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前幾日有條熱搜新聞,印象頗深,廣東東莞的交警,攔下一名駕車男子,發現他戴了很多口罩,交警心存疑慮,讓他先摘掉,誰知男子一層一層,竟摘掉了十多層,把交警看懵了。男子說只是過於緊張,為了自保。

此前,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蔣榮猛在採訪時就提到,戴兩個口罩都會影響氣密性,並且呼氣的阻力增加,就會使勁吸氣,這樣更易感染。戴多層,還不如把一層口罩戴嚴實。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網友在新聞下評論說這不是炫富嗎?別人買不到,他卻囤那麼多,還大肆浪費。

其實這位男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我相信也並不是他真的想“炫富”,而是背後的“過度防禦心理”在作祟。

不光是該男子,疫情之下,有“過度防禦”的人還真不少,各種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有人聽說75度的酒精能消毒,就直接就往嘴裡灌;有些社區聽說某戶人家是武漢回來的,無論對方怎麼保證願意自我隔離,還是要去把別人的門給封死;

更有甚者,聽說寵物可能有被傳染的風險,竟私自把別人家的寵物貓給活埋了,而貓主人正在隔離中,回來悲痛欲絕。

其實面對這種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人們產生一定的焦慮情緒與防禦心理都是正常的,這也是預防疾病傳播的一個重要的自我保護機制。

但是當人們做出過度的情緒反應,過度的防禦行為時,它又轉變成了一種“心理問題”,而這種“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到自己和他人,從社會層面來說,也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那麼,我到底屬於“正常防禦”還是“過度防禦”?過度防禦又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我感覺自己或身邊有人過度防禦了,該怎麼辦?下面我們一一進行解析。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一、如何區分正常防禦與過度防禦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它有積極的意義亦有消極的一面。

它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20世紀初提出的,弗洛伊德認為:人類強大的“本我”衝動會擾亂我們的自我意識,而產生焦慮,而我們的“自我”為了對抗它,部署了無意識的防禦機制,以減少個體焦慮。

心理學發展至今,目前對於心理防禦機制影響最大的,是來自於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喬治·瓦蘭特的著作,他將弗洛伊德的觀點進行了更新迭代。

瓦蘭特認為,防禦是一種平衡機制,可以減少突發壓力的破壞性作用。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防禦機制也日趨成熟,而成熟的心理防禦,主要是通過增加個體對感覺、想法及其後果的有意識關注,來增強自我的保護和滿足感。

成熟健康的心理防禦主要有這幾種類型:

  • 昇華:把緊張的能量轉化為建設性的投射
  • 壓抑:控制負面情緒,以免它們對你的目標和價值觀產生破壞性影響
  • 預期:投資於準備和計劃,以減少焦慮和壓力
  • 利他主義:利用你的資源和才華,在幫助他人中獲得滿足感和意義
  • 幽默:在緊張或可能令人沮喪的情況下,能夠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

顯然,這些正常範圍內的心理防禦機制,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有利於他人。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同時瓦蘭特也提到了一些不健康的,過度防禦的類型,比如:

  • 不經思考的壓抑
  • 無區別的緊張和恐懼(即便在安全的環境也不能緩解)
  • 強迫性行為(反覆持久出現的過度行為

針對疫情的現狀,我們可以根據瓦蘭特的理論,擴展出一些具備過度防禦特徵的,更實際的指標,比如:

  • 封閉自我,很難與人正常交流,無法聽進疫情之外的其他話題
  • 專家說一分,我要做十分,總要過度執行才安心
  • 無論從哪個渠道聽來的消息,是否經過證實,都立馬照做,並且強迫身邊人一起做
  • 情緒激動,易怒,經常和人為了小事爭吵
  • 無法正常工作或好好休息和放鬆,時刻都要持續關注疫情相關的信息
  • 難以給予他人幫助,或難以接受他人的幫助

對照上面的指標,你對於自己或他人的防禦級別是否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即便有過度防禦的現象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首先我們得了解,為什麼疫情之下,會產生過度防禦的心理機制。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二、為何在疫情之下我們會產生“過度防禦”?過度防禦來源於“過度應激反應”

2020的年頭,被疫情的氛圍環繞著,本是開開心心回家過年的人,打開各個媒體,滿眼所見的是不斷攀升的數字和各種相關的新聞。

我們在震驚、恐懼、悲憤與溫暖中不斷切換著心情,一時之間,哪裡也不能去了,口罩也買不到了,連門把手和電梯按鈕都成了危險品。

許多人說,自己快要被淹沒在各類負面信息中,情緒過度代入,感到恐慌、焦慮,但又好像無能為力。只能從早到晚刷微博,看久了甚至會呼吸不暢,胸悶,動不動就想流淚。

其實,這可能意味著我們正在經歷心理學上的“壓力應激反應”。這是一種荷爾蒙導致的情緒反應。

當你身處於一個具有壓力性的環境—比如經歷過重大的創傷性事件(如SARS、地震、以及這次的新冠肺炎等),就會引發出一系列的身體反應,比如:失眠、作息紊亂、記憶下降、胸悶等。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應激反應”本身是正常的,它只是一種下意識的生理和情緒反應,因為我們都生活在社會中,與社會各種事件相連。別說親身經歷,就算是目睹到一些負面事件,人們都會出現類似的反應。

這一點,哪怕是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也無法避免。

只是這次,如此嚴重和未知的事件,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再加上短期醫療物資的短缺,部分病患無法得到及時的隔離,各種謠言又趁虛而入,故意製造恐慌,在這種全國性的情緒壓力下,才會進一步催化了應激反應,致使許多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就陷入了“過度應激”的狀態,無法自拔。

正是這種“過度應激反應”,導致了“過度防禦”的開啟,人們才開始有了過度防禦的行為。

那麼面對“過度防禦”的心理,我們該怎麼辦?如何緩解?下面從三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具體建議。

三、面對“過度防禦”,我們該怎麼辦

1、選擇直面,科學的瞭解各項真實情況和數據

過度防禦來自於恐慌和焦慮,其根源都是都來自於未知。

現在各大媒體不眠不休的,想盡辦法給我們最及時、最準確的信息,本質上也是想讓大家瞭解最真實的數據和目前的進展情況,能夠對疫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我們思考問題自然也會更為理性。

而作為我們自己,在建立科學認知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根據專家的指示做好自我防護和自我隔離,更嚴格的遵守各項規則和規定。

從心理機制來看,有清晰的認知和有規則的行為,是消除不確定性,減少焦慮的重要機制。

前幾天科普號回形針做了一期關於新冠肺炎的科普視頻,不少人看完表示,知道了一切,心裡反而踏實了許多,也沒那麼恐懼了。

建立了科學的認知後,減少無關的信息輸入也很重要。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2、減少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過度防禦”的起始,就是源於我們直接暴露在過量的負面信息中,又沒有能力去應對,所以控制每天接收信息的頻率和數量,能讓我們減少很多情緒上的衝擊。尤其是那些未經證實的、非主流媒體報道的、可能引發焦慮的消息。

你可以規定好自己每天刷手機的時間,可以是1-2個小時,並且選擇性的關注幾個靠譜的信息平臺,比如人民日報、各級衛健委的官方平臺,新京報、三聯等一線媒體…

關注必要的信息,減少雜音,長久下來你的情緒狀態也會變得更理性更剋制。解決了信息過載的問題,接下來就是我們自身的調適了。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3、建立正向的積極思維,減少自己的負面情緒

新聞並不是每天只會報道那些“壞消息”,也會傳播很多好的進展和溫暖的故事。

在焦慮和恐慌的時候,我們看到專家組在緊鑼密鼓的研究對症藥方;看到國家投入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積極的救治患者;看到很多人痊癒後回家與家人相聚;很多人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每天都有暖心的故事在上演。

這一切,都在促使我們建立正向的積極思維,對未來充滿信心。如果你依然會有一些被負面情緒裹挾的時刻,也不用擔心,至少有幾個方法可以去多做嘗試:

  • 及時跟身邊的家人、朋友溝通和傾訴,傾訴有助於情緒的釋放。
  • 給自己制定一個to do list,做好計劃,該吃飯吃飯,該讀書讀書,讓生活節奏依舊如常。你生活的越規律,身心狀態也會越穩定。
  • 找到能讓你自己輕鬆的點,比如愛聽音樂的去聽音樂,愛吃東西的給自己做點好吃的,或者運動一下,泡個澡等等。
  • 回憶過往能讓你有成就感的事,你戰勝過的那些事,自己的那些高光時刻,給自己鼓勵。
  • 閒暇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把自己看到的一些科學報道轉述給朋友和家人,多抽時間陪陪父母和孩子,遇到身邊焦慮的朋友多寬慰安撫,或者把此文轉給他們。
男子戴十幾層口罩出門?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避免“過度防禦”

​結語:

疫情之下,我們在做好健康防護的同時,也一樣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調適,和自我心理救助。

因為各種負面情緒、過度防禦,給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傷害,同樣不容忽視。

病毒可怕,更要理性應對,要關注但不是過度關注,要重視卻不是狂躁到歇斯底里,沒有分寸的慌亂才是最可怕的。

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亦不給他人制造麻煩,不給社會添亂,積極樂觀的面對疫情,或許才是我們能為武漢、為患者和所有奮鬥在一線的人員,能做的最好的事。


我是心理諮詢師艾瑞兒,關注我,你將收穫每日更新的情感心理乾貨,陪你一起認識自己,看懂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