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的95式步槍用了20年,為何有些部隊還在使用81式步槍?

黃書包


制式槍械一旦被採用,基本上都會服役數十年,除非這款步槍特別不適合它這個時代的戰爭,那麼它就會被快速替換。畢竟戰爭中槍械如果不好用的話,那對於士兵來說是沒法發揮最大戰鬥力的。不過,這是在戰時,因為戰爭中武器更新換代會特別快,你不快對手就會出更新的武器來壓制你了。但在和平時期,武器的更新時間則要慢得多。

對於81式步槍來說,90年初該槍開始進入我軍服役。成為新式小口徑制式步槍服役之前的過度槍械。結果,由於性能好,可靠性高,威力也適中非常受歡迎。哪怕95式服役多年,依然有許多老兵對81式念念不忘。

槍械的更新換代一般都是比較慎重的。因為雖然單價來說一枝制式步槍並不高,遠比導彈戰車戰機戰艦便宜太多了。但是數量多啊,一換幾百萬枝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因為產量問題部隊的換裝只能是按順序來,不可能一下子就造幾百萬枝,不說產能有限,光采購費用也承受不了啊。

而且還要根據部隊的優先程度,一線部隊要優先,野戰部隊要優先。但是對於一些非一線作戰的部隊,後勤部隊或是支援部隊則需求沒那麼大,因此這些部隊列裝制式槍械慢一些換裝也是正常的。像81式步槍,直到現在在一些空軍地勤部隊中依然主力槍械。他們的任務更多是保障戰機,用81式步槍就是正常的巡邏警戒任務,對步槍的要求沒那麼高自然換裝也就更晚。而實際上81式步槍被95替換後也不是全部都銷燬的,可以用來替換地方武裝部中配備的老舊56式步槍或成為戰略庫存。

像俄軍最新的AK12步槍出來之後,在列裝問題上就受到不少阻力。就是因為現有的AK74M俄軍原來生產的太多了。俄軍有不少保守派認為改AK74就好,幹嘛花錢再上新槍。不過在拖了幾年之後,AK12還是被正式列裝了。在今年的紅場閱兵式上AK12就正式亮相了。

總結就是,新槍全部換裝需要時間,要按內定的順序來,還有些部隊沒有那麼迫切的需求自然會換裝更晚或是不換。畢竟原來生產的數量太多彈藥太多,另外繼續列裝還能消耗早年庫存的彈藥。不然就只能銷燬,費時費力。


陶德中士


其實目前所有現役部隊包括武警都基本完成了95或95-1的換裝,81式還真就沒幾個單位在用了,至少目前在公開的各種軍事報道中,解放軍,武警官兵用的都是95或者03,沒再過81了。

不過95完成換裝,確實花了近20年時間。有這麼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解放軍人數基數龐大,換裝壓力確實很大,兵工廠正常排產需要的時間確實比較長。第二個則是95式步槍本身在研發完畢後並沒有達到100%成熟,由於95式完全不同於81式和56式,設計上採用無託設計,材料和工藝和以前也完全不同,因此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最初的10年時間內換裝的軍隊並不多,看過《士兵突擊》的都知道,當時即便是鋼七連這種拱衛首都的精銳機械化步兵用也還是81槓,只有袁朗帶領的特戰大隊老A才能用上95。而《士兵突擊》是2006年的電視劇,已經距95定型過去10年了。一款步槍有這樣的待遇,要麼是成本太高,要麼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95的問題顯然不屬於前者。

95式才用了很多大膽的新式設計

士兵突擊,鋼七連是一水的81槓

士兵突擊中只有袁朗這種特戰人員才能用上95


當初在部隊小批量服役暴露了許多問題,其中包括一些無法忍受,戰爭時期會讓士兵白白流血的致命問題:

  1. 夜間瞄準用熒光點亮度偏低並普遍迅速失效,導致夜瞄能力喪失;
  2. 準星滑座在射擊時容易鬆動,喪失瞄準精度;
  3. 近距離覘孔直徑過小不利於近戰;
  4. 持續射擊時下護手過熱燙手;
  5. 早期的傳統兩點式槍揹帶戰術狀態轉換慢、容易掉槍;
  6. 拋殼方向不穩定和緩衝器的效果不理想。


部隊將這些設計問題給95的設計單位,也就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8研究所2後,進行了一些深度改進,在95-1上基本解決了這些問題,所以2010年服役的95-1的出現才算是標誌著95槍族徹底成熟了,因此2010年後部隊的換裝力度是遠超之前的。


紙上的宣仔


95式突擊步槍自問世以來一直廣受詬病,不定時就會受到媒體或網友的大量吐槽。傳聞的95式突擊步槍後坐力大、無空倉掛機、槍口油煙、瞄準基線過高等,這些問題一度把95式突擊步槍推上風口浪尖!所以有很多朋友說現在解放軍中許多部隊,特別是高原邊防部隊依然堅持使用上世紀80年代初服役的81式自動步槍,根本原因就是95式突擊步槍的“不靠譜”所導致。

解放軍高原部隊依然堅持使用81式自動步槍的原因!

那麼,95式突擊步槍真的如網友們所說的那般不靠譜嗎?其實不然,95式突擊步槍到目前為止,已在解放軍中服役列裝20年的時間,95式突擊步槍在作戰性能或城市作戰方面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槍。而最初型號的95式突擊步槍由於不能實現空倉掛機、瞄準基線過高等原因,確實是95式步槍最大的毛病所在。不過服役後的95式步槍在解放軍部隊使用中將暴露的槍械大量問題聯合軍工廠進行反饋,而後期經過軍工研究人員不斷改建的新一型95-1式突擊步槍已解決了之前暴露的大量問題。軍工廠商甚至推出了配合95-1式步槍的戰術導軌,用於家裝各種新進的戰術裝備,以此來儘可能的提高95式突擊步槍的作戰性能。
而81式自動步槍有摺疊槍托與木製槍托兩種型號,但在研製初期81式根本就是作為過渡型號裝備的一款自動步槍。不過在服役初期81式就被投入到了“對越作戰”戰場的實戰中,由於其堅固耐用易操作,並且射擊精度極佳而受到解放軍前線士兵的廣泛好評。


95式突擊步槍無論在
後坐力、實用性和新進的理念或非常適合城市作戰的無託設計等綜合性能都要略勝於81式步槍。不過在我國高原地區的邊境線,由於空氣稀薄並且環境氣候非常惡劣,採用7.62毫米的81式自動步槍,由於槍彈威力大的性能在高原地區能保證儘可能的精確度,顯然在高原地區老81槓比95式突擊步槍更適合解放軍的高原作戰。所以在目前為止,依然有大量的81式自動步槍裝備與解放軍高原邊防部隊與武警官兵!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使我軍趕上了槍械小口徑化的末班車,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內,最後一個步兵槍械小口徑化的國家,算是了卻了軍方高層的一個要求,即裝備1997年入駐香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至於在95式無託自動步槍和03式摺疊託5.8毫米自動步槍全面裝備我軍的背景下,依然有許多武警部隊以及駐守高原地帶的軍隊,在使用老式的8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其實不外乎以下的原因。

(56式7.62毫米衝鋒槍)

首先,軍隊得消化吸收上百億發只多不少的7.62毫米步槍彈,否則就是極大的浪費,畢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國內軍隊列裝了以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事實上的自動步槍直到81式服役才改口叫56式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包括後來列裝的63式自動步槍,採用的都是7.62毫米步槍彈。

有大量的庫存彈藥需要慢慢消耗,所以是8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在95式無託自動步槍和03式摺疊託5.8毫米自動步槍全面裝備軍隊的同時,依然有部分野戰軍和武警部隊裝備81式自動步槍的最主要原因。

(63式7.62毫米自動步槍)

其次,81式自動步槍儘管是取代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槍的替代品,在其研發的時期,已經在上小口徑步槍項目,很明顯81式只是款過渡產品,但沒想到就是這款過渡產品,在兩山輪換作戰中大放異彩,受到國內軍隊的高度評價和普遍歡迎。

即使目前的95式和03式所謂的小口徑步槍,其動作可靠性,射擊穩定性等,都無法和81式相提並論,軍內口碑到目前為止,81槓都是槓槓的,尤其是有空倉掛機機構,能及時提醒士兵換彈匣了,因此步兵對其愛不釋手。

(8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

而95式新槍卻不具備這個功能,是最遭士兵詬病的地方,彈匣內是否還有子彈,士兵們都不知道,當稱槍械師在研發時,是不是考慮到了士兵的戰場生存能力。

再則,小口徑自動步槍,自裝備之日後,在全世界範圍內就一直爭議不斷,包括無託步槍也一樣爭議不斷。

(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

現在,國外以法國和英國軍隊淘汰各自的無託步槍為標誌,無託步槍的發展就走入了死衚衕,畢竟人機效能差,對某國軍隊亦步亦趨的無託步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這也是當初為什麼要上03式傳統摺疊槍托的考量,畢竟軍方還是有腦子清醒的人。


國外已有國家開始重新裝備7.62毫米自動步槍,因為小口徑步槍由於彈頭輕,超過300米後殺傷力銳減;此外,在高原上,小口徑步槍彈丸存速性能差,不如7.62毫米步槍彈,這也是為什麼巴基斯坦陸軍重拾7.62毫米自動步槍,以及國內駐高原的軍隊繼續裝備81槓的原因。

(03式5.8毫米自動步槍)

最後,由於國內保有大量的7.62毫米步槍彈,以及大量的56式自動步槍和81式自動步槍,都是未來有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中,預備役和民兵所需的裝備和彈藥,除了大部分槍械封存外,小部分81槓必然會繼續裝備部隊,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撤裝。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81步槍也有強於95式步槍的地方。

95式突擊步槍最早於1997年駐港部隊曝光,1999年建國50週年大閱兵時正式亮相,距今已20年。作為我國新一代致使突擊步槍,95式的使命就是取代81式步槍。

無論有多少爭議,95式步槍仍是我國輕武器裝備領域劃時代的標誌,這是中國自主探索、研發輕武器的開山之作。

在95式步槍列裝20餘年、新一代步槍即將面世面世之際,很多網友發現原本要被95式步槍取代的老81,仍在一些部隊中堅守,主要是邊防、山地等作戰環境比較特殊的部隊。

近期在青藏高原進行演習的部隊仍然使用81式步槍,81式步槍仍活躍在一線。

在95式步槍全面列裝20餘年的情況下,81步槍老而彌堅,其中的秘密隱藏在81步槍使用的子彈中。

作為我國第一型實用的小口徑制式步槍,95式步槍使用我國獨特的5.8*42毫米彈藥,全彈重12克,彈頭約4.15克。小口徑彈藥的使用使得輕武器的發展進入新時代。使用小口徑彈藥的輕武器不但本身重量和尺寸降低,後坐力降低、初速提高使得射擊精度也有較大的改善,而且相同條件下士兵攜帶的彈藥量也大大增加。

但是,小口徑彈藥的雖然通過高初速帶來射入後更劇烈的翻滾,使得在200米的射程內獲得了較中間威力彈藥更好的殺傷效果(這是輕兵器最典型的交戰距離),但是小口徑彈藥較低的彈頭重量在遠距離射擊時更容易受到風偏的影響,精度下降,而且彈頭在長距離飛行後剩餘的能量不足。簡而言之,在較遠射程的情況下,小口徑彈藥的精度和威力都不理想。

而81式步槍使用56式步槍彈,與AK47使用的M43彈藥相同,為7.62*39毫米,彈頭重量7.91克,約為國產5.8毫米步槍彈的2倍重。上圖左側是5.56彈藥極其彈頭,與我國的5.8彈藥累死,右邊是m43彈藥極其彈頭,可見彈頭的體量差距很大。更大的重量使得其在遠距離射程上受風偏影響更小、威力更大,特別適合高原、山地等環境下使用,在這樣的作戰環境中,雙方的交戰距離相對較遠。

在阿富汗作戰的美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阿富汗山地環境中發現其手中使用5.56彈藥的M4在於使用7.62彈藥的AK47、PKM的塔利班戰士對射中處於下風,所以美軍特別重視M110、M240這些使用7.62*51全威力彈藥的武器。

所以,在95式步槍全面服役20多年後,81式步槍仍在特殊場合下使用,這不代表95式步槍弱於81,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而已。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我國士兵普遍體能不足!為此不惜放棄大威力而減小制式步槍口徑、縮小武器規格是削足適履之舉,將會造成與外軍差距越拉越大的嚴重後果。強身健體、保持和增加武器威力才是克敵制勝的正路。任何武器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56到81是從模仿到自主的過程,而且八一槍族經過越戰後期的檢驗。隨著科技不斷髮展,輕武器的需求在不斷改變,從注重突擊威力向方便隨行發展,95就是這個替代品,槍身和子彈都減少了重量,提高了士兵使用靈活性和戰鬥彈藥攜帶量。

所以說不上哪一個更好,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另外,95使用了20多年的說法是不嚴謹的。九五是指1995年定型生產的,並不是批量裝備時間,它的全名應該是“一九九五年式*口徑*槍。81槓和95兩支槍又沒同時上過戰場,再說使用過81槓的也都退役或者升官了不需要摸長槍了,居然還有那麼老兵多對81槓這種老掉牙的槍械情有獨鍾,估計這些人也也就是一種懷舊情懷吧。05年上大學,軍訓打靶就是95式,不知道是不是我運氣好咯。 有專人壓槍,我們就負責扣動扳機就好,因為人多,教官一個勁讓每個人都快點(就像幹什麼似的)。

說好一人5發子彈,到我扣住一下就突突出去三發,一股濃烈的火藥味撲面而來。然後放開再扣一下,沒反應。壓槍的教官問,“沒有啦”?“嗯。”那你走吧“。然後 我就離開了,出來跟同學聊天,有同學給我一個子彈殼,也不知道他在哪裡弄到的。一個方隊打完,教官出來,宣傳紀律讓不能私藏子彈殼,撿到的必須上交。果斷沒有交,果然沒事,一直都放在我的一個小盒子裡。 那次軍訓還看到了放導彈,因為隔得遠,感覺速度很慢。垂直上升,尾焰就像是大號的竄天猴,我們一群人就這樣目送著它緩緩的上升,直到淡出視野。之前不明白,後來才知道應該是某型(我知道,但我就不告訴你)的地地導彈,固體燃料才看著像大號竄天猴的尾焰。

那些年的軍訓都是去部隊體驗,真·吃糠咽菜。軍訓回來一脫衣服,脖子領口以上和以下完全是兩個顏色,每個人基本都是一樣的,同寢室的兄弟相互嘲笑。這次軍訓,經歷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一直記憶猶新。 前段時間又回母校看了看,剛好看到新生軍訓,軍訓服比我們之前的好看了很多,材質肯定不是我們那會兒的棉麻布了,但現在我們學校都不去部隊軍訓了,都是教官到學校來軍訓。相較而言,感覺他們是走了遭假軍訓吧,也不知道他們能學到些什麼。

81槍比較穩定,經過實戰,效果突出,容易掌握,故障少!95缺少實戰,而且問題太多!射擊精度也差!我覺得81對上95絕對完勝!遊戲中的95太差了!射速也太慢!聲音也不好聽!射擊槍支應該從實際出發!考慮的要全面!八一式步槍當時設計的背景就是為了戰爭,兩山輪戰,兩隻八一槓可以封鎖暗堡,火力比較強勁,部隊的都比較喜歡使用八一,7.62的彈藥在我國應該是非常多。95開始的時候存在多種問題,甚至包括部隊使用槍的管理條例都要發生變化,操槍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更換起來比較慢。

81式在95式服役20年還在服役,主要原因有兩種,中國海,陸空,武警有300多萬,95式新裝備要邊裝備邊讓部隊發現隱藏隱患,不在戰時沒別要會速生產!還個最重要原因,7.65X39的中間彈生產了幾十年,擁有龐大的彈藥基數,總要留西老步槍消耗這西彈藥!在越戰前,56式主要是半自動步槍,少量56式衝鋒槍,剛生產不久的81式自動部槍!那就懇定要退役半自動留56式衝鋒槍,81式自動部槍!

換裝慢的原因我感覺是以下幾點造成的:第一,81-1是把部隊認可的好槍並且裝備基數大…尚能滿足我軍當時裝備需求,95在基層一線部隊反響除了好看沒有別的了。第二,7.62mm子彈因為裝備較久和當時的戰備環境,應該有大量的庫存,等待消耗。第三,95本身的缺點。第四,95當時的造價還是比較貴的,無法進行大規模換裝。 我感覺當時的95更像是為了97年香港迴歸準備…英軍當時裝備的也是小口徑無託步槍,為了在迴歸的時候感覺解放軍比英軍武器裝備更加高大上才研製的。所以,他不能全部滿足解放軍的技戰術要求。更像是一款應急步槍。


歷史深度揭秘


81槓(81-1式自動步槍)就如同一位老兵叱吒疆場十數年,經歷了實戰的考驗,見證了人民軍隊成長壯大變強的歷程,在我軍整體裝備日新月異的改革中,81槓完成了光輝的歷史使命,而且是偉大的使命,這位老兵驕傲的淡出了歷史舞臺,但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戰場品質以及強大的威力足以令其成為一代名槍!

95式自動步槍列裝最早出現在世人面前應該還是駐港部隊裡,但真正裝備到部隊裡起初也只是特種部隊或者極少數的偵察分隊裡,直到2000年後,我軍主力作戰、我們稱之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少數部隊開始裝備,之後又過了幾年才逐漸的開始全面的列裝各部隊。



其實到了今天我們依然能看到81-1式自動步槍在部隊的原因很簡單,81-1式自動步槍依然優秀,但是即便再優秀隨著軍事科技和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變化,81-1式自動步槍也逐漸的被95式所替代,只有極少數的二線部隊或者極少數的預備役部隊還在使用81槓。


95式因其無託和瞄準基線高的設計始終是各大論壇以及自媒體人對於其和81槓相互爭論的焦點,可以說本人也站在81-1式的隊列裡,對於95槍族始終抱有不如81槓的看法,但事實就是事實,從很多的實際來看,無託的設計弊端更多,但5.8毫米的口徑卻優於7.62毫米。

無託的設計最終會回到有託,相信再過幾天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閱兵式上一定會出現手持有託自動步槍的方陣,但口徑絕不會再回到7.62毫米,5.8毫米一定會成為新款步槍的標準口徑,此外類似於81槓的瞄準基線設計也會重新回到下一代步槍身上。讓我們拭目以待!



冰雹藍天


我國自建國以來裝備的步槍型號比較繁雜,最早一批自研的就是在一代名槍AK47基礎上仿製而來的56式步槍和衝鋒槍。後來因為這兩款槍存在火力不足和射擊精度低的原因,所以出現了81式這款過渡型號,由於其採用了大量成熟技術,所以自裝備部隊後一直以來算得上是評價最高的一款武器了。



由於採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所以故障率很低,從東北的雪域高原到西北的沙漠氣候,再到中南的叢林溼地都能執行任務,而且可靠性一直很高,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至今仍然能夠看到81式的原因。

不過作為一款過渡型號,81式雖然火力猛、可靠性高,但是也存在比如口徑已經不符合當下主流的小口徑發展方向,雖然也曾有小口徑的81式出現,不過正是由於在設計之初採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造成重量過大和無模塊化設計,所以其註定無法安裝其他的比如戰術手電、瞄準鏡等戰術部件,所以註定了退役的後路。
後來出現的就是我們常見的裝備數量最大的95式家族了。作為一款為替代81式步槍而存在的槍支,95式在設計之初就採用了眾多新技術,比如當時主流的無託結構和模塊化設計(雖然模塊化算不上成功),而且有著遠距離射擊精度高、威力大、後坐力小和便攜性高等優點,但是95式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瞄準線過高、射擊煙霧大、可靠性不高等缺點。後期的改進型號95-1式改進了很多,不過95式家族的問題很多都是基礎問題,並不是改型就能彌補的。


95後出現的03式在很多方面都要比95好的多,雖然又改回了可摺疊的有託型,不過03式是在81式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自動機、發射機、活塞都是沿用81式的,所以可靠性也很不錯。不過由於其殺傷力和穿透力都不如95,其次由於屬於全新設計,和95的通用程度不高造成的造價高昂、以及連發射擊精度差等綜合性問題,其並不能作為替代95式型號存在,由於缺乏擴展性所以從一開始就已經落伍。


所以隨著95式的大量裝備,81式步槍也逐漸退出一線,轉而進入邊防和武警部隊,就是因為81式由於採用了大量成熟的技術,所以可靠性一直比95更好,而且其有著03式沒有的空倉掛機功能,所以到現在仍然能夠看到數量不少的81式存留在部隊中。


魑魅涅磐


對不起,這個問題有誤,所有作戰部隊和武警機動部隊、武警總隊支隊都已換裝95或者03。


大海187665712


武警看守部隊,都在使用八一槓這槍很實用比九五順手精準殺傷力大外觀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