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苞對蜀漢有多重要?為何諸葛亮聽到張苞死後當場吐血暈倒?

孫承浩


我們先來看看張苞這個人。

歷史記載,張苞,張飛長子,早夭,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張苞是蜀國一員猛將,勇猛無比,兵器是丈八蛇矛,與關羽之子關興並稱為“小關張”。至於為什麼諸葛亮會因張苞之死而吐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張苞代表的意義重大

張飛因為虐待士兵被叛徒割去頭顱,作為長子的張苞就繼承了父親的意志和地位,成為了蜀國重要的將領。這不僅僅是領兵打仗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代表著一種精神。曾經關張二人天下聞名,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現在關張二人均已去世,這個空缺自然要他的後人來填補。


作為與蜀國皇室有著密切關係的張苞成了蜀國軍中的極其重要領導者和軍魂所在。這不僅僅是因為蜀國軍中缺乏大將,更是他代表了張飛的精神,一種不能缺少的意志。張苞死了,蜀國軍中不僅損失了一員大將,更意味著當年關張留下來的精神意志幾乎消失殆盡了,更代表著關張二人的時代過去了,而蜀國卻沒有新的精神支柱,諸葛亮如何不心痛?

張苞死得沒有價值

三國演義記載,北伐途中,蜀軍大敗魏軍,魏軍守將郭淮、孫禮二人棄馬爬山而逃,張苞望見便直接驅馬追趕,沒想到連人帶馬跌入山澗,後軍救起送回成都後不治身亡。

其實,蜀軍已經勝利了,本來乘勝追擊便可大破敵軍,至於能否取敵軍將領首級無關緊要,但是張苞貪功冒進因此丟了性命,可謂是得不償失。就像是一盤好棋,都已經分出勝負了,結果一激動下錯了棋,把自己給填進去了,真的是喜劇變成悲劇了。


作為蜀國的重要將領,死得如此沒有價值,諸葛亮這個軍師怎能不吐血?

蜀國軍中缺乏大將,張苞的空缺是一大無法彌補的損失

曾經,蜀國大將有張關、趙雲、魏延等人,無論哪一個都可以獨當一面。但是,隨著當初建立蜀國的將領們一天天老去,蜀國年輕的將領卻沒能及時填補上來,完成了蜀軍高級將領的斷層。

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退而求其次,任用年輕的將領為大將,這已經是趕鴨子上架了。但是現在,鴨子還沒有養熟就夭折了,而且還沒有鴨子填補上來了。這麼青黃不接,人才不濟的情況下,諸葛亮怎麼能不吐血呢?他自己又不能親自上陣打仗。

諸葛亮心力交瘁,也感到無力迴天

諸葛亮為了完成先帝劉備的遺願,先後幾次出川討伐魏國,但是每次都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退回蜀國。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他知道自己一天不如一天,甚至有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心裡必然著急。

先帝的遺願沒能完成,一次次的失敗,蜀國國力軍力日益衰弱,作為蜀國的丞相,一心想著匡扶漢室,結果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國衰落下去。精神和身體上的勞累,加上心中的執念,吐血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張苞之死就是引發諸葛亮吐血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這以後,諸葛亮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病死軍中。

勝了也是失敗

諸葛亮為了北伐勝利,不斷謀劃,殫精竭慮地去思考,最終大敗魏軍,眼看北伐的成功終於可以有進展了,卻因為張苞之死一切化為泡影。這就像是煮熟的鴨子飛了一樣,換了誰估計都會吐血。

在古人眼裡,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諸葛亮覺得張苞之死是不是老天不幫他,不幫蜀國。這就像是諸葛亮設計圍困司馬懿的時候,眼看要成功了,卻下雨把火澆滅了,當時諸葛亮也是感嘆:“天意如此”。所以,張苞之死在諸葛亮眼裡是老天的安排,意味著蜀國得不到上天的眷顧,必然會失敗。如此一來,吐血,意味著諸葛亮心中不平,更是憋屈。

張苞之死,可以說是斷了蜀國一條胳膊,而且還是沒長完全的,這對於為了蜀國竭盡心力的諸葛亮來說無疑是一記重錘,打得他吐血重傷,也是對蜀國軍隊乃至整個蜀國的一記重錘。

更多歷史小故事,點擊關注一念千史,我們一起來聊聊!

一念千史


在蜀漢的諸文武中,諸葛亮一生只為4人的死傷心痛哭過,一者鳳雛龐統,二者常勝將軍趙雲,三者言過其實的馬謖,四者與關羽次子關興合稱“小關張”的張飛長子張苞。

但是,諸葛亮唯獨對張苞的死最為傷心,竟然哭到口吐鮮血、昏絕於地的程度,並最終導致諸葛亮“心神昏沉,不能理事”,只能從祁山撤軍返回漢中。

可見,諸葛亮對張苞是何等的看重,難道說張苞對蜀漢的作用比龐統和趙雲都重要嗎?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龐統隨劉備入川,不幸在“落鳳坡”被劉璋麾下悍將張任的伏兵亂箭射死。當時,諸葛亮正在和眾官夜宴,共度七夕佳節。突然,諸葛亮大驚失色,擲杯於地,掩面痛哭:“哀哉!痛哉!”見此,眾人慌問其故,諸葛亮淚流滿面道:“今西方星墜,龐士元命必休矣!”。說著,又大哭:“今吾主喪一臂矣!”

顯然,諸葛亮哭龐統,並不是為龐統的死哭,而是為弱勢的劉備失一臂助,影響復興大業而哭。

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重用馬謖為主將,率兵前往街亭阻截曹魏張郃。但是,馬謖不聽副將王平再三相勸於當道下寨,非要在側山上紮營。結果被張郃團團圍困,斷其水源,進而造成大敗,丟失街亭。

因此,便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出。但是,當蔣琬勸說諸葛亮,如今馬謖因獲罪,已正軍法,為什麼還要哭。諸葛亮則說,不是哭馬謖的死,而是想起了劉備的臨終遺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恨自己沒有謹慎對待,這才造成街亭之失和馬謖之死,進而使極為有利的北伐大勢就此喪失。

第三次北伐時,諸葛亮正要從漢中出兵,“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對此,諸葛亮推算一番,認為“此風主損一大將!”很快,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諸葛亮方知“子龍休矣!”因此,諸葛亮跺腳痛哭:“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

雖然,諸葛亮將趙雲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痛哭的程度也沒有對張苞那樣強烈呀,竟然能哭到吐血昏絕。不過,諸葛亮北伐決心已定,隨起大軍再出祁山,北伐曹魏。

蜀漢建興七年四月,諸葛亮攻取武都、陰平之地,並於山中分立三寨,引誘魏軍來攻。果然,郭淮、孫禮依照司馬懿的將令,引兵前來。忽然,蜀將王平、姜維從背後殺來,而關興、張苞又從前方殺出,郭淮、孫禮瞬間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蜀軍兩相夾攻之下,魏兵大敗,郭淮、孫禮為了逃命,丟下戰馬,徒步向側面山上爬去。張苞看得真切,立即打馬追趕,人和馬卻不幸跌入了山澗,並且碰破頭部,傷勢較重,被諸葛亮派人送回成都養病。

期間,諸葛亮屢戰屢勝,正打算再接再厲擴大戰果時,成都來人說張苞身死。諸葛亮聞言,頓時放聲痛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雖然,諸葛亮很快被眾人救醒,但卻因傷心過度,一病不起,最終只能於夜間悄悄撤軍,退回漢中。

對此,許多人深感疑惑,張苞真有那麼重要嗎?

隨著五虎將的相繼離世,蜀漢的武將人才隊伍眼看著將面臨斷層的局面,張苞和關興又正好起到了新老將領過度的承接作用,而由於張苞的早夭,使蜀漢頓時陷入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人才匱乏之地,使原本就艱難重重的北伐大業,變得更加的遙遙無期。想到此,豈不是在一心想要實現先主遺志的諸葛亮的一腔熱血上潑了一大盆冰水,又怎能不憂憤成疾、深受內傷呢。最為關鍵的是,張苞確實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才。

那麼,張苞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張苞,字興國,驍勇善戰,深得父親張飛丈八蛇武藝真傳,是蜀漢後期的主要將領之一。當父親被其部下範疆(強)和張達殺害後,主動提出隨劉備出征東吳,為父報仇。

劉備正要將先鋒印交給張苞之時,關興正好趕到,二人便為爭先鋒印而相約打鬥比試,結果二人的箭術、武藝難分勝負,並在劉備的勸導下,於帳內折箭為誓,結為兄弟,永相救護。因此,才有“小關張”之稱。

在夷陵之戰中,張苞一合刺東吳將領夏恂於馬下、三十合戰敗將領謝旌。同時,關興也一合斬殺東吳大將周泰之弟周平。接著,二人又衝向東吳戰陣,驚得大將韓當、周泰急忙退入陣中。因此,劉備驚喜嘆道:“虎父無犬子也!”

不久,東吳見敵蜀軍不住,為表求合誠意,隨將殺死張飛的帳下將範疆、張達送來。接著,張苞親手持利刃將殺父兇手萬剮凌遲,祭父之靈。

這些情節,只不過是演義中的內容,但《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長子苞,早夭。而早夭,是指未成年而死。因此,事實上張苞根本沒有機會跟隨諸葛亮北伐,當然也不會出現諸葛亮因張苞的死而哭到吐血暈倒了。


祥子談歷史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這首詩說的就是張苞之死的故事,曾以不是說強悍的張苞本準備建功立業,可憐上天卻不幫助英雄,諸葛孔明的眼淚向著西風灑落,卻沒有人來輔佐只能自己鞠躬盡瘁了。

這首詩表達的意思就是說諸葛亮的北伐大業又少了一員得力助手,這名助手就是張苞,張苞本想著為蜀漢建立功業,無奈意外生死,讓諸葛亮對北伐大業產生感慨和深深的悲痛。

張苞是五虎上將之一張飛的長子,將門無犬子,老子英雄兒好漢,張苞作為張飛的長子,繼承了張飛優良品質,尤其是張飛的勇猛之風與強悍之力。

諸葛高北伐時期,五虎上將碩果僅存的只有趙雲,而且已經七十多歲了,而且垂垂老矣,只跟隨了諸葛亮一次北伐而已,不久就去世了,整個蜀漢老一輩的將領基本上都去世了,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都已經先後去世。

而作為蜀漢第二代中鼎鼎有名同時出類拔萃的武將僅有二個,就是張苞和關興,關興是關羽的兒子,與張苞是結義兄弟,兩人不僅武藝高強,勇猛善戰,而感情好得絲毫不輸父輩,並且在蜀漢多次的對外戰爭中,張苞與關興都是作為搭檔出戰,同時關興與攻苞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將二代。

相比於張飛、關羽的兒子,五虎上將中馬超、黃忠的兒子都沒有什麼記載,也不出名,趙雲的兒子趙統與趙廣,雖然有過參軍打仗的經驗,但是並沒有什麼才能,與關興、張苞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

張苞不僅勇猛強悍,而且張苞的身份也極為特殊,張苞是母親是夏侯淵的侄女,與夏侯家有一些親戚關係,將來可作為一個特殊身份存在。張苞的姐姐是蜀漢皇帝劉禪的皇后,也就是說張苞還是皇帝劉禪的小舅子。

有能力又有地位和身份,張苞又作為蜀漢最傑出的將二代,原本有望接過諸葛亮北伐大業的,繼承父輩興復漢室的理想,對於蜀漢來說,張苞是一個很重要的人,他既是皇室的外戚,又是前朝重臣之後,同時也是蜀漢武將耀眼的新星,原本可以幫助蜀漢走得更遠,但卻因為意外而喪命。

張苞的前途原本不可限量,可是卻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不幸跌落山澗受了重傷而死,沒能戰死沙場,也是張苞一生的遺憾。

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派兵攻佔了魏國的武都與陰平二郡,當時魏國前線與諸葛亮對戰的是司馬懿,司馬懿派出郭淮、孫禮率領五千士兵從小路救援武都與陰平二郡。

郭淮與孫禮原本認為司馬懿的計謀萬無一失,率軍從小路前往救援武都、陰平二郡,在半路上時,探子回報說武都郡已被姜維攻破,陰平郡已被王平攻破了,二將正準備撤退時,被諸葛亮安排的伏兵所包圍。

當時諸葛亮坐在一輛四輪車上,左邊是關興,右邊是張苞,二次護衛在近旁,由此也可見諸葛亮將張苞與關興當成自已最看中的將領,郭淮與孫禮被蜀軍包圍,王平、姜維率領軍隊後方殺來,而張苞與關興率軍從正面殺向郭淮與孫禮。

這原本就是一場伏擊戰,而且蜀軍又佔盡兵力優勢,打敗郭淮與孫禮的五千魏軍完全不是啥大事,事實也正是如此,魏軍經前後衝擊,很快就敗逃了,郭淮與孫禮嚇得拋棄戰馬,步行爬山逃走。

而此時的張苞見狀,騎馬立即追了上去,結果不小心連人帶馬掉入山澗之中,後面追擊的蜀軍看到立刻營救張苞,等張苞被救上來時,張世貿的頭被山石撞破了,身受重傷,因此被諸葛亮安排送回成都養傷。

張苞之所以急著追擊魏軍,是因為立功心切,關興在夷陵之戰中已經殺了潘璋這個殺父仇人立下了戰功,並報了父仇,可是張苞還沒有報父仇,也沒有立下戰功,因此很想立功,原本是一場蜀漢毫無懸念的伏擊戰,卻因為張苞的急切而作罷。

張苞身受重傷也讓諸葛亮心急如焚,為了讓張苞得到安心救治,將張苞送回成都養傷,諸葛亮繼續在前線作戰,並且因為奪取武都、陰平二郡,而復職丞相。

待到諸葛亮再次出戰時,諸葛亮安排姜維、廖化各領一個錦囊及三千精兵出擊,又令吳班、吳懿、馬忠、張嶷四將,與魏軍交戰時,且戰且退,最後又安排關興率領五千精兵埋伏于山谷。

此戰,諸葛亮神機妙算,合理部署,大敗數十萬魏軍,繳獲馬匹器械無數,引軍回營,就在這時,成都傳來消息,說是張苞因為傷重去世,諸葛亮聽說後大吃一驚,接著就是放聲大哭,居然口吐鮮血而暈倒在地,從此,諸葛亮就得了病,一直臥倒在床養病,暫時也沒有精力北伐了。

諸葛亮為何對張苞之死如此傷心,以至於會口吐鮮血而暈倒在地?

因為蜀漢最年輕,最有希望,最有能力,最勇猛的將二代中的傑出代表張苞去世了,這就相當於諸葛亮躊躇滿志準備大展宏圖時,身邊最重要的得力助手去世了,諸葛亮在數次北伐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想要擴大戰果時,卻因為自己一方重要的將領去世而放棄,這是對於諸葛亮理想的破滅。

開始,關羽去世時,諸葛亮不覺得有什麼,張飛去世時,諸葛亮覺得有些可惜,後來黃忠戰死了,諸葛亮有些惋惜,再後來馬超也病死了,趙雲也老了,無力再戰了,於是諸葛亮沒錯得五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新的一代應該出來了。

可是左看右看,蜀漢新的一代中就這麼兩個好苗子:關興和張苞,現在張苞又去了,只剩下關興這麼一個獨苗了,是不足以用來開拓北伐成功的基業,除了關興、張苞,蜀漢雖然還有不少將領,但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也沒有,王平、魏延、吳懿、吳班也老了。

比諸葛亮年齡大的去世了,現在比諸葛亮年輕的張苞也去世了,是否暗示諸葛亮北伐大業的無以為繼,這讓諸葛亮感到莫大的悲傷,一種絕望的悲痛,才讓諸葛高大病一場,也最終預示了不久之後的將星隕落五丈原。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也不年輕了,頭髮鬍子花白,能夠繼承自已大業的人也是越來越少,興復漢室的理想也漸行漸遠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吐血昏倒是因為傷心,諸葛亮一生沒有為多少人傷心過,這張苞算一個。


張苞是張飛的兒子,與關羽的兒子關興合稱為“小關張”,張苞死的時候,諸葛亮最為傷心,甚至在聽到消息的時候當場吐血,那這張苞到底為何如此受諸葛亮器重呢?

張苞繼承了父親張飛的英勇果敢,從小就熱愛習武,勇猛無比,張飛和關羽去世之後,張苞苞這一代人便成了蜀國的重要大將,這一撥人中,張苞則更加出挑。公元229年,張苞跟隨諸葛亮北伐,起初在張苞的帶領下,蜀軍勢如破竹一路攻破陰平和下武都,魏國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魏將郭淮被打的丟掉盔甲逃進了深山。張苞士氣高漲,親自帶兵一路追擊想要活捉郭淮,但是由於山路過於險峻,張苞一路又騎馬跑的飛快,一個不慎便跌落了山崖,摔到了腦袋,最後是被隨從救起來了,但是傷勢過重,回去沒幾天便去世了。



臥龍先生知道消息後,失聲痛哭,一時急火攻心當場吐血。 如此傷心,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此時蜀國局勢緊迫,張苞是缺一不可的大將,現在正是蜀國復興的關鍵時刻,沒有他估計蜀國就離衰落不遠了。

第二,張苞作為一員猛將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失足摔死,對於他的死諸葛亮覺得太可惜了。就這樣失去了一員猛將,諸葛亮自然傷心不已。


第三,張苞不僅僅是一員猛將,更是軍隊的精神支柱。張苞是張飛的兒子,也繼承者“關張”當年的精神意志,現在張苞也死了,就代表著那個時代真的過去了,精神支柱也倒了。

第四,蜀軍此時是大勝的時刻,只要乘勝追擊,蜀國復興就指日可待,但是此時蜀軍中又缺乏像張苞這樣的大將,張苞死後一時無人能夠頂替,所以一向有長遠眼光的諸葛亮覺得蜀國復興無望了,急火攻心便吐血暈倒。


第五,諸葛亮心力交瘁,張苞的去世讓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感,可能暈倒也是另外一種休息和逃避。

諸葛亮言:

”大漢無人,惟小關張年少勇猛,可為倚仗,今張苞年少而亡,漢室再喪一臂,莫非天欲亡漢乎?”

可見,張苞的死的確給了蜀國很大的打擊,也磨滅了諸葛亮心中的希望,果然,隨著張苞的去世,蜀國也一步步走向了衰敗。


小姐姐講史


張苞對蜀漢有多重要?可以說是寄託了諸葛亮絕大部分寄託的武將。

後蜀時期,之前征戰的五虎將幾乎消亡殆盡

西蜀前期的五虎上將,除了陣亡病死的,當時只有一個年邁的趙子龍,而除了趙雲之外,就是一直跟隨諸葛亮的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和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而張苞去世兩年前,趙雲也故去了。

為什麼讓關興和張苞成為帳前將軍?並不是因為他二人是關羽張飛的兒子,為了保護二人顏面,而是諸葛亮確實看出二人實乃是驍勇善戰之將領,一是放在身邊派出去能夠頂事,再有就是希望能夠傳授二人一些打仗的經驗。

因為這個時期的趙子龍已經垂垂老矣,即使勇猛,諸葛亮也不敢隨便用,因為在《三國演義》裡面,這個時期的趙雲就是除了諸葛亮以外大軍中另一杆定海神針,如果還像以前指哪打哪的話,趙雲也許挺不到229年,就見先主劉備去了。

所以趙雲去世之後,張苞和關興這兩個結義兄弟,就成了諸葛亮最忠實也是最有力的後盾,有人說蜀漢後期不是還有魏延嗎,魏延雖然是後三國時期的猛人,但是諸葛亮卻始終看得出來魏延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當年魏延能夠殺了韓遂,之後如果自己沒有這運籌帷幄的能力了,魏延的刀也可以衝向自己刺過來。

蜀國境內也沒有什麼能力高超的武將

同樣,不光是在諸葛亮心目中,後三國時期,蜀國軍隊將領有一些名氣的寥寥無幾,兩手數得過來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裨將軍王平;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再有就是老將廖化。

這區區數人,如果守住西蜀不出去,那綽綽有餘,但是諸葛亮和西蜀要的可不是守城,而是收復中原匡扶漢室啊,這樣一來,這些人分配起來就捉襟見肘了。

少任何一人都是天大的損失,更何況是這裡面年紀輕輕,潛力無窮的張苞了。如果真要給張苞定位的話,那就是後三國時期,蜀國未來的頂樑柱之一,重要性不需多言。

為什麼諸葛亮聽聞張苞死訊會吐血?

我認為有兩點主要因素

其一、張苞是張飛後代,諸葛亮視作自己的後代

張飛是一個直性子,所以後來和諸葛亮相處也很好,而張飛在軍中陣亡,先主劉備和關羽也去世了,張苞和關興以及城中的阿斗,就好像幾位兄弟託付給自己的孩子一樣,現在卻沒有照顧好他,讓他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諸葛亮這是傷心過度,氣急攻心,血氣上湧就噴了口血。

其二、為蜀國和自己的努力噴血

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輩子,眼見著關張趙馬黃去世而無人可用,上天送來了關興張苞,還沒實現大業,張苞就去世了,左膀右臂還未發力先去一半。

這不是上天不公,不讓自己實現先主留下的偉大抱負嗎。這是急火攻心,戰前失去大將,自己之前的部署也都不能實施了,一口氣出不來,憋出的心血。

結語

張苞繼承了父親張飛的勇猛,但是卻天妒英才,讓年輕的將軍英年早逝,再加上後來關興病死,蜀國後期幾乎無將可用,回想當年桃園三結義時的意氣風發,可悲可嘆。


小太陽D


在三國後期,張苞確實是蜀漢不可或缺的人才之一。

三國魏蜀吳,相比之下蜀漢一直處於弱勢地位,只是由於演義的藝術加工,給我們留下了蜀漢很強大的印象,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但除去這幾位,好像還真沒有拿得出手的人才,魏延倒是不亞於五虎,但始終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而諸葛亮寄予很大希望的馬謖,事實證明是個草包。

再,以關羽之死(220年)為轉折點,三國局勢發生了巨大的扭轉,首先孫劉聯盟破裂,兩弱制衡一強的局面短時間內回不去了,劉備開始準備伐吳,諸葛亮拉都拉不住,更可怕的是,那些我們熟悉的名將謀士,都在220年前後相繼去世。

人才折損,對蜀漢來說影響是致命的,因為蜀漢本來國土就小,人口基數也小,那人才比例自然就小了,相比其他兩國,如曹魏,司馬家族崛起自不必說,還有郭淮、王雙等名將開始嶄露頭角,東吳就更不必說了,江東地面本來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更何況還有陸遜家族,一直持續到兩晉南北朝,陸家都是了不起的存在。

再看蜀漢,真的很可憐,魏吳兩家前輩人才走了,後備人才立馬補上,而蜀漢,人才直接斷層了,更雪上加霜的是,劉備伐吳一戰,蜀國養了那麼多年的精銳盡損。這個時候,蜀國在國力、兵力、人才儲備上,遠遠跟不上局面的變化和戰爭的白熱化。

所以我們會說,關於之死,蜀國基本上已經失去了統一的希望,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一夢想,終究只能是一個不能實現的偉大夢想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苞無疑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人才。

第一,趙雲年邁、關興等人相繼折損;
第二,魏延天生反骨,得不到信任。

而張苞呢,論出身,他是初代創始人的親兒子,是張飛的長子,根正苗紅,劉關張三兄弟的延續,都繼承在張苞身上;論身份,他的親姐妹是劉禪的皇后,屬於外戚——太平天下外戚做什麼么蛾子不好說,但在戰爭時期,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論勇武,演義中他是和張飛一樣的勇將。

所以你看,加入張苞健在的話,對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猛將,可以彌補蜀漢內部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對內他的身份特殊,地位很高,在諸葛亮之後可以成為第三代核心領導人,很大程度上不會出現黃皓這樣的小人作祟。

但可惜,張苞意外身亡,諸葛亮放眼望去,國內再無一人可以託付,皇帝又是個二百五,怎麼能不哭呢!他哭的不只是張苞,更哭的是興復大業越來越難實現啊!



也可自話


張苞死,則北伐必定永不成功。

我們需要重點說明:張苞死後,諸葛亮吐血昏厥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描寫。真實歷史上,張苞早夭,根本就沒長大。所以以下關於張苞之死對諸葛亮的影響,從軍事/政治/情感三個領域進行的分析,都是基於自己判斷對《三國演義》的判斷,非正史。

我們先看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聽到張苞死後的描寫:

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厥於地,臥床不起。

這四個詞說明諸葛亮是真傷心了,傷心裡透出了深深的絕望。蜀國那麼多人為什麼諸葛亮只有對張苞感情如此之深。請看少校從軍事/政治/情感三個角度一一分析:

一.軍事角度的傷心:

趙雲去世後,蜀國的將才只剩下了一個魏延,而魏延和諸葛亮又是極端不對付的(他們矛盾的起源是,魏延獻子午谷奇謀,而諸葛亮不採用),諸葛亮作為當時蜀國的政治和軍事統帥,已經意識到了蜀國最大的隱患:沒有將才。

張苞出現後,諸葛亮一直在重點培養張苞,他想把張苞培養成蜀國新一代的將帥之才。誰知天妒英才,張苞三十四歲去世了(騎馬摔死了)。諸葛亮看到了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悲慘結局。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說,與張苞一起出現的,還有關羽的次子關興,為什麼諸葛亮不培養關興呢?

原因有兩個:

(1).張苞公元231年去世,去世後諸葛亮因為傷心便已經臥病在床,無力再培養關興。

(2).關興是關羽的次子(關羽長子關平,隨關羽一起戰死),而張苞是張飛的長子。張苞比關興還大一歲,所以張苞死後,諸葛亮心如死灰,絕望,於三年後病死五丈原。

二.政治角度的傷心:

無人再能真正繼承諸葛亮北伐的政治理念和付諸於實施的能力了。

可能很多人會說,姜維繼承了諸葛亮北伐意願的,是諸葛亮選擇接班人。

實際上諸葛亮真正選擇的政治繼承人應該是張苞,

少校這麼說有三點原因:

(1)張苞是土生土長的蜀國人,後期被蜀國政壇接受的程度比較高。

(2)張苞和劉禪的父輩是結義兄弟,所以張苞和劉禪的關係會非常好。

(3)張苞另一個身份是皇親國戚。他的姐妹嫁給了劉禪,並先後被立為皇后,張苞作為皇帝劉禪的小舅子,在真正北伐時,是能夠得到當時蜀國政府支持的。



三.情感角度的傷心:

少校將情感因素放到最後的目的,就是說明感情因素在政治上的排名是很靠後的。

白髮人送黑髮人 張苞是張飛的兒子,在劉備和五虎大將先後去世後,諸葛亮在蜀國已經沒有知音了。

張苞作為張飛的兒子,實際上就是諸葛亮的子侄,寄託了諸葛亮對劉備和五虎上將的懷念,同時張苞一本人也把諸葛亮當成長輩一樣去尊敬和愛戴,現在白髮人送黑髮人,諸葛亮怎麼能不傷心?


少校柳下惠


《三國志》中關於張苞的記載只有五個字。

“長子苞,早夭。——《三國志·張飛傳》

既沒有留下任何事蹟,也未知生卒年份,可謂是年紀輕輕就病死了。所以很顯然,歷史上的張苞,只是一個可有可無,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的小人物加小角色。他對蜀漢不重要。

至於說張苞死,諸葛亮聞之當場吐血,這只是《三國演義》中的虛構劇情。


在演義中,諸葛亮當時為了蜀漢的梯隊人才建設費盡心力,他很希望在自己生前為後主劉禪留下一幫文臣武將輔佐。而蜀漢第一大將魏延因為不受諸葛亮信任(僅演義中不受信任,歷史上的諸葛亮很器重魏延),因而能力僅次於魏延,同時還根正苗紅的張飛之子張苞,關羽之子關興,便成了諸葛亮傾盡全力想要培養的新生代棟樑將領。

然而,張苞卻在諸葛亮三伐期間因為不慎連人帶馬,跌入澗內,頭部受傷,送回成都養傷也不見好轉,不多日便病死。他的死讓諸葛亮此前的培養計劃付之東流,因而諸葛亮便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簡單的說,就是在演義小說中,諸葛亮對張苞傾注了很多心血、寄託了很大期許,但張苞的猝然離世,令諸葛亮對蜀漢的政治、軍事佈局趨於瓦解。出現了武將梯隊青黃不接局面,所以諸葛亮便當場吐血。

不過前面也說了,這都是小說內容,看看就行了。要是當真了,你就輸了。


當然,由於張飛與劉備的關係,張飛的子女在蜀漢非常受器重,諸葛亮對張飛子女非常的照顧,這是事實,並非虛構。

比如張飛的次子張紹在大哥張苞死後,繼承了張飛西鄉候爵位,官至尚書僕射,相當於蜀漢的宰相。

(張飛)次子張紹,繼承張飛爵位,官至侍中、尚書僕射——《三國志·張飛傳》

還比如張苞的兒子張遵小小年紀就出任蜀漢的尚書。(鄧艾攻打綿竹時,張苞之子張遵隨諸葛瞻一起戰死,為國捐軀。而張紹則非常沒有尊嚴的代表後主投降,向鄧艾納了降書)

張苞兒子張遵,為尚書,隨諸葛瞻守於綿竹,與鄧艾交戰時,戰死。——《三國志·張飛傳》

另外,歷史上諸葛亮對關興也非常器重。


歷史上的關興與歷史上的張苞,不太一樣。

張苞早夭,可能未成年就死了,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也只是有個姓名而已。

而關興則不同,他是有名,有官職,而且有諸葛亮加護的成年人才,屬於歷史上諸葛亮真正想要培養的蜀漢後備人才。

根據《三國志》記載,關興少有令問,諸葛亮對他非常看重,剛二十歲便已成為侍中與中監軍。雖然說,關興能年紀輕輕就得此高位,肯定少不了關羽的因素。但關羽已經去世了,諸葛亮還這麼迴護關興,這說明關興一方面有一定能力,另一方面也說明諸葛亮很器重關興。

如果關興不是早死,以他的年紀(關興年齡大致與費禕相當),蔣琬死後,蜀漢的三代掌門人應該就是他,而不是費禕。

當然,關興也命短,年紀輕輕就死了,死於第一次北伐前,沒有參與到北伐當中。所以演義小說中關於關興的內容,實質上也都是虛構出來的。


總體而言,蜀漢的人才緊缺是全方位的。遠不是隻有劉備的兒子過於平庸的問題,而是整個集團所有的二代人物都不超群。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關羽之子關興、張飛之子張苞張紹、龐統之子龐宏、蔣琬之子蔣斌、費禕之子費承等等,都很一般。所有這些蜀漢二代人物都遠遠談不上優秀,有的甚至表現得非常拙劣,比如張紹。

當然,蜀漢二代普遍不優秀,這並不是家教不好的問題,而是蜀漢的立國文化帶有很鮮明的家國一體、五湖四海,朝廷始終倚重於天下志士的特徵。

在蜀漢朝廷,始終都能做到君臣互信、上下一心。具體來說就是,兩任蜀漢君主對於臣僚始終能夠給予最充分的信任,而朝堂重臣對於君主則始終保持絕對忠誠。

在這麼一種局面之下,從諸葛亮開始,之後的蔣琬、費禕、姜維,雖無不權傾朝野,卻無一例外地都沒有培植自己的家族勢力,更沒有讓自己的兒子接近權力。像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掌權,這還是劉禪點的頭。

所以在蜀漢,至始至終都沒有權臣家族,沒有權臣威脅皇權,權臣篡位。這一點,蜀漢與曹魏、東吳正好相反。那兩家,皇帝善待世家大族,結果養一堆白眼狼。曹魏因此而滅國,東吳因此而衰落。


Mer86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三國演義》中的這首後人詩,既道出了張苞的不幸,又描繪了諸葛亮的絕望。

首先給大家明說一下,關於張苞的事蹟,基本都是出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陳壽的《三國志》對張苞的描述只用了五個字,即“長子苞,早夭”。

在演義中,諸葛亮總共有兩次吐血的情節,第一次就是在聽到張苞的死訊後吐血,第二次則是因為魏延衝滅七星續命主燈而吐血暈倒,直至最終病逝。

眾所周知,張苞乃是五虎將之一的張飛之子,他與關羽之子關興,效仿父輩而成為結義兄弟,於是二人也有了“小關張”之稱。

張苞繼承了父親張飛行軍佈陣的本領,是一員有著無限發展前途的年輕猛將。他使用的兵器就是張飛的丈八蛇矛,張苞隨諸葛亮在北伐中屢立戰功。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張苞在追擊郭淮、孫禮之時,不慎連人帶馬一起跌入山谷,救起後由於頭部創傷嚴重,最終是不治而亡。

諸葛亮在聽到張苞死訊後,情緒崩潰而痛哭流涕,最後氣急攻心吐血暈倒。演義中對這一段的記載是“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

張苞之死,為何會導致諸葛亮吐血暈倒?我認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諸葛亮對張苞之死極為惋惜。張苞是蜀漢後期新一代將領的傑出代表,他是將二代中唯一被諸葛亮寄予厚望的將領,將來的成就不在張飛之下。

張苞自幼受到父親張飛的薰陶,習的一身精絕的武藝,擁有萬軍之中輕取上將首級之能力。假以時日,張苞完全有能力躋身三國超一流戰將的行列。

所以,對於這樣一位冉冉升起的將星,卻突然隕落,使諸葛亮惋惜到吐血。

其次,諸葛亮對張苞之死極為絕望。正因為張苞擁有能力出眾,諸葛亮才將其視為蜀漢後期的希望,張苞也成了諸葛亮實現北伐夙願的唯一得力戰將。

北伐成功,蜀漢一統天下,這是諸葛亮一生的宏偉願望。蜀漢後期,人才青黃不接,張苞的出現讓諸葛亮一度看到希望,但沒想到張苞卻早早離去。

張苞的死,讓諸葛亮一度失望變為絕望,為北伐後繼無人而吐血。

最後,諸葛亮對張苞之死感到不值。雖然張苞武藝高強,驍勇善戰,但他並不是死於敵軍之手,而是在追趕敵將時自己不慎墜崖,致頭部受傷去世。

這種死法可能對於一般將領來說也算正常,但張苞不是一般的將領,他是蜀軍中的優秀將領,是諸葛亮北伐成功的保障。他這樣死去,太不值得了。

張苞受傷後被人救起,諸葛亮是知道的,他命人趕緊將張苞送回成都療養。但諸葛亮卻沒想到,張苞會因這次跌落傷而不治身亡,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張苞的死訊傳來,讓毫無思想準備的諸葛亮如五雷轟頂,放聲痛哭後口吐鮮血,暈倒於地。諸葛亮自此得病臥床不起,這是怎樣的絕望、氣憤與惋惜?

即便是趙雲去世,諸葛亮也沒有吐血暈倒,只是“跌足而哭”。這並非諸葛亮不看中趙雲,而是對趙雲的去世早有準備,畢竟當時趙雲已經七十多歲。

而張苞的死則不同,對諸葛亮來說是毫無預兆的,太突然了,以至於讓諸葛亮完全不敢相信,蜀漢的希望就這樣一命嗚呼了,他並不甘心甚至是絕望。

由此可見,諸葛亮為張苞之死而吐血暈倒,並非完全是出自感情,而最多的是一種氣急攻心,諸葛亮對蜀漢的前途開始絕望,太過惋惜這位年輕將領的離去。


野史也是史


正史張苞早夭 ,其弟紹嗣官居尚書僕射,後隨後主劉禪降魏,借其母與曹氏宗親得以保全其家族。

三國演義中張苞當時是年輕一代中翹楚,張苞關興也是年輕一代中諸葛亮可以倚重的武將,趙雲二子皆從文,尤其是張苞,不光是諸葛亮帳前先鋒,更是劉禪小舅子,蜀漢第一皇親國戚,此等身份在你諸葛亮手下效力因戰郭淮而不慎因傷致死,諸葛亮聞訊大驚是必然的,傷心吐血一是作者羅貫中為諸葛亮愛才之心,二是為蜀漢失一中流砥柱而傷心。

縱觀正史,就算諸葛亮五丈原不死,也有張苞其人,在當時蜀國的國力要想自保勉強可以,統一天下那是天方夜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