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95式步枪用了20年,为何有些部队还在使用81式步枪?

黄书包


制式枪械一旦被采用,基本上都会服役数十年,除非这款步枪特别不适合它这个时代的战争,那么它就会被快速替换。毕竟战争中枪械如果不好用的话,那对于士兵来说是没法发挥最大战斗力的。不过,这是在战时,因为战争中武器更新换代会特别快,你不快对手就会出更新的武器来压制你了。但在和平时期,武器的更新时间则要慢得多。

对于81式步枪来说,90年初该枪开始进入我军服役。成为新式小口径制式步枪服役之前的过度枪械。结果,由于性能好,可靠性高,威力也适中非常受欢迎。哪怕95式服役多年,依然有许多老兵对81式念念不忘。

枪械的更新换代一般都是比较慎重的。因为虽然单价来说一枝制式步枪并不高,远比导弹战车战机战舰便宜太多了。但是数量多啊,一换几百万枝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因为产量问题部队的换装只能是按顺序来,不可能一下子就造几百万枝,不说产能有限,光采购费用也承受不了啊。

而且还要根据部队的优先程度,一线部队要优先,野战部队要优先。但是对于一些非一线作战的部队,后勤部队或是支援部队则需求没那么大,因此这些部队列装制式枪械慢一些换装也是正常的。像81式步枪,直到现在在一些空军地勤部队中依然主力枪械。他们的任务更多是保障战机,用81式步枪就是正常的巡逻警戒任务,对步枪的要求没那么高自然换装也就更晚。而实际上81式步枪被95替换后也不是全部都销毁的,可以用来替换地方武装部中配备的老旧56式步枪或成为战略库存。

像俄军最新的AK12步枪出来之后,在列装问题上就受到不少阻力。就是因为现有的AK74M俄军原来生产的太多了。俄军有不少保守派认为改AK74就好,干嘛花钱再上新枪。不过在拖了几年之后,AK12还是被正式列装了。在今年的红场阅兵式上AK12就正式亮相了。

总结就是,新枪全部换装需要时间,要按内定的顺序来,还有些部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自然会换装更晚或是不换。毕竟原来生产的数量太多弹药太多,另外继续列装还能消耗早年库存的弹药。不然就只能销毁,费时费力。


陶德中士


其实目前所有现役部队包括武警都基本完成了95或95-1的换装,81式还真就没几个单位在用了,至少目前在公开的各种军事报道中,解放军,武警官兵用的都是95或者03,没再过81了。

不过95完成换装,确实花了近20年时间。有这么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解放军人数基数庞大,换装压力确实很大,兵工厂正常排产需要的时间确实比较长。第二个则是95式步枪本身在研发完毕后并没有达到100%成熟,由于95式完全不同于81式和56式,设计上采用无托设计,材料和工艺和以前也完全不同,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最初的10年时间内换装的军队并不多,看过《士兵突击》的都知道,当时即便是钢七连这种拱卫首都的精锐机械化步兵用也还是81杠,只有袁朗带领的特战大队老A才能用上95。而《士兵突击》是2006年的电视剧,已经距95定型过去10年了。一款步枪有这样的待遇,要么是成本太高,要么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95的问题显然不属于前者。

95式才用了很多大胆的新式设计

士兵突击,钢七连是一水的81杠

士兵突击中只有袁朗这种特战人员才能用上95


当初在部队小批量服役暴露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一些无法忍受,战争时期会让士兵白白流血的致命问题:

  1. 夜间瞄准用荧光点亮度偏低并普遍迅速失效,导致夜瞄能力丧失;
  2. 准星滑座在射击时容易松动,丧失瞄准精度;
  3. 近距离觇孔直径过小不利于近战;
  4. 持续射击时下护手过热烫手;
  5. 早期的传统两点式枪背带战术状态转换慢、容易掉枪;
  6. 抛壳方向不稳定和缓冲器的效果不理想。


部队将这些设计问题给95的设计单位,也就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2后,进行了一些深度改进,在95-1上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2010年服役的95-1的出现才算是标志着95枪族彻底成熟了,因此2010年后部队的换装力度是远超之前的。


纸上的宣仔


95式突击步枪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诟病,不定时就会受到媒体或网友的大量吐槽。传闻的95式突击步枪后坐力大、无空仓挂机、枪口油烟、瞄准基线过高等,这些问题一度把95式突击步枪推上风口浪尖!所以有很多朋友说现在解放军中许多部队,特别是高原边防部队依然坚持使用上世纪80年代初服役的81式自动步枪,根本原因就是95式突击步枪的“不靠谱”所导致。

解放军高原部队依然坚持使用81式自动步枪的原因!

那么,95式突击步枪真的如网友们所说的那般不靠谱吗?其实不然,95式突击步枪到目前为止,已在解放军中服役列装20年的时间,95式突击步枪在作战性能或城市作战方面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步枪。而最初型号的95式突击步枪由于不能实现空仓挂机、瞄准基线过高等原因,确实是95式步枪最大的毛病所在。不过服役后的95式步枪在解放军部队使用中将暴露的枪械大量问题联合军工厂进行反馈,而后期经过军工研究人员不断改建的新一型95-1式突击步枪已解决了之前暴露的大量问题。军工厂商甚至推出了配合95-1式步枪的战术导轨,用于家装各种新进的战术装备,以此来尽可能的提高95式突击步枪的作战性能。
而81式自动步枪有折叠枪托与木制枪托两种型号,但在研制初期81式根本就是作为过渡型号装备的一款自动步枪。不过在服役初期81式就被投入到了“对越作战”战场的实战中,由于其坚固耐用易操作,并且射击精度极佳而受到解放军前线士兵的广泛好评。


95式突击步枪无论在
后坐力、实用性和新进的理念或非常适合城市作战的无托设计等综合性能都要略胜于81式步枪。不过在我国高原地区的边境线,由于空气稀薄并且环境气候非常恶劣,采用7.62毫米的81式自动步枪,由于枪弹威力大的性能在高原地区能保证尽可能的精确度,显然在高原地区老81杠比95式突击步枪更适合解放军的高原作战。所以在目前为止,依然有大量的81式自动步枪装备与解放军高原边防部队与武警官兵!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使我军赶上了枪械小口径化的末班车,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内,最后一个步兵枪械小口径化的国家,算是了却了军方高层的一个要求,即装备1997年入驻香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至于在95式无托自动步枪和03式折叠托5.8毫米自动步枪全面装备我军的背景下,依然有许多武警部队以及驻守高原地带的军队,在使用老式的8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其实不外乎以下的原因。

(56式7.62毫米冲锋枪)

首先,军队得消化吸收上百亿发只多不少的7.62毫米步枪弹,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毕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军队列装了以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事实上的自动步枪直到81式服役才改口叫56式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包括后来列装的63式自动步枪,采用的都是7.62毫米步枪弹。

有大量的库存弹药需要慢慢消耗,所以是8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在95式无托自动步枪和03式折叠托5.8毫米自动步枪全面装备军队的同时,依然有部分野战军和武警部队装备81式自动步枪的最主要原因。

(63式7.62毫米自动步枪)

其次,81式自动步枪尽管是取代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的替代品,在其研发的时期,已经在上小口径步枪项目,很明显81式只是款过渡产品,但没想到就是这款过渡产品,在两山轮换作战中大放异彩,受到国内军队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欢迎。

即使目前的95式和03式所谓的小口径步枪,其动作可靠性,射击稳定性等,都无法和81式相提并论,军内口碑到目前为止,81杠都是杠杠的,尤其是有空仓挂机机构,能及时提醒士兵换弹匣了,因此步兵对其爱不释手。

(8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

而95式新枪却不具备这个功能,是最遭士兵诟病的地方,弹匣内是否还有子弹,士兵们都不知道,当称枪械师在研发时,是不是考虑到了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

再则,小口径自动步枪,自装备之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就一直争议不断,包括无托步枪也一样争议不断。

(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

现在,国外以法国和英国军队淘汰各自的无托步枪为标志,无托步枪的发展就走入了死胡同,毕竟人机效能差,对某国军队亦步亦趋的无托步枪,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也是当初为什么要上03式传统折叠枪托的考量,毕竟军方还是有脑子清醒的人。


国外已有国家开始重新装备7.62毫米自动步枪,因为小口径步枪由于弹头轻,超过300米后杀伤力锐减;此外,在高原上,小口径步枪弹丸存速性能差,不如7.62毫米步枪弹,这也是为什么巴基斯坦陆军重拾7.62毫米自动步枪,以及国内驻高原的军队继续装备81杠的原因。

(03式5.8毫米自动步枪)

最后,由于国内保有大量的7.62毫米步枪弹,以及大量的56式自动步枪和81式自动步枪,都是未来有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中,预备役和民兵所需的装备和弹药,除了大部分枪械封存外,小部分81杠必然会继续装备部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撤装。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81步枪也有强于95式步枪的地方。

95式突击步枪最早于1997年驻港部队曝光,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时正式亮相,距今已20年。作为我国新一代致使突击步枪,95式的使命就是取代81式步枪。

无论有多少争议,95式步枪仍是我国轻武器装备领域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中国自主探索、研发轻武器的开山之作。

在95式步枪列装20余年、新一代步枪即将面世面世之际,很多网友发现原本要被95式步枪取代的老81,仍在一些部队中坚守,主要是边防、山地等作战环境比较特殊的部队。

近期在青藏高原进行演习的部队仍然使用81式步枪,81式步枪仍活跃在一线。

在95式步枪全面列装20余年的情况下,81步枪老而弥坚,其中的秘密隐藏在81步枪使用的子弹中。

作为我国第一型实用的小口径制式步枪,95式步枪使用我国独特的5.8*42毫米弹药,全弹重12克,弹头约4.15克。小口径弹药的使用使得轻武器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使用小口径弹药的轻武器不但本身重量和尺寸降低,后坐力降低、初速提高使得射击精度也有较大的改善,而且相同条件下士兵携带的弹药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小口径弹药的虽然通过高初速带来射入后更剧烈的翻滚,使得在200米的射程内获得了较中间威力弹药更好的杀伤效果(这是轻兵器最典型的交战距离),但是小口径弹药较低的弹头重量在远距离射击时更容易受到风偏的影响,精度下降,而且弹头在长距离飞行后剩余的能量不足。简而言之,在较远射程的情况下,小口径弹药的精度和威力都不理想。

而81式步枪使用56式步枪弹,与AK47使用的M43弹药相同,为7.62*39毫米,弹头重量7.91克,约为国产5.8毫米步枪弹的2倍重。上图左侧是5.56弹药极其弹头,与我国的5.8弹药累死,右边是m43弹药极其弹头,可见弹头的体量差距很大。更大的重量使得其在远距离射程上受风偏影响更小、威力更大,特别适合高原、山地等环境下使用,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中,双方的交战距离相对较远。

在阿富汗作战的美军就发现了这个问题,阿富汗山地环境中发现其手中使用5.56弹药的M4在于使用7.62弹药的AK47、PKM的塔利班战士对射中处于下风,所以美军特别重视M110、M240这些使用7.62*51全威力弹药的武器。

所以,在95式步枪全面服役20多年后,81式步枪仍在特殊场合下使用,这不代表95式步枪弱于81,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而已。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我国士兵普遍体能不足!为此不惜放弃大威力而减小制式步枪口径、缩小武器规格是削足适履之举,将会造成与外军差距越拉越大的严重后果。强身健体、保持和增加武器威力才是克敌制胜的正路。任何武器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56到81是从模仿到自主的过程,而且八一枪族经过越战后期的检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轻武器的需求在不断改变,从注重突击威力向方便随行发展,95就是这个替代品,枪身和子弹都减少了重量,提高了士兵使用灵活性和战斗弹药携带量。

所以说不上哪一个更好,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另外,95使用了20多年的说法是不严谨的。九五是指1995年定型生产的,并不是批量装备时间,它的全名应该是“一九九五年式*口径*枪。81杠和95两支枪又没同时上过战场,再说使用过81杠的也都退役或者升官了不需要摸长枪了,居然还有那么老兵多对81杠这种老掉牙的枪械情有独钟,估计这些人也也就是一种怀旧情怀吧。05年上大学,军训打靶就是95式,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好咯。 有专人压枪,我们就负责扣动扳机就好,因为人多,教官一个劲让每个人都快点(就像干什么似的)。

说好一人5发子弹,到我扣住一下就突突出去三发,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扑面而来。然后放开再扣一下,没反应。压枪的教官问,“没有啦”?“嗯。”那你走吧“。然后 我就离开了,出来跟同学聊天,有同学给我一个子弹壳,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弄到的。一个方队打完,教官出来,宣传纪律让不能私藏子弹壳,捡到的必须上交。果断没有交,果然没事,一直都放在我的一个小盒子里。 那次军训还看到了放导弹,因为隔得远,感觉速度很慢。垂直上升,尾焰就像是大号的窜天猴,我们一群人就这样目送着它缓缓的上升,直到淡出视野。之前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应该是某型(我知道,但我就不告诉你)的地地导弹,固体燃料才看着像大号窜天猴的尾焰。

那些年的军训都是去部队体验,真·吃糠咽菜。军训回来一脱衣服,脖子领口以上和以下完全是两个颜色,每个人基本都是一样的,同寝室的兄弟相互嘲笑。这次军训,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一直记忆犹新。 前段时间又回母校看了看,刚好看到新生军训,军训服比我们之前的好看了很多,材质肯定不是我们那会儿的棉麻布了,但现在我们学校都不去部队军训了,都是教官到学校来军训。相较而言,感觉他们是走了遭假军训吧,也不知道他们能学到些什么。

81枪比较稳定,经过实战,效果突出,容易掌握,故障少!95缺少实战,而且问题太多!射击精度也差!我觉得81对上95绝对完胜!游戏中的95太差了!射速也太慢!声音也不好听!射击枪支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的要全面!八一式步枪当时设计的背景就是为了战争,两山轮战,两只八一杠可以封锁暗堡,火力比较强劲,部队的都比较喜欢使用八一,7.62的弹药在我国应该是非常多。95开始的时候存在多种问题,甚至包括部队使用枪的管理条例都要发生变化,操枪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更换起来比较慢。

81式在95式服役20年还在服役,主要原因有两种,中国海,陆空,武警有300多万,95式新装备要边装备边让部队发现隐藏隐患,不在战时没别要会速生产!还个最重要原因,7.65X39的中间弹生产了几十年,拥有庞大的弹药基数,总要留西老步枪消耗这西弹药!在越战前,56式主要是半自动步枪,少量56式冲锋枪,刚生产不久的81式自动部枪!那就恳定要退役半自动留56式冲锋枪,81式自动部枪!

换装慢的原因我感觉是以下几点造成的:第一,81-1是把部队认可的好枪并且装备基数大…尚能满足我军当时装备需求,95在基层一线部队反响除了好看没有别的了。第二,7.62mm子弹因为装备较久和当时的战备环境,应该有大量的库存,等待消耗。第三,95本身的缺点。第四,95当时的造价还是比较贵的,无法进行大规模换装。 我感觉当时的95更像是为了97年香港回归准备…英军当时装备的也是小口径无托步枪,为了在回归的时候感觉解放军比英军武器装备更加高大上才研制的。所以,他不能全部满足解放军的技战术要求。更像是一款应急步枪。


历史深度揭秘


81杠(81-1式自动步枪)就如同一位老兵叱咤疆场十数年,经历了实战的考验,见证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变强的历程,在我军整体装备日新月异的改革中,81杠完成了光辉的历史使命,而且是伟大的使命,这位老兵骄傲的淡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战场品质以及强大的威力足以令其成为一代名枪!

95式自动步枪列装最早出现在世人面前应该还是驻港部队里,但真正装备到部队里起初也只是特种部队或者极少数的侦察分队里,直到2000年后,我军主力作战、我们称之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少数部队开始装备,之后又过了几年才逐渐的开始全面的列装各部队。



其实到了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81-1式自动步枪在部队的原因很简单,81-1式自动步枪依然优秀,但是即便再优秀随着军事科技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以及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变化,81-1式自动步枪也逐渐的被95式所替代,只有极少数的二线部队或者极少数的预备役部队还在使用81杠。


95式因其无托和瞄准基线高的设计始终是各大论坛以及自媒体人对于其和81杠相互争论的焦点,可以说本人也站在81-1式的队列里,对于95枪族始终抱有不如81杠的看法,但事实就是事实,从很多的实际来看,无托的设计弊端更多,但5.8毫米的口径却优于7.62毫米。

无托的设计最终会回到有托,相信再过几天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一定会出现手持有托自动步枪的方阵,但口径绝不会再回到7.62毫米,5.8毫米一定会成为新款步枪的标准口径,此外类似于81杠的瞄准基线设计也会重新回到下一代步枪身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冰雹蓝天


我国自建国以来装备的步枪型号比较繁杂,最早一批自研的就是在一代名枪AK47基础上仿制而来的56式步枪和冲锋枪。后来因为这两款枪存在火力不足和射击精度低的原因,所以出现了81式这款过渡型号,由于其采用了大量成熟技术,所以自装备部队后一直以来算得上是评价最高的一款武器了。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成熟技术,所以故障率很低,从东北的雪域高原到西北的沙漠气候,再到中南的丛林湿地都能执行任务,而且可靠性一直很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至今仍然能够看到81式的原因。

不过作为一款过渡型号,81式虽然火力猛、可靠性高,但是也存在比如口径已经不符合当下主流的小口径发展方向,虽然也曾有小口径的81式出现,不过正是由于在设计之初采用了大量的成熟技术,造成重量过大和无模块化设计,所以其注定无法安装其他的比如战术手电、瞄准镜等战术部件,所以注定了退役的后路。
后来出现的就是我们常见的装备数量最大的95式家族了。作为一款为替代81式步枪而存在的枪支,95式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众多新技术,比如当时主流的无托结构和模块化设计(虽然模块化算不上成功),而且有着远距离射击精度高、威力大、后坐力小和便携性高等优点,但是95式也有很多缺点,比如瞄准线过高、射击烟雾大、可靠性不高等缺点。后期的改进型号95-1式改进了很多,不过95式家族的问题很多都是基础问题,并不是改型就能弥补的。


95后出现的03式在很多方面都要比95好的多,虽然又改回了可折叠的有托型,不过03式是在81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自动机、发射机、活塞都是沿用81式的,所以可靠性也很不错。不过由于其杀伤力和穿透力都不如95,其次由于属于全新设计,和95的通用程度不高造成的造价高昂、以及连发射击精度差等综合性问题,其并不能作为替代95式型号存在,由于缺乏扩展性所以从一开始就已经落伍。


所以随着95式的大量装备,81式步枪也逐渐退出一线,转而进入边防和武警部队,就是因为81式由于采用了大量成熟的技术,所以可靠性一直比95更好,而且其有着03式没有的空仓挂机功能,所以到现在仍然能够看到数量不少的81式存留在部队中。


魑魅涅磐


对不起,这个问题有误,所有作战部队和武警机动部队、武警总队支队都已换装95或者03。


大海187665712


武警看守部队,都在使用八一杠这枪很实用比九五顺手精准杀伤力大外观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