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形式,其中本纪就是皇帝的传记,不过有趣的是,作者司马迁将项羽放进了专门讲述历代皇帝历史的本纪部分中。这无疑是件奇怪的事情,要知道项羽是楚汉相争时期楚国的领袖,不管是按照“成王败寇”的中国政治传统,还是出于政治敏感性,项羽都不应该被看作是帝王,更何况项羽确实未曾称帝。从汉朝官方的立场来看,项羽应该是反贼和逆臣。那么司马光为什么胆敢犯忌,将项羽当作一名帝王写入史记中呢?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一、作者本人的品性

当然,想探究这件事情,我们就得先了解司马迁的人生。司马迁品性上就是一位敢于谏诤直言的人。当然他还是汉代的史官,作为史官,其本职工作就是按照史实撰写史书,讲究个实事求是,问心无愧。无论是其本人性格还是工作的性质,都深深影响了司马迁的为人处世。所以当飞将军李广之子李陵,在与匈奴作战中寡不敌众,被迫败降,愤怒的汉武帝要求诛其三族时,司马迁在明知汉武帝盛怒的情况下仍坚持原则为李陵辩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处以宫刑。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从这件人尽皆知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出司马迁的为人品行。司马迁在受宫刑后,开始一心一意地编纂史书,试图记录和还原历史真相。当他研究项羽的历史史实后,这位有原则的史官和作者被项羽深深地感动了,认为项羽尽管失败了,但纵观他的人生,他确实是一名王者,而非盗国贼寇。所以司马迁并未以“成王败寇”来论英雄,而是给予了项羽同汉朝开国君主刘邦同样的待遇,编入了只能记录帝王事迹的本纪一册中。司马迁敢于将项羽编入史记本纪的行为,也凸显了司马迁不畏强权、不畏生死、敢于袒露真相的勇气和正义感。

二、作者的史观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当然,司马迁能将项羽放在帝王本纪中,也不完全是因为个人情感因素。否则,以主观情绪立场来撰写历史,也很难保证历史记录的客观性。司马迁之所以将项羽放入本纪中,也是因为他自身的历史观和记史原则。按照汉代的官方要求,项羽的西楚集团,只被视作一个妄图开疆裂土自成一国反抗天命的武装集团。但司马迁对于帝王本纪的定义是,帝王本纪记载的,是统治天下的帝王。项羽虽然没有正式称过帝,但他在秦末起军反抗时,是抗秦主力,也就反秦诸侯实质上的诸侯王,项羽的命令一出,天下诸侯无敢不从。而且在入关后,项羽给伐秦的各路诸侯分封领土,各路的诸侯也承认项羽能够分封土地给诸侯的权威。号令天下诸侯讨伐,分封土地给天下诸侯,这分明是先秦前的周天子才能干的事,所以司马迁将项羽归类为帝王,也无可厚非。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天下诸侯的承认

其实作者本人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已经对他自己将项羽放在本纪里的原因做出了说明,司马迁原文的大意是说:“秦朝丧失天命的时候,陈涉率先揭竿而起反抗,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反秦。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项羽出身民间,没有可倚靠的权位,却能仅用三年时间,他就发展到能够率领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封秦朝的土地给诸侯,还给诸侯们封赏爵位。所有政令都是由项羽颁布的,项羽还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最终还是没了,但自古代以来,实在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吕后作为一届女流之辈,自刘邦死后,开始把控朝政,成为实质上的“统治天下的帝王”,也被司马迁归到了帝王本纪。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迁的历史观了。司马迁的历史观中,有着一种“只看实际成就,不看名位”的思想。换种说法就是,司马迁将项羽,看作是秦末的实际统治者。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关于项羽的故事,我们其实听过很多次了,包括了“鸿门宴”、“乌江自刎”等。那么,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项羽的评语是什么呢?司马迁对于项羽做出了相对全面的评价,《史记》中充分肯定了项羽灭秦的成就功绩,也感慨项羽浪漫又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局,但仍不忘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史记》中的原文大意是:“后来,项羽放弃关中,开始怀恋故乡楚地,项羽便流放了诸侯拥立的义帝,在楚地自立为王,这种举动无疑丧失了人心。等到诸侯背叛,他才开始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

《史记》帝王传,有一个人没当过皇帝,却被司马迁放在帝王本纪里

项羽他喜好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的仁德和治国之道,认为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他的国家就灭亡了。直到身死,他还没有醒悟,不肯责备自己,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对于项羽这一历史人物,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