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修苦讀而在學術界確立地位的錢穆傳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

  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家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台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靠自修苦讀而在學術界確立地位的錢穆傳

  錢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讀而在學術界確立地位的一個學者。其治學頗受清儒章學誠“六經皆史”思想的影響。對中國歷史尤其是對中國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提出,先秦時期,儒、墨二家是後來諸子各派的發端,由此分源別派,旁通四達,互相中國古代文化的源流。他在儒學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如認為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真偽混雜,次序顛倒,後世傳說亦不可輕信,遂詳細考辨孔子的生平事蹟,包括、生卒年月、父母、志學、初仕、設教、適齊、適衛、過匡、過宋、仕魯、至陳、至蔡、及晚年居魯等,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動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又如對晚清今文經學家如謬平、康有為等認定劉歆偽造古文經一呈,錢穆撰《劉向歆父子年譜》,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否定了今文經學家的觀點,了結了晚清道鹹以來的經學今古文爭論的公案,在北方學術界一舉成名。。此外,錢穆對宋明理學尤其是朱熹之學、對清代學術尤其是乾嘉學派等,都有很深的研究。

  錢穆的史學是反動派的史學。他在“國史大綱”開宗明義,說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事實上,真正的歷史家是不可以這樣感情用事的。錢穆的史學卻是攪成一團的產品,他似乎對“本國已往歷史”太“滿意”了,結果做了太多太多的曲解與巧辯。今天中國時報登“論民國以來史學,無出錢先生之右者”(龔鵬程語)全是胡說。民國以來的史學家,在解釋上,高過錢穆的太多了。錢穆的老師呂思勉就出其右。老師前進,學生落伍,只有錢穆那種自成一家的迂腐,才有此怪現象。錢穆與當權者關係,是可恥的。蔣介石利用錢穆的反動,來哄抬政權;錢穆利用蔣介石的反動,來得君行道,結果,人越丟越大。被蔣介石“倡優畜之”的結果,他曲學阿世,大儒立場盡失,去朱子遠矣!

  在歷史研究中,重視中國歷史發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傳統,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學理論與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聞名海內外。 錢穆重視探求中華民族文化的內在精華,並給予其以高度評價,他認為“我民族國家之前途,仍將於我先民文化所貽自身內部獲其生機”。晚年的錢穆比較偏重於文化哲學的研究,並就中西文化的問題作了很多深入的思想考,在其一生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載於劉夢溪主編的《中國文化》1991年第4期)中,他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新的體認,並“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即在此。”

  錢穆說,沒有超過三百年的書不要看。他是說這個書,要經過時代的淘汰,經過三百年以上的淘汰,這個書還在存在的,這就是好書就值得看的書;那些沒有經過淘汰的書或者被淘汰掉的書,就不值得一看。可是什麼東西來淘汰它?要靠時間來淘汰他。這個理論是很者被淘汰掉的書,就不值得一看。可是什麼東西來淘汰它?要靠時間來淘汰他。這個理論是很恐怖的。可是我後來發現,這個老先生就是這樣做的學問,他就是古書念得熟。他的成就跟他的毛病都在這裡。他念的書,念得滾瓜爛熟,然後運用起來推陳出新;他沒念過得孤陋寡聞。

  錢穆在古典方面的樸學成就,大體上很有成績,當然也鬧大笑話。例如他考證孫武和孫臏為同一個人,並以此成名。但一九七二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的古墓“孫子”出土,證明了孫武是孫武、孫臏是孫臏,證明了所謂樸學,不過乃爾蔣介石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獨裁者,他有很多的扮相。他對浙江同鄉會他是鄉長;對國民大會他是“總統”;對黃埔軍官學校他是校長;對特務機關像情報局是黑社會老大;可是對那些頑固的保守的學者而言,他是皇帝。所以他在錢穆面前是皇帝,他也會耍錢穆。請錢穆吃飯的時候,他錢穆先到了,叫錢穆等一下,換好長袍馬褂出來跟錢穆吃飯。因為你是學者你穿長袍,我蔣介石也穿長袍來跟你吃飯。可是有一次蔣介石把錢穆請來,中午了不請他吃飯,給他顏色看。什麼原因呢?就是蔣介石在臺灣做非法“總統”,做了一段到期以後還要做。當年錢穆在香港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建議意思就是說你趁好就收就好了。蔣介石把錢穆找來問他你是不是反對我做連任“總統”。錢穆就就拼命的辯解要澄清自己。

  由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胡適比錢穆高明多了。他反對蔣介石這個“總統”連任,他告訴蔣介石的“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說:“你跟‘總統’講,我胡適反對”。可是錢穆他們就不敢反對。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靠自修苦讀而在學術界確立地位的錢穆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