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戴笠明明破译出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电码,通知了美方,为什么珍珠港还是被偷袭了?

小松语录


我们暂且不谈戴笠有没有截获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我们单纯的看日军偷袭珍珠港一事对于中国以及二战时期的盟国是否有利。我们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于盟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二战爆发后,美国一直都置身于室外,大发战争财。不论是盟国还是轴心国,美国荤素不忌,只要掏钱,军火能源物资想要多少卖多少。二战初中期,日本之所以能发动大规模战争全靠美国的能源物资供应。如果说日本德国是战争的刽子手。那么美国就是幕后操纵战争的黑手。

二战爆发后,苏联,英国等国一直希望美国加入到战争中击败轴心国。但美国方面一直找各种理由不公开立场,其目的就是两边发财。事实上美国如果最开始就参与到镇压法西斯的战争中,那么德国和日本早就被击败了。所以说日本人自己去偷袭美国对美国发动战争,实际上最高兴的就是当时的盟国。因为这样一来美国就再也没有理由拖延战争了。而盟国有了美国的加入,那么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所以说我不怀疑戴笠是否有截获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情报。但关于戴笠是否通报美国这一点确实存在很大的争议。

戴笠作为民国时期的特工之王,其情报能力自然无须多言。一直以来都有传言,说戴笠的情报网络当时可以覆盖全球,所以说戴笠截获日军电报这是小事一桩。但在我看来这有些过于夸大戴笠的能力。戴笠的情报机构军统事实上组建的相对较晚一些。在1938年才正式成立。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戴笠在短短七年内能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情报组织吗?这不是天方夜谭嘛。戴笠的情报机构在我看来最多也就覆盖中国。甚至连东南亚和朝鲜都没有覆盖到。更被说日本本土了。所以说关于戴笠获得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况确实存疑。

即使戴笠获得情报是真的。但美国为什么会明知有这么回事但还是被日军给偷袭了呢?这或许是美国政府的一招将计就计之策。二战时期美国国内反战情绪十分高涨。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首的主战派一直想要参战但均在国会无法通过。民间也不愿意美国参与战争。所以说珍珠港被偷袭很可能是美国人故意而为之。历史上美国珍珠港被袭击事实上损失并不很大。珍珠港美国海军驻军有一多半当时不在珍珠港内。而且还是临时安排的出海任务。所以综合起来看日军偷袭珍珠港更像是一场由美国指挥棒下引导的战争。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制造珍珠港事件,美国自此卷入这场世界战争。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国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截获并破译了日本的特级密电,并推断出日本将向美国发动偷袭,时间是星期天,目标位置则是美国珍珠港。蒋介石迅速将消息传递给美方,然而并没有引起美方的重视,最终在12月7日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日本大本营有关太平洋战争准备的所有文件都是人工交接的,从来就没有过电报联系。唯一的一次无线电联系的内容是1941年12月2日1730分大本营对机动部队的电文:“1208攀登新高山”,这是一个暗号电报,意思是“12月8日开打”,如果决定不打的话还准备了另外两份暗号:“立根川下雨”和“筑波山天晴”,前者海军用,后者陆军用,意思是“和谈成立,收兵”,也都是暗号。

  在珍珠港爆发之前军统的情报人员已经破解了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信息,戴笠当时非常的激动,这份消息传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中,然后再一路的传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手中。当时的美国人非常的自大,以为中国的军统没有破解日本人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将蒋介石送来的情报当成了一种谎言,然后珍珠港事件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直到1942年,日军一艘潜艇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美军迅速打捞了这艘潜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军用于联络的密码本,这才告别了美国情报被动的局面。到了后期日军几乎是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规,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密码被泄露了,可以说二战时期日军的情报做到一塌糊涂。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UncleDu(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整理


量化炒币机器人


红缨来答。

在日本人看来,日本并不是偷袭,而是事先宣战后,才轰炸的美国珍珠港。

但是,这个所谓的事先宣战,让人可笑又可气。

所谓的“事先通知”

日本人其实是蓄谋已久,为了不违反国际规定,也为了不被国际其他国家嗤之以鼻,日本玩了一个小聪明,那就是,日本人计划在12月7日的7:30发动针对珍珠港的偷袭轰炸,但是,日本人发了一个长达14段的又臭又长的电报给美国,发给美国电报的这个时间呢,正好比轰炸时间7:30,早半个小时,也就是7:00,。

日本人心想,我可是提前通知你了。并且这个电报更是让人崩溃,为什么呢,14段的长篇大论,电报的精髓只在末尾一段,也就是说前面的13段,基本都是废话。

更巧的是,日本驻美国大使,收到电报,送到美国政府手里的时候,又耽误了半个小时,也就是说,总统收到电报的时候,也就在7点半多了,此时的偷袭已经开始了。气急败坏的罗斯福,憋着气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传言“罗斯福的苦肉计”

日本刚刚开始轰炸,罗斯福其实完全可以立刻准备反制措施,奇怪的是,罗斯福也没有任何举动。这是为什么呢?

外界分析原因:

罗斯福一直想参加二战:

二战时期,美国所在的北美洲,没有战火燃烧,远远的看着欧洲亚洲打成一团,当时的局势下,美国一直在援助着英国中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但是倘若真的被德国日本控制了欧亚大陆,美国必将是下一个人间炼狱,此时的美国经济实力,工业实力都是在世界前列,如果美国此时出手,维持世界的秩序,二战很快就会结束,罗斯福认为,早点参战比晚点参战要明智的多,但是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想,一直阻碍着他的这种参战想法,所以,罗斯福当时早就知道日本的这场珍珠港阴谋,所以一直没有做出反应,为的就是激起民族情绪,粉碎法西斯。

疑点重重:

  1. 当时的珍珠港,航母都不在港内,那么这几艘氪金量比较大的重型武器去哪了?怎么那么巧,就不在港内停着呢?

  2. 在日本轰炸不久前,美军莫名其妙的往珍珠港运送了很多的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大量的药物,这是事先知道要出事吗?并且在袭击的前一天,通知大家,明天不休假,还是照常训练和值班。
  3. 美国的飞机当时有一些战斗机都被调到比较远的地方,然后剩下的飞机,好多摆放的整整齐齐在跑道上,生怕别人看不见这里是飞机聚集地。
  4. 就是战后修理的速度让人吃惊,日本袭击结束后,对于军舰的打捞,修理都特别神速,我们平时修个汽车,都特别麻烦,更别说一个个身体巨大,结构复杂的军舰了,但是当时这一套流程下来,仅仅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什么图纸啊之类的,就好像早就穿在兜里,随时都可以用,这一切都像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总结

不论是什么原因,但是罗斯福事先知道偷袭,已经是事实。但是当时究竟是什么原因,美国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这一点我们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靠当时的环境分析得出上述的一些观点。但是美国的参战,确实加速了二战的结束,是正义的战争,日本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红缨先生


二战期间,戴笠明明破译出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电码,通知了美方,为什么珍珠港还是被偷袭了?


我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一直置身事外,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才把美国卷入了战争,同时也加速了日本的失败。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驻地珍珠港进行了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偷袭轰炸,炸沉了美国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2400名美国士兵丧生,惨不忍睹。但在偷袭之前,国民党军统已经破译了日本偷袭的电码,戴笠已经通知了美方,为什么珍珠港还是被偷袭了呢?

小编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美国没有防备日本,虽然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但由于美国的参战,加速了纳粹法西斯的灭亡,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

1、天才特工池步洲破译日军电码,戴笠提前通知美国,但仍被偷袭。

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电码的叫池步洲,是中统局机密二股”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一名特工。池步洲,于1908年出生在福建省闽清县一个贫苦农家,从小放牛。12岁时才去上学,但凭着过目不忘的高智商,仅用10年时间,就修完了别人需16年时间才能修完的学业。并被保送到日本东京大学深造,学习了四年的机电专业,毕业后娶了一位日籍姑娘为妻,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他毅然携妻子及一子一女返国参加抗战。

回国以后,通过同学介绍,他到国民党“中统局机密二股”去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工作。池步洲虽然学的是电气工程和经济学,但为了抗日救国,他加强学习,虚心请教,加上自己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于是在自己的聪明才智下,从一个对电码一无所知的行外人,成长为一个专破日军电码的行家。1938年6月,池步洲奉命调到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日帝陆军密电研究组”工作,专门破译日本外交密码。

工作中,池步洲最先从数量最多的英文密电码开始着手,通过统计分析,寻找规律。一天晚上,他对若干份英文日密进行划组观察时,发现了规律,又从军政部要来资料进行核对,终于推知相关代码,再顺藤摸瓜,又破译出一部分相关字,直至整篇电文的破译。就这样,池步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把日本外务省的几百封密电一一破译出来。这相当于拿到了日本外务省的密电码本子。

从1941年5月开始,日本与珍珠港有关的暗语电报逐渐增多,池步洲经过对许多封密电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这些暗语的含义。1941年12月1日,他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发到美国的电报中有了“东风,雨”的暗语,表示形势紧张,战争即将爆发。池步洲及时向上级汇报,他不但作出了日军近期要在珍珠港有军事行动的判断,而且还根据日本外务省的电码情报,推断出了日军的行动日期大约在12月第一个星期天的准确判断。于是他的上司霍实子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戴笠,戴笠又报告给蒋介石,蒋介石紧急下令通过美国驻华使馆把情报转给罗斯福。

可惜的是,美国虽然提前收到了国民党的通知,但仍然没有避免被日军偷袭的下场,否则,历史将会改写。

2、美国为什么没有提前防备珍珠港被偷袭呢?

按理说,在战争年代,信息就是生命,美国得到中国的提前通知后,应该能做好充分准备应战,减少自己的损失,但美国为什么还是没有提前防备被偷袭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方面原因。

一是当时的美国比较强大,并且自己也没有参与战争,自认为日本不敢做出僭越之举。因为当时的日本已经深陷在中国战场,而且日本的关东军在远东地区和苏联也是打的你死我活,彼此不分,同时,因为橡胶和石油等资源的问题,日本在东南亚也和英国打了起来,各方面牵制了日本很大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是不会也不敢再和美国交战的,所以,美国不相信日军敢偷袭珍珠港,但是日本那些疯子还真就这么干了。

二是当时自大的美国根本就不相信,落后的中国国民党会破译日军电码。虽然蒋介石得到戴笠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人送到了罗斯福手里,但那时的美国人根本就是听不进去。因为国民党的武器装备一直是美国支援的,当时的美国都破译不了日军电码,同样的装备,何况是落后的中国呢?所以,美国人以为中国人根本没有破译日军电码的技能,非常看不起中国人的情报,根本就不相信,而把情报扔在了一边。

三是美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虽然收到了国民党的传信,但认为是别有用心,是想拉他们卷入战争,提升同盟军势力。因为当时除了国民党的戴笠将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传给了美国,英国也把破译的消息传给了美国,自信的美国,认为自己凭借先进的设备都没有破译日军电码,中国和英国传信给自己情报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拉美国下水,提升反法西斯同盟的实力。因此,将情报丢在一边,置之不理。

四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将计就计,有意为之。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美国民众支持、名正言顺参战。因为当时的美国不但经济发达,而且情报机构发达,但国内民众反对参战。所以,针对日本部署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应该在战前就破译了日本偷袭的计划,并且也收到了中国和英国的通知,但却选择听之任之不作为,可能是将计就计。并且,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三艘航母都没在港里逃过一劫,甚至有一艘航母还是偷袭前夕被临时借调出去的,这种种迹象表明,是美国弃车保帅的做法。正式由于日本不宣而战的偷袭珍珠港事件,令美国民众极为愤慨,纷纷声讨,不久之后美国就正式对日宣战,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中。

五是美国大意了,自认为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应付日本的偷袭。因为美国早已知道美日双方的利益冲突已经不可调和,战争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虽然美国获得了日本会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但是美国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打败日本。因为美国珍珠港距离美国2000多海里,而距离日本足足有3500多海里,日本的海上力量不足,如果日本使用大型舰队对珍珠港发动袭击,这么远的航程,美军自信一定可以发现并应对。美国自认为日本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偷袭,很有可能用潜艇偷袭,并相信日本的潜艇伤害小。于是美国加强了珍珠港的防潜但却忽视了日本对航空母舰的空袭,从而大意失荆州,导致了自己的悲惨下场。

但不管怎么说,蕤奔偷袭珍珠港毕竟把美国拉入了二战之中,是美国名正言顺地加入了同盟国,加速了纳粹法西斯侵略者的灭亡。所以,小编认为,不管美国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采取防范措施,遭到了日本的偷袭,但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众来说,塞公失马,焉知非福?不但打败了法西斯,而且美国也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葛大小姐


在二战时期中国有个非常厉害的密码破译家,他的名字叫做池步洲,如果没有这个人,那么军统是不可能可以破译出日军的密码的。历史上两次军事行动都被池步洲破译了,一次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是池步洲破译了山本五十六将要乘机到前线视察,这后来被美国情报人员证实,山本五十六就这样被击毙。

当时日军用的密码非常复杂,首先就是这是使用的一种专用的密码本,先告诉你用的第几页,然后那种方式。所以要破译日军的密码简直是天方夜谭,美军迟迟难以破译日军密码。但是池步洲却是个天才,他成功破译了日军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当然这与其在日本生活过有关,池步洲在日本生活了多年,还娶了个日本妻子。

所以当时美国非常看不起中国人的情报,对于这一份可以救命的情报视而不见,只是扔在了一边。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对于军统的情报可以用饥渴来形容,前期几乎全是靠中国军统来为美国提供情报,美军情报部门束手无策。

直到1942年,日军一艘潜艇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美军迅速打捞了这艘潜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军用于联络的密码本,这才告别了美国情报被动的局面。到了后期日军几乎是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规,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密码被泄露了,可以说二战时期日军的情报做到一塌糊涂。


小司马迁论史




珍珠港事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制造珍珠港事件,美国自此卷入这场世界战争。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国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截获并破译了日本的特级密电,并推断出日本将向美国发动偷袭,时间是星期天,目标位置则是美国珍珠港。蒋介石迅速将消息传递给美方,然而并没有引起美方的重视,最终在12月7日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在珍珠港事件上,历来便存在两种争议,一是美国认为日本不敢对自己发动战争,一是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并以为契机加入战争。那么,是否存在第三种可能呢?



美国的自信:日本不敢对自己动手!

1941年的中国,仍然是要技术没技术的时代,蒋老板部装备的武器也是从美国进口的,作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美国有他自己的骄傲,或者说自负,美国自己都没有破译出来,凭什么你们中国技术这么落后便这么轻易破译出来了?简直不敢相信,于是美国不相信中国的打脸行为。

珍珠港扼守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日本自1931年开始对中国发动战争,但是蒋老板是美国扶持的人,日本因此颇受掣肘,同时日本在当时还遭到了美国的经济制裁,为了中国以及东南亚战场的顺利,日本希望借助珍珠港偷袭计划痛打美国,让美国有所收敛甚至收缩触角。美国在收到蒋介石的消息以后,没有作出回应,既是对中国情报工作的不信任,更是美国对自己军事实力的自信,这里毕竟是舰队基地,日本真的敢偷袭吗?但是,美国明显低估了已经陷入了疯狂的日本的胆量。



美国的阴谋:为加入战争制造契机。

即使真是如此,美国肯定也不可能承认。据美方档案记录,在珍珠港事件前夕,美方向珍珠港调送医药物资等,同时宣布驻港美军进入备战状态,只这点便很可疑。如果真是如此,美国为何会以珍珠港为代价制造契机加入这场世界战争呢?

1936年意大利老板墨索里尼发表言论称:“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1940年,德意日签署同盟条约,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而轴心国集团的目标是洗牌世界,对利益进行再分配。德意的目标是在欧洲,日本的目标是东南亚,基本上是没有美国什么事了。那么,美国能让德意日如愿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德意日的获利便代表美国的利益受损,可是轴心国并没有对美国宣战,所以美国只好制造契机——不断给中国提供帮助,甚至经济制裁日本,让日本狗急跳墙。

美国的想法很简单,只有自己处于战争中,才能拥有主动权,甚至主导战争的进程以及走向,从而在战争结束以后,夺得分蛋糕的权力。于是,在1942年,以美国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开会讨论并成立攻守同盟——同盟国。



美国的犹豫:所谓的特级密电是否是圈套?

关于这点,仍然有美国对中国密码破译技术的质疑。如果日本真有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打算,并且又是发的特级密电,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被技术落后的中国截获并且破译了呢?美国的军事实力自不用说,日本也绝对是忌惮美国的,那么,在中国截获并破译日本密报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阴谋呢?

是否有可能是日本故意将这份所谓的特级密电泄露给中国,然后借中国的嘴告诉美国?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战术思想,美国人虽然不会这么概括,可思想还是有的。日本是否想借此给美国下套呢?同时,又出于对自己军事实力的自信,并且所谓“星期六”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美国人对此事的懈怠。但是,美国人即使懈怠,却也开始防患于未然,如在上面所说的,美军开始向珍珠港调集物资。然而,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日本的偷袭会来得这么快,打了美国一个猝不及防。

在美国看来,也有可能是中国在借机拉美国下水。虽然美国的加入是迟早的事,可是日本在中国的攻势太猛烈了,中国的压力实在太大,蒋老板甚至已经疲于应付,那么是否有可能是蒋老板在设局提早将美国老板拉下水呢?不得不说确实有这个可能性,因此造成美国的应对态度不够积极。


宁糊涂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制造珍珠港事件,美国自此卷入这场世界战争。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国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截获并破译了日本的特级密电,并推断出日本将向美国发动偷袭,时间是星期天,目标位置则是美国珍珠港。蒋介石迅速将消息传递给美方,然而并没有引起美方的重视,最终在12月7日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日本大本营有关太平洋战争准备的所有文件都是人工交接的,从来就没有过电报联系。唯一的一次无线电联系的内容是1941年12月2日1730分大本营对机动部队的电文:“1208攀登新高山”,这是一个暗号电报,意思是“12月8日开打”,如果决定不打的话还准备了另外两份暗号:“立根川下雨”和“筑波山天晴”,前者海军用,后者陆军用,意思是“和谈成立,收兵”,也都是暗号。

  在珍珠港爆发之前军统的情报人员已经破解了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信息,戴笠当时非常的激动,这份消息传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中,然后再一路的传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手中。当时的美国人非常的自大,以为中国的军统没有破解日本人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将蒋介石送来的情报当成了一种谎言,然后珍珠港事件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直到1942年,日军一艘潜艇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美军迅速打捞了这艘潜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军用于联络的密码本,这才告别了美国情报被动的局面。到了后期日军几乎是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规,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密码被泄露了,可以说二战时期日军的情报做到一塌糊涂。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二战时期成功破译日本电码,并推断出珍珠港可能受袭击的中国人名叫池步洲,是一位密码学天才。但他辛苦破译获得的情报,并未得到美国方面的重视。

其实,美国方面的密码专家也基本分析出了日本电码的规律。而且通过分析,得知日本对珍珠港的水塔很感兴趣,试图利用此处侦察美军在珍珠港的人员部署情况,但美国的反应有些令人不解。

按照一般的说法,美国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事后罗斯福慷慨陈词,美国国会以多数支持对日宣战。然而有很多细节,似乎在说明这次袭击是美国高层在“故意放水”。

在珍珠港袭击前几天,美军的主力航母和部分战舰撤离了珍珠港。此时的珍珠港除了亚利桑那号是主力外,其他战舰吨位普遍不大。在珍珠港遇到袭击的当天,美国舰船在珍珠港以西海域发现了日本潜艇的踪迹。

当时的美国军方,曾经给出过一份日本武器装备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到了日本的鱼雷。认为日本鱼雷只能在深水使用,暂时没有浅水型鱼雷。战列舰的弱点要害,往往不在其表面和侧翼,而是藏在水下的部分。当时美军就认定,日本的轰炸最多只能让港内的战舰有点皮毛损伤,绝不会被击沉。

罗斯福等高层认为,美军参加二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地位,带来巨大利益。无奈国会的门罗主义盛行,多数人不赞同参战。因此高层瞒下了这一情报,决定让日本来炸,认为没有浅水鱼雷的日军不可能击沉美国舰船。结果没想到日本暗藏一招,在攻击珍珠港时扔下了浅水鱼雷,而且正好能在珍珠港的水深起作用。

美军在此次遇袭中损失巨大,这一点超出了美国高层的预期。但其政治目的还是达成了,美国大踏步地走向二战战场,也开启了二战后的格局。


兵说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制造珍珠港事件,美国自此卷入这场世界战争。可是在1941年12月3日,中国密码破译专家池步洲截获并破译了日本的特级密电,并推断出日本将向美国发动偷袭,时间是星期天,目标位置则是美国珍珠港。蒋介石迅速将消息传递给美方,然而并没有引起美方的重视,最终在12月7日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日本大本营有关太平洋战争准备的所有文件都是人工交接的,从来就没有过电报联系。唯一的一次无线电联系的内容是1941年12月2日1730分大本营对机动部队的电文:“1208攀登新高山”,这是一个暗号电报,意思是“12月8日开打”,如果决定不打的话还准备了另外两份暗号:“立根川下雨”和“筑波山天晴”,前者海军用,后者陆军用,意思是“和谈成立,收兵”,也都是暗号。

  在珍珠港爆发之前军统的情报人员已经破解了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信息,戴笠当时非常的激动,这份消息传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中,然后再一路的传到了美国国防部的手中。当时的美国人非常的自大,以为中国的军统没有破解日本人信息的能力,所以他们将蒋介石送来的情报当成了一种谎言,然后珍珠港事件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直到1942年,日军一艘潜艇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美军迅速打捞了这艘潜艇,在上面找到了日海军用于联络的密码本,这才告别了美国情报被动的局面。到了后期日军几乎是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日本墨守成规,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密码被泄露了,可以说二战时期日军的情报做到一塌糊涂。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用户769288457696924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驻地珍珠港进行了偷袭,持续一个半小时的轰炸,炸沉了美国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受损的船只飞机不计其数,2400名美国士兵丧生,1000多人受伤。

消息一出,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总统罗斯福发表了“国耻”演讲,随后签署了对日的宣战书,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美国自此正式加入二战的阵营中。

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结果以及孰是孰非,本是清晰明了的的,可战后却有许多人对此争论不休,尤其是美国“修正派”的史学家提出了“罗斯福阴谋论”的观点,指出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为了获得美国民众支持、名正言顺参战而导演的一出苦肉计。

为证明论点的真实性,修正派提出了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

日本部署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情报机构发达,罗斯福应该在战前就了解日本偷袭的计划,却选择不作为,可能是将计就计;

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三艘航母都没在港里逃过一劫,甚至有一艘航母还是偷袭前夕被临时借调出去的,这是罗斯福弃车保帅的做法。

美国有人提出了对总统的质疑,日本自是特别乐意给自己洗白,让这种观点广为流传,甚至我国许多人也持这种看法的。

纵横倒不这么认为,说说自己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妥,敬请雅正!

20世纪初30年代时,美国对日本的对外扩张是采取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的,罗斯福承认过当时的美国没有参战能力,所以采取讨好日本的态度。

后来因为日本人执意采取南进政策,欲占领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严重触犯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当局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制裁,两国才撕破了脸,太平洋一战不可规避。

日本军方为了偷袭美国也是煞费苦心表面上与美国搞和平外交,暗地里派间谍搜集情报,对执行偷袭任务的士兵进行特训,大量的烟雾弹让美国即使知道日本要南进,也坚信目标不会是美国。

要真是罗斯福的苦肉计,将舰队全部撤出,来个空城计,只有日本开火,一枪一炮都算日本挑起战争,美国出兵一样名正言顺,没必要牺牲整个太平洋舰队,代价过于惨重,明显的赔本买卖。

那么,罗斯福在偷袭前真的没有得到情报吗?

当然有,我们常听说的戴笠破获日本一份偷袭珍珠港的电码,通过蒋介石转达给罗斯福,但并未引起他的重视,可能当时我国情报系统的业务能力没有得到人家的认可吧!

其实,美国的情报机构也发现日本电码中珍珠港一词曾高频率出现过,提出了日本将要袭击珍珠港的假设,但连美国的情报机构人员都怀疑其可信度,美国当局更是被主观意愿左右,根本就不相信日本会将进攻目标定在夏威夷,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