿匪誓师大会和新江汉林剿匪大小战斗30多次等,同一时期参加革命的有余文学、李孙派、梁子高等)。

苏惠仁没落后,遭破坏并废弃,2020年2月1日由苏玉敬倡议恢复遗址,现是那佳坡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那佳炮台遗址稽考:那佳坡炮台遗址位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华灵村那佳坡3组,是全村制高点。占地面积约1.98亩。炮台始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由清朝著名乡绅、状师、武术宗师苏惠仁(1821.10—1899.9)筹建,据民间世代流传和灵山县志记载:建有瞭望亭、紧急警报响钟1个,兵营3间,配土制生铁炮1门、土制木炮2门,沙枪10杆,大刀10把,炮台设把总1员,防兵5名。为防止敌人攻击和安全保护,炮台洞垛口均粗石砌就,炮台四周全部种上有刺的竹子,唯一通道由村后背坛稔山塘蜿蜒而上,种有一棵拱门式大榕树(1974年因集体发展木耳才砍掉),其他面均陡峭绝壁,当时人称颂其为“小道蜿蜒通云霄,炮台俯瞰护全村”,是炮门是全村火力制高点,也是最强防线。炮台遗址见证那佳先人防贼入侵和护村安民历史,具有很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苏惠仁没落后,遭破坏并废弃,2020年2月1日由苏玉敬倡议恢复重建,现是那佳坡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清朝著名乡绅、状师、武术宗师苏惠仁遗址稽考:

苏惠仁故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奇历史故事。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华灵村那佳坡第3村民小组,建于清仁宗嘉庆十八年 (公元1883),由父亲(国字辈),具体名字等考证。按其遗迹考证:砖木结构天井庭院式布局,以保持安全和安静。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由大门、二门、内院上下层组成。大门向东(向村底栏水口),由大门而进是一条通道,内分上下两堂屋,中间是天井1左右有耳房。墙体“里生外熟”是根据江南山水、气候等特点而精心设计。为典型岭南古建筑硬山式风格。是。厅堂,厢房、耳房相互连接圈围起来。房屋中间为厅堂,设有神龛(摆放祖宗令牌等的地方),也是主人会客的主要场所;厅堂两侧的房屋为“厢房”,用木板隔成两层的阁楼,厢房供主人住,以左为尊,阁楼设置有较大窗口,为小阳台(主要是为了方便搬运稻子入仓),阁楼从厅堂两侧小门进出;厅堂前两侧为耳房,作为厨房或杂物房等。厅堂正面是用木板隔成两层的“厢房”,一楼厢房左右相对,为女儿闺房,二楼“厢房”左右相对,为男儿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多么的严守“忠孝礼仪”,也明白那个年代“大家闺秀”家训是何等的严苛和社会有“男尊女卑”森严封建等级。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武术宗师苏惠仁习武用的石锁,左右各120斤重)


世代流传有大小配属房18间,用于驻扎兵勇(可以藏兵100人)、议事,目前发现有保存完整的石条旧地基,可佐证此言可信),房门、窗户和地基、庭院全部是成条状的大石条做成(房门、房窗和地基、庭院用的大石条经初步考证系从才学采石经石匠精心所制,而门压和木门是用上等砚木做成。2018年6月,其后裔拆旧房搬迁,故居遗址现为林地。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苏惠仁故居厅常前的石柱子)


苏惠仁故居,对研究那佳坡村历史是很好的活教材,对保护和传承古村落具有重要意义,将加大保护力度,并恢复遗址,争取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地主收租用的大罗斗)


那佳平天山稽考:平天山是全坡最高山峰,是龙家所在,那佳坡有“双龙过脉”风水著称,我那佳祖先勤劳智慧开基创业,创建了辉煌那佳历史。我们那佳青龙正脉,是个阳器崇拜的先民(有图腾神器石具为证),前有男人神石具(3块石立在平天山,在“和龙”有男人面大神石),人杰地灵,平天山与丘球山,炮台互相呼应,保仿那佳世代绵长,兴旺发达。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男阳具三石阵及人面神石)


考古发布:那佳坡建村历史达637年

那佳沉香井稽考:世代相传,那佳坡有个神奇的水井,每年的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原那佳坡会客节)等重要节日,村里妇女去水井挑水,一个接一个都不能回家,都围坐在水井旁聊天,她们都说闻到从水井里飘出一股清香,令人很陶醉,久久不愿离开,只有男人到水井边吆喝一声,妇女们就苏醒过来,纷纷担水回家,沉香井也可能是因此而得名。

为了解除这个困扰,清代时期,村里请风水先生用两面铜罗将出水口堵住,并在对面另挖新井,沉香井从此湮没在一堆荒草之中。

据考证:原水井是用上等木材彻成,可能是沉香木或砚木,其木色泽黑黄,质地坚硬,溢出的沉香为名贵中药材,其味幽香沁脾,将沉香木用来铺砌井底,让井水透出幽兰之香,这似乎也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沉香井由此而得名更是顺理成章。再说自古以来,根据建筑材质特征命名建筑物也属常事。2020年2月1日由苏玉敬倡议恢复遗址,将是那佳坡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那佳土地公、土地庙稽考:传说土地乃一清贫县令。生前爱民,死后为神。玉帝念他清正廉明爱护百姓派他管辖一方土地政务,故称土地,人称土地爷爷。他生前死后一贯清廉勤政,从不贪赃枉法欺弱帮强欺压百姓。不贪恋高官位显买官卖官往上爬,也不贪图物质享受,生前粗茶淡饭,死后为神只吃些供品,烧饼、糕点、糖果、桃等。

世代相传,那佳坡土地公、土地庙很利害,凡对其有不敬者,均被惩罚,如插田时屁股正对其,即无故摔倒,过后几天便生病。因不小心而“得罪”太多,故此,清代时期,村里请风水先生在新址择吉日迁出,从此全村风调雨顺,丁财更旺。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传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氏信息平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