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齡,但身份證上的年齡和檔案年齡不一樣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大愛無疆人士


樓主你好,到了退休年齡,但是身份證上的年齡和檔案年齡不一樣。這個怎麼辦?如果說你的身份證上的年齡和檔案年齡不一致的話,那麼只能根據你檔案中的年齡為依據來辦理退休,也就是說你檔案中的年齡如果要大於你身份證上的年齡,那麼你可以提前退休,反之,如果你的檔案年齡小於你的身份年齡,那麼你就可以延遲退休。

所以說即使你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因為你的檔案年齡可能沒有到達法庭,退休年齡也不能夠正常的來辦理退休。所以說在辦理退休之前,一定要按照檔案中的年齡為依據,才能夠正常的辦理退休。這種情況實際上也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因為他有些人在自己招工的時候,或者是初始參加工作的時候,為了能夠提前工作,就把自己的年齡改大了。這樣的話就不能夠正常退休了。

所以說就要依據自己檔案中的年齡為依據來,辦理退休,比如說你的檔案年齡比你的身份年齡小了三歲,那麼你只能夠三年以後再來辦理退休,當然在這三年期間你可以自己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相應的就會增加你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那麼也會提高你養老金的一個待遇。


懂社保


我看了題主提出的問題,為了集思廣議,認真拜讀了各位的回答,大家說到了好多很有用的知識,甚至自己的經歷。但總體感覺都沒說到點子上。

於是我追根溯源,對此問題進行了查找,其結果是:2006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公安部《關於認真做好乾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06〕41號)中明確:

1.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對個別幹部的出生日期,檔案記載與戶籍登記不一致的,應當以幹部檔案和戶籍檔案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日期為依據。”

2.各級公安機關“對利用職務之便擅自為幹部變更出生日期或出具虛假證明的,要嚴肅處理。”

3.幹部的出生日期是客觀存在的自然情況,幹部個人不得隨意更改。今後凡幹部本人要求確定或更改出生日期的,均不再辦理。

4.本通知自下發之日起執行。過去的有關規定,凡與本通知精神不符的,即行廢止。

這個通知是由中組部、原國家人事部、公安部聯合發佈的,是我國處理檔案年齡的最高層級的規範性文件,在全國有效,也都要遵照執行。

所以,出現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和幹部檔案記載不一致的情況,毫無疑問,應該以最先建立的那一份檔案為準。即戶籍檔案建立時間早的話,以戶籍檔案為準;幹部檔案建立時間早的話,以幹部檔案記載為準。一句話:兩份檔案,誰建立時間早,以誰為準。解決辦法:查檔案,誰早誰算數,遲的一份無效。就這麼簡單。

雖然該文件的說法叫幹部檔案,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對目前所說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工勤人員以及其他各類企業人員,這個規定都有效。


水波不興3291


到了退休年齡,身份證年齡和檔案年齡不一樣的,一般都是按照檔案最先記載的年齡辦理退休。

第一,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

1999年3月9日,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的通知》,即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規定,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是指男職工年滿60週歲,女職工年滿5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從事井下、高空作業、有毒有害,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特殊工種工作崗位),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鑑定委員會鑑定,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55歲,女45歲。符合上述條件辦理退休的年齡,就是按照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低於上述年齡標準辦理退休的,就叫違規提前辦理退休。

第二,檔案年齡和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以檔案年齡辦理退休的政策依據。

由於我們目前辦理退休時,大多數人都有個人人事檔案,社保部門在辦理退休時,都要結合個人人事檔案和身份證進行核查。所以當檔案年齡和身份證年齡不一致時,是以檔案最先記載的年齡作為本人的真實年齡來辦理退休。其政策依據主要還是根據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精神。該文件第二條第(二)款規定:

“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要加強對居民身份證和職工檔案的管理,嚴禁隨意更改職工出生時間和編造檔案”。

所以,當我們的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時,有可能面臨提前退休或是推遲退休。如果檔案年齡大於身份證年齡,那麼可能就是提前退休;但是當檔案年齡小於身份證年齡時,就有可能要面臨延遲退休。以檔案年齡辦理退休,主要根據不能“雙重得利”的原則,即因為檔案年齡不真實,可能在招工、參軍入伍、上學、入黨入團、提幹等方面已經得了利,所以在辦理退休時,不能讓你再次得利。

第三,對檔案年齡不是因個人過錯造成的可申請糾正。

對於檔案的問題,現在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都是非常重視的,除了平時檔案的收集、整理、管理比較規範以外,每年都要組織專人對個人人事檔案進行核查。在核查中,發現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符的,組織部門都要要求個人進行說明,必要時可組織專人進行調查核實,然後由黨委會研究確認幹部職工的年齡,並經本人簽字同意後,裝入個人人事檔案。所以對自己檔案年齡有問題的人員,可向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申請核查,以免給以後辦理退休帶來麻煩。當然這隻能是針對有正規單位的人員,對於那些不知道個人檔案在哪裡,或是檔案是由社會管理機構保管的人員,是沒有辦法申請核查的。

總之,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辦理退休時只能以檔案年齡來辦理退休,主要的政策依據是根據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精神來執行的。


幫兄愛唱歌


樓主你好,如果你已經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那麼是可以正常辦理退休的,但是你個人檔案上的年齡和你的真實身份年齡不一致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就要以你個人檔案中的年齡為主要退休年齡去辦理退休了。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的個人檔案年齡大於你的身份年齡,那麼你是可以辦理提前退休的,因為本身當然年齡如果大了的話,確實是可以辦理提前退休的,反之如果你的個人檔案年齡小於你的身份年齡,那麼這種情況你就需要延遲退休了,要按照你檔案中的年齡來辦理退休。

所以說一旦發生,個人檔案中的年齡,和身份年齡不相一致的情況下,那麼社保部門在辦理退休認定上,就是要以你個人檔案中初始就業的這個出生日期,為依據來辦理退休了。

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我們自己是無法修改個人檔案的,當然個人檔案一旦發生塗改或者是修改的痕跡,實際上它就是一個無效的檔案,所以說我們在平時將個人檔案不可以保管到自己手裡,因為保管到自己手裡就是有修改個人檔案的嫌疑,那麼在辦理退休認定的過程當中,確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社保小達人


社保局也發生過審批退休的工作人員按照檔案中最早填寫出生日期的文件為主,如入團申請書、入伍體檢表等。個人認為,檔案中確定出生日期分最主要的要素就是招工表、轉正定級表及入伍通知書,這些確定個人工作時間的材料審批退休時是不可能抽出來且不可或缺的。入團申請書等檔案輔助材料是可以人為的抽掉的。

居民身份證與檔案年齡不一致的原因只有題主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招工、參軍、考學的年齡偏大或者偏小),居民身份證只是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所以除非退休人員的身份證和檔案年齡一致,否則只能以個人人事檔案年齡為主。

希望能幫到你。


嘁得隆冬隆冬嗆


首先要明確的是:以檔案年齡為依據。



這個情況,應該由單位人事負責人員去檔案管理部門調取相應的檔案袋。攜帶去退休審批部門供工作人員查閱後審定。

最早期的時候沒有統一規範的身份證號,當時候填寫的出生時間,有的父母都記不清自己的小孩是什麼時候出生的,還有就是陰曆和陽曆的混淆,陰曆當做陽曆用,我的生日就是農曆生日,身份證上目前當成了陽曆生日。早期的人事表格填寫比較頻繁,在填寫的時候,確實會填寫不一致的情況。

和出生日期相同的,還有參加工作時間。

出生日期是計算退休年齡,加工作時間是計算工齡。兩個日期,都會對當事人產生一定的影響。出生日期會影響退休的年齡,而參加工作時間,會影響養老金的計發比例。



1.在調取檔案的時候,應該對檔案進行密封,並進行相應的登記。

2.人事負責人員攜帶檔案到退休審批部門。審批部門的工作人員,拆開密封的檔案開始逐一查閱檔案裡面填寫的幹部人事登記表或登記冊,並進行比較出生日期和參加工作的時間,如果時間都是一致的,問題不大。如果所有的表格裡登記的時間有差異的,是按最早登記的幹部人事表裡的出生日期、參加工作時間為根據計算出生日期、參加工作時間。比這個最早的幹部人事表晚的其他表格上的參其他日期或時間,一般都不做參考。

以上就是,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所述的辦法。對你有所幫助。


快樂在書裡


回答之前,祝各位豬年吉祥,新年快樂。這個問題實事求是講還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那時候並沒有身份證,證明身份需用戶口簿、介紹信等有效資料等等即可。1984年4月6日,國務院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從那時候起“身份證”是最有效、也最具備法律效力的有效證件,當然也包括自然人依規辦理退休手續。

其次:造成資料與身份證年齡不相同,其原因很多,比如:由於那時管理不盡完善,為了入伍、頂班、知青返城、提前退休、辦理病退、特殊工種退休、登記結婚,等等等等,都可能造成兩者之間誤差,有的地方認可單位檔案記錄,有的地方認可法律機構證明材料,都可以辦理,當然也包括辦理退休手續。

第三:1984年4月6日發佈《條例》後,隨著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入職、入伍、提幹、登記結婚、辦理退休等等,《身份證》則是最有效也是最具法律效力之證件,勿須質疑。

儘管如此,如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出現了尷尬,怎麼辦?比如:我們這裡處理慎重,實事求是,如能出具最有效的年齡證明材料,並能取得法律機構認定,且形成有說服力之證據鏈,社保部門會酌情處理。

以上情況介紹,僅供參考,祝友好運。謝謝閱讀



風雨黃鶴村


請問基層的定義,到底是縣鄉哪一級算基層?


利劍出鞘169417977


以檔案最早有效記載為準。


truewujihua


我們都知道,要到退休年齡才能辦理退休手續領養老金,大部分地區職工出生年月的認定,都是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原則上以本人檔案戶《招工(千)登記表》、《軍人人伍登記表》、《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本》等最先記載的時間為準。

辦理退休一定要有檔案嗎?

多數人沒有檔案,是可以正常辦理退休的。但是,如果你的情況比較特殊,是特殊工種、有視同繳費年限,或者存在身份證與檔案記在不一致的情況,那辦理退休就必須有檔案,否則影響相關手續的辦理,以及退休養老金的領取。

辦理退休時,需要提供檔案的4種情況

1、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從事特殊工種的職工可以較法定退休年齡提前5年退休,即男年滿55週歲,女年滿45週歲。

一般從事特殊行業的人員,單位經辦人員都會提前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特殊工種備案。如果自己想知道,可以找單位經辦人員核實。檔案裡會有記錄。單位有沒有辦理特殊工種備案非常清楚

2、有視同繳費年限的特殊人群

在各地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前,有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以及當兵的兵齡須憑檔案資料來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3、身份證與檔案的出生時間不一致

大部分地區職工出生年月的認定,都是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

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原則上以本人檔案戶《招工(千)登記表》、《軍人人伍登記表》、《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本》等最先記載的時間為準。

4、部分女職工退休需確定崗位性質的 國家規定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有分女工人5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其中,女幹部退休前在工人崗位上連續工作滿5年的,按年滿50週歲退休;女工人退休前在管理崗位上連續工作滿5年的,按年滿55週歲退休。

判斷從事的是工人崗位,還是管理崗位,需要根據檔案資料來審核。

保叔提醒,個人檔案與辦理退休手續息息相關,確實無法提供的,應該儘快到社保中心養老保險科諮詢看如何處理。工作人員會根據你原來工作的單位、工作情況等情況來解決。

辦理退休的兩大條件?

辦理退休,簡單來說,就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按月領取養老金。你在職時繳納的基數越高,參保時間越長,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也會更多。辦理退休必須同時滿足2大條件:

1、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達15年以上;

2、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正常退休:男性滿60週歲,女性滿50週歲(管理技術崗女職工年滿55週歲);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從事高空和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高溫和井下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它有毒有害工種累計滿8年的男職工年滿55週歲,女職工年滿45週歲。

因病提前退休:男性滿50週歲,女性滿45週歲,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經縣以上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符合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條件的可辦理病退。

如何辦理退休?

在滿足上述兩大條件後,即可辦理退休手續。辦理退休需要提供以下4大材料:

1、本人身份證及複印件;

2、增發待遇資料及複印件(服現役檔案等);

3、一寸照片2張;

4、養老金繳費本或關係接續卡。

材料可能各地略有不同,大家在辦理退休前可以再諮詢下當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區號+12333.。

如果你是在單位上班的職工,單位經辦人員會在退休審核後5日以前,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賬號報待遇科,次月就可以通過銀行代發退休金,銀行存可招單位經辦人領取。

居民個體參保人員辦理退休時,才辦理退休審核通過後的次月,養老保險金直接打入繳費時開的銀行存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