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少的文字表現極大的意境,有哪些例子可以說明?

康定全


問題:極少的文字表現極大的意境,有哪些例子可以說明?文字的表現力或者說漢字的表現力能有多大?

....

前言

用極少的文字表現極大的意境,是古詩詞的特點,文字的表現張力有多大,取決於作者的學識和文字的駕馭能力。適合的選取意象,巧妙的意象組合可以形成寬廣的意境,高超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也可以給讀者帶來廣泛的聯想。

一、省略

相對於散文來說,詩短小得多,因此省略成了詩家語最明顯的特點之一。

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省略主語。

又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省略了“我看到”。

又如:佳人拾翠春相問,省略了“在”。特別注意這個春字,剛學詩的人, 不敢把春字放在這個位置的。

二、含蓄 留白

劉皂的《渡桑乾》:

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

結尾絕佳,意味含蓄而深遠。

三、多意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寫的人可能就是寫了眼前所見,但是詩的文學屬性決定了,讀的人一定會聯想.........

四、寄託

寄託往往有言外之意,表面是一層意思,背後是一層意思,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古人說一些景語皆情語,表面是環境,其實是心境。

結語

好的詩詞作品,有多重語境,有言外之意,有隱喻寄託,而且還是用及其簡略的字來表達,最短的五言絕句只有20個字,卻有無數的千古絕唱。結尾處再放上幾首:

  •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想在這裡舉例一首俳句詩。

“我知這世界

本如露水般短暫,

然而,

然而···”

這首俳句詩,是一首非常經典的俳句詩,出自日本著名俳句詩人小林一茶。

這是其在歷經了許多坎坷與磨難之後寫下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詩,此詩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但卻由大的世界到小的個人,由淺的表面到深的思考,由具體到抽象,由平鋪入轉折,帶給讀者有關世界,有關人生,有關價值的種種思考。尤其是其結尾處的“然而,然而···”一轉再轉,帶給讀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感受。

世界,很大,很廣,我們每個個人,卻又很渺小,很微弱。所以,很大的世界也可以如同露水一般,轉瞬即逝。在它面前,個人顯得是那麼的無用,聚散離合,陰晴圓缺,都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渴望著“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但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像一個"蜉蝣”一般寄居在這個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然而,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擁有一種穿透生命長度的力量,我們用自己的喜悲,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創造出的價值,來無限拓寬了自己生命的寬度,那是一種氣魄,一種勇氣與信念。


文學少年洛塵君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出自蘇軾的《江城子》

這句詞是蘇軾對亡妻的真情流露,自然流暢,渾然天成

第一次聽到這首詞是在中學課堂上,語文老師讀到這裡的時候哽咽語塞,

他是年近四十的單身男人,等我們抬頭看時

他已泣不成聲,淚流滿面

後來我們才知道,他有個大學同窗的女朋友,兩人一起走完四年

原本打算畢業就結婚的,但是後來兩人出去旅遊時遭遇車禍

老師重傷,師母當場死亡。

師母的夢想是結婚後做一名語文老師

這位身高180的漢子不是為自己而活,

他揹負著另一個靈魂的念想,且至今未娶。


“同是天涯淪落人”

蘇軾和我的老師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喪偶之痛,念念不忘。

宋詞剪短而精煉,將情感積壓在枯燥的文字之下

只有淪落人才能懂得淪落人的內心

用詞幹淨、表達流暢、情感充沛

想讀懂詩詞中的“意境”,你自身的境界就要與之相匹

才能感受到震顫心靈,天庭洗禮的共鳴感

沒有境界,你是難以審美的,終究只是牛嚼牡丹,浪費臻品


分享四跡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想到的是這句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

八個字,都是十分平常的字,卻非常有畫面感,寫出了深秋寂寥之感,讀之如身臨其境。


還有這首所有人都會背的元曲: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僅僅羅列了一些名詞,便為讀者展現出了一幅孤寂壓抑、秋風蕭瑟的畫面,讀之令人斷腸。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一個“直”一個“圓”,平平無奇的兩個字,卻描繪出了塞上蒼涼壯麗的落日景象。一代文豪曹雪芹十分欣賞這兩句,他在書中借香菱之口讚歎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頗有相似之處,雄渾壯麗,彷彿使用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一般。


夢露居士


看很多朋友說到了俳句,確實日本文學當中的俳句很多都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我知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

又如:朴樹散花,不知去向。

俳句以其極佳的意境讓讀者回味無窮。

此外,回到問題,舉幾個例子說明。

1、風雖大,卻繞過我靈魂。———西貝

2、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

3、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海子

4、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5、我永恆的靈魂,注視著你的心,縱然黑夜孤寂,白晝如焚。———蘭波

6、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木心

7、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木心

8、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泰戈爾

9、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

10、在現實斷裂的地方,夢匯成了海。———顧城

一時之間,腦子裡首先蹦出這幾句,先答為敬~

我是沐陽,與文字糾纏一生~


沐陽說


文字極其簡單,意境極其深遠遼闊的句子,人類創造了很多。這裡我首推《道德經》。文字極其簡略優美,你可以說它是詩歌,又像散文,甚至是格言。可以從多角度去閱讀。比如: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3:治大國若烹小鮮。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虛極靜篤。

6:樂與餌,過客止。

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8:飄風不終朝。

9: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自哲學


當然首推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了,一共四句,22個字: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陳子昂唱出千年迴響↑

這首詩,放在任何時代,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能夠產生穿越時空一般的共鳴。

讀歷史書多了,有時候會在午夜夢醒時分,想起某位古人,我會心生疑問;“他真的存在過嗎?”

李世民長什麼模樣?趙飛燕又漂亮到什麼程度?趙光義有沒有親手殺死趙匡胤?可惜,前不見古人,永遠不可能看到那些古人身影和音容笑貌了。

後不見來者,未來會是什麼樣?車子能不能飛天入水?視頻聊天能不能用全息人像,宛如遠方那個人就在自己面前?人類能不能到火星定居?傳說中的地球毀滅前,到底會是什麼場景?

可惜,後不見來者,你看不到未來那些人那些事。

↑陳子昂毫無疑問極具歷史想象力↑

念天地之悠悠,每當看到殘酷的戰爭歷史,都會感慨“寧為太平狗,不當亂世人”,多少黎民無辜,慘死在戰爭中,有時候人的生存,真是比登天還難,想到這些事,唯有“獨愴然而涕下”了。

歷史迷人之處就在於,我們能夠知道我們從何而來。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全國人口統計數字約3600萬人,我們今天的大部分人口,都是他們的後代,路上某個陌生的朋友,可能和你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呢。

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全國統計共有8907546戶,約46019956人,可是,僅僅十三年後,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全國統計戶數只有2190000戶,人口只有隋朝鼎盛時期的四分之一,扣除統計漏報的因素,人口的大幅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我們都應該慶幸,不管當時死於隋末唐初戰爭浩劫中有多少人,我們一定都是倖存者的後代,也就是說,我們的祖輩成功的在連綿不斷的戰事中僥倖活了下來。

這是歷史殘酷的一面,卻也是歷史迷人的一面。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深夜靜思的時候,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去想象親眼看到當年的人,當年的事,必能在內心深處產生久久的迴響。


我見青史多嫵媚


蠻多的吧,看到題目腦子裡唰唰唰蹦出了很多,待我慢慢寫來。

要說極少文字表現最大的意境,我首推《百年孤獨》的開頭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雷奧連諾·布恩迪亞上校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下午。——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這樣的一個開頭,引發了多少作家爭相模仿。我第一次讀《百年孤獨》,只這一個開頭,就深深地被吸引了。第三視角的平淡描述,過去與未來的撕扯,魔幻現實的意象就這樣突如其來。

32歲的亨利坐在那裡,深情的目光望過去,都是自己22歲的影子。——《天下足球》

熱愛足球的人都知道《天下足球》的煽情功力。22歲,正是人生中最美的年齡,32歲,剛過而立之年,慢慢地有了蒼老之感。回望10年前,你又有怎樣的感情呢?


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著把舊鑰匙,敲打厚厚的牆。——顧城《小巷》

我很少讀現代詩,但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首《小巷》之後,就再也不能忘記。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da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

我想,不管是誰,讀到這句都能體會到詩人無限的鄉愁吧?


不時有一兩個星刺入了銀河,或划進黑暗,帶著發紅或發白的光尾,輕飄的或硬挺的,直追或橫掃著,有時也點動著,顫抖著……餘光散盡,黑暗似晃動了幾下,又包合起來……——老舍《駱駝祥子》

誰能想到,這竟是一段床戲。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陳繼儒《小窗幽記》

寫的是庭前花,天外雲,實際上寫的是人生。


一念之喜,景星慶雲;一念之怒,雷震暴雨;一念之慈,和風甘露;一念之嚴,烈日秋霜。——洪應明《菜根譚》

喜怒慈嚴,情緒變換,一念塵埃,一念菩提。現在有幾個人真正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來來來,喝了這杯還有三杯”——論一句話破壞意境。


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在最好的年齡,喝最好的酒,愛最愛的人。最愛的一句詞,沒有之一。



也可自話


如果要說對極少的文字卻表現出極大的意境,那我首推詩人顧城的《一代人》。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記得當年聽到這句詩詞的時候,是上世紀90年代國際大專辯論會上覆旦大學隊的四辯蔣昌建的總結陳詞。這句詩歌如此經典,但是對於我而言,真正理解它的內涵,自己卻是跨越了很長一段時間。


當初,就是看大專辯論會的時候,自己還上初中,那時候根本不知道這句話是詩歌,更不是知道這首詩歌的名字叫《一代人》。我當初喜歡這句詩歌,能夠瞬間記住這句詩歌,是因為它字面上的含義,就已經非常震撼人心了。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那種畫面感油然而生,而轉瞬之間,下一句“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那種哲思般的意境,光明與黑暗的對立,善良與罪惡的衝撞,白與黑的交匯,在這短短几個字的表達中,衝擊著讀者的心靈。


蔣昌建當年辯論的總結陳詞,我幾乎已經忘記了,但是這句話我永遠都記住了。


90年代,沒有網絡,我作為小屁孩,也不知道這是一首詩歌。後來長大後,偶然在《南方週末》上看到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的新聞事件,我才知道,原來我一直鍾愛的這句話,是顧城的作品,名叫《一代人》。


看到《一代人》這個名字以後,在聯繫詩句的內容,一瞬間,我的內心又再次被這首經典得不能再經典的詩歌衝擊到了。


詩歌標題的《一代人》其實簡單三個字,卻意涵深刻,他指代的卻是文革十年浩劫的那一代人。年輕的朋友可能不能體會十年浩劫的真正含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喜怒哀愁和人生的無奈。作為70後,我也是通過很多的文藝作品、傳記、紀實報告等,才對那段歷史有了一個梗概的瞭解。


《一代人》中的“黑夜”,“黑色的眼睛”,在讀者瞭解到了歷史創作背景之後,字面背後的意涵立刻又多了幾份歷史的滄桑和厚重,而“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又瞬間將原本的沉重、壓抑、灰色一掃而光,彷彿讓人感受到了劫後餘生般的幸福。這一切與那段歷史的故事是如此的貼切。


可以這樣說,《一代人》這首詩,如果沒有了這個標題,整首詩的意境立馬跌落一個層次,有了這個點睛之筆一般的標題,整首詩的內涵和表達上的意境,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顧城,這個原本在國內詩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在風頭正盛之時選擇了出國,但是卻在國外過著很痛苦的日子,最後把妻子殺害之後,自戕而亡,讓人不勝唏噓。雖然如此,但是卻不影響我對他所作的這首《一代人》的喜愛。


雪天驚雷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銀河英雄傳說》


出自日本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中,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在少年時對好友齊格弗裡德·吉爾菲艾斯說過一句話“わが徵くは星の大海”。

《銀河英雄傳說》是田中芳樹創作的架空歷史小說。講訴了一部以浩瀚銀河為舞臺的壯麗英雄史詩,全書共十卷,200餘萬字,由德間書店發行。

原本銀河宇宙三分天下的微妙關係,被帝國內崛起的天才戰略家萊因哈特打破,率領兩萬艘艦隊踏上征途的他,遇上了他畢生的夙敵——同盟軍的楊威利,並展開了首次的智謀激鬥……亞姆立札星域被同盟軍的鮮血所染遍。不敗的魔術師楊威利能否解決這一連串的危機……一場規模壯大的太空戰記由此展開!

這是後來的銀河帝國皇帝萊茵哈特在闡述他志向的時候說出來的。跳出了狹隘的當時腐朽帝國的爭權奪利的小格局,氣象宏大,甚至跳出了銀河系,可以說古往今來無出其右者。

讀之令人眼前豁然開朗,為之熱血沸騰,一直被引用,比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直接把“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為宣傳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