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禮器——簠、簋


《祭孔禮樂》| 祭孔禮器——簠、簋


簠(fǔ),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饗時用來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

《周禮·舍人》曰:“凡祭祀共簠簋。”鄭玄注:“方曰簠,圓為簋,盛黍、稷、稻、粱器。”所述器與孔廟實物相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膳稻於粱西。”鄭玄注:“進稻粱者以簠。”出土和傳世的西周簠上已有自銘,“用盛稻粱”。

簠出現於西周早期後段,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有的學者認為“簠”就是文獻記載中的禮器“瑚”。《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左傳》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將攻大叔也,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瑚、胡皆從古聲,古相通用。《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樣的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是肯定子貢有一定的才能。

簠的基本形制為長方體,稜角突折,壁直而底平坦,是為方圈或矩形組成的方圈。蓋和器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起來成為一體,分開則為兩個器皿。春秋中期以後,腹壁和耳足有了一些變化。

簠是祭祀時不可缺少的器物,它與酒器同樣重要。因為先秦時期的簠是用來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實用青銅器具。簠內盛放的黍、稷、稻、粱等糧食,皆是先秦時期人們食用的主食,也是當時魯國的主要農作物。器內盛放著熱的飯食,要求保溫,所以簠都是有蓋的。


《祭孔禮樂》| 祭孔禮器——簠、簋


簋(guǐ),古代用以盛飯的食器,圓形,有圓口、圓腹、圈足,足在腹底,呈圈狀,無耳或有兩耳,也有四耳,方座,或帶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多為青銅製。

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簋的形制,從商周至春秋戰國,屢有變化,有的紋飾繁縟、有的較為簡單、有的雙耳或四耳、有的圈足或三足。

《聖門禮志》對簠、簋器物在祭孔禮儀中的應用,作了相應的解釋和規定:“祭器也,夏曰瑚,商曰璉,周曰簠、簋。簠方簋圓,刻木為之,尚質也。方座圓體,口小而腹大,穴其中,以實稻粱黍稷。”


選自濟寧歷史文化叢書《祭孔禮樂》:孔德平 彭慶濤 孟繼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