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終於,我準備好了跟大家談談,這次的疫情帶給我們心理上的影響。

我看到它勾出了我們所有人內在隱藏的焦慮、恐懼、悲傷和憤怒。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提醒大家,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儘量把它化成正向的“作為”,這樣不但利己,更是利人。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你怎樣面對負面情緒

就有怎樣的命運


首先,我自己有很多很多的焦慮。

我從來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人,我也無法聞聲不救苦,所以,我動用了所有海外的資源,尋找、購買醫療物資,想盡辦法寄到武漢前線。

接下來,當我神經緊繃到一定程度,不能再焦慮更多了之後,我開始有了大量的悲傷,常常會哭。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這不僅僅是同體大悲的痛苦,更是我自己內在多年來累積的悲傷,我就讓它自在地流淌。

悲傷過後,就是恐懼,做了很多噩夢。我清楚地去面對它們,不被它們帶走,並且利用這段時間多陪父母,調理身體,同時支援前線。

每個人面對自己負面情緒的方式各不相同,而每個人的命運、生活的品質、甚至一生的成就,都是由這個決定的。

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父母有一次打架,糾纏在一起。大我四歲的哥哥,蜷曲在角落哭泣,我則是一邊哭泣,一邊搬了把椅子,爬上椅子,試圖分開他們。

爸媽看我打擾了他們,就到屋子的另一邊繼續廝殺,我記得我下了椅子,再把椅子搬到他們那邊,繼續奮鬥,讓他們停止。

這就是我——永遠都是用正向行動來面對生命中的挑戰。雖然它為我創造了很多成功,但也帶來很多焦慮、不安。

我始終都在戰或逃的模式,不得安寧,所以40歲那年,得了抑鬱症,最終訴諸於個人成長,希望能讓內心平靜安寧。

這次的考驗,雖然讓我很多情緒再現原形,但是我對它們都比較熟悉了,知道應該如何最好的應對。

這次的病毒,勾起了所有人集體潛意識裡面對於死亡的恐懼,即使你表面上感覺不到,但是不可能不受影響。

就像當年我們的老祖宗,手無寸鐵的在大自然裡面生活著,天一黑,就要提防各種野獸、毒蛇來侵害,所以立刻決定戰或逃的機制就非常重要。

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每天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像老祖宗當年一樣,需要立馬決定戰還是逃,但是我們的意識層次,並沒有比石器時代高出多少。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欲變世界,先變其身


我們的新腦(理性腦)非常發達,利用科學創造出了很多奇蹟,但是我們的

直覺腦情緒腦,始終都在積極運作,而且變成了我們意識層面感受不到的領域,也因此,成為我們生命的障礙。

所以,這一次,集體潛意識的恐懼完全被激發、調度起來。

面對恐懼,有些人就是憤怒,各種憤怒——對信息發佈,對小區管理,對家人,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孩子和愛人。

這種發洩憤怒的方式,對我們現在的情形有幫助嗎?

有些人的恐懼,讓他們的行為變得匪夷所思,聽說貓狗可能會傳染的謠言,就立刻拋棄自家的寵物,造成很多悲劇和負擔,我不覺得他們這樣做之後,內心會獲得平靜。

有些人聞“咳”色變,抖音上一個段子:

一個男人開著窗、戴著口罩對四鄰大喊:

我昨天真的是把辣椒給炸糊了,嗆到了,謝謝你們的關心和警惕,從早到晚不斷的有人來我家檢查。我謝謝你們的舉報,不過真的我沒事。

其實,之所以會這樣面對恐懼,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它。

罵罵人、吵吵架,好像可以緩解一點,風聲鶴唳的保護自己,也可以讓自己好像安全一些。

我努力支援前線,也讓自己心安一些,但是,在這個時候,我看到的是,我們不需要基於恐懼去做事,尤其是負面的事,因為那隻會讓你的感受愈來愈糟糕。

不是不能用這次慘痛的教訓讓我們的國家社會變得更好,但是,可以用積極正向的方式,而不是謾罵、叫囂、責怪、對抗。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甘地就有一句著名的話:“欲變世界,先變其身。”(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所以我在我們平臺做的公益直播當中一再強調: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用正向的方式去紓解,不要把情緒丟到別人身上,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這個時候,又不得不提一下維克多·弗蘭克爾這個人。他是奧地利的心理學家,二次大戰時被關到了集中營裡受盡了折磨。

但是,他在那麼艱苦、沒有物資、沒有尊嚴、隨時有可能死亡的狀況下,悟到了一件事:納粹士兵可以奪走我的食物、衣服、尊嚴,但是,他們奪不走我的快樂。

所以,在《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裡,他說,“這個世界正處於一種不好的狀態中,除非我們每個人做出更大的努力,否則世上每一件事都將變得更壞。”

是的,你可以做出的努力,就是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把恐懼、悲傷、焦慮、憤怒,化為對自己和他人都有益處的行動。

不要讓這樣的災禍把自己變得更悲慘、更憤世嫉俗、更有戒心,這隻會讓你愈活愈辛苦,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我也不希望自己變成這樣。

面對災難和痛苦,讓它打開我們的心,去嘗試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方式,你的人生也許從此有所不同。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面對無常,更懂臣服


話說回來,每個人內在的自動化的運作模式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在這種情形下,人的素質和本性的表露,是完全不同的。

我和一群志願者工作,他們簡直是不眠不休地在對接各種事宜,爭取讓前線醫院及早得到物資。

與此同時,也有人發國難財,收各種過路費,漲價,甚至回收舊口罩。

大部分人遵守規矩,在家隔離,但還是有人不戴口罩滿街亂逛,甚至不服警察的糾正。

每個人此刻的行為,都是為他自己的未來在種下“果”

你能看到這篇文章,就表示你是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行為的,能以正向的方式去回應這個目前看起來不太好的世界。

此外,這次出現的那些無人可擋的意外和變故,讓我更清楚了“臣服”的意義。很多事情真的無從說起,比方說:

為什麼是武漢而不是其他同樣也宰殺野生動物的城市?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多年,為什麼偏偏是今年發生這樣的事?

為什麼李文亮這個眼科醫生感染上了新冠狀病毒,年輕力壯的他在一線醫院裡面都救不回來,而他年邁的父母卻都治癒了?吹哨人有好多個,為什麼就是他?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他就是一個信號,很多事情藉由他凸顯、暴露出來,期待日後的良性轉變。

李文亮並不想當英雄,他是個熱愛生活、願意分享、懷有大愛、人品高尚的人。但他只是個醫生、丈夫、兒子、普通人,現在他可能成為一個烈士英雄,永遠被人們銘記。

這種很難解釋清楚的東西,我們只能歸因於:這一切就是會發生的。

不是說沒有人犯錯,不是說我們的體制不可以更好,但是,這其中的確有許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我們唯一能夠掌控的就是自己的行為,甚至我們自己的情緒都是無法掌控的。

但透過你正向的行為,你的情緒會緩和,未來我們國家該改進的地方還是會改進,人們會更注重養生、衛生習慣,你會更享受以前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生活。

而各種正向的行為包括:

  • 1.用負責任的方式表達情緒。

想哭可以哭,想罵可以罵,但不是找一些對象來出氣、發洩(雖然那樣可能會比較爽)。

哭完、罵完,該幹啥幹啥,該道歉該和解,不要編造各種劇情、故事去渲染、擴大自己的情緒感受,這些都不會為你帶來好的未來。

記得,此刻你的行為,正在塑造明天的你的命運。

焦慮、痛哭、噩夢,走過這三步,我才敢跟你談疫情


  • 2.多做一些肢體上的活動。

在家裡和家人假裝演戲、打鬧、哭笑、玩肢體遊戲,鍛鍊身體(上網學健身、瑜伽、各種舞蹈),收拾家裡、玩扮家家酒,反正就是:

一定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

  • 3.堅決相信,疫情過後,我會是一個更好的人。

無法出門的時候,可以看一些正知正見的好書、看精彩的電影、學做飯、學外語、網上各種學習。

等到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別人可能覺得這些時間都“浪費”了,可是,它們卻被你充分利用了,你的人生就要開掛了!

最後,我祈禱疫情趕快過去,祈願大家平安幸福,苦難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也許是更寬容、更理解、更知性、更知心、更愛家人、更愛自己,你可以做到的,一定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