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游戏主机PIPPIN,李开复负责,最终昙花一现

翻开游戏主机的历史,浮浮沉沉多少事。从任天堂,索尼,世嘉三分天下,到次时代任天堂,索尼和微软齐头并进,曾经有多少公司想涉猎这个庞大的市场,无奈水深,成功失败,谁主沉浮?

1995年儿童节这天的东京,正火热的举办着玩具展,在这次展会上,日本万代公司展出了一款惊为天人的神器——与苹果公司共同开发的游戏主机PIPPIN。

苹果公司游戏主机PIPPIN,李开复负责,最终昙花一现

说到这款游戏机的来历,不得不从苹果公司整体发展历史来谈。苹果的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在90年代初离开了苹果公司,1994年左右,首席执行官斯平德勒掌握了苹果的大权。苹果公司在家用电脑市场依然风风火火,但是由于微软windows的出现,很多兼容厂商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整合硬件和软件,苹果家用电脑份额有所下降。于是乔布斯不在的这几年,苹果开发过数码相机、CD播放器、音响和电视等产品,都没有很好的效益。斯平德勒脑子一热,干脆学学比尔盖茨,苹果开始向其他硬件厂商授权Mac系统,从1995年开始,这项被称作“克隆”的计划开始实施,而PIPPIN游戏机,就是这个计划中的产品。

斯平德勒的“克隆”计划前期确实扭转了苹果公司的颓势,财务开始有所好转,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愚蠢地决定:做一款游戏主机,和任天堂索尼抢占游戏主机市场!在日本本土选择了万代这家以制造玩具为主的公司合作,苹果支付开发费用,万代负责主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况且万代手中有很多游戏版权,这是他们合作进入游戏市场的便利条件。

而负责这款游戏主机研发的恰恰是当时在苹果公司任职的IT界华人教父——李开复!

从产品来说,PIPPIN外观可爱,科技感十足,采用的是苹果Mac7简化系统,芯片是POWER PC603,这是IBM,摩托罗拉和苹果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CPU;内存可扩大到14M,要知道95年一台486内存才8M—16M,这性能很强劲。游戏载体为光驱,自带调制解调器,可以通过电话连接互联网进行多媒体互动或网络游戏;虽是简化系统,但原生Mac7的软件稍微移植就可以运行,按道理说,应用软件海量,可以播放音乐,可以看VCD影片;丰富的接口让这款主机不但可以连接电视,还可以用VGA显示器,外设支持数码相机,打印机和基本的键盘鼠标,还是外置软驱底座,周边功能非常强大,说白了就是一款没有硬盘的电脑,所有程序都是在光盘上读取。

苹果公司游戏主机PIPPIN,李开复负责,最终昙花一现


苹果公司游戏主机PIPPIN,李开复负责,最终昙花一现

硬件相比较当时的主流游戏机,不算很落后。万代为其开发的游戏却是以AVG类型居多,而且走了3DO的老路,通过强大的视频播放功能拉出了很多真人视频游戏,没有真正能让游戏主机迅速站稳脚的硬核游戏,这是弊端一。另一个弊端就是价格高昂,600美元的售价,且没有很多厂商为其开发游戏,显得势单力薄,虽然“克隆”计划能让游戏开发商一次性付授权费后永久开发游戏,但是依然注定了这款主机的失败,全球共卖出四万多台,也让万代一蹶不振。

苹果公司游戏主机PIPPIN,李开复负责,最终昙花一现

十几年后,辗转谷歌,微软最终创办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发微博总结了这个产品,几句话道出了这款产品失败的原因,当然,他也从中学到了很多。1997年乔布斯重掌苹果,迅速中断“克隆”计划,收回授权,苹果步入正轨,如今苹果手机平板游戏在应用市场里上万个,大大冲击了任天堂索尼和微软的主机市场,这也许就是迂回战略。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慢品怀旧老游戏,在这里聊聊游戏的过去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