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说「山东是人才流失第一省」?

易懂地理


山东到底得了什么病?

正如大家所说,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近几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山东吏制问题就是儒家思想在旧时官场、今日公务员群体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让山东人民深恶痛绝的“官本位”主义。但是,传统儒家思想对今日山东的牵绊,绝不只限于政府公务员这个单一群体,国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机构、甚至大型民企等各色组织都深受其害。在山东,一旦组织走向大型化,人员利益复杂化,管理结构多层次化,受山东地域文化影响支配的组织就会出现官本位主义的倾向,不论组织的实际性质是政府性质还是民间性质。

在传统山东人的认知字典中,“官”与“管”是同义词,所谓官就是能管人的人,所谓管就是当官管人。这种以御人为主的管理职能的授予,并非主要源于个人的努力和组织的需要,而是由上一级管理者定夺,这种权利的层层嵌套,使得对上级唯命是从与对组织忠诚两个概念融为一体,所以“唯上不唯理”就成为了在山东为官或作管理者的不二法则,七十二行几无例外。

这样的组织文化下,除了最高管理者本人,在对上级唯命是从的原则下,组织中的其他人员都被迫或主动放弃了主动思考的权利,组织退化成为只有一个最高大脑、没有纠错机制的纯执行机构。一旦最高管理者出现决策失误,组织就成为一只蒙着眼的公牛,乱跑乱冲,落得一片狼藉。

同时,以御人为主的组织文化,使得员工在做人与做事之间,不得不做经济的考量与取舍。几次吃亏,数载磨砺,再有个性的年轻人也会向生活低头、向大环境折腰,成长为油腻而世故的中年人,完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后,个人才得以融入组织,获取利益分享的位置。另外,在做人优于做事的组织文化下,厚黑学之类的生存哲学盛行,领导间媚上欺下、互相掣肘,员工间拉帮结派、相互算计,即不可能培养出公平公正、勇于担责的管理者,也无法形成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的组织文化。所以,在山东各界,即普遍感叹于带头人难寻,又苦于大环境顽冥不化。这些年,各路人才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式药方煎炒闷煮一通折腾,也都是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体现在社会组织中的山东地域特征只是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表象纬度。在山东,地域文化启蒙、形成的起点还是肇始于家庭。儒家思想的内涵核心是家文化,通过孝悌思想将儒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家族一代代的传承,是儒家思想历久弥新的基础。今天的山东,吃公家饭始终是父母为孩子设计的康庄大道。公务员热,常年高烧不退,当不成公务员就进事业单位,歧视链再往下是国企。民企、外企再好总不是长久之计;至于创业,更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这种保守的择业甚至择婿标准,一代影响一代,导致这些年,山东的互联网、金融、文化等新兴领域内普遍缺乏南方诸省热火朝天的创业气象,社会各界急需的年轻才俊也多半恪守家训,在体制内的舒适窝里过着知足常乐的小日子,眼看青春消磨、任他热血冷却……


胡是否


我是烟台人,在烟台上班,我来说几句吧。只对比上班族,个体户老板不说。个人观点勿喷!第一,烟台在整个山东省经济排名第二,但是工资收入跟排名不成正比。不排除高工资的,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人。第二,思想观念落后。拿我自己家人和身边朋友来说,家里都希望孩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考入体制内更好,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不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创业。第三,城市缺少发展活力,服务业不发达。外来流动人口少,大部分是本地人,生活按部就班,缺少一线城市的那种激烈竞争和快节奏。基本属于小富即安的那种状态。第四,区位原因。山东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很近,有能力的人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发展。第五,缺少发挥才能的平台。烟台几乎没有那种大型的高科技企业能给高科技型人才一个发挥能力的平台。烟台的企业基本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高科技的很少。

最后说一点我在南方出差的感悟吧。去年夏天在宁波出差三个月,再回到烟台就明显能感觉到北方城市跟南方城市的差距。举个简单的例子,烟台到晚上十来点钟街上基本就没有多少摆摊的了,店铺除了一部分服务行业其他的也都关门了(夏天可能能好一些),而宁波十来点钟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能给得了他们什么?所以留不住人才也正常。

之前我加了一个广州的QQ群和烟台的QQ群。从每天大家的聊天就能看出差距。广州的群每天基本都是大家互相交流做生意的心得,或者找合作的,而烟台的群基本都是胡侃海吹,这真的能看出差距。


null242824901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这个问题,不用查找、罗列什么数据,就可以很确定的说,山东的人才流失就是全国最厉害的!

理由如下:

1)从就业环境看:山东是高考人数前三的大省,每年大量优秀学生入读省外的985、211高校,毕业后回来的比例极低。为什么低?相对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省内的高端岗位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复杂,不利于出身普通的年轻才俊的成长。

2)从城市规划布局看:作为人口大省,省内没有一线核心城市。青岛有点领先优势,但相对济南、烟台和潍坊等,领先的也比较有限,并且对其他省内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严重不足。各个地市基本是各自为政,类似长三角的协同发展基本看不到。没有核心大城市,相对北上广等,也就没有了聚集高端人才的竞争力。

3)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化工、机械等重工业,金融、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江浙和广东严重不足。这些年来,统计下的话应该会发现,很大一部分优秀学生,都选择了这些新兴、热门的专业。即便是乡土情深的山东生源学生,回来就会面对无法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窘境,当然会更愿意往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去。

4)最后,从教育环境看:山东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全国最用功学习的群体之一,高考难度也是最大的几个省份之一。全国统一试卷时,同一所985高校里,山东考生的高考分数高出其他省份同学100多分是非常普遍的。优秀学生离开山东,考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后,自己不愿意回来,更不想自己的下一代也经历自己那如同炼狱般的高中生涯。不回来,就会成为很多人的共同选择。

其实,纵观全国,我们山东人是最安土重迁、心系家乡的,只要山东的大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山东人都愿意回家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先静静


山东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其学生成绩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山东留不住人才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地理位置。山东往北紧邻天津,北京,而南边靠近江苏、上海等南方发达城市。这就造成省内优秀人才大部分流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本省内就业机会少,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发展前景好的一线城市。

其次山东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体制和社会观念的落后。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山东的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省内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不受重视,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大多以失败告终。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也远远没有其他省份重视。大学生创业难以及社会整体观念的落后限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转型。

再者近年来互联网和金融相关专业成为了热门产业,而山东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型企业在山东并不受欢迎。政府的相关引进政策也比较少,导致新型专业的相关职位匮乏,这也间接导致许多心仪这些专业的大学生选择去其他大城市谋求生路。


决胜网


受网友启发,我突然有个感受:

山东的现状,与山东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大家反复提到的,说高中老师告诉学生好好学习,省内好大学少,考出省去找一个好环境。大家都知道,山东省的考生分数有多高,比别的省高多少分。

这就有一些衍生的问题:

1.好生源纷纷出省,学习之后顺带省外就业

2.基础好但没上成大学的没有好的教育机会

3.基础好、上了省内大学但录取分数比省外好大学还高,没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

下面的回答有两个假设:一是精英文化与非精英文化(并非人群划分,而是对是否瞄向时代发展潮流而奋斗的文化的借用词),二是山东确实在新一轮移动互联特征和高铁高速运输时代中处于劣势,而且985、211类大学太少。

如果大家联想到目前农村精英流失导致农村难以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那么山东省的一些情况可以做类似假设。

人才持续大量流失,导致山东提倡奋斗、追求时代发展潮流的精英群体不能大量出现在政界、学界、商界、工业界、甚至农业界,造成整体水准下降,因为非精英占据各行业主流,他们推崇的人情文化、混日子文化而非奋斗文化最终形成氛围,造成山东整体发展滞后。

我觉得山东省务必要高度重视高考政策改革,重视高校建设,这是山东百年大计,与山东的其他建设相辅相成,新旧动能转换务必做好教育顶层设计。


伯朗1


老猫来回答这个问题啊。

山东学生确实优秀。

老猫是湖北人,在大学当老师,一直教着学生,还担任过一届班主任,所以老猫应该对各地区的学生都有所了解。

山东学生的确成绩不错。我当班主任的两个班150多名学生,仅有的几个山东学生,每个人每学年都得到奖学金,毕业时考公务员,基本上都是考上的千里挑一的岗位。

也就是说1000:1级别的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差不多都考上了。

这些职位差不多都是国家部委,一线城市的好职位,都是千万人争着去的。

自然,这些学生没有一个回山东工作。

要知道,老猫所在的学校也仅仅是个二本而已。

另外一个例子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老猫的儿子在国内一所985学校读物理学博士,他的博士同学很多是山东籍的。这些学生很多甚至是二本学校的,可是非常勤奋,最后读到博士。估计以后回山东工作的机会也不大了。

原因分析

山东算是远海城市,比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优秀的学生最后的选择要么北京、上海,甚至是天津,真的回山东的可能性很低。为什么啊?还是发展落后啊。尽管吹起来还是很厉害的。这个是不管用的。

老猫炒股票,却不喜欢山东股票啊。

(此处删掉213字。)

山东人可是孔孟之乡,讲的可是仁义道德。“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明白了?


股票数据猫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山东是不是第一省我不知道,但是从我毕业的学生看,确实人才流失很严重,值得重视!

曾几何时,山东的GDP全国第二,紧跟广东,而现在已经被广东和江苏落下,“山东将会成为第二个东北”的说法甚嚣尘上。这里面的原因事多方面的,其中人才流失是一重要原因。


首先,山东优秀学生走出去的太多!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山东却不是教育强省。山东211学校仅2所半,分别是山大、海大和石油大学,真肯定满足不了优秀学生的需求,众多优秀学生考到各省市的211、985学校,而这些学校近年来把山东的名额压缩给西部地区,而把本省一批二本学校升为一本,这也间接导致优秀人才的培养不足。

其次,优秀毕业生回山东的太少!毕业出去上学的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回山东的非常少,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山东官本位思想重,考本省市甚至县的公务员,竞争非常激烈,在外省很多地方和一些大城市,则相对容易的多;山东的国企对优秀毕业生吸引力减少,大的民企有相对较少,更缺乏互联网企业,过多倚重石油、钢铁、煤矿等企业,这些企业效益下滑,对优秀毕业生吸引力不够。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如何转变为经济强省,办好教育,转变思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


赢在高三


山东不需要人才,山东的傲慢,我作为一个拿到北京户口的青岛人是哭笑不得的,在各个省都在抢人才的时候,我们山东按兵不动,或许山东真的不需要人才吧,反正离开了,就不会再回去了,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我凭能力在北京照样活。



Max任成东


我也说说,我们家是土生土长的三代老济南人,我是北京人大mba,我弟弟上海交大口腔医学博士,我们身边的同学基本没有工作在济南的……出国的,定居北上一线城市的……现在愿意长期工作留在济南的小孩,基本上2种……当地学习一般的,➕下面小城市考学上升到济南的……人往高处走……山东高考太变态……能留在北京,没人愿意让孩子再回去找虐……


智慧花花姐


山东单纯讲外流人口并不是全国流失最多的,毕竟山东的工业发展相对还是比较不错的,甚至很多东北人、河南、安徽等地区的务工人员也会来到山东务工,但是山东流失最多的是“人才”,山东人讲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悍,但是山东学子在学成以后,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并不会回到山东,建设山东,主要原因就是山东提供不了相匹配的岗位。山东当前主要是以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并且以国企为多数,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高科技、研发等产业上非常缺乏,传统的工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是特别的明显,主要需求的劳动力是一线工人。而当前高校开设学科,大部分人都希望未来从事白领行业,这就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回到山东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出现流失局面。

即便省内青岛、济南等城市能够提供为数不多的白领岗位,或者第三产业岗位,但是所开出的薪资水平与与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相比没有竞争力。虽然山东省的经济总量排名国内前三,但是薪资水平却与经济数据十分的不相匹配。当前山东人才普遍喜欢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各项产业均衡的城市发展,在大城市习惯了发展节奏,回到山东不适应。另外,有些人可能会说,单纯讲工业发展,江苏也是一个工业大省,为何人才流失率低于山东,其实当前江苏的工业发展与山东还是有区别的,江苏的工业体系更加智能化,而山东的更加传统化,两者在人才的需求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另外就是山东的人思想相比传统一些,在职场当中也有很深的体现。不过随着山东的产业大力改革,相信在外的山东人才,会慢慢回归。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