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大宋悍將,甘肅趙隆,

拒絕童貫拉攏,預言北宋聯金滅遼的結局

千年歷史,隴原大地上,名將輩出,有李廣、甘延壽、公孫賀、傅介子、李蔡、趙充國、辛武賢、辛慶忌這樣的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有驍勇善戰,目光敏銳,敢於搏殺的悍將。

北宋中晚期,在同西夏的長期對抗中,在王韶收復河湟的戰役中,甘肅作為主戰場,一批悍將驍將脫穎而出 ,形成了獨特隴原將校群體。更為重要的是,在後來的宋金之戰,南宋建立中,隴原出身的將校群體,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取得順昌大捷的劉錡,扼守川陝的吳玠吳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今天,我們來說一位,駁斥童貫燕雲方略,預言宋金聯合滅遼結局的——趙隆。

趙隆,字子漸,秦州成紀人。當時,秦州地處宋夏對抗的前哨。今天的渭源岷縣之間,則有大量遊牧部族出沒。邊塞軍民時刻備戰,宋軍設立大量民間武裝團體,稱之為社,其成員多稱為弓箭手、槍手。故而,那時平涼、慶陽、秦州等地民風強悍,甚至要超過漢代。這些沿邊地帶,不僅走出了不少高級將領,更有大量中下級軍官。

趙隆最初以勇敢應募,參加了王韶取熙河之戰。隨後,參加諸多大戰。從他的經歷看,此時趙隆是個中下級軍官。不過,也是不同一般的中下級軍官。可以說一名悍將。

有一次,大將姚麟出戰,身受重傷,生命危在旦夕。姚家是北宋晚期,西北將門之一,姚麟的祖父姚福進“以挽強名於秦隴間”,後修築姚氏堡,抵禦夏州党項。其父姚寶在定川砦之戰中為國捐軀。姚麟和他的哥哥姚兕都是當時宋軍西北的中堅力量。


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此時, 命懸一線的姚麟,口渴難耐。他說,我快渴死了,有水的話,或許能得以活下來。似乎是失血過多,急需補充水分。這時,天已黑了,而西夏人控制了泉水。怎麼辦?趙隆挺身而出,決定一人前去偷水。

他沒有帶水壺,水瓶,這些器物。而是提著兵器,悄悄向泉水邊潛伏了過去。他到了泉邊,脫下衣服,把衣服浸透,準備返回。就這時,西夏人發現了他的行動,追殺了過來。趙隆邊打邊撤,總算撤到營地。他將衣服的水,擰出來,給姚麟喝。這樣,才把昏迷中的姚麟救了醒來。可見,趙隆有勇有謀。

此戰後,趙隆的官職也得以提升。其後,他參加了宋夏之間的諸多大戰。跟隨李憲,參加擊破西市的戰役,後來,討伐鬼章之戰。在討伐鬼章之戰中,他表現出眾,率眾突擊,最先截斷鬼章的援兵。鬼章失援,隨即被宋軍擒獲。他又被調到涇原路,此時已經成為中級將領。在戰平夏川時,功最多。崇寧中,帶領熙河兵,將前軍出邈川,計劃收復鄯、廓二州。誰知,西夏人進犯涇原路,朝廷調熙河路的兵,攻擊西夏,以分散西夏人的兵勢。他率軍逼近鐵山,率領敢死隊發動攻擊,大家殊死戰鬥,終於,擊破西夏人。這次功勞卓著。被招到東京面見天子。宋徽宗在慰勞他的時候說:"鐵山之戰,卿力也。"


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一次,他和童貫說,如何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方略。此時,童貫已經籌劃在收復燕雲十六州。然而,童貫的想法是和遼國北面的金人聯合,即聯金滅遼。然而,趙隆極言不可。於是,童貫進一步誘惑說,如果你能參加進來,高官厚祿不在話下(原話:"君能共此,當有殊拜。")趙隆的回答直接讓童貫懵圈了。趙隆說,我就是武夫,怎能為了高官厚祿,來敗壞祖宗兩百年的大好形勢,如果來日起了戰爭,我萬死不足謝罪。這下,童貫無語了。

不過,趙隆也被童貫排擠了。把他調到了更偏遠的西寧州任知州,充隴右都護。不過,趙隆在邊地威望很高,羌豪信服,他收服了十二種戶,達三萬六千。此後,他逐漸成為中高級軍官。劉法西討,他以奇兵突襲,擊潰羌人主力,後來為溫州防禦使,龍神衛、捧日天武都指揮使等頭銜。不過,本職仍舊是仍舊任本道馬步副都總管。趙隆去世後,獲贈鎮潼軍節度使,皇帝命詞臣制碑,帝篆額曰"旌忠"。

《宋史》中評論說:自古以來,國雖大忘戰必危。漢高祖劉邦馬上得天下,還感嘆需要"安得猛士守四方"。然而,為將領者,必忠以為主,智以為本,勇以為用,及其成功,雖有小大之殊,俱足以尊主庇民也。

趙隆拒絕童貫的做法,無疑是對國家和民眾負責任的態度。後來,發生事實證明了趙隆的遠見。童貫聯金滅遼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大宋悍將,甘肅天水人趙隆,怒懟童貫,言北宋聯金滅遼必敗


請關注 請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