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即使教师工资上涨,工作积极性因职称在工资上的干扰也不会明显提高,您怎么看?

百姓茶馆话人生


工资是由市场机制外加政府调节决定的,不是劫富济贫想加就加的,如果高的特多,恐怕你就没有这个岗位了……竞争肯定惨烈


晨晟8


桃子老师是一个教师。我以我的亲身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工资只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之一,当然今天我们只谈工资对教师积极性的影响。

题主谈到即使教师工资上涨工作积极性因职称在工资上的干扰大家积极性也不会明显提高,这是肯定的。

实际上同事们平时都很和睦,但是每每涨工资时到显得挺别扭。为什么呢?就是长得多少问题。职称高的长得多,职称低的长得少,差距有时还不是一点点。因而涨工资时大家还到不谈工资了,大家心知肚明,都感觉别扭,这都是职称惹得祸。

教师行业干的好坏没有明显标准,工资唯一挂钩的两个因素就是职称和年龄。由于没有明显标准,所以职称评定中存在种种问题。甲评上了,乙气不过,因为乙觉得甲还没有自己教的好,只是甲有人罢了。如此这般,乙的工作热情减退,甲评了职称,感觉自己没有了奋斗目标了,热情也随之减弱,大家回到原点。但是涨工资时矛盾又一次凸显,因为甲长得多,乙长得少呀!

本来涨工资时件好事,但是由于职称差别,差距越来越大。职称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还到成了阻碍教师积极性的绊脚石,不如取之也罢!

我是桃子老师!一家之言,同意的点赞,有异意的评论发表!谢谢!


桃子老师tz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工资上涨确能增加教师的生活幸福感,进而增加工作积极性,然而,幸福感是相对的,是与周围其它人相比较形成的。干同样的活,如果涨工资后你的收入与其它老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你还能幸福的起来吗?八十年代,你家有一万元就超级幸福了,被称为“万元户”,因为村里你最豪;现在你家有两万,但村里普通人家都有几十上百万,你还能有幸福感吗?老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然,人的能力有差异,完全平均化的吃大锅饭更会打消教师的积极性。如何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呢?按劳分配是个好办法:利益分配按教师付出劳动的质和量进行分配。只要如此,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只有让职称与利益分配脱钩才能让高职称者放弃躺着获利的心态,才能让低职称者更有获得感,进而更愿意付出,乐意付出!


冰剑2019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切中当前许多教师的思想实际:即使工资涨得再高,教师的积极性也不会因此有大的提高。原因是:

1、职称申报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不正常现象,已经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职称的资格条件和名额比例限制,并没有看到较大调整的迹象,使部分教师感到晋升高级职称无望而失去信心。这种思想情绪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追求个人更高收入和更多利益,是人类的共性,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又往往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于是便有了攀比,这山看着那山高。收入上的绝对平均只能养活平庸,不能激发积极性;过大的收入差距又增加了逆反心理。以职称工资为主的教师收入分配机制不改变,其他的补充措施跟不上,如教龄津贴、10%的加提、绩效工资、班主任费、乡村补贴、车补等,仍然制约着教师的积极性。

3、社会人群中对教师职业略带歧视性的偏见,也使原本工资收入就不低的教师在人前抬不起头来。笔者当地退休教师6、7千,有的近8千,为什么一般不透露自己的具体收入?就是怕被人酸。一位医院护士长在老师面前直言:每月提成加奖金就万元以上!小区的有位家庭妇女指着走过去的人说:这是个退休老师,退体金7千多呢!别人只是用眼角斜睨一下,流露中不屑一顾的样子。酒局上介绍一位老师,同桌几乎无人与之交流,介绍一位某局干部,立马有人寒暄敬酒、相见恨晚。教师的地位和尊严到了这步天地,涨点工资又有何用?


理想需求和现实供求的矛盾,政策制定和实际执行的偏差,个人利益和工作奉献的碰撞,以及社会对教师形象的扭曲和偏见将长期存在,单纯靠提高工资、换取教师的积极性是不现实的。当前紧迫的任务是,如何增强全社会的道德理想信念、崇尚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扯题太远,欢迎批评!


鹰眼看社会


不患寡而患不均,真的,既使给教师长工资,由于职称的不同,而导致工资的差异那么大,低工资老师心里也不会平衡。说句实话,现在的职称评定,水份太大了,根本不能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那么多的证书,都是凭能力干出来的吗?东拼西凑的论文有几个不花钱的?反复做秀的所谓公开课带着极强的目的性,猫有猫道,狗有狗道。扪心自问,凭这样的条件评出来的职称,真的对教育教学有意义吗?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排除人为操作,就算是凭真木事评上的,工资相差上千元,差别不大的两个老师,未评上的能心安平和吗?答案是否定的。没关系,没门子,索性消极怠工。这就是职称惹的祸,由职称异工资差引申出来的不满。


用户2617617440490


这事我很早就想说了,外地啥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家这边啥情况我是了解的,现在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所以小学初中的老师什么情况我是有发言权的,我们家这边补课之风挺严重的,校外培训学校,看护班遍地开花,有没有文化的都开一个,都知道孩子钱好挣,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也就高中文化开小学看护班一年剩了十万,我小时候的邻居三表大学毕业,就是那种拿钱就能去的那种大学,现在也在当补课老师,校外补课真是良莠不齐,前两天看新闻还看见说要提高教师待遇,我真想呵呵,再提高能提高多少,就说我家孩子小学班主任开看护班,每个孩子收550元/月,孩子回家会告诉我他们班哪些同学都去了,寒暑假补课是七百几来着?我有点忘了,老师一年稳剩18万,初中班主任开看护班一个孩子每个月大约1500元每月,大伙自己算一年剩多少钱?国家再给教师提高待遇有十八万多吗?在金钱面前谁不动心?有的人会说举报他她,自己想想,你自己孩子在人家班里,你真不怕穿小鞋吗?你还能没事就给孩子转学吗?而且换个角度想,学校老师教学水平肯定比校外培训学校水平高吧?而且他她了解自己的学生吧?他她会真心认真的教孩子吧?跟校外的比?学校老师补课的事其实是公开的秘密,教育局是查的严,但是老师招的是本班级的学生,都是小范围,都守口如瓶,不出去说,教育局能查到啥?查完了换个地方再开,除非你把老师开除公职,但是你教育局还能把所有老师都开除吗?也就体育老师,地理老师,历史老师,政治老师,生物老师清白,因为她他没啥可补的,想开都开不了😀,有的时候被举报的只能说明这个老师师德太次,比如有个初中班任,班里孩子都在她家看护班,但是有个孩子没去,什么补课班都没去,因为本身孩子学习好,家庭条件也不太宽裕,这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骂孩子,她家要穷死了,她姥植物人,这个那个的,这样的老师不能惯着她,一定要举报她,因为她侮辱学生人格了,对孩子心里造成伤害了,必须收拾她,但是很多老师还是不错的,除了开看护班挣钱,对学生还是挺好的,你说学生家长还说啥啊,补就补呗,花钱让孩子舒坦呗,这事谁也解决不了,除非国家严查,不论是校内校外一律不允许开补课班,看护班,这可能吗?


嫘祖


的确,目前很多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功利性太强。

在一个学校之中,年轻教师工作积极性相对来说较老教师会高些,因为年轻人有机会、有发展。

记得我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工作非常积极,一位老教师就说,真羡慕你们,工作有热情,但是工作十年之后,可能就不会再有热情了,因为棱角会被磨平。当时我还不太信,工作兢兢业业,每天都会付出别人二倍的努力投入到教学中,不叫苦叫累,一转眼工作二十年,即发现自己评职没评上,荣誉没得到,不得不说对于自己是件悲哀的事情。后来反思自己,情商不行。

目前来看,老师的工资与职称挂勾,职称高,工资高,甚至是低职称教师的两倍以上,但职称评定与是否努力工作联系不大。

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简直就是个工作狂,早八晚五,一坐一天,越能干,所有重活、难活都压在他身上,因为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可是一评先进、评职就排后边。当然没他能干的人要不当上领导了,要不评上职称了。工资待遇也比他高许多。

人真是一种惯性思维,能干活的人好象活应该这样的人干,而不能干活的人偶尔干点活,学校领导乐够呛,回头给个荣誉鼓励一下,苦了这些能干活的人。另外,工作二十余年,发现当年不把学校当主业而把精力放外边的人,这几年学校要求严了,又都回来上班了,通过以前在社会挣到的钱走关系,发论文,也很快评上职称了。

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长此以往,连一些努力工作的人也不干了。只能说职称评聘制度还需要改,真正能鼓励一些积极工作的人,让积极工作的人得到应有的待遇。


多试试


把职称取消吧,我觉得我都快疯了,我们学校参加工作2年的年轻教师,为了用我们班级孩子录课,排练了整整两周。领导听完后,说不行,现在又换成手工课,又开始新一轮的排练,连她自己都说还得再演一演。弄得学生上课下课的背词,排练。还一整管我要课,弄的我的课都上不好,。。。。。无语😓


奋斗202137990


教师工资肯定年年涨。那么,涨工资不能战胜高职称!?——职称太重要了。

〖一〗

国家已经建立健全了教师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基本上是,每年必调薪级工资,隔一年必调基本工资或者说绩效工资的格局。这样,使得教师的工资待遇能够稳步增长,让所有的教师不再因为工资报酬和待遇而发愁,从而能够安心从教,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种机制已经受到广大教师的赞誉和支持!

大家都知道,这种政策是从2006年工资改革开始的。06年、08年、10年、12年、14年、16年、18年,连续七年调整基本工资或者绩效工资,每一次调整的额度基本上都是平均增幅300元左右。而薪级工资是年年增加一级工资,并且其额度每隔三四年增加10%左右。绩效工资从2009年开始,是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和调整。

〖二〗

工资逐年在增加,为什么个别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还是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呢?这与职称评聘的影响不无关系。

一方面,工资无论怎么调整,总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人认为,工作没有少干,工资报酬却非常低,有的和具有高职称高工资的人相比,月工资相差1000元至2000元,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不公平,不是同工同酬,不是按劳分配。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问题,就是职称高的教师,每次调整的幅度都非常大,例如,2018年7月1日调整工资的时候,一级教师调整的幅度大约是初级教师的二倍。也就是说,职称低的老师怎么调整也没有职称高的老师调整的多。那么一些没有得到晋级的老师肯定心里面不高兴,认为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为什么给高职称的老师涨了那么多的工资?难道他们的工作量大了吗?

所以说,无论哪一次调整工资,职称低的都赶不上职称称高。于是,一些人就认为还是职称问题,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职称问题带来的工资差的问题。国家在设计职称的时候,在设计调整工资的时候,不会想不到这样的问题,那这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为了奖励和鼓励长期从教人员。你坚持在教育战线上长期工作,国家肯定要对你的这种贡献有所表示的。怎么表示呢?工资相对高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方式,而年轻人的工资低,也就是因为他的工作年限短,如果时间长了,到像我们这样大的时候,一定比现在我们这样的老教师的工资要高得多得多。

〖四〗

年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早日晋级高级职称,因为职称就代表着个人的水平和地位,代表着个人的工资待遇——职称太重要太重要了!

理性看待职称与工资高低问题。不能因为职称和工资而影响工作!

————————

本头条号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成长是我的奋斗目标!

谢谢关注与点评!


中小学教育者


我是一名一线的农村教师,钱多钱少没关系,琐屑杂事多也没有关系,问题学生多也没关系。因为我热爱教育,忠诚教育,愿意为家乡的事业打拼。像我这样的教师在农村中大有人在,当然有的教师把教育当作副业来干,看重钱多钱少,这样的教师确实存在,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讲吃讲钱,工作效率也较差,但这只是少数。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刚入职的年轻人工资低,加上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长大的,大多吃不了苦,抱怨教师不好当。加上现在留守学生多,问题学生多,校闹多,更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这就是教师奇缺的最主要原因。当然国家看到了这些问题,在想办法,相信教师的未来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