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西游记》

谈天说地话西游 | 千古奇书《西游记》


谈天说地话西游

我们通常提到的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个表述是按成书先后顺序的。其艺术成就高低正好是其逆序,这也反映了艺术作品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科学的!

在这四大名著中,每部著作都有其自己的读者群。

古人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意思是怕年轻人看了《水浒传》,血气方刚,动刀动枪,杀人放火的;老人看了《三国演义》会更加重城府,动心机,包藏祸心;《红楼梦》因内容的特殊性,须是心智成熟后,方可欣赏。这么盘点下来,我们所说四大名著就只有《西游记》才是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一本著作。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小孩子可以把它当做童话去读,青少年可以从中感受神话的瑰丽气势,成年人则可以从中体悟人生,获取智慧,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关照世间风俗万相。


谈天说地话西游 | 千古奇书《西游记》


名著导读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第一、《西游记》囊括中国古代文化

第二、《西游记》饱含广大人生智慧

悟空从石头到猴子,到猴王,再到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终于功行圆满。其实这是一段出生,成长,成熟的经历,每个细节都渗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生活哲学,世事幻想,乃至科学命题。


《西游记》从天上写到地下,从山上写到水中,从天宫写到幽冥,从东土写到西天,从妖魔写到神佛,从五百年前写到一千年后,跨度之大,范畴之广...


谈天说地话西游 | 千古奇书《西游记》


悟空在天界干了一些偷桃盗丹的违法勾当,而且事发之后不知悔改,把天空闹得鸡犬不宁,最后被如来一巴掌压在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这个情节设置是要告诉读者: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犯了错要有一个反省、反思的过程。教化之事,简单的说教和恐吓是不起作用的。


师徒五众是一个完美的组合。唐僧是目标,悟空是技能和战斗力,白龙马是精神,八戒是考验,沙悟净是心态。整个团队就是在告诉人们一个成功的摹本: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目标明确,斗志昂扬,精神奋发,心无杂念,祛除陋习。


紧箍咒的出现,是要告诉人们:

凡是有本领的人多半都要有一个约束,以便收聚放纵之心、游移之心和野性。


更多详解,请关注

《谈天说地话西游》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