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是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说的话,以此缅怀这位诤臣,也是为后世的告诫。太宗以历史为镜子总结兴亡原因为大唐创下了坚实基业。后世更是以此句引以为鉴,成败得失兴衰更迭,均是以史为镜。

今天就摆出几面历史人物的镜子来照一照这些人的成败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苏味道像


武则天时期有一个宰相,自幼聪慧,称之为神通,少年时文章才学便是满誉天下,二十岁就中进士授咸阳县尉。此人姓苏,名味道,字守真。这个名字可能没几个人熟悉,但他的后代却是家喻户晓,就是北宋眉州大名鼎鼎的苏洵。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史称三苏。

这位宰相自入仕途来就轻摇直上,官位最高做到“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看过《神探狄仁杰》的朋友都知道,狄大人每逢自报家门就说“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奸臣们听到这个称呼后瑟瑟发抖不敢再张狂。这个官称是武则天时特有,简单的说就是宰相。苏宰相最大的优点长处就是写奏章,文笔流畅词藻优美,天下无人能及。但奏章里说的都是好似,也许,可能之事,含糊其辞,经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模棱两可的成语就就出自这里。可见他的为官之道就是不干就不会错,不会错就不被罚,天下事就是你好我好太平过日子大家都好。

当上宰相第二年他就被贬地方当刺史。三年后又被召回当宰相,干了两年后又被贬地方,后死于任上。人称“苏模棱”“模棱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邦彦像

说完大唐“模棱手”,下来这位是北宋著名的“浪子李”李邦彦。

李邦彦,原名李彦,字士美,怀州(今河南沁阳县)人,其父是位手工艺匠人以打造银器为生。李邦彦风度翩翩,喜欢与学士相交,为人甚是豪爽,肚子里装了许多民间诙谐小段子,还玩的一身蹴鞠的本事,且文章诗词均有造诣,年轻时就享誉怀州。宋徽宗年间中进士及第。因为他经常把民间段子改编小曲人们争相传唱,“浪子”的名号就这么得来。言官看他行为浪荡被弹劾罢官,不久后被招入京城任起居郎。从此他就一直跟随宋徽宗身边,溜须拍马的本事立显无遗。他又很会巴结皇帝身边的宦官,宦官也就没事在宋徽宗面前夸他的好,终于他坐上的大宋的副丞相位置。在政绩上毫无作为,在阿谀奉承拍马溜须上是登峰造极。他的工作不是帮助皇帝治理国家,而是陪着皇帝喝酒踢球画画写字,给皇帝讲笑话,宋徽宗十分赏识这位副宰相,以至于李邦彦父亲去世后宋徽宗亲自封其为“龙图阁直学士”,还有谥号“宣简”。

靖康年,宋徽宗让位宋钦宗,李邦彦当由副转正,此时金兵逼近京城,他献的第一计就是割地求和。此时朝中大臣纷纷情愿要惩办李邦彦,并且许多太学生冲到宫中要殴打,他得知后立马跑的没有踪影,在不得以要求外放地方官。赵构登基后第一个处置的就是这个误国误民的奸人,被贬广西,两年后病死任上。《宋史》记载:“《宋史》:宣和三年,拜尚书右丞;五年,转左丞。浦死,赠龙图阁直学士,谥曰宣简。邦彦起复,与王黼不协,乃阴结蔡攸、梁师成等,谗黼罢之。明年,拜少宰,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谄充位而已,都人目为“浪子宰相”。”后世对他的评价为“社稷之贼,”他也登上了北宋大奸臣榜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刘吉像

刘吉,字祐之,号约庵。北直隶博野(今河北博野)人明代政治人物。大明成华年间内阁首辅。刘吉是明正统年间进士入翰林院学习后就留任翰林院做编修,参与编撰了《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等典籍。同时也为明英宗及当时还是太子的明宪宗讲经史。明宪宗继位后立即提拔这位老师不仅还让其讲课,授官为礼部左侍郎,不久后升礼部尚书。并教授太子功课,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成化二十二年又加太子太傅衔。此时刘吉可真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宪宗死后太子继位为孝宗,他即刻罢免当时的首辅万安,由刘吉任首辅。从此后他便与太监合谋,凡是不听话的,弹劾他的人纷纷被罢官。而在皇帝面前就装作一副老实忠厚谨小慎微的人。言官没有途径弹劾他,皇帝也认为他是天下英才济世贤臣,封他为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真可谓是位极人臣了。刘吉及其善于伪装,见风使舵,善于利用人的性格弱点驾驭权术。每每有人上书弹劾他都安然无事,反倒是遭到一次弹劾就升一次官,弹劾他的人却都降职贬官罢官。如此耐受弹劾,越弹官越大,升的越快,于是乎就给他一外号“刘棉花”。

不过时间长了孝宗也发现刘吉的奸猾狡诈,乃于是自己的老师,又是三朝元老年事已高,直到孝宗弘治五年,皇帝要封皇后兄弟为侯爵,刘吉反对。孝宗借这个机会让他辞告老还乡。六年后,刘吉家中被盗,他因受到惊吓而死。孝宗赐谥号为“文穆”。刘吉这个老奸巨猾的权臣也算是得到了善终,任首辅十八年稳如泰山,又能虽是不得已也能全身而退,死后荣誉加身没有受到清算,在明朝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历史上诸如此类人多不胜数, 有偷奸耍滑,有不做正事,有怕担责任,也有不干事享清福,有贪的,有懒的,有以整人为乐趣的,也有碌碌无为混日子的。以前有,今天也有,明天也会有。历史的镜子不仅仅照的过去,也能照到今世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