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會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嗎?

幸福地帶2


自近代史以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其實也僅僅出現了三個,這三個超級大國分別就是現如今的美國、前蘇聯以及殖民時代的英國,要說印度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有什麼關係,唯一的關係就是印度曾經被英國這個前超級大國統治過。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是因為他們擁有這個資本。

美國是早在一戰之前就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其經濟總量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一直都獨佔著鰲頭地位,根本沒有國家可以相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著其他眾多列強都飽受到戰爭的創傷,沒有遭受到戰爭波及的他們就在經濟方面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然後通過戰爭援助其他國家,他們更是在二戰之後確定了他們的西方霸主地位,把以前原本和他們平起平坐的歐洲列強們收為了小弟。


在上世紀的冷戰時期,美國除了核武器方面並沒有壓過蘇聯之外,其他方面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國民的經濟水準上都遠遠超過了蘇聯。

而在現如今世界上只剩美國一個超級大國的情況下,更是少有國家能和美國比擬。

在經濟方面,他們每年20多萬億美元、140多萬億人民幣的GDP遠遠甩開了其他國家。

在軍事方面,他們每年7000多億美元、將近5萬多億人民幣的軍費開支也根本不是其他國家可以相比的。

此外在科技方面就更不用說了,作為現如今大多數高端科技的起源地,暫時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從美國手中奪過世界第一科技強國的稱號。


蘇聯被稱為超級大國的資本

至於蘇聯的超級大國稱號也並不是被吹出來的。

首先在領土面積上,蘇聯就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

除了包括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外,蘇聯當時還囊括了其他14個大小不一的加盟國。

這14個加盟國分別就是現如今的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阿塞拜疆、愛沙尼亞、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家。


那時候,蘇聯的面積直接達到了2240萬的龐大數值,遠非現如今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

除此之外,蘇聯還有包括東德、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蒙古國、保加利亞等國家在內的眾多小弟。

這龐大的面積、龐大的勢力覆蓋範圍再加上他們那強悍的武力,就算他們經濟差了點,也完全有資格被人們稱之為超級大國。

殖民時代的英國

而殖民時代的英國就更不用說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作為殖民時代裡最閃耀的一顆星辰,英國曾擁有著眾多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包括了現如今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牙買加、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肯尼亞等眾多國家。


憑藉著這龐大的殖民地,英國在那個時期裡也是完全有資格被稱之為超級大國的。

種種方面表明印度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而大家看著這三個超級大國的水準,再看看印度現如今的水準,大家還覺得印度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有著一絲半點的聯繫嗎?

首先從國土面積上來說,印度那只有29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就跟超級大國這個詞搭不上邊。

再說經濟的話,他們國內也達不到這樣的標準。

在2018年的時候,印度的GDP僅只有27000千多億美元,而面積遠比其小得多的日本則達到了49000多億美元的程度,連日本都比不過,他們拿什麼來爭超級大國的名號?


而印度雖然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南亞一霸,但是也僅僅只能在南亞地區當霸主罷了,要是把印度的軍事實力放在整個國際平臺上,其實也就只能排在二流的等級。

首先在軍工方面,他們現在還沒有能做到完全的自給自足,只能生產製造一些簡單的武器,而無法生產製造一些要求高一點的武器。

比如他們現在比較先進一些的子彈就需要從國外進口。

比如他們國產的軍艦在他們的軍工企業超出了大量預算、拖延了20多年的時間後,都沒能交付出令軍隊滿意的成品。


至於戰鬥機和導彈的國產製造上就更加不用說了,效果比他們國產的軍艦還要差。

而在軍費方面,他們每年的投入也僅只有500多億美元,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通過這啥也比不上的狀況,其實大家就已經能想明白答案了。

我覺得印度在短時間內是絕對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除非50年後、100年後世界上發生什麼巨大變故,要不然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


孤客生


印度是21世紀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而中國是一定會是世界超級大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是有幾個條件的,但是經濟實力是最主要的條件之一(其他譬如說軍事、文化、科技),但是經濟是基礎,沒有經濟基礎,哪來的強軍的軍費支出?沒有經濟基礎哪有研發投入去發展科技?沒有經濟基礎哪有閒情逸致去發展文化?

所以經濟體量是成為超級大國的最重要的基礎,但是要成為經濟體量巨大的國家,又有兩個條件,第一是人口數量;第二個是經濟發展水平;

1、印度未來會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

人口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人口才是經濟發展推動力,人口是財富不是負擔,美國能成為今天的強國也是因為在發達國家中是人口最大的國家,2018年美國的人口是3.27億,日本是1.27億,德國是0.83億(歐洲第一大人口國家),法國是0.67億,美國一直在不停的執行移民政策,把全世界的優秀人口都吸引過來,二戰後把愛因斯坦吸引過來對美國的發展影響重大。從而成為了全球的科技中心。


印度2018年的人口總額是13.53億,僅僅比中國的13.93億少了4000萬人口,但是印度每年淨增加1500萬人口,增速比中國 快很多,而且人口結構也更年輕,14歲以下的人口印度有3.66億,佔總人口的比例是27%,而中國14歲以下的人口總數是2.5億元,佔總人口的比例是18%。中國未來最大的挑戰也許是人口的老齡化,你無法想象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有四五億65歲以上的老年人。


印度的人口優勢就決定了印度未來一定會是一個大國,而且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是1.68,而印度是2.24,美國是1.77,日本是1.43,一個國家的人口要維持穩定,正常的更替,是需要2.2左右的生育率的,日本的生育率只有1.43,已經是人口負增長了,這個也決定了日本未來一定會衰落。

美國雖然是1.77,低於2,但是美國有移民政策,自己生的不夠,從其他地區直接吸引過來。

而中國隨著這波二胎的生育潮結束以後,生育率會降低到比日本還低,那麼意味著每個一代人我們的出生人口就會降低50%,2018年中國的人口出生數量是1523萬(1987年是2508萬),意味著25年後的2043年出生的人口就只有800萬左右,到了50年後的2068年出生的人口就只有四五百萬左右了(這個數量和美國當前的出生人口數量是一致的)。

2、工業化,發展市場經濟是讓人口變成財富的催化劑

在農業社會經濟會因為人口的激增導致社會危機,如果再遇上持續的天災人禍,那麼簡直就是運氣太差了,這個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低下,人口增多,一旦遇上饑荒,那麼人口就成了負擔,又由於每到王朝的末期,土地兼併嚴重,土地都到了少數人的名下,導致數量龐大的農民飽受饑荒 ,最終成為負擔。

這種情況直到工業革命的爆發才得以扭轉,否則人類的命運還是會輪迴!

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的爆發,徹底解放了人的體力,讓智慧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我們今天少部分的人口創造了絕大多數的財富,就是這個原因,也只有從工業革命開始,才開始讓智慧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而只有人才有智慧,這個時候人口就變成了財富。

印度社會有各種矛盾,宗教的、信仰的、種姓制度等等,但是印度從1991年的改革開放以來,已經進行了27年的改革開放,印度開始實施市場化的經濟,也開始發展工業,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過去27年印度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放在中國這個特級優等生的面前要失色很多。儘管如此,但是也是世界第二的成績。

而印度2018年的GDP已經達到了2.73萬億美元,1991年才0.27萬億美元,27年時間增長了10倍。

而印度的生產能力也在2018年達到了0.74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五位,僅次於中國、美國、日本、德國。


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比較低,但是對一個國家而言,最怕的不是起點低,而是沒有找到適合發展自己的道路,印度過去的經濟成就已經證明了他們正在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而且這種趨勢一旦形成,是會長期維持的。

經濟發展的道路,說到低是一種經濟制度,經濟政策,和管理層和國民的思維的改變,用我們的話說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樣的是這些人口,但是當你的經濟制度改變後,那麼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從GDP的絕對值來說,印度當前的GDP絕對值相當於中國2006年的水平,因為基礎建設各種原因,我們可以把印度的落後再往後挪一點,就相當於中國90年代末的水平。

那麼這個也相當於印度用27年的時間走完了我們改革開放之初20年走的路程。那麼印度未來是否可以用30年走完中國最近20年的經濟發展路程?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壹號股權


印度一定會成為超級大國,只是時間問題!

首先,它有成為強國的雄心和政治抱負。

其二,有優越的國土自然條件,適宜的氣候環境,豐富的物種多樣性。

其三,有優越的地理優勢。背靠喜馬拉雅山,面向浩瀚的印度洋,扼中東要衝,東進太平洋,西出大西洋,戰略合縱連橫,卓卓有餘。

其四,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優勢,且年輕人具多的結構。是大國振興的基礎之基礎。

其五,有人種的多樣性優勢,文化的多元性的豐富程,加之,日漸精進的現代教育,一定會成為科技大國和文化強國。

其六,其制度與西方相似,所以,得到西方的大力襄助,獲得高新技術容易,借鑑創新不走彎路省事。

其七,國際政治鬥爭的需要,成為全球各利益集團的香饃饃,爭取的對象,戰略地緣政治的寵兒。

其八,廣闊的市場經濟市場,及其後發優勢,都讓全球各國欲罷不能,垂涎三尺,欲罷不能。即使有杯葛,也難以捨棄!

其九,有強烈的軍事稱霸野心,加之右左逢源的經不住暴利誘惑的軍售者,印度會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雖然緩慢!

綜上所述,印度後發優勢盡顯。雖有國內種族衝突,貧困,邊界問題等的困擾,但通過發展,一定會整合解決的。

所以,印度毫不置疑的會成為超級大國!中國應提前加以應對,以防措手不及和不測。因此,中國很多人,戴有色眼鏡看印度,純屬自娛自樂,那是要吃大虧的。況且,我們及鄰居本已吃過大虧。

不要輕視印度!印度的後發優勢不可估量!!


用戶6293708821


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由多方面因素組成的,印度是否具有超級大國的潛力,個人認為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印度歷史上多數時間都是碎片化的。



我們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有一個古印度文明,雖然標有印度兩字,但和現在的印度一點關係也沒有,古印度文明早已消失。

印度次大陸一直被外族入侵,歷史上小國家很多,即使統一也是外族入侵造成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各種族或教派割據狀態,最後一個統一印度的是英國,英國帶給了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治理體制。

印度的獨立不是通過戰爭取得的,是印度和平抗爭和英國主動退出實現的,這樣一個印度註定缺失國家認同感。

二.印度歷史上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中華文明正是有一個完整、統一、包容性的文化,才在歷史長河中得以存在發展,並且同化了許許多多異族。

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語言無疑是文化的粘合劑,沒有統一的語言就沒有完整的文化。印度到現在將近有180多種語言,官方通行的有15種,印度行政區也是按照語言劃分的,有時候一個邦內語言不通造成流血衝突也不稀奇,孟加拉邦、旁遮普邦被拆分就是語言惹的禍。

給我們的印象印度是英語國家,實際上印度第一語言是印地語,第二語言才是英語,而印地語大約只有一半人會說,英語更少估計10%左右,而且集中在高階層群體中,所以,文化制約了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

三.印度的土地私有化政策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印度老舊的基礎設施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想要建設新的基礎設施又涉及到徵地,在印度徵地那真是難於上青天,太困難了!

為此,莫迪政府在2015年對《土地法》進行了修改,對用於公共基礎設施的用地可以不經土地所有者同意,給予補償後就可以徵用。然而,該修改法案不到一年,就宣佈以失敗告終。

那麼印度徵地有多難呢?韓國浦項制鐵計劃投資53億美元在印度建粗鋼生產線,因徵地困難放棄;印度本土企業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為了建生產線,光徵地時間就化了8年,而且還是第一階段的徵地。

可見,印度的土地政策已是印度經濟的攔路虎,要想改變這一切,印度任重而道遠。

四.印度的年輕勞動力不一定再是未來的優勢,人工智能將會取代這一切。




中國成長起來由兩方面決定的,一個是廉價的土地,另一個是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中國正好處於世界經濟重新分工階段,中國這兩方面吸引了國外低端產業的流入,為中國發展取得了資本積累。

反觀印度,土地不說,印度勞動力確實豐富,也確實是低端產業轉移的優選地。但是,我們應該把眼光投向美國,美國自從號召製造業迴歸後,福特、蘋果、英特爾等大牌公司開始迴歸本土,他們難道不知道美國用工的昂貴?他們已開始在製造業使用人工智能,這個成本太低了!

所以,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取代低端產業的工人,印度可謂生不逢時,龐大的年青群體沒有趕上好時機。

總得來說,制約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因素還有很多,諸如宗教、階層、國內分裂勢力等等,不過,從以上分析基本可以認為,印度不具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潛力。


火炎炏焱燚水淼


印度未來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我們不能說一定,只能說有可能,印度有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至於能不能要看它怎麼去發展,所謂強大,你足夠大了,能不能強要看今後的發展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發展道路確實還是相當艱難的。


成為超級大國體量還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得有足夠大的國土面積、足夠豐富的資源、足夠多的人口,這些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要想強大這是硬需求,雖然你是一個國家但是論體量你是那些小國的幾國之和。


有人說,大沒有用,看德國,看法國是不是很小,看巴西是不是很大,其實不能這麼理解,那些小號的發達國家他們的潛力已經沒什麼了,而那些大號的發展國家潛力還沒有真正爆發出來呢。 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小國和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你人均GDP一萬,我人均GDP也一萬,咱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能一樣嗎?北歐幾個國家四五百萬人口,有的號稱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均比美國都富裕得多,但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一樣嗎,能做的事情一樣嗎?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時候沒人跟你算人均多少,而成為超級大國接觸到的有多少雞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印度有條件成為超級大國,但是很多方面都很落後,比如工業落後、文盲率高、種姓制度、高速增長的人口都不是幾年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大國來說一點點成績,比如某個數字增長百分之零點幾可能幾百萬人口就脫貧了,但是有問題了也是可以成倍放大的,這需要這個國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目前看來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有些人經常提到印度的某某方面某某城市可能真的是世界領先,但是成為超級大國要的是總體實力。


鍋蓋頭司令


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我看不能下定論,免得有些不知好呆的傢伙惡意攻擊。但評論還是要評:有人說印度會成為超級大國,中國根本小皮球沒門。我非常反對這一言論,因為發表這一言論的人基本上是豬腦子,胡說八道。印度與中國相比,在經濟,軍事,航天,科技,製造業等領域印度明顯佔下風,差得不是一點點。所以說,有人說印度將來會成為超級大國,中國別想做美夢,有這樣看法和言論的人根本就是豬腦子和放的豬屁!


谷中百合感恩


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畢竟風水輪流轉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發展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還是不小的。原因如下:

1.印度的地裡位置很好,三面臨海,臨海國家無強國(這點和美國很像),陸地上有一個北方強國,但是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相隔。

2.印度的地形很好,大部分都是平原,可利用土地面積很大。

3.離世界能源產地很近,能源獲取很方便。

4.印度被吐槽最多的就是種族制度問題,我覺得這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美國公民不也分為三六九等嗎?

只要印度能堅定不易的發展經濟,解決好國內的經濟發展問題,隨著經濟的發現,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會越來越大的。


互聯往家


印度在本世紀(80年左右)也難成為超級大國,別看他被西方媒體稱之為世界最“民主”的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存在的種族等級制度、:男尊女卑、不講衛生的生活陋習和不注重國家工業化的做法會嚴重拖住他們前進的步伐!雖然國土面積大,人口眾多是超級大國的資本和條件,但是,若管理不當,恰恰相反,這兩點卻成為他們建成超級大國的累贅(想改變目前國內基礎設施差點短板,絕非易事)。還有,極度膨脹的對外擴張野心,片面追求軍事實力,無休止地狂買軍火也會干擾他們建成超級大國的雄心。




龍在飛71316838


絕無可能。

縱觀中外的各種史書典籍,結合當今世界各個大國的現存狀況,要想成為世界的超級大國,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較統一的語言及文字。印度官方語言就有18種之多,各種語種和語系更是多達上千種,這不僅嚴重影響書寫和溝通,還會嚴重影響協同合作,進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做到人盡其用,人盡其才。第二,開放包容的政治環境。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大國,一向以南亞霸主自居,受英國殖民主義的思想,以及蘇俄沙文主義的影響,印度對周邊國家採取的是打壓,拉攏,吞併等的政策路線,這使得印度四處樹敵,周邊環境對印度自身的發展極其不利,恐怖主義不斷,是印度自身所釀造的苦酒,這終將會反饋於印度自身,也勢必會影響印度自身的經濟發展以及政治社會的穩定。第三,較統一的意識形態。以超級大國美國為例,美國雖然是一個移民國家,民族構成雖然也很複雜,但它的國家意識形態是非常統一的,雖然存在種族主義等問題,但在高度法治的情況下,每個人的合法權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反觀印度,由於印度存在嚴重的種族和種姓等問題,階級對立矛盾突出,宗教派別的衝突更是水深火熱,這使得印度的社會治安混亂不堪,人民的合法權益更談不上保障,加上少數族群分裂勢力的抬頭,如何維持印度國內的穩定,已經成為印度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但遺憾的是,印度政府的所作所為收效甚微。第四,較完善和發達的教育體系。國家的強大,離不開教育所培養的各類人才,指望別人的贈予是永遠達不到強國目的的,有調查指出,印度的文盲率高達50%,印度在南亞地區除了國土面積大,人口多,這雖然有力地推動了近些年印度的崛起,但在人才儲備方面,印度顯然是個貧困國家,當下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終將會成為印度經濟中期發展的實際拖累,是一個看得見的不定時炸彈。第五,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發達的交通運輸體系。印度作為聯邦制的國家,表面上達到了西方先進的發達國家的管理體系,實際上卻是西方文明在東方文化中的水土不服,部族自治,聯邦省自治,加上中央治理,國家治理機構繁多,治理混亂,導致腐敗氾濫,治理水平低下,很難從政府層面促進和保障經濟的發展,另外,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對經濟的發展難以起到促進和融合的貢獻,嚴重拖累印度經濟的發展,進而導致印度國內區域間經濟和產業佈局的發展不平衡,以及區域間矛盾的激化和對立。

因此,綜上所述五個觀點的結論,印度絕無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獨千愁


他們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那麼地球改為天球!那麼一個國家組織紀律散漫人不整齊化一經濟落後!管理一盤散貨亂成一片!可笑世界強國!應該在中美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