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53項新冠肺炎治療臨床研究

▶ 全部53項研究中,多數申請者為研究機構或臨床診療單位

▶ 可以檢索到的老藥拓展新適應症的研究有23項,中藥有關的研究20項,未上市藥品及細胞治療藥物研究10項

▶ 受試者人數在100人以下的研究佔比54%,100~300人和300人以上的研究佔比均為23%

▶ 有些臨床研究沒有將核酸轉陰作為首要終點評價指標

截至2020年2月9日,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網站上搜索“新型冠狀病毒”,可以檢索到註冊研究60項,以“2019-nCov” 在ClinicalTrials.Gov上搜索,可以查詢到的研究有18項。在這些研究中,與藥物干預(包括細胞治療)有關的共53項,它們都有怎樣的特點?

1

IIT佔大多數

IIT(Investigator initialed trial)即由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這類研究過往經常被用於發現已上市藥物的新適應症或者比較同一疾病多種臨床治療手段的優劣。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的臨床研究中,IIT大展身手。

全部53項研究中,只有個位數項的研究申請者明確為企業,其他均為研究機構或臨床診療單位。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中國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事項2020年第一批應急快速審評項目結果顯示,包括萬眾矚目的瑞德西韋研究,其申辦方也非吉利德公司,而是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這兩家臨床科研機構。

這與NCP的疾病特點有關,引發該疾病的2019-nCov是一種全新的病原體,沒有藥物為抵禦該病毒事先預備,科研人員對該病毒的特點、藥物作用靶點等信息的瞭解並不充分,同時治療需求又非常急迫,這些因素都導致研究的設計需要靈活多變,並在短時間內集中大量資源。

因此,IIT能在這一情況下發揮優勢,讓各種類型的治療藥物都有機會被試驗納入。在與埃博拉疫情相關的臨床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NIH)、軍事醫學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的身影。這些研究不一定以藥品註冊上市為目的,卻可以在短時間內為臨床治療提供有限的數據參考。

而相關法規的規定,也促進了疫情發生後IIT的開展。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化藥臨床一部部長楊志敏曾在《審評中心對現階段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IIT)的認識》一文中提到,中國的IIT基本管理模式與美國類似,對於已上市藥物,在不增加受試者用藥風險或用藥風險已有文獻或臨床實踐支持的IIT,可以在通過倫理委員會批准後開展IIT研究。但增加新適應症的IIT,美國FDA的法規中僅部分適用於前述情況,而此次有多個已上市產品迅速展開新冠肺炎適應症的IIT,亦與新《藥品管理法》提到的“發生重大災情、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可以緊急調用藥品”有關。

2

大量中藥和老藥新用研究

中藥和老藥(包括未在中國獲批但在歐美日獲批的品種)在研究中佔大部分。可以檢索到的老藥拓展新適應症的研究有23項,中藥有關的研究20項(包括方劑、中成藥和中藥注射劑等),未上市藥品及細胞治療藥物研究10項。

揭秘53项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 | 第一现场

數據彙總&圖表製作 | 施櫻子

在老藥相關研究中,多數研究與小分子抗病毒藥有關,涉及品種超過10個,這些產品的原有適應症包括艾滋病、流感、乙肝等,其中以抗HIV藥物數量最多。而被最多研究設為研究對象的藥品是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其在11項研究中作為試驗藥或對照藥出現,研究形式包括單獨用藥、聯合用藥等,這可能與該產品被較早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指南有關,也與其作用機制提到的特異性抑制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有關。

而在抗病毒機制以外的藥物中,被研究較多的產品是氯喹,該產品是治療瘧疾的老藥,曾經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目前已有部分醫院將其廣泛應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主要源於其被全球無數患者證明過的良好的安全性,同時其生產供應廣泛。

在未上市品種中,與直接抗病毒有關的新化合物實體只有兩個,除了吉利德的瑞德西韋,還有歌禮的ASC09。在NCP治療研究中,歌禮採用的是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根據歌禮官網的介紹,ASC09是一種蛋白酶抑制劑,首先開發的適應症是抗HIV,單藥已經完成IIa期臨床研究。

目前ASC09/利托那韋複方片正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開展一項由160人參與的臨床研究,ASC09/利托那韋直接與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照,這項研究預計於5月31日結束,另外還有一項60人的小規模研究在武漢同濟醫院開展。作為國內企業的創新抗病毒藥獨苗,其研究結果非常值得期待。

3

百人以下受試者研究超過半數

在53個研究中,受試者人數在100人以下的研究有29項,佔比54%,100~300人和300人以上的研究各有12項,佔比均為23%。

揭秘53项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 | 第一现场

數據彙總&圖表製作 | 施櫻子

多數研究的受試者人數較少,這與IIT的特點有關。研究者個人難以開展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同時也與疫情的緊迫性有關,更多的IIT並不以藥品註冊上市為目的,僅是為了獲得用藥後疾病進展的趨勢,這些研究在登記平臺上填寫的研究階段也多為I期或者是探索性研究/預實驗。

4

核酸轉陰不一定是首要終點評價指標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確診病例數統計一直以PCR檢測下的核酸陽性作為唯一指標,而這一指標坊間一直議論紛紛。最早的話題是核酸檢測的速度趕不上新增病例數,之後檢測速度不斷加快,話題又轉向了是否要將核酸陽性作為確診的金標準,這源於個別病例最初的多次核酸檢測結果都呈陰性。

在臨床研究終點指標方面,不同研究者有各自不同的選擇。核酸轉陰在全部研究的首要終點指標中佔比僅為28%,不到1/3,前述兩個未上市新產品的臨床研究都沒有將核酸轉陰作為首要終點評價指標。

揭秘53项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 | 第一现场

數據彙總&圖表製作 | 施櫻子

這次用不上,研究也要繼續

在這些研究中,結束日期在2020年6月1日之前的只有14項。根據專家的預計和之前SARS的經驗,新冠肺炎疫情很有可能會在夏天到來之前結束。

許多人期待研究的結果能馬上應用於此次的患者救治,部分產品存在這種可能,但大多數產品或許難以在疫情結束之前完成研究。

疫情開始之後,有一項研究被監管部門批准應用於臨床,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研發的“肺炎一號方”,廣東省藥監局已批准其用於廣東省內30家定點醫院輕症患者的治療使用,該方劑由16味中藥組成,曾在50位輕症患者中開展研究。

除此以外的其他藥品,暫時還無法預測是否會在疫情結束之前獲得陽性結果,但這並不意味著與NCP相關的研究在疫情結束以後就要全部停止。有部分業界人士對此前SARS疫情結束後絕大多數研究也宣告終止深表遺憾。這已不是冠狀病毒第一次襲擊人類,按照這樣的趨勢未來很可能還會捲土重來,如果有下一次,期待與其相關的科學研究不再是一片空白。

幸運的是,已經有科研人員意識到了持續關注冠狀病毒藥物研發的重要性,並且提出針對冠狀病毒的特異性靶點蛋白開發雞尾酒療法,下一次即使病毒變異了,我們也不用如此慌張。

揭秘53项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 | 第一现场

總第965期

揭秘53项新冠肺炎治疗临床研究 | 第一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