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院不管是几甲的,只要有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就能撑起整个医院,你认为是这样吗?

骄阳似火4746


这个问题虽然有点夸张,但事实还是证明了这点,现在的医院都在高薪聘请,医术高超的医生,不管年龄多大,例如我们这里的中医院,请了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中医坐堂看病,一天限号七十个,每个人八十三元,每天车水马龙,人满为患,看病的开中药至少三至四百元,你想想,他一个人要为医院挣多少钱,光靠一个医生虽不能撑起一个医院,但起码能名声大震,生意红火,至少能顶半边天。


一日双辉


以前看到别人这么说我肯定会觉得这不可思议,但后来有了孩子之后去了一个医院,发现还真有可能是那样。

由于我家孩子底子弱,经常感冒,朋友给我推荐我们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胡医生,说他医术好,之前我们都是在妇幼保健院和一医院看,这两个医院是三甲医院,我们想的是等级高,可能效果好,三医院是三乙医院我们不是很信任,直到有次去挂了胡医生的号之后才发现我的天哪。一上午包括加号差不多一百个号。他几乎要看到下午一点多,而且他不喜欢动不动就给孩子抽血,不是必要的情况下他是不主张抽血打针的,而且效果确实好。三医院分院有儿科,内科,外科,其他科室没有病人,就儿科生意爆好。真的是撑起了这个医院。


你要的答案


有点夸张了。

毕竟,一个医院的正常运转,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

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撑起来的。

但一个医生,撑起一个诊所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我们这个县城,有一个小的私人诊所,

两间门面,一个医生。

但每天需要接待的患者,可是不少。

尤其是给小孩子看病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我觉得,这个诊所,一天的营业额至少六七万是有的。

总共只有一个医生看病,

开药无非就是一些很便宜的药,

我儿子小的时候拉肚子,闺蜜家儿子也是,

我们一起去开药。我儿子是纯母乳喂养,

闺蜜家儿子是纯奶粉。

结果开的药一模一样,连钱都是一样的。


在他那开药,一点点都不便宜的。

总是三天的药,9包,至少30多块钱,有时候50都是正常的。

但每天的人流量,依旧相当的大。

拿着检查的单子去他那看病,

什么感冒发烧拉肚子,头疼,掉头发,眼睛肿、、、、

他全部都懂。


有的时候,甚至去晚了,排队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的。

所以说,一个人撑起一个诊所,真的是不夸张。


老徐说事999


为什么医院会分级别,就是因为医疗水平、设备水平不同。

我们医院只是二级医院,准备升二甲,在县城里面今年收入1.3亿,排第二,和排第一的县人民医院差着几个亿的收入,县人民医院是三级医院,这就已经看出来差距了,就不要再提市里、省里的三甲医院了。

半个月前,和隔壁市里的一家市三甲医院搞了一次活动,隔壁市人民医院的一线门诊大夫来我们医院坐诊,基本涵盖了整个临床,那一天化验室的病号量是2000人左右,病号基本上都是奔着上级专家来的。

我们县城的医院事业编招聘,基本上就是本科起步,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家根本不来,招聘研究生给的条件也很好,10万安家费,压根吸引不到人才,上级三甲医院都是研究生起步,在人才上面,普通医院就已经落后很多了。

再说医疗设备,上级医院基本都是大型的进口设备,世界先进水平,一些乡镇医院现在连DR CT都还没有普及,就更不要说MRI了,更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我们医院买了一台飞利浦的DSA设备,到现在做的都很少,我们去上级医院学习的时候,人家两个院区,好几台DSA的设备,一天根本就不停。

上级三甲医院一年几十上百亿的收入,这么多收入,得多少病号,所以人家见得人多,病例也丰富,治疗水平也高。

随着现在人的收入越来越高,看病也越来越讲究,有条件的基本都去大医院看病了,一般小医院副主任医师都凤毛麟角,大医院副主任医师给不要钱似的。

所以,小医院根本就留不住很好的大夫,除非他退休了,而返聘他的这家医院也有钱,给他丰厚的条件,这样也许会来。

年轻正处于上升期的有实力的大夫,很少会待在小医院。


用户61047204016


这个问题说得很对,这辈子遇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董享强主任,如果不是他的安慰,我也不知道我们家韦明湄是怎么顶过来的,人家的医生会说你们家属临阵脱逃,主任辛自打电话给你,叫你明天去住院部找他,一定要看过宝宝,才让你们做放弃的注意,能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让你放弃,听到那句话真的心里非常温暖,


阳光明媚的小朋友爸爸


看到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张大夫微微一笑。先说说张大夫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吧?还是说说我们考研究生报志愿的事情吧?记得那时,我们似乎又经历了一个高三似的。因为,作为一名医学生,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就业的前景,都确实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部分医学生都要考研究生。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我们是这样选择的,综合考虑学校、专业和导师。大多数情况下,这里面取决定性因素的是学校和专业,定了这两个,才会考虑第三个。我想题目中的这个问题,与我们研究生报志愿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个医院的或者一个专业的知名程度,往往是很多年的积累,几代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以我们国家最权威、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北京协和医院为例,这是我们公认的全国最好的医院。但是它的口碑和排名,不是依靠一个人,而是几代协和人不断的努力和奋斗结果。还有全国知名的华西医院,也是这么多年、太多的华西人不断的积累的结果。但是,这些知名的医院,确实会有一些带头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协和医院的林巧稚教授、华西医院的魏于全教授等等。这些知名的教授,在自己医院的平台上,在自己团队的努力下(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于医院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张大夫认为,一个医院的发展,一定不是靠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医院,而是靠几代人、很多团队,共同努力,才使这个医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个人,在这个团队中,起的作用有大有小。我们说的一个或者几个技术高明的医生,一定是在医院这个平台下,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上面是张大夫想到的,希望您知晓。


张之瀛大夫


还真是有!此人就是钟南山!

本人坐标广州!广州有超强的中山一院,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

可是现在广州最出名的是广医一院,因为有钟南山院士啊!03年非典前广医一院只能勉强入全国前一百,自从非典后出名后,多少患者来找钟南山!

广医一院的呼吸科已经连续十年稳居中国第一(连续十年击败协和,同济等哦),还带动了其他科室的发展,2017年广医一院综合排名已经上升到全国35名,超越了同城的中山二院(孙逸仙医院),中山三院。广医一院仅排在中山一院,南方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身后!

那你说是不是一个医生带动的团队撑起来一间医院?!




省城四美黎小楚


本人从小身体不好,山西名医遍访。有个医生从实习开始就认识我了,现在都已经退休抱孙子了。。。。。。我可以说是看着医疗科技和医术进步和变化的。

我有以下总结:

医生的医术首先是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至少5年本科3年研究生。这是一段及其漫长是时间,以至于学医以后几乎失去了转行的能力。

其次,学校出来才是开始,临床中病例简直是一个人一个样子,所以医术也是需要大量甚至是巨量的病例来积累经验的。

问题来了,怎样能够有巨量的病例来积累呢?现在的答案基本只有一个——去传统强院!越好的医院病例越多,病例越多遇到疑难杂症的几率就越大。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学成归来愿意去小医院工作吗?我想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大部分人愿意接受挑战,哪怕钱少一些。

那做为病人得病后几个医院看不好的话,你会怎么办?我自问自答一下,至少我认识的病友首先选择有科室优势的三甲医院。

结果就是三甲医院好医生越来越多,器材越来越好,病人越来越集中。

当然我不是说小医院就没有名医,但几率太小了。毕竟小医院待遇也一般啊。大家都要养家糊口的。也不是说小医院就没有好医生,医院里的医生说实话我见过的都是非常负责任的,所以我很敬重医生。

一句话只要是正规医院,看病遵医嘱就没有什么问题。

祝安康!


一只胖哒


成都有个叫诺亚全科门诊的地方,里面有一个华西看儿童生长发育的教授,国宝级专家,每周有一天在那儿坐诊。


然而没有什么毛用,对其他科室起不到任何带动作用。


因为一个全科门诊部,具备多个科室共同发展的条件,也需要多个科室一起发展才能进步。


单个科室无论再怎么强势,也没有办法直接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


至少无法带动口腔科,眼科,超声科的发展。


因此,一个卓越的医生可能会给该医院带来明显的进步,但是这样的进步属于短期的优势。长远来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久而久之,综合医院就变成专科门诊了。


这可不是进步,这是倒退。


西天总钻风


一个医生医术再高,也很难一个人撑起一个医院,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就拿手术来说,虽然一个名医可以完成全世界最高难的手术,没有麻醉师的支持、助手的配合、护士的护理、以及包括后勤保障、设备维护等团队的整体支持,完成一例常规的手术都极其艰难,更别提高难手术了。医疗和其他行业讲究的一样,是团队合作,绝不能变成独狼。

谢医生就拿在运动医学领域相对比较复杂的肩袖损伤手术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医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团队合作、各司其职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假设一名手术医生实力非常强,能够独立完成运动医学所有高难的手术,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完成一例高难的手术需要多少人的配合?

麻醉的重要性

肩袖损伤手术的体位与其他的一些普通手术有根本的不同。普通的手术患者往往是采取平卧位,患者麻醉完之后平躺着就可以了,然而肩袖损伤根据医生习惯的不同,通常要采用两种体位,一种是沙滩椅位,一种是侧卧位。


这两种体位对于麻醉师的要求是特别高的。肩袖手术必须是全麻,这两种体位无论其中的哪一种,对于患者的血压、血氧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肩袖手术是不能在肢体应用止血带的,在术中如果血压控制得过高,就会导致小血管出血严重,视野中有大量血液,导致根本什么都看并不清楚,严重影响手术的进度。而如果血压控制的过低,也会增加患者出现低血压并发症的风险,比如脑梗死的风险。更不要说在整个手术过程对于患者整体生命体征的监控与调整。


没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麻醉师来配合,虽然有可能手术能够完成,但是过程可能会非常的不顺利,这样麻醉的时间会很长,不仅增加患者的费用,而且会增加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

助手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手术主刀医生的重要性,这是对的,因为主刀医生的手术技术如果不精湛,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手术的效果。然而助手的重要性很多人却没有想到。

像肩袖损伤手术,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要有助手的配合,一名优秀的助手可以非常好的辅助主刀医生快速准确的完成手术操作,及时的发现手术当中可能被主刀医师忽视的问题,就如同赛车手身边要有一位导航员一样,助手的水平对于一台完美的手术来讲是非常重要。

其实每一个优秀的主刀医生也都是从优秀的助手过来的,只有能做好好的助手,将来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主刀医生。试想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助手来配合主导医生手术,可能会大大延长手术的时间,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患者。

护士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有些人会说:我做的是手术,医生做的好我就会好,跟护士有什么关系?


您的想法错了,一台优秀的手术,我们要求的是完美的配合,就拿肩袖损伤手术来讲,这一台手术可能要使用到几十种不同的手术器械,一名优秀的手术护士有时候甚至比手术助手还要了解手术的过程,她可以根据术者的手术操作过程及时的准备好相应的器械,递到术者手中,绝不会耽误一秒的时间。

试想一个新毕业的手术室护士,根本还不明白这些手术器械的差别以及手术的步骤,会耽误多少的时间呢?

康复师的重要性

我们还是来拿肩袖损伤手术术后举例,很多人认为手术做得好,将来就恢复的一定能好。这个想法也是不正确的,任何手术对于术后的康复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像肩袖损伤这一类的手术。

因为做完肩袖损伤手术以后,很多患者都会因为疼痛而在术后的早期不敢进行正常的康复运动,而术后粘连形成是比较快的,通常一周左右就会形成比较明显的粘连。有数据显示,术后一周不活动形成的粘连需要48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将这些粘连打开。



而如果此时有一名优秀的康复师给术后的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以及训练,在最需要康复活动的黄金时期,给予进行了正确的康复,患者的疼痛将会逐渐减轻,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将会逐渐的恢复,可以大大加快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因为手术所导致的痛苦,使患者尽快的回复到日常生活当中去。

其他科室的协同合作

我们还要考虑到后勤人员以及设备维护等一些人的默默贡献。比如麻醉师需要的供氧,比如手术室无菌环境的维护,比如供应室消毒人员提供的无菌手术器械,比如化验室医生提供的精准的化验结果,都对一台完美的手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总结

谢医生从一台手术的角度,给大家仔细的分析了,一名优秀的手术医生,如果没有整体团队的协作,没有如此多人的配合,是根本无法完成一例手术的。

如果是诊所,一名医生是完全可以撑得起来的,但是面对一家医院的整体运营,依靠一个人,而没有整体团队的配合,是很难支持一整家医院的运营的。

有人会问,那内科医生呢?内科医生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化验时的支持,如果没有药房的支持,如果没有科室护士的支持,一名医生怎么能支撑起一整所诊所医院的运营呢?

毕竟,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一家医院只有重视医生的重要性,重视医生梯队的建设,重视整体团队的培养,以患者为中心,才能称为一家优秀的医院,成为造福一方水土百姓的名医院,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名医。

以上就是对您提问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或不同的意见,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谢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