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凶”,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2020對於應經飽受2019寒冬的中小型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困難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中最美好的一年” 。這句話是對當下企業所處環境最好的描述。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2020年這場疫情確實帶來的很大的危害,第一是對個人健康的影響,第二波也就是對各行業和企業的衝擊。疫情加速了很多企業的倒閉。

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的一句“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這兩天,新聞媒體上的信息相信引起了很多人的觀看。

兄弟連北京校區員工全部遣散 創始人李超背上千萬債務

2月6日晚間,知名IT培訓機構「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表《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響,即日起,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員工全部遣散。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K歌之王全員解散

2月7日,北京知名KTV“K歌之王”發佈了《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宣佈將於2月9日,與全部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有30%員工不同意這個方案,公司將進行破產清算。

就上述兩家企業的情況,我們不必要太過恐慌,在這個特殊時期,只是加速了企業的危機顯現,我們必須瞭解兩家企業背後的原因。

一兄弟連破產分析。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李超在信中稱,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等措施對資金儲備少、包袱重、一直虧損的兄弟連無疑是雪上加霜。兄弟連在年前曾壓縮成本、緩發工資、全體動員,計劃在節後招生旺季打一個翻身戰,但疫情將公司計劃全部打亂。

從兄弟連的情況來看,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疫情不過是加速了企業問題的顯現,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沒有這次疫情,兄弟連會不會倒閉?答案是肯定的,一樣會倒閉。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進程。

兄弟連是業內知名的IT技術培訓機構,2006年創立,2016年11月10日,成功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39467) 。不過在2018年4月終止掛牌。2016年年報顯示,當年收入1.35億,淨利潤1169.6萬元。2017年上半年利潤-2155.3萬元

據華夏時報報道,創始人李超曾在2017年4月與投資公司籤協議,承諾2017年利潤不低於2600萬。

為完成業績,他大手筆投放廣告,效果並不明顯。2018年4月25日,易第優終止其股票掛牌。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兄弟連的倒閉,是自身經營已經無力支撐,即使沒有遇到疫情,也會倒閉。

二、關於北京K歌之王的“雲霧之謎’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信中表示,北京K歌之王2019年度的效益大不如前,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公司特意聘請了專門的諮詢服務人員,對公司把脈問診,進行制度與流程方面的梳理和改革。突發的疫情,讓K歌之王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

為此,律師建議公司優先進入破產程序,將公司損失降到最低。這樣,公司僅需要承擔註冊資金100萬元的債務,其中包含員工工資、社保及其他外部債務。

目前,K歌之王決定,於2020年2月9日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如超過30%員工不通過,公司將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通過對K歌之王這封信的深度解讀,我只能說是雲裡霧裡:

1、這封<strong>信為內部文件,2020年2月7日發佈於其公司所在企業釘釘公告欄中,信中表示2020年2月8日24點後未答覆者,我們將理解為默認同意。

<strong>2、如以上方案有超過30%人不通過,公司將被迫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信中內容透漏的信息,其實就是變相強制裁員,如果同意,1月份的工資照發,如果不同意,公司破產清算,公司只承擔100萬總損失,員工能否拿到1月份工資遙遙無期。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分析,實質上就是企業投資經營者在甩包袱,卸擔子,縮減企業的損失。企業破產,經營者確實也是有損失,但在這特殊時期,對於200個員工也是增加了更大的困境。

同時信中有這樣一句話,<strong>“我們相信在政府的領導下,將很快度過疫情,公司願意優先安排老員工入職,並對支持公司的老員工予以一定的補償與獎勵。”讓我很是雲裡霧裡。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企業裁員後,還會繼續經營?這個就會讓很多人憤慨了。

在這特殊時期,政府及相關的政策法規,可能並不會讓k歌之王就此簡單解決。

另外我們再看一個信息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止2020年2月10日,有近100多家房地產企業破產清算。

這些信息背後,我們要明白一個事情,不要因為一兩家企業的倒閉而恐慌,中國有4000多萬家企業,每天都會有倒閉的,我們要客觀的看待。疫情確實加速了一部分企業的倒閉,但還要從企業自身角度考慮問題。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疫情期間,企業的壓力確實很大,對於很多的小微企業,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北京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就是說,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調查顯示,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確實是很多中小企業的重大支出,佔62.78%,租金13.68%,兩項合計76.46%;說明多數小企業員工薪資和五險一金是成本支出的大頭,其次是租金。

這些數據說明,中小企業的確實非常脆弱。隨著人口以及資本紅利逐漸耗盡,增長的東風不再強勁,中國企業正在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存量經濟時代。在“豬都能飛”的風口期,企業躺著也能賺錢;而逆境來臨時,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在這個冬天,很多企業會倒下,但活下來的一定會更強。通過這次危機,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第一、一定要重視公司的現金流

企業倒閉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經營模式,絕大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現金流出了問題,資金斷流而死掉的。

其實分析很多的企業破產倒閉原因,會發現有一大部分企業業務盈利還是不錯的,但是一旦現金流斷裂,就是致命的危機。例如當年的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因盲目投資巨人大廈,導致資金流斷裂,最終拖垮了整個巨人集團。

首批企業倒閉!疫情非“元兇”,四個問題值得我們警惕

20世紀90年代一段央視廣告詞:"中原之行那裡去,鄭州亞細亞",讓全國人都神往。曾經作為中國商戰的一面旗幟,20世紀90年代初"亞細亞"在中國商業領域創造了無數個第一,"亞細亞"的商標和品牌風靡一時,婦孺皆知。2001年10月14日,鄭州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被河南建業住宅集團有限公司以2.3億元買下整體產權。中國零售業最耀眼的明星--亞細亞就此隕落。亞細亞的倒閉也是因為擴張太快,導致資金流斷裂。

太多的案例都告訴我們,

現金流就是企業的命脈,經過這次危機,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企業必須保證足夠的風險儲備金,以應對未來不確定的危機。古人講”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到今天一樣適合我們的企業。不斷加強企業的競爭力,打造壁壘;積極儲備企業的風險基金,以應對危機;不要盲目擴張,保證企業有序發展。

這次危機讓很多的企業意識到儲備不足的嚴重性,雖然這次危機到現在僅僅一個多月,很多經營困難的企業,資金已經不足以應對開支,於是只能宣佈破產,所以現金流就是生命。很多創業者總是急功近利,盲目最求速度,過分強調資金的週轉效率。手中不餘錢,一旦有了資金就立刻投資擴張。這種思想無疑是時刻在賭博,把自身的財務風險時刻至於危險境地。

一旦生意或資金回籠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資金鍊斷裂。就像心肌梗塞一樣,即使其他器官再好,一旦供血系統出問題,頃刻間就會生命終止。

第二、不要盲目擴張。

很多的創業企業,盲目的追求商業模式,而忽略了自身的盈利能力。有的是通過融資燒錢,有的是用自有資金堆砌,希望通過資本推動企業快速搶佔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一旦自由資金透支,或融資資金燒完,也就意味著很多企業走到頭了。我們不要以京東、滴滴等為模板發展,因為如果沒有好的盈利期望最終很難支撐。畢竟成功的概率很低,我們有幾個人又能賭得起呢?

例如前兩年的共享單車市場群雄逐鹿,眾多的品牌無不是燒光了錢,黯然離場。

2020對於很多的創業公司,確實無比的艱難,市場普遍困難,融資無望。如果企業資金無法支撐三個月,那麼將非常的危險。很多老闆也是徹夜難眠,甚至有的企業到處借高利貸為企業續命,但這也是極度危險的行為,對於很多的企業都是老闆一個人資產抵押貸款,一旦無法達到預期,那麼將會是傾家蕩產,陷入沉重的債務負擔,甚至是滿盤皆輸。

所以對於很多的企業縮小戰線,集中核心業務,確保生存,或許更是明智的選擇。戰略上撤退並不丟人,或許只有撤退才會有機會。確保穩定現金流,穩步發展。

第三、精簡架構,做好模式轉型

從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機構調查,結果顯示,員工工資和五險一金佔企業支出的62.78%,租金13.68%。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很多的中小型企業而言,人力成本確實是企業的沉重負擔。在過去我們以人數勝天下,當下企業必須要調整組織架構,做好先關的模式轉型。因為一旦遇到危機或意外,人工成本支出極有可能成為壓倒企業的重要原因。

在這次危機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受影響比較小的企業,或者在此期間能夠快速發展的企業,無不是用人相對較少的互聯網企業,所以作為企業經營者的我們在考慮行業特性的基礎上,如何改變現有的組織架構,有效的調整運營模式,提高企業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要及時的跟上社會的趨勢。

例如在這次疫情期間,無人快遞車投入武漢,智能檢測機器人投入使用,智能工廠快速組裝投產,線上辦公模式人數激增,在線教育逆勢而起,種種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不能落伍,否則只能捱打。

第四,責任=話語權

這次危機確實給很多的中小企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西貝餐飲賈國龍在媒體上發聲,西貝2萬名員工,企業資金支撐不過3個月。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輿論,隨後2月6日,浦發銀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貝餐飲授信額度5.3億元,2月7日通過遠程線上核保、簽署保證合同後,浦發銀行即落地1.2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入賬西貝餐飲集團。

通過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正在落實中,越來越多的省市推出“暖企政策”,多家銀行業出臺了辦法,為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紓困。

創業型企業老闆要做好籌劃,積極行動,及時瞭解國家及地方的相關政策,爭取機會。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有這樣的機會。只有企業具有了一定的實力和良好的信用歷史,才可以有機會獲得政策的扶持。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無法申請扶持?首先我們看,西貝有2萬名員工,肩負著2萬名員工的社會責任,其次西貝過去的經營一直表現良好,在餐飲及社會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再者就是西貝在行動。反問我們自己,<strong>我們承擔了多少社會責任?在當地有影響力嗎?我們過去的利稅如何?信用記錄是否良好?我們採取行動了嗎?

我們經營企業就是承擔社會中的各種責任,你的責任越大,你就越有話語權。例如我們的企業如果在當地做的比較好,比較有影響力,那麼作為老闆的你有很大機會進入政協,是不是你的話語就比很多普通人有話語權。

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了什麼樣的價值,商業的本質就是價值交換。企業要創造更多的價值,就會贏得更多人的認可,同時也就具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strong>綜上所述,在當下危機時期,每一個企業及個人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企業艱難,個人也很艱難。我們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及從業人員,不能等待或依賴國家的救助,更重要的是如何積極開展自救,唯有自救才能生存。我們需要冷靜的思考企業當下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如何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才是企業老闆及從業人員要思考的問題。

逆境來臨,唯有自強者才能生存。在這個冬天,很多企業會倒下,但活下來的一定會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