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國風·秦風·無衣》)

自有人類以來,災難就與人類共生共存。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從來就不是刀俎上的魚肉。

災難就是沙場。人們像面對強敵一樣,在災難面前定然是團結互助、同仇敵愾、共克時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庚子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約而至。疫情的突然到來,讓人措手不及。如狼入羊群,霎那間,彷彿一下子打開了潘多拉魔合,疫情從江城武漢向中華大地肆意橫行。

人們的生活常態被顛覆,生活畫卷被撕裂,人的寶貴生命被吞噬。面對疫情,陣地戰開始了!城市成了孤城,村莊成了孤島,家也成了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疫情在考驗著人類。

人類也從來不會被疫情嚇倒。

經過無數次的“戰疫”淬火,在疫情面前,人的心靈變得越來越強大,他們再也不會在驚恐萬狀中苦苦掙所,再也不會在杞人憂天中心神不寧,再也不會在生死考驗中驚惶失措。

在疫情面前,情緒的惡劣比疫情本身更為可怕。人類永遠不會失卻固有的崇高和尊嚴,永遠不會失卻固有的道德和責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這就是人類的使命和擔當。

在疫情爆發後,無數的白衣戰士衝在第一線;無數的子弟兵衝在了最前沿;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往武漢。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疫情在漫延,全民在行動!

省自為戰,城自為戰,村自為戰,區自為戰!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就在我們身邊,有這麼一群青年,他們自籌資金,想盡千方百計,從異地他鄉購來消毒液、口罩、蔬菜,一次又一次把愛心送到社區、送到醫院、送到農村,送到防疫的第一線。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他們是:王恆、柳美坡、劉洪賓、(筆者)、丁義亮、劉洪凱、張希法、陳柯、李金柱。他們是一夥青年,手裡也許沒有多少錢,但他們從來不缺對社會的責任和愛心。

這次“愛心行動”的發起人叫劉洪賓,一位剛滿三十歲的青年俊彥。在2020新年到來之際,他自購油、大米、白麵到農村訪貧問苦。他組織文化下鄉活動,給村民送豐盛的文化大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疫情到來之後,劉洪賓再也坐不住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和上述朋友一說,就得到他們的一致贊同。於是,一場自發的愛心活動在全縣展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他們在奉獻。奉獻的是抗疫的物資,奉獻的更是無私的愛。愛是克敵致勝的最有效的武器,它賦予人們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能阻擋任何突入其來的不幸和災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戰勝疫情的武器是科學、是技術,更是愛的力量。

有愛,痛苦、惆悵和恐懼就永遠佔據不了我們的心靈。無疆的大愛會為所有的人建立起固若金湯的屏障。愛能撫平心靈的傷痛,能縫合生活的裂痕,能鋪就前行的道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大唐時候,日本國長屋王制造了千件袈裟,袈裟上繡著四句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他們把這些袈裟送給了我國的高僧鑑真大師。大師深為感動,起心發願東渡日本弘法用。於是,譜寫了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中國,雖然山川相隔,可是清風明月,卻為我們所共有。兩國人民同戴一天,是命運共同體,自當同心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隔山,隔水,隔不住人類之間的大愛。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愛心團隊在行動

有愛,誰也不會孤獨;有愛,每個人都有明天!

為了愛,劉洪賓的愛心團隊繼續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