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蛹蟲草是寄生在蟲蛹上的一種菌體,顏色絢麗,呈橘黃色或橘紅色,蛹蟲草在出草的時候,從蛹體內部破出,到長成成草,尾部都是一直夾帶著蟲蛹殼的,蛹蟲草出草不易,分原基期、幼草期、成草期,每個階段的光照、溫度、相對溼度及CO2濃度都要根據其生長的狀況進行調節,過程中也還會出現一些問題。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在原基期,需控制溫度18~20℃,光照強度為250~350lx,LED燈光照24h/天,利用加溼器控制相對溼度為80%~85%,利用新風系統通3~5min/h,使CO2質量濃度不高於0.5%。空氣相對溼度較幼草、成草階段大,目的是為了利於原基更好的萌發。

在幼草期,控制溫度16~18℃,控制子實體的生長速度,使子實體粗細合適,溫度過高子實體生長速度過快、過細,後期容易出現倒伏。光照強度為100~150lx(LED燈,18h/天),降低光照亮度,使草的顏色為淺黃色,適宜生長,如果光照過強,將使草顏色加深,抑制生長,過早的進入成熟期,降低品質和產量。空氣相對溼度70%~75%,CO2濃度不高於0.5%,通風3~5min/h。同時微降相對溼度,保持在75%左右,控制氣生菌絲及黴菌的萌發。此時期切忌通風差、溫度高、溼度高,以防止蟲草子實體發生指孢黴軟腐病,造成絕收。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在熟草期,溫度控制在16~18℃。光照強度為200~300lx(LED燈,18h/天),提高光照強度促進草的顏色加深,轉成橘紅色,使草進入成熟期。相對溼度70%~75%,CO2濃度不高於0.5%,通風3~5min/h。在出草管理期階段,環境條件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在對光、溫、溼、氣的管理上要參照蛹蟲草的生物學特性,針對不同的培養期生理階段進行調控,掌握好每一時期的關鍵技術點。

出草過程容易產生出草稀疏,產生分支等問題。出草稀疏,產生分支一般是因為栽培季節選擇不當,菌絲轉色後,遇連續低溫或高溫的環境條件;培養室光照太強,通風差;使用劣質菌種,種性較差。因此應避免遇到15℃以下低溫和28℃以上的高溫;加大通風和保持200~500lx的光照;使用經出草試驗高產優質適齡菌種。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當蛹蟲草長6~10cm,顏色慢慢由淺黃色變深,草的中上部開始出現成熟的孢子,蛹蟲草頭部出現龜裂狀花紋,表面出現黃色粉末狀物(孢子即將彈射),表明已經成熟,就要開始採收了。蛹蟲草採收過早,營養積累沒有達到最高點,影響量;採收過晚,子囊孢子已開始散發,會消耗營養而降低有效成分。

採收時,需套上用酒精消毒乳膠手套,用無菌鑷子或剪刀從子實體基部採下,儘量不要碰傷子實體,同時去掉根部殘渣和汙物,將叢生的基部互相聯結的子實體分開,並清除攜帶的部分培養基。然後將採收的蛹蟲草整齊地放在一起,最好直接放在潔淨的烘乾篩子上,以便及時烘乾或晾乾。注意千萬不要在太陽光下曝曬,以防子實體退色。採收要及時,採收過早,營養積累沒有達到最高點,影響產量;採收過晚,子囊孢子釋放,會倒伏、枯萎、腐爛,消耗營養而降低有效成分。採收完需對栽培室進行徹底清掃消毒處理。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工廠化一般只採收一茬,如小規模種植戶在採收後補充一定的營養液,將培養基稍壓平,再扎薄膜放到適溫下遮光使菌絲恢復生長。待菌絲恢復後再進行光照等處理,使原基、子實體再次發生,可採收二潮蟲草,產量及質量不如頭潮菇。採收與分級可同時進行,按照分級標準將各等級的蛹蟲草分別放置。目前用小麥、米飯培養的蛹蟲草子實體尚無統一標準,遼寧等地根據子實體的色澤、粗細、長度等不同分為四個級別,具體如下。

①特級子實體:長8cm以上,淡紅棕色,粗細均勻,無根基,無雜質,無烤焦,無黴變,無蟲蛀,無異味。②一級子實體:長7~8cm,色金黃,無白色,無根基,無雜質,無烤焦,無黴變,無蟲蛀,無異味。③二級子實體:長6~7cm,色紅黃,上粗下細,邊皮修剪粗細均勻,無根基,無雜質。④等外子實體:為長5cm以下的剪貨、渣皮、碎貨等。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如果蛹蟲草栽培的規模不大,數量不多,可採用自然乾燥方式。在晴朗的天氣晾乾蛹蟲草,避開陰雨天氣,否則蛹蟲草子實體易變褐、變黑甚至黴爛。將採收的蛹蟲草子實體攤放在篩簾或竹蓆上,置陰涼通風處進行晾曬,要經常翻動,以加速乾燥。曬到含水在12%以下時即可。經過乾製的蛹蟲草子實體其重量為鮮重的1/6,體積為鮮草的1/3,顏色要比鮮品深些,呈橘黃色,烘乾時間一般需要6h左右。當蛹蟲草幹品降至室溫時,裝袋密封,遮光、低溫儲存。自然乾燥使用的工具簡陋,成本低,但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也可利用電能加熱的烘乾設備,可以用木板做成烘乾箱的箱體,裡面設置多層層架,放置烘乾篩,通過在箱內設置的電阻絲來加熱,使蟲草表面受熱促進水分擴散,以至烘乾。它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易於控制乾燥條件,時間短,效率高,質量好,還可以殺死一些蟲卵、黴菌的孢子等,能夠提高產品的商品價值和延長保存時間。具體方法如下: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將子實體按照色澤、粗細、長度等要求分為不同的等級,整齊均勻擺放在烘乾盤裡,每平方尺大約擺放0.5kg。採收後的蛹蟲草及時烘乾,烘烤時,緩慢升溫(起始溫度36℃,每小時升溫小於等於7℃,烘烤溫度60℃),同步排溼,最後1h 70℃烘烤,至蛹蟲草含水量下降到12%為止。注意乾燥過程最好不要翻動,當烘至觸摸蟲草有扎手的感覺,用手能掰斷子實體時,這時說明含水量已經達到12%,乾燥可以結束了。此時的子實體容易折斷,因此需要在房間放置4~6h回潮,注意事先在房間地面灑點清水,回潮的蛹蟲草乾燥且柔軟,易於包裝。

烘乾過程中須注意事項:將分級的子實體均勻地攤在烘乾篩上,然後進行預曬。在烘烤之前,最好預曬2~3h,使表層大量自由水迅速蒸發,以節省能源。表面水分散發一些後,至草體發軟就可以放入乾燥設備中進行烘乾。無論採用何種乾燥設備,在烘製時一定要掌握好溫度、排溼、倒盤及烘烤時間。溫度控制是保證質量的關鍵,一般乾燥過程中的溫度控制在40~60℃。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排溼有利於水分的蒸發,加速乾燥。但排溼的同時,伴隨有熱量的損失。所以,當烘室(箱)中溼度達到60%以上時,應開始排溼。每次排溼10~15min。時間過短起不到排溼的作用,時間過長溫度下降幅度較大。在烘乾中還要倒換烘盤,一般的烘室,不同的部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溫差,為了使烘乾的蛹蟲草質均勻一致,必須定時倒盤。

蛹蟲草乾製品在網上的價格大致在50元左右一斤,而採收後的蛹蟲草除了鮮銷或乾製外,還可以在子實體達到6分成熟時,在無菌條件下將封口膜換為透明封口膜,擦盡盆(瓶),貼上標籤,作為觀賞蟲草出售。消費者在享用之前,可增加一定的觀賞享受時間,同時可以增加一定的銷售利潤。我是農人答農事,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蛹蟲草出草不易,在頭部孢子即將彈射之前,就要開始採收和乾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