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初中數學,學不好的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是授課老師不行?

十一初中數學


學習方法最關鍵!假如說老師不行,可能還教數學嗎?要查自身原因,別總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李文彬531


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大多數家長不知道,很多時候,孩子學不好數學,成績差,原因不是孩子不努力,主要原因是孩子學習方法不對,這是主要因素。怎樣學好初中數學,這裡筆者給出方法建議,僅供參考。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想要讓數學取得好成績,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就像是開啟數學大門的一把鑰匙,一旦找到,數學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輕鬆…

1、主動預習

預習的目的是主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有助於調動學習積極主動性,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注意培養自學能力,學會看書。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2、主動思考

很多同學在聽課的過程中,只是簡簡單單的聽,不能主動思考,這樣遇到實際問題時,會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聽課過程中不思考惹的禍。除了我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多想想為什麼要這麼定義,這樣解題的好處是什麼,這樣主動去想,不僅能讓我們更加認真的聽課,也能激發對某些知識的興趣,更有助於學習。

靠著老師的引導,去思考解題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3、善於總結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

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采用嗎?

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孩子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4、拓寬解題思路

數學解題不要侷限於本題,而要做到舉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個題目,要想想有沒有其他更加簡便的方法,這樣能夠幫助大家拓寬思路,這樣在以後的做題過程中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5、必須要有錯題本

說到錯題本不少同學都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需要錯題本就能記住,這是一種“錯覺”,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等到題目增多,學習內容加深,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

錯題本能夠隨時記錄自己的知識短板,幫助強化知識體系,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有很多學霸都是因為積極使用了錯題本,而考取了高分。

6、獨立完成作業

現在很多學生用一些APP來幫助寫作業,找個照片就有答案,或者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這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為了圖快、求速度,如果經常這樣會養成不良的審題習慣,容易走馬觀花、粗心大意。

還有一種是為了圖方便,這會導致同學們養成“怕麻煩”的心理,一旦題目有些難度,自己就開始心煩意亂,思路模糊,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強化理解及應用

對於初中數學學習,我們不但要對初中數學學科知識和課程標準透徹掌握,更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初中數學知識結構一般分成學科知識特點和知識結構體系。學科知識特點一般指數學知識分佈、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思想方法都呈螺旋上升的原則。

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有以下不同:

(1)數學認識與運算對象發生變化;

(2)研究常量到研究變量實現跨越;

(3)認識事物和處理方式逐步轉變;

(4)學習內容和思維方式理性提升;

(5)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凸顯重要。

相比高中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有以下不同:

(1)數學語言較為形象;

(2)思維方法較為感性;

(3)知識容量較為簡單;

(4)知識體系較為嚴謹。

知識結構體系一般指初中數學課程中的四個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運用”四個領域。

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是構建一個有關學科的知識體系。成體系的知識會記憶的更牢固,並且不容易存在知識盲點。將以上四塊內容進一步細分,可得到以下各個部分。

數學學習實踐四突破

1.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從目前的數學評價來說,運算準確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運算屢屢出錯會打擊同學學習數學的信心,從個性品質上說,運算能力差的同學往往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眼高手低,從而阻礙了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從學生試卷的自我分析上看,會做而做錯的題不在少數,且出錯之處大部分是運算錯誤,並且是一些極其簡單的小運算,錯誤雖小,但決不可等閒視之,決不能讓一句"馬虎"掩蓋了其背後的真正原因。認真分析運算出錯的具體原因,是提高運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對複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

(1)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準確;

(2)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2.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人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

(1)理解的標準:"準確"、"簡單"和"全面"。

"準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

"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

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包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2)記憶是大腦對知識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知識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

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一元一次方程"六個字,你就會想到:它的定義是什麼?最簡方程是什麼?它的解的概念,及解方程的一般步驟。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總之,分階段地整理數學基礎知識,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學的學習。

3.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經之路。

(1)如何保證數量?

① 選準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

② 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

③ 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

④ 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2)如何保證質量?

① 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繫,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

② 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

③ 複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建立一本錯題集)

4.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想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我們變減法為加法,變除法為乘法,變算術為方程,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同學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針對初中各年級重難點合理突破

七年級教材重難點分析

八年級教材重難點分析

九年級教材重難點分析

針對初中各年級的出現常見現象,靈活施法

初一學不好

許多小學數學學科成績很好的學生到了初中數學成績會出現下滑,成績不穩定等現象。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有不小的提高。

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知識一知半解,沒有吃透課本內容。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作業、套題型,遇到難題缺乏思考,學習方法的缺乏或不得當嚴重製約學生的有效思維,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思維惰性,學不好數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在初一階段不能很好的解決,在初二的兩極分化階段,同學們可能就會出現成績的滑坡。相反,如果能夠打好初一數學基礎,初二的學習只會是更上一層樓!

策略:

1.狠抓基礎,循序漸進。立足課本,把課本知識點吃透,輔以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先以基礎題為主,培養運算能力,提升自信心。等基礎知識熟悉了,再逐漸加深難度,能舉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思維。能靈活運用知識點。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預習書本知識,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提高課堂效率。

總結相似的題型,收集自己的典型錯題和不會做的題目。就不懂得問題,積極討論、請教老師。自己制定每日學習計劃,形成習慣。

3.提高作業質量和效率。每天作業是對當天所學內容的鞏固,如果能高質量的完成當天的作業,就能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點消化吸收,遺留的問題就少,進而學習效率就高。

初二成績下滑

初中數學是一個整體。初二的難點多,初三的考點多。相對而言,初一數學知識點雖然很多,但都比較基礎,中考多以基礎題為主,要求不高。

初二是初中數學學習的一個拐點,坡度突然增加,知識點上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在學習方法上學生是很容易適應的。特別是幾何內容的增加,它的研究對象從“數”到“形”發生變化,方法也從“運算”到“推理”發生變化,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跟不上就很難從圖形中找到關係,推理論證困難學科(物理)也相應增加,學業加重,精力分散,有些學生有些力不從心,缺乏毅力的,就會慢慢掉隊。

策略:

1.學會給自己明確目標,以增強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

2.從基礎知識入手,用簡單、中等的題來訓練自己的解題思路,思考“憑什麼”從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邏輯性是怎樣的?從而真正形成自己的做題思維。

3.堅持養成總結題型、錯題、典型題的習慣,常堅持3—4周後,就能養成習慣。

4.過好幾何入門關——識圖、書寫、推理。書寫是幾何入門的難點,有條理的書寫時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的保證。應根據題目的要求,步步有據,句句有理,由條件推理得到結論。對書本上的定義、性質定理、判定定理要非常熟悉。

5.進行知識歸類,如將判定方法、定理歸類整合,使所學知識系統化。

初三信心不足,力不從心

進入初三以後,學生的學習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總複習能有更多的時間,各科上課節奏開始加快,學業任務相應加重,基礎不紮實的學生就會跟不上,嚴重時自信心會嚴重受挫,感覺力不從心。

平時做試卷審題不嚴,看題不清,能做對的題目也沒拿到分。小錯不斷,沒有養成積累錯題的習慣。遇到綜合性問題時,缺乏解題思路和方法。遇到難題,就自動放棄了。長時間持續下去,喪失自信心,成績也會下降。

策略:

1.第一步要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從時間、中考試卷難度、現階段的情況、預期目標、成功提高成績學生案例等方面分析,增強學習動力。

2.狠抓基礎,循序漸進。利用上初三前的暑假把初一、初二年級的知識漏洞通過查、學、練、測的循環模式補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在繼續學習新知識時能跟上老師節奏,自然會輕鬆很多。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預習、帶著問題上課、複習、積累、總結的習慣,從“要學”變成“會學”,最後會“自學”。不僅對現在很重要,對以後高中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4.基礎紮實之後,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做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也不能盲目的只顧做題,要注重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解題的方法、技巧的訓練。

5.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認真分析按照中考考綱及近幾年中考數學試卷命題的變化規律,對重點考查內容進行分類訓練,對難點進行個個擊破。

6.熟悉並運用常用的數學思想,如方程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

7.中考基礎題真題演練。要求達到自己理想的正確率,也可以全面考察知識漏洞情況,可以再做複習。

8.中考壓軸題突破。縱觀數學中考命題規律,壓軸題主要出現在函數和三角形或四邊形或圓部分的動態問題或分類討論的內容。對壓軸題進行分類剖析,形成解題思路和技巧。

總之,數學學習方法是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能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你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最後,希望同學們掌握好初中數學的思想方法,並靈活應用,力爭把數學學得更好。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如果你足夠努力,那多半是方法不行。當然也跟老師的能力有一定的關係,老師如果能夠歸納的條理分明,講解的通俗易懂,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幫助,老師畢竟不好改變,我們還是重點說一下方法。初中數學的考點非常重複,你去看一下當地最近幾年的中考卷,你會發現基本上都是那些題型那些考點,所以抄錯題顯得尤為重要,積累一些常錯的考點,另外還要抄一些出得比較好的題,比如一道題巧妙的考了很多個知識點,等能力提升之後很容易覺得哪道題出的好。一份中考卷的壓軸題比較難,比如第10題,第16題,第24,第25題,我們可以先放一放,爭取把其它題目的分數都拿到。一旦考試能穩定在120分以上,就可以重點攻克壓軸題,多抄多做,爭取把分數提升到135。最後,不懂的題目多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並做好筆記。祝學習進步!


正明學堂


邏輯+方法。大部分老師只講知識與簡單方法,講課過程邏輯不體現。方法不對的根本本質是邏輯思維不懂。當然我碰到的中文數學書本都不體現邏輯,字裡行間沒有一箇中文字體現,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多看看英文數學書或許有幫助。當然對大部分學生要求太高了。


不歐歐


勾通不暢,交流少,要加強互動。都要主動些,特別是孩子要有信心,決心去與老師勾通,這是首要條件。只有努力了,才知道應該去作什麼。


東榮962


學不好一般是懶得思考,懶得動腦。


引經據典


也有可能孩子本身就不是理科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