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在古代歷史發展中,盛極一時的唐朝在907年滅亡後,並沒有誰能繼承它的全部地盤。

因為在唐朝末年,皇帝軟弱、朝廷腐敗無能,各地的藩鎮紛紛擁兵自重,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唐朝板塊

所以唐朝一消失他們就開始亂鬥,一個混亂動盪的時候就來了——五代十國

在歷史發展中,五代是主線,貫穿整個時代。十國就相當於群演,豐富歷史,它們有些在五代時,就被削了,有些死撐一會,等宋朝來削他們,比如"南唐"。

南唐一共三位統治者,即烈祖李昪、中主李璟以及後主李煜。而知名度最高的要數 "後主李煜"。

為什麼呢?

因為他沒有統治管理好他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01 南唐往事

公元939年,在中原的南邊有個吳國,國王本叫徐知誥,在後唐被滅掉之後,為了有一定號召力改國號為"唐"。並說自己是唐憲宗第八子吳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名為李昪。

這是繼後唐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以"唐"為國號的王朝—— "南唐",佔據地區大概相當今天江蘇、安徽、江西以及福建、湖北的一部分。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五代十國前期形勢圖

烈祖李昪,出生卑微,七歲喪失父母,後被徐溫收為義子,疼愛有加,賜名"徐知誥"。

年少的悲慘命運影響到他執政方略:息兵安民。

李昪把南唐發展到全盛,成為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最繁榮達的地區。

陸游的《南唐書》寫到:

"唐有江淮,比同時割據諸國,地大力強,人才眾多,且據長江之險,隱然大邦也。"

在李昪的五個兒子中,李煜的父親"李璟"頗有文學藝術造詣,十五歲就讀於廬山讀書檯,留下刻石名句。

"蒼苔迷古道,紅時一亂朝霞"

李昪在臨死前,叫來李璟,語重心長地說道:

我死後你一定要實行"保境安民之策、息兵睦鄰、禮賢納諫",切勿滅掉南方諸國,等到北方大亂時,再興兵討伐之,則大計可成。

你爹我窮盡一生打下的天下,在國庫有七百多萬湣錢,足夠你們花的了。

李璟即位,並沒有遵循先父遺言,身邊又有候臣慫恿,個人也好大喜功,他先後滅掉閩國和楚國。

閩楚之戰,使南唐積蓄的財力、物力消耗過半,南唐國勢日頹,一發不可收。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五代十國後期形勢圖

公元958年,後周柴榮,攻打南唐,李璟割讓江北十四州,並奉周正朔,去除國號,改稱"江南國主"。

南唐全盛時期35州,這割了1/3的地盤給人,南唐一蹶不振,再沒有稱雄的霸氣。

當時,有個叫潘佑的大臣,寫了首諷喻詩。

”逃離不須誇爛漫,已輸了東方一半。”

公元961年,李璟含恨而死。而我們的男主角"千古詞帝李煜"正式出場。

02 陰差陽錯

李煜原名從嘉,在家中排老六,上有五位兄長,正常情況下李煌與皇權沒有緣分。可他前面4個哥哥早夭,只剩下大哥李弘翼和他。

據《十國春秋·南唐紀》記載,後主李煜"廣額豐頰,驕齒,一目重瞳子"。

豐頰,天庭飽滿,歷史上周武王有驕齒,舜、項羽兩人都有重瞳。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南唐後主李煜

李煜的帝王之像,難免引起大哥李弘翼的疑惑。

其實,李弘翼不必擔心小弟會與搶奪他太子之位,李煜根本沒興趣去爭那把椅子。他以文人雅士自命,不問世事,嚮往那種閒適生活。

例如,比較反映了李煜心態的詞《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對春。

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掉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諸,酒滿歐,萬頃波中得自由。

他還自號鍾隱,別號鐘山隱士、蓮峰居士、鍾隱峰者、中峰白蓮居士,可見志不在權。

馮小剛電影《夜宴》,有這麼一句話:

五代十國是相當混亂的時代,國與國之間連年戰爭,皇帝與大臣血腥角力,甚至各個皇室內部,父子、兄弟間彼此殺戮。

而南唐就發生了叔侄、兄弟相殘事件。

李弘翼多疑的性格,不但處處掣肘這個小弟,還擔心自己的叔叔也會奪自己的皇位,便一不做二不休用鳩酒毒殺了叔叔。

偏偏心理素質太差,經常夢到叔叔冤魂索命,沒到一個月就驚懼而死。

陰差陽錯的生活,就這樣將無意權力之爭的李煜推上了皇帝寶座。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問君能有幾多愁》劇照

李璟去世,25歲的李煜開始步履維艱的帝王生涯。

李煜其實也想勵精圖治的,他重視科舉、愛惜人才、體恤忠臣。

據記載,韓熙載初到江南,年少輕狂,愛說大話,說過"失范增而項氏不興,的呂望而周朝逐霸", 自比姜太公、范增。

後主李煜聞其奇才,想委以官位,輔助江山。但民間傳聞此人放浪形骸。李煜為求真實,派畫師"顧閎中"潛入韓府,畫下其夜生活,便有了"孤幅壓五代"的《韓熙載夜宴圖》。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韓熙載夜宴圖》

儘管李煜勤於政事,經常召集大臣商議國政,可無奈他還是沒有政治人物的老辣,也不可能有重生再造南唐的能力。

03 舊歡如夢

李煜不具備帝王的才能,卻有著一般帝王家的通病——奢侈。

"一個人的生活習性與其成長經歷密切相關。南唐烈主曾是個輾轉流離於戰火中的孤兒,稱帝后,生活儉僕而不以為苦。而李煜生長於帝王之家,鐘鳴鼎食的生活養成了其喜好奢侈的習性,繼位後更將全國的財富、人民的血汗當作其亨受的資本。他生活豪奢,與其祖父迥然不同。"

史載也記載的有:

"每七夕延巧,必命紅白羅百正以為月宮天河之狀,一夕而罷,乃歌之。"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照片來源網絡

相對感官上的刺激,李煜更看重精神上的共鳴。他對宮內宮娥、繽妃的欣賞,也多出自於此。例如《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情之所鍾, 歷來在帝王家罕有。

李煜髮妻叫娥皇,史稱大周后,雖為政治聯姻,但李煜可謂求凰得凰,覓得靈魂伴侶。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大周后

娥皇不僅盛於容貌,風姿綽約,更是才藝雙絕。

《十國春秋》記載娥皇"通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工鳳蕭、琵琶。"

可惜"天長地久有時盡",在共同度過了十年的美滿光陰之後,娥皇突然病逝。

為祭奠愛妻,李煜親擬長約三千字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昭惠周後誅》鐫刻在娥皇陵園石碑上。

"天長地久,磋暖蒸民。……………….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終往告嗚呼哀哉。"

李煜向來直抒胸臆,喜歡把喜怒哀樂表達在字裡行間,有一次和小姨子幽會,回到房間一氣呵成寫下很輕佻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讓我們數年以後亦可見到,月夜之下,一個妙齡少女提著金縷鞋輕手輕腳往外跑的情形。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當時,大周后病重,小姨子來探病,卻暗中與李煜幽會。所以,有種說法,大周后有一半是被氣死。

這真是防火防盜防姨子。

不管怎麼說,小姨子還是上位成了小周後。

亡國後,風花雪月的日子也到頭了。

李煜不是一個壞君主,他只是一個對朝政不感興趣的無用好人,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家,理不好自己的國,更護不好自己的女人。

宋朝慣例,每逢佳節,有封號的官太太要進宮參拜,每次,宋太宗都要強留小周後在宮中陪宴,甚至施行侵犯行為,而且還讓宮中的畫師當場作春宮圖《煕強幸小周後圖》。

小周後從宮裡回家後,都會大罵李煜昏庸無能,李煜也只能淚眼相對。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部分《煕強幸小周後圖》

04 南唐請降

公元960年,李璟在位時,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搶了孤兒寡母的江山,代周建宋。

後周滅亡,李璟繼續對宋保持恭順,李煜上位後仍每年上貢大量金銀土產。

在公元963年,趙匡胤便攻打南方,消滅了後蜀、南唐、南漢等小國,小國帝皇紛紛淪為地下囚。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趙匡胤

公元975年,宋攻破金陵,李煜只得出宮門投降,與宰相湯悅等45人被俘。

趙匡胤要李煜按傳統辦法——脫光上衣,反縛雙手,脖子上掛著印綬,雙膝跪地——請降。

讓他穿戴門衣紗帽在宮城樓下聽候處理,免了他的罪,封他為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聽著這麼多官爵,其實前面的都是虛銜,最後一項雖為侯爵,卻是一頂不光彩的政治帽子。

到第二年宋太宗繼位後才摘掉,改封為隴西郡公。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宋太宗

李煜被俘後,寫下了《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字裡行間充滿了從天子降為臣虜的失落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降宋後的日子並不好過,公元977年,李煜申訴生活困難,宋太宗下令增加他的月俸,並一次性補助了300萬錢。

李煜逐漸意識到國破家亡,他失去的不僅是王權,甚至連做人的資格都失去了。

李煜開始覺醒了,他深為自己昔日的荒淫誤國而悔恨。懷念金陵城裡"車水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繁華熱鬧。

此時,宋太宗自然不容許這種心懷故國的亡國之主存活於世。

南唐後主李煜:他統治不了自己的國家,卻統治了我們的語文課本

公元978年,七月七日,宋太宗派人送一壺美酒到李煜手上。

美酒配新詞,李煜拿起新填寫的千古絕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唱完,端起盛滿御酒的酒杯,一飲而盡。

一代詞帝在經歷了巨大的肉體痛苦後就此結束了他42歲的生命。

李煜,煜,乃光明照耀之意。

作為一位君王,他的人生充滿坎坷,以寫詞弄曲聊以自慰。

帝王是失敗的,但"千古詞帝"當之無愧。

他沒照亮他的國家,卻以另外一種方式,照亮歷史。


參考文獻:

《南唐後主李煌若干問題研究》

《李侶的悖論—政治的悲劇與文學的輝煌》

《十國春秋》

《資治通鑑》


點贊關注 持續更新有趣有料的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