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葯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從十二月到現在,這產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持續了很久,很多人都在盼望著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藥出來,但是每每聽到專家說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心情都非常失落。

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非常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講講,一種新藥要經歷什麼樣的步驟,才能進入臨床救治病人。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藥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前,我們瞭解到的會給人類造成嚴重健康問題的冠狀病毒主要是SARS和MERS,在對抗這兩種冠狀病毒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總結了以下幾種研發新藥的策略,下面我們來詳細的介紹這幾種研發策略。

一、測試已有的廣譜抗病毒藥物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用於治療冠狀病毒肺炎的藥物有利巴韋林、干擾素、親環蛋白抑制劑,都屬於已有的廣譜抗病毒藥物。

這些藥物早已獲批上市,確定其可以治療不同的病毒感染,而且這些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特徵、使用劑量、潛在療效和副作用都是明確的。

不過有利也有弊,因為這些藥物是廣譜抗病毒藥物,應用範圍太過“廣譜”,不能非常有針對性的治療某一種冠狀病毒。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藥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二、在現有的數據庫中篩選可能對新冠病毒肺炎有療效的分子

這種策略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大數據進行高通量的篩選,其中不僅包括一些我們預測能夠對新冠病毒起作用的藥物分子,還有一些原本沒有被我們考慮到而忽略的分子。

比如前段時間很多研究者提出治療HIV的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新冠病毒有效,也屬於通過這個策略找到的藥物。

但是也有研究者提醒道:儘管許多藥物經過預測、體外實驗表現出良好的抗冠狀病毒活性,但在人體內,反而沒有特別好的療效。人體是個更加複雜的整體,想要藥物更有針對性,就不能只看體外的預測結果。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藥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三、開發新藥

這一種策略更直接且更有針對性,可以根據冠狀病毒的基因組信息和病理特點,量身定做藥物,理論上來講,這種策略從效果上會比前兩種策略要更好,但是卻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

一種新的藥物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很多的步驟,不僅需要驗證藥物在人體中的代謝情況、副作用,還需要開展動物和人類的臨床試驗,來觀察藥物是否有效且安全。

這一套流程走完可能需要耗費數年的時間,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藥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一般,抗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作用於我們人類免疫系統的,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反應,以控制冠狀病毒的複製和感染;還有一種就是作用於冠狀病毒的,直接抑制病毒的複製。

如果把與冠狀病毒的對抗比喻成一場戰爭,那麼打贏這場戰爭,一方面靠的是提高自身作戰能力,一方面也可以消弱對方作戰能力。

不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大量科研人員的努力,希望能夠在我們的努力之下,找到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最好的方法,一同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