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給廣東人一根網線,撬動“宅經濟”熱潮

正要備考研究生的吳瑤,這段時間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微信小程序上預約口罩。吳瑤的媽媽是一名中學老師,每天為自己的學生通過直播授課;爸爸是一名律師,近期通過微信聯繫客戶、解決問題。

這是眼下廣東典型的全家“宅”生活的場景。

2003年的非典疫情,讓電子商務、網上交易被大眾所接受,以淘寶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快速崛起。中國的消費互聯網進入狂飆突進的發展黃金期。

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然而,對於寬帶普及率全國前列的廣東來說,只要通過一根網線,就能從線上到線下撬動消費鏈、物流鏈和產業鏈。

一句話概括,“宅經濟”已經成為廣東在疫情防控時期出現的經濟新趨勢,專家認為,其影響很可能將是長期的、持續的。

買菜新習慣,凌晨守著手機點單

家住廣州天河北的劉女士養成了新習慣:夜裡守著手機,零點一過就在“盒馬鮮生”APP下單。第二天一早,商家將當日新鮮菜快遞到小區,由物業送到家門口。

“線上買菜很新鮮,價格差不多,買進口水果和海鮮很划算。”劉女士說,除夕以後,她每天或隔天都會在線採購。

廣東本地企業也嗅到商機。惠州市四季綠農產品有限公司以往主要向酒店、商超、學校和企業供貨。春節以來,“送菜上門”的業務量增長十倍左右。

观察|给广东人一根网线,撬动“宅经济”热潮

在線買菜,解決了飲食需求,在線遊戲、在線診療、在線教育等線上服務則為“宅經濟”加了一把火。

观察|给广东人一根网线,撬动“宅经济”热潮

每天下午三四點,是廣州市民餘佩掀的遊戲時間,由於假期的延長,連線玩你畫我猜、鬥地主、狼人殺等各類小遊戲成了她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

在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和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粵教翔雲數字教材應用平臺”賬號,吸引43萬師生登記註冊。

文化服務的上線速度也在加速。

春節期間,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騰訊聯合打造微信小程序,提供100家線上博物館服務,陳列展覽近300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街面上的人流大幅下降,但在互聯網上,則完全是另外一幅火熱場景。

換言之,廣東經濟活力和韌性仍在,只是部分消費行為發生延後,很多經濟活動的場景發生了變化。

遠程辦公、視頻面試……工作場景加速上“網”

2月10日,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區內的光峰科技迎來正式復工。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該公司900餘名管理、研發及製造人員近八成到崗,未到崗的員工採取線上“雲辦公”。

騰訊微信部門工作人員透露,當天隨著各地企業迎來複工復產,企業微信的後臺服務器請求上漲超10倍。

兼顧疫情防控和日常經營,使“雲辦公”成為很多廣東企業的選擇。

观察|给广东人一根网线,撬动“宅经济”热潮

在廣州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上班的方女士,這幾天都要通過QQ會議室與同事線上開會。“在廣州的同事線下開會的內容發到工作群,我們遠程辦公進行了解和討論,改進冬令營培訓課的課程設計。”方女士說。

观察|给广东人一根网线,撬动“宅经济”热潮

與快速變化需求同步的,是廣東企業的快速響應。

春節以來,企業微信以每兩天一次的速度迭代產品,推出免費開放300人的音視頻會議,上線“在線問診”,提供第三方應用市場疫情專區等。

針對部分企業“遠程面試、合同簽署、發薪報稅”等特定場景需求,騰訊還與20多家合作企業推出並升級“在線辦公急救包”,為企業復工做好保障。

2月10日,58同城招聘發佈報告顯示,在採取延時復工的企業中,55%企業採取在家辦公方式,接近半數的企業招聘者持積極嘗試態度。

與此同時,娛樂需求自線下轉至線上,也為直播等新興業態帶來發展機遇。

在廣州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荔枝建立了國內首屈一指的UGC(意為用戶主動生產內容)音頻社區,公開數據顯示,半個月來,活躍用戶同比提高了近六成。

疫情防控期間,在該平臺上,有一線醫護人員用聲音寫戰地日記,有三五成群的好友在荔枝在線K歌,也有用戶聚集用聲音為武漢加油……

“現在大家也不方便走動,用脫口秀的形式傳遞歡聲笑語,也許可以對聽眾有所撫慰。”荔枝脫口秀主播王帥帥說。現在,他的直播間平均每天每場都有上萬人收聽。

無形網絡背後,是“硬核”產業鏈

嚴格的疫情防控,短期對餐飲、線下銷售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孕育著新的經濟動能。

“我相信在疫情結束後,會有更多人習慣在網上下單買菜,因為更加方便。”四季綠總經理伍一輝表示,企業已經在全國7個省佈局了20多個基地,可以保證“送菜上門”的全年穩定供應。

這一模式得到艾媒諮詢CEO張毅的認同。他表示,在信息時代,單純依靠線下銷售的零售、餐飲等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相反,兼顧線上、線下業務的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衝擊較小。

醫療、教育等服務領域的“在線”趨勢,也被寄予更高期望。

“疫情防控期間可能催生在線教育、網絡辦公和社區醫療等新業態或新經濟。短期內,特別是3、4月份,在線教育的需求預計將有很大增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表示。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博士曹佳斌認為,疫情催生了“宅經濟”,從中長期看,智慧城市功能將迎來爆發,併為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新產業帶來絕佳機遇。

隨著廣東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經濟發展機遇,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靠一根網線,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互聯網經濟所有的訂單最後都要落到實體經濟上,廣東的第二、第三產業體系是國內最齊全的之一,這又與龐大的互聯網用戶規模相匹配。” 劉金山說,兩者的疊加,為廣東“宅經濟”和新興業態的發展帶來獨特優勢。

【策劃】王溪勇

【統籌】鄭佳欣 黃應來

【記者】王彪 李赫 歐志葵 彭琳

【實習生】翁錡 黃敏璇

【出品】南方經濟智庫

【作者】 王彪;李赫;歐志葵;彭琳

【來源】 南方經濟智庫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