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如今中鋒位置被弱化了嗎?

竹海飄雪


不是中不行,大小前鋒球星太多,知名度太高,誰多三分球,只能說,不是中鋒時代,不是中鋒不強


哎呀浙C


是的,目前NBA聯盟盛行小球打法,要求攻防節奏更快,注重進攻和外線投射能力,所以傳統的中鋒在聯盟已不受歡迎,昔日得內線者得天下的統治地位已被嚴重弱化。

當下聯盟打小球的典型代表球隊就是東部的雄鹿和西部的火箭,雄鹿本賽季場均得分119.7分(聯盟第一),場均三分出手38.4次(聯盟第四),命中13.8個(聯盟第五)。火箭場均得分118.2分(聯盟第二),場均三分出手43.8次(聯盟第一),命中15.2個(聯盟第一)。

打小球的球隊三分球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也是常規戰術,需要場上的球員有很強的外線投射能力,尤其是空位三分的機會,有時候甚至需要中鋒拉到外線投射三分,比如雄鹿隊的中鋒大洛佩茲,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吸引防守為字母哥拉開內線空間。在這種體系之下,傳統的中鋒就不被重視,只會吃餅沒有投射能力、站樁硬扛打法的內線球員逐漸邊緣化,在球隊的戰術地位越來越低。從火箭交易主力中鋒卡佩拉就能夠看出,火箭隊堅持提速打小球的決心,雖然被球迷詬病,但依然樂此不疲。

金州勇士曾經把這種小球打法發揮到了極致,死亡五小陣容可謂打遍聯盟無敵手,引領了聯盟的小快靈的快打風格,四年豪奪三冠,讓不少球隊羨慕嫉妒恨。聯盟之所以推崇這種打法,主要還是基於商業利益,吸引觀眾的場面考慮。畢竟觀眾花錢買了門票,誰也不想看到死氣沉沉的防守大戰,激烈的對攻大戰才觀眾最樂意看到的。

因此,在小球盛行的聯盟傳統中鋒被弱化了,有的已被聯盟拋棄。但是有的球員不甘心,開始轉變開發新技能以適應這種打法,比如雄鹿的大洛佩茲(本賽季場均三分出手4.7次,命中1.4個),連霍華德和德拉蒙德都開始嘗試投三分,可見這種打法對於聯盟球員的影響之大。


錢哥侃體育


中鋒的作用還是非常的重要,只是現在的中鋒不再是傳統的中鋒,反而讓人感覺被弱化了!隨著勇士創立的“死亡五小”陣容,傳統中鋒徹底改變了。現在這個聯盟大致可以分為傳統型中鋒、進攻型中鋒以及組織型中鋒三大種類,當然他們各自承擔的任務卻是不同的!

傳統型中鋒的代表——德拉蒙德

在剛剛結束的一筆交易中,活塞幾乎是白白送給騎士一名全明星中鋒,要知道如果在90年代的話,德拉蒙德可是球隊的寶貝疙瘩,無論如何都不會交易的,更別說白送了!賽季至今德拉蒙德場均貢獻17.8分15.8籃板2.8助攻1.7封蓋,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這都是非常不錯的成績!那麼活塞為什麼還是要交易呢?就是因為聯盟盛行小球,他的移動成為了球隊的累贅!勇士時代的博古特就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例子,隨是傳統中鋒但是移動能力卻比一般的中鋒要強,所以在“死亡五小”陣容中能夠生存下來,如果不是傷病,勇士可能會更好!


進攻型中鋒的代表——恩比德

恩比德在進入聯盟之前就被譽為最強中鋒,76人崛起的希望,當然他的成長也沒辜負人們對他的期望,他就是進攻型中鋒的代表,在所有中鋒裡面可以說是技術最全面的。本賽季場均22.8分12籃板3.2助攻1.4封蓋,而且場均命中1.3個三分且命中率為33.3%,他的進攻效率為105.1在中鋒位置上也是非常靠前的!他的背身單打技術也很獨到,而且擁有非常高的籃球智商。進攻能力在所有中鋒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組織型中鋒的代表——約基奇

掘金這兩年已經成為了西部的佼佼者,逐漸的能夠與西部強隊相抗衡。其他球隊的當家球星要麼是後衛要麼是前鋒,而掘金卻恰恰相反,當家球星卻是一個接近300斤的大胖子!我們對他的認識以及所讚譽的就是他的傳球!本賽季場均20.6分10.3籃板6.8助攻以及擁有112.6的進攻效率排名聯盟第37名!看掘金打球就像是“鏡面”,一個大中鋒做組織,指揮隊友跑位,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最主要的是他總是能夠傳出出神入化的傳球,隊友總是能夠舒舒服服的接球上籃或者投籃。一個2米多300多斤的大胖子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太不可思議了!


隨著時代的轉變,聯盟進攻體系的轉化,中鋒的位置變得越來越模糊。2米好幾可以打中鋒,1米9幾(塔克)照樣可以大中鋒!沒有被弱化,只是變得不再那麼的傳統!


急停跳投打鐵


並不是說中鋒的位置弱化了,只是說隨著空間時代的來臨對中鋒這個位置技術水準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月7號,卡佩拉被交易出去,活塞莊神被清走,這或許,讓大夥覺得現在中鋒是不是都不值錢了,跟白菜似的,隨便丟。

跟15年前比起來,但凡是中鋒那個不是香餑餑,莫寧37歲了還有市場,鯊魚邁不動腿了騎士還將其招致麾下,小喬丹還敢出來要價,現在這些中鋒卻遭受到了甩賣,花火,卡佩拉和莊神,遭遇都是如此。就連去到勇士蹭冠軍的大表妹也不受待見。

時代在發展,中鋒位置或許你覺得被弱化了,實則不然。

籃球說到底還是長人運動,不管規則如何地變化,戰術怎麼打,漫長的賽季,你總要有鎮守籃板的存在,參考馬賽克塔克充當中鋒,被碾壓成什麼樣子了,打太陽的時候。

其實,中鋒並沒有弱化,只是在這空間時代,中鋒要出來3分線外,為後衛騰出突破空間,對中鋒要球,那麼你要拉開自然是要有一手及格線上的三分球才可以,不然,人家也就是直接蹲死在籃下,我就是不出來,急死你。

說白了,現在中鋒要求你跟掘金那五花肉一樣,可以在弧頂投射3分,可以在弧頂策應,甚至,可以在弧頂發起攻擊,這就是現在空間時代對中鋒提出來的新要求。

中鋒罰球70%算是優秀了, 罰球都罰不好,你讓他去投3分,這不是強人所難嗎?自然,掘金的五花肉屬於異常,而大姚這種基本功紮實的也是例外。

現在聯盟不鼓勵低位背身單打,去肉搏,主推速度,快速地高效地完成攻擊,所以,二次進攻時間縮小到了14秒,低位背身單打,你在低位要到球,那麼這時間或許沒了,現在聯盟也就有4-5個人還在低位去進行嘗試,濃眉+安東尼+約基奇……不過,回合數都很少,不超過5次,10年前,這可是奇觀。

但現在中鋒在3分線外出手5+再正常也沒有了, 不會投射3分,你註定會被淘汰,卡佩拉和莊神被送走也是如此。



籃壇碧玉刀


就直接舉例姚明和卡佩拉的的區別就能看出這個問題了,姚明和卡佩拉雖然都是中鋒,但是所處的時代不同,姚明那是時代大中鋒還是香餑餑,從奧拉朱旺,奧尼爾,到姚明,高大有力量的球員一直備受聯盟青睞,那時候流行單巨頭或者雙巨頭,一大一小,雙槍一直是那時候的建隊思想。不管是熱火小牛奪冠,還是湖人奪冠,說實話那時候的比賽真他媽好看,沒有太多的三分,主要的是中投和攻擊內線,比的是技術和防守,諾文斯基的金雞獨立,韋德的迷蹤步,吉諾比利的蛇形突破,姚明的小勾手,還有麥迪那美如畫的幹拔跳投,無一彰顯競技體育的精彩!不像現在是小球時代大中鋒變得累贅,三分和快攻成為主要的進攻手段,缺少了身體的對抗放防守的鐵血,中投越來越少,特別是火箭隊德安東尼提倡的七秒進攻,更是把小球運用到了極致,雖然開始效果也不錯,但是時間長了弊端就出現了,大量的三分出手,手感好了比賽有希望,差了就整場無力,把輸贏寄於手感如何.勇士隊可以說是把小球發揮到及至的球隊,五年三冠,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的,前場有庫裡,湯姆森,格林等一推射手,防守有伊戈達拉,進攻有無解的杜蘭特,內線先後有博古特和魯尼坐鎮,可攻可守,遊刃有餘!但是火箭就不同了,太依賴外線,不注重內線進攻和防守,所有火箭年年都讓人失望,幾次折戟總冠軍!

接著說說火箭這幾年的運作,莫雷18年拿到了最佳經理人獎,說實話莫雷確實有些水平,既能通過交易得到不錯的球員,又能通過運作幫老闆省錢,把工資控制在奢侈稅以下。這樣的經理能力值得肯定,但是也就是這種太沒有人情味太商業化的運作,好多大牌球星不願意來休斯頓,球隊不願意花時間培養球員,總是在縫縫補補,吃回頭草,這幾年籤來了霍華德,安東尼,保羅這幾位大球星,也有很多的角色球員,但是都因為種種原因離隊以失敗而終,說實話火箭留不住人和總經理莫雷太過精明有很大原因!再來說說火箭主教練,從阿德爾曼,麥克海爾,到現在的德安東尼,火箭的教練都算聯盟比較有名氣的,水平比較高的,但是始終沒能給火箭帶來總冠軍,有防守缺乏進攻,有進攻缺乏防守,攻防兼備的教練少,上年德安東尼身邊比較給力的防守教練也給逼走了,哎,火箭教練一直不溫不火,也是比較頭疼的。

最後說說卡佩拉,現在卡佩拉已經被交易了,換來了卡溫頓,火箭要把五小發揮到極致,卡佩拉被放棄了,其實想想卡佩拉還是不錯的,雖然技術粗糙點,但是防守和吃餅功夫還是可以的,可能是因為想要拼一拼冠軍,更可能是省點錢,餅皇還是走了,那麼如果姚明來了行嗎,我只能說不行,因為時代不同,需要的球員不行,姚明在之前的年代確實不可多得,但是現在無人問津,現在是更靈活更有技術的中鋒比較吃香,中鋒確實沒有以前重要了,但是沒有中鋒贏球會很累的,中鋒一直都在,只是時代不同,作用不同,說不定等幾年中鋒又開始流行傳統的了也說不好,哎,就說到這吧,個人看法,非喜勿噴!


宿州鞋哥


隨著小球風暴的來襲,中鋒位置確實被弱化了,下面說一下個人的幾個觀點。

全民三分球,中鋒難以生存

NBA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三分線外發展,而大個子球員往往因為身高和體型原因不具有小個子球員一般優秀的手感,這就在無形中弱化了中鋒位置。

球風偏軟,內線肉搏已成過去

低位單打、勾手、籃下腳步這些技術彷彿已經徹底消失在了NBA,現在的聯盟已經很少見到低效率的內線單打,多是傳球到外線投射三分。之前的聯盟對內線的要求有低位技術和防守,如今的聯盟中鋒只剩下藍領或投射型兩種了。放眼聯盟,緊靠低位技術生存的只剩下阿爾德里奇,但馬刺也已經證明了緊靠阿德無法帶領球隊取勝。

小球時代,中鋒需求改變

各球隊對中鋒的需求已經從大體重、高海拔過度到能投三分、能保護籃筐。如果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那就只能依靠擋拆和吃餅安心幹球隊裡的髒活累活。而作為一名藍領,想必球隊也不會將中鋒作為核心。

隨著NBA的球風的改變,中鋒位置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其實這也和聯盟中鋒線球員後衛球員星光熠熠有很大關係,未來中鋒位置還是有許多值得我們期待的面孔,如艾頓、恩比德、約基奇。相信他們可以振興中鋒的低位,為聯盟的風格帶來一些改變。


吃瓜說籃球


現在小球打法成為主流,傳統中鋒在戰術地位上逐漸弱化。這也是現在籃壇的一個趨勢發展。

在傳統的籃壇,無論NBA、CBA還是國際籃壇,都流傳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得中鋒者,得天下”。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巔峰時期的奧尼爾,無論是在湖人還是熱火,都是奪冠的基石,還有馬刺的鄧肯,雖然屬於大前位置,但更多的是中鋒的打法。CBA賽場就更凸顯中鋒的重要了,從前的姚明和大致,幾乎就是中鋒的對決,而沒有韓德君的遼寧,馬上就掉了一個檔次。

現在的NBA賽場,更多的球權都在後衛隊員手上,流行的小球打法,讓中鋒的作用更多的是策應與協防,傳統中鋒往往不適應球隊較快的比賽節奏,跟不上球隊的攻防速度。

但是,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的戰術打法,傳統中鋒也會有再次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



斷線小木偶


小球時代減少了陣地戰術,中鋒的進攻威脅被弱化,但也對中鋒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中鋒能組織、會傳球、能防守。移動速度要更快、防守面積要更大,投籃能力要更強。如掘金的約基奇,攻防兩端都比較全面。掘金以他為進攻發起點。76人以恩比德為建隊核心。當然每個隊打法不同,對中鋒的要求也不同。

傳統型:德拉蒙德、努爾基奇

吃餅型:卡佩拉、小喬丹

組織型:約基奇、武切維奇

進攻型:恩比德、唐斯

防守型:戈貝爾、羅賓-洛佩斯

空間型:大洛佩斯、小加索爾

雖然說NBA作為商業聯盟為了讓比賽更加多元化,制定了許多不利於中鋒的規則。 因此也不能說中鋒弱化了,每支球隊的中鋒仍然在球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能量。


你在哪裡A


確實,在小球風潮席捲整個聯盟的情況下,NBA的中鋒群體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有被進一步弱化的趨勢。

在二三十年前的聯盟中,中鋒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位置。那時候的各支球隊所遵循的理念是離籃筐越近,進攻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因而中鋒的進攻是整支球隊攻防體系中很重要的一環。同時,中鋒作為大多數情況下在球場上身高最高的球員,還承擔著內線屏障和拼搶籃板球的重任,以及大量的擋拆、掩護的任務。尤其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聯盟中出現了以奧拉朱旺、羅賓遜、奧尼爾、尤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大個子球員,使中鋒對於比賽的影響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當時的球隊幾乎都是千方百計地尋找到一名優質的中鋒作為建隊基石。

進入新世紀,由於優秀的中鋒數量逐漸減少,其在場上的影響力也逐漸減弱。但是,本質上的原因還是籃球理念的改變。尤其是最近幾年,以勇士為代表的球隊在聯盟中興起了一股小球風潮:中鋒的內線進攻雖然距離籃筐最近,理論上成功率最高。但是,內線往往也是對方防守最為嚴密的地方,中鋒隊員在對手的嚴防之下費盡氣力,拼死拼活地完成一次進攻,還不一定得手,即使成功了也只有2分進賬,性價比不高。因而,外線進攻尤其是三分球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別是勇士隊在過去幾個賽季應用小球戰術的成功促使各隊都把球隊的整體移動速度和三分球進攻作為戰術體系的重中之重:通過靈活的跑位和高質量的掩護為球員贏得在三分線外的出手空間,這是目前的聯盟中每一支球隊都極為重視的戰術思想。現在的NBA各支球隊在每場比賽中出手三分球的次數比起二三十年以前有著成倍的增長,再加上判罰規則的改變,得分確實更輕鬆、更高效。

在這種背景之下,各支球隊對於中鋒的要求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完成內線進攻已不是首選要素。移動靈活、防守覆蓋面廣、能夠進行換防的中鋒更得到球隊的青睞。如果這名中鋒能投三分,那就更吃香了。這也是像約基奇、唐斯、恩比德等當前聯盟中的頂級中鋒紛紛擴大自己的攻擊範圍,甚至拉到三分線外發動進攻的主要原因;而像德拉蒙德、坎特這樣的傳統中鋒則價值下降、舉步維艱。當然,這也與近些年來中鋒位置的球員整體能力與上個世紀相比明顯下降有關。甚至有人說,如果再出現一個奧尼爾就會改變現在這種小球潮流,使NBA重新回到內線為王的時代。不過,個人覺得,這不太可能。不說奧尼爾是百年一遇的人物,很難出現,即使再次有了奧尼爾這種級別的中鋒,可能也只會使所在的球隊迴歸內線為主的打法,但靠他一個人改變整個聯盟的戰術潮流還是不現實的。畢竟,不可能每支球隊都能擁有一個奧尼爾。

實際上,小球風潮不單是影響到了中鋒的打法,它對於NBA的總體影響是相當深遠的。比如控衛的位置。以前對於控衛的要求是控制節奏,傳球第一。但現代控衛的職責已經絕不僅限於控場和傳球了,更討人喜歡的是像庫裡、哈登、威少以及更年輕的東契奇和特雷·楊這樣的傳球得分一肩挑的雙能衛。未來的籃球,可能真的會像萊利在以前說的那樣:球員身高都在2米05左右,相差不多,場上位置模糊,個個能裡能外,能突能投,非常全面。也許到那個時候,籃球比賽會更加精彩。


體育是靈魂


我不同意“被弱化”這個說法,與其說被認為“被弱化”,倒不如說“對中鋒的定位,定義,要求不一樣了”。

1,對體重的要求不一樣了。以前如果沒有體重,防守端會被打爆,進攻端也扛不動對方,直接影響你的內線統治力。現在的內線,不能太重,腳步慢了影響防守。

2,對你的進攻範圍,投籃射程要求不一樣了。以前別說三分,你會投籃就很好了。現在,但凡會中投,教練都會鼓勵你多投三分,擴大你的進攻區域。舉個例子,像魔獸這種身體素質爆炸但是不會投籃的內線,放到現在,就是個藍領,沒有球隊會像以前作為核心培養。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如果說姚明是現在進入聯盟,職業生涯可能會更長更華麗。因為第一,不需要像那時候被要求增重,那時候傳統內線多,如果不增重,很有可能會被類似於鯊魚那樣的猛獸打爆,進攻也扛不動,所以不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都需要增重,而現在,也不需要你增重,只需要適當的增加力量訓練就可以了(很有可能膝蓋就不會受傷),第二,姚明是投籃手感很好的大個子,如果是現在,必定會鼓勵你多練三分,這對大姚來說不難。第三,2米26的身高,腳步比絕大多數2米1的高個子還要快還要好。

3,重攻輕防。不得不承認,現在nba之所以沒以前好看,很大的原因就是防守沒了,對抗沒了,很少再見到以前那麼精彩的一對一了。特別是內線,一個個都跑到外面投三分,恩比德,唐斯,大洛等等,很少再能見到內線用華麗的腳步一打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