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龄,但身份证上的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样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大爱无疆人士


楼主你好,到了退休年龄,但是身份证上的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样。这个怎么办?如果说你的身份证上的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致的话,那么只能根据你档案中的年龄为依据来办理退休,也就是说你档案中的年龄如果要大于你身份证上的年龄,那么你可以提前退休,反之,如果你的档案年龄小于你的身份年龄,那么你就可以延迟退休。

所以说即使你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因为你的档案年龄可能没有到达法庭,退休年龄也不能够正常的来办理退休。所以说在办理退休之前,一定要按照档案中的年龄为依据,才能够正常的办理退休。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因为他有些人在自己招工的时候,或者是初始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能够提前工作,就把自己的年龄改大了。这样的话就不能够正常退休了。

所以说就要依据自己档案中的年龄为依据来,办理退休,比如说你的档案年龄比你的身份年龄小了三岁,那么你只能够三年以后再来办理退休,当然在这三年期间你可以自己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相应的就会增加你的一个累计缴费年限,那么也会提高你养老金的一个待遇。


懂社保


我看了题主提出的问题,为了集思广议,认真拜读了各位的回答,大家说到了好多很有用的知识,甚至自己的经历。但总体感觉都没说到点子上。

于是我追根溯源,对此问题进行了查找,其结果是:2006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中明确:

1.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

2.各级公安机关“对利用职务之便擅自为干部变更出生日期或出具虚假证明的,要严肃处理。”

3.干部的出生日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情况,干部个人不得随意更改。今后凡干部本人要求确定或更改出生日期的,均不再办理。

4.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的有关规定,凡与本通知精神不符的,即行废止。

这个通知是由中组部、原国家人事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是我国处理档案年龄的最高层级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有效,也都要遵照执行。

所以,出现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和干部档案记载不一致的情况,毫无疑问,应该以最先建立的那一份档案为准。即户籍档案建立时间早的话,以户籍档案为准;干部档案建立时间早的话,以干部档案记载为准。一句话:两份档案,谁建立时间早,以谁为准。解决办法:查档案,谁早谁算数,迟的一份无效。就这么简单。

虽然该文件的说法叫干部档案,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对目前所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工勤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企业人员,这个规定都有效。


水波不兴3291


到了退休年龄,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不一样的,一般都是按照档案最先记载的年龄办理退休。

第一,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

1999年3月9日,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的通知》,即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指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作业、有毒有害,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特殊工种工作岗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55岁,女45岁。符合上述条件办理退休的年龄,就是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低于上述年龄标准办理退休的,就叫违规提前办理退休。

第二,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以档案年龄办理退休的政策依据。

由于我们目前办理退休时,大多数人都有个人人事档案,社保部门在办理退休时,都要结合个人人事档案和身份证进行核查。所以当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是以档案最先记载的年龄作为本人的真实年龄来办理退休。其政策依据主要还是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精神。该文件第二条第(二)款规定: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所以,当我们的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时,有可能面临提前退休或是推迟退休。如果档案年龄大于身份证年龄,那么可能就是提前退休;但是当档案年龄小于身份证年龄时,就有可能要面临延迟退休。以档案年龄办理退休,主要根据不能“双重得利”的原则,即因为档案年龄不真实,可能在招工、参军入伍、上学、入党入团、提干等方面已经得了利,所以在办理退休时,不能让你再次得利。

第三,对档案年龄不是因个人过错造成的可申请纠正。

对于档案的问题,现在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除了平时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比较规范以外,每年都要组织专人对个人人事档案进行核查。在核查中,发现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符的,组织部门都要要求个人进行说明,必要时可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核实,然后由党委会研究确认干部职工的年龄,并经本人签字同意后,装入个人人事档案。所以对自己档案年龄有问题的人员,可向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申请核查,以免给以后办理退休带来麻烦。当然这只能是针对有正规单位的人员,对于那些不知道个人档案在哪里,或是档案是由社会管理机构保管的人员,是没有办法申请核查的。

总之,到了退休年龄,如果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办理退休时只能以档案年龄来办理退休,主要的政策依据是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精神来执行的。


帮兄爱唱歌


楼主你好,如果你已经到达法定的退休年龄,那么是可以正常办理退休的,但是你个人档案上的年龄和你的真实身份年龄不一致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要以你个人档案中的年龄为主要退休年龄去办理退休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个人档案年龄大于你的身份年龄,那么你是可以办理提前退休的,因为本身当然年龄如果大了的话,确实是可以办理提前退休的,反之如果你的个人档案年龄小于你的身份年龄,那么这种情况你就需要延迟退休了,要按照你档案中的年龄来办理退休。

所以说一旦发生,个人档案中的年龄,和身份年龄不相一致的情况下,那么社保部门在办理退休认定上,就是要以你个人档案中初始就业的这个出生日期,为依据来办理退休了。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是无法修改个人档案的,当然个人档案一旦发生涂改或者是修改的痕迹,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无效的档案,所以说我们在平时将个人档案不可以保管到自己手里,因为保管到自己手里就是有修改个人档案的嫌疑,那么在办理退休认定的过程当中,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保小达人


社保局也发生过审批退休的工作人员按照档案中最早填写出生日期的文件为主,如入团申请书、入伍体检表等。个人认为,档案中确定出生日期分最主要的要素就是招工表、转正定级表及入伍通知书,这些确定个人工作时间的材料审批退休时是不可能抽出来且不可或缺的。入团申请书等档案辅助材料是可以人为的抽掉的。

居民身份证与档案年龄不一致的原因只有题主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招工、参军、考学的年龄偏大或者偏小),居民身份证只是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所以除非退休人员的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一致,否则只能以个人人事档案年龄为主。

希望能帮到你。


嘁得隆冬隆冬呛


首先要明确的是:以档案年龄为依据。



这个情况,应该由单位人事负责人员去档案管理部门调取相应的档案袋。携带去退休审批部门供工作人员查阅后审定。

最早期的时候没有统一规范的身份证号,当时候填写的出生时间,有的父母都记不清自己的小孩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还有就是阴历和阳历的混淆,阴历当做阳历用,我的生日就是农历生日,身份证上目前当成了阳历生日。早期的人事表格填写比较频繁,在填写的时候,确实会填写不一致的情况。

和出生日期相同的,还有参加工作时间。

出生日期是计算退休年龄,加工作时间是计算工龄。两个日期,都会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出生日期会影响退休的年龄,而参加工作时间,会影响养老金的计发比例。



1.在调取档案的时候,应该对档案进行密封,并进行相应的登记。

2.人事负责人员携带档案到退休审批部门。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拆开密封的档案开始逐一查阅档案里面填写的干部人事登记表或登记册,并进行比较出生日期和参加工作的时间,如果时间都是一致的,问题不大。如果所有的表格里登记的时间有差异的,是按最早登记的干部人事表里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为根据计算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比这个最早的干部人事表晚的其他表格上的参其他日期或时间,一般都不做参考。

以上就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所述的办法。对你有所帮助。


快乐在书里


回答之前,祝各位猪年吉祥,新年快乐。这个问题实事求是讲还不能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时候并没有身份证,证明身份需用户口簿、介绍信等有效资料等等即可。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从那时候起“身份证”是最有效、也最具备法律效力的有效证件,当然也包括自然人依规办理退休手续。

其次:造成资料与身份证年龄不相同,其原因很多,比如:由于那时管理不尽完善,为了入伍、顶班、知青返城、提前退休、办理病退、特殊工种退休、登记结婚,等等等等,都可能造成两者之间误差,有的地方认可单位档案记录,有的地方认可法律机构证明材料,都可以办理,当然也包括办理退休手续。

第三:1984年4月6日发布《条例》后,随着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入职、入伍、提干、登记结婚、办理退休等等,《身份证》则是最有效也是最具法律效力之证件,勿须质疑。

尽管如此,如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出现了尴尬,怎么办?比如:我们这里处理慎重,实事求是,如能出具最有效的年龄证明材料,并能取得法律机构认定,且形成有说服力之证据链,社保部门会酌情处理。

以上情况介绍,仅供参考,祝友好运。谢谢阅读



风雨黄鹤村


请问基层的定义,到底是县乡哪一级算基层?


利剑出鞘169417977


以档案最早有效记载为准。


truewujihua


我们都知道,要到退休年龄才能办理退休手续领养老金,大部分地区职工出生年月的认定,都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原则上以本人档案户《招工(千)登记表》、《军人人伍登记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本》等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

办理退休一定要有档案吗?

多数人没有档案,是可以正常办理退休的。但是,如果你的情况比较特殊,是特殊工种、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存在身份证与档案记在不一致的情况,那办理退休就必须有档案,否则影响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及退休养老金的领取。

办理退休时,需要提供档案的4种情况

1、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可以较法定退休年龄提前5年退休,即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一般从事特殊行业的人员,单位经办人员都会提前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特殊工种备案。如果自己想知道,可以找单位经办人员核实。档案里会有记录。单位有没有办理特殊工种备案非常清楚

2、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特殊人群

在各地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以及当兵的兵龄须凭档案资料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3、身份证与档案的出生时间不一致

大部分地区职工出生年月的认定,都是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

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原则上以本人档案户《招工(千)登记表》、《军人人伍登记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本》等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

4、部分女职工退休需确定岗位性质的 国家规定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有分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其中,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0周岁退休;女工人退休前在管理岗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的,按年满55周岁退休。

判断从事的是工人岗位,还是管理岗位,需要根据档案资料来审核。

保叔提醒,个人档案与办理退休手续息息相关,确实无法提供的,应该尽快到社保中心养老保险科咨询看如何处理。工作人员会根据你原来工作的单位、工作情况等情况来解决。

办理退休的两大条件?

办理退休,简单来说,就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你在职时缴纳的基数越高,参保时间越长,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更多。办理退休必须同时满足2大条件:

1、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15年以上;

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正常退休: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管理技术岗女职工年满55周岁);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高空和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高温和井下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它有毒有害工种累计满8年的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因病提前退休: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5周岁,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符合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条件的可办理病退。

如何办理退休?

在满足上述两大条件后,即可办理退休手续。办理退休需要提供以下4大材料:

1、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2、增发待遇资料及复印件(服现役档案等);

3、一寸照片2张;

4、养老金缴费本或关系接续卡。

材料可能各地略有不同,大家在办理退休前可以再咨询下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区号+12333.。

如果你是在单位上班的职工,单位经办人员会在退休审核后5日以前,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账号报待遇科,次月就可以通过银行代发退休金,银行存可招单位经办人领取。

居民个体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时,才办理退休审核通过后的次月,养老保险金直接打入缴费时开的银行存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