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特別會做飯的媽媽是什麼體驗?

行走在豫北


有一個會做飯的媽媽是什麼體驗?在我沒遇到別人的媽媽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什麼,覺得媽媽就應該會做飯。當我嫁人了,遇到了我老公的媽媽,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有一個會做飯的媽媽簡直不能再幸福。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婆婆不太會做飯更不喜歡做飯,不願意糊弄三餐的我每天圍著灶臺轉,更加懷念在孃家的幸福日子,在吃這方面從來沒難為過。

我媽媽很會做飯,她不僅僅是做家常菜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她還定期更新菜譜。活到老學到老,自從會了電腦,她就手工從百度上面抄菜譜,有了智能手機就更方便了,學了很多做飯做菜方面的小技巧,也學了很多硬菜。

每次回孃家,都能吃到很多媽媽精心烹飪的大餐:酸菜魚、燒排骨、燉豬蹄、做酥鍋,炸魚、做藕夾、南瓜花包豆腐、紅燒魚、各種菜炒肉絲等等等等,還有南瓜餅、大包子、水餃、餡餅、蔥花餅等很多花樣的麵食,每次回家都吃不夠。

有一個會做飯的媽媽什麼體驗?就好比干涸沙漠裡冒出的清泉,我可以使勁的喝,好解渴。我累了的時候,不想動的時候,早上賴床的時候,餓了,看到桌上有飯。這就是媽媽對我們的愛。

我也做了媽媽,我會向我媽媽學習,讓我的孩子也有我的體驗,感覺真的很棒!


汪小雨的家


有一個會做菜的媽媽是一種什麼體驗?勞累的工作了一天,心裡想著的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回家可以吃媽媽做的飯,外面好朋友約局有時候都會推掉回家吃飯,作為一個佛系90後,甚至對結婚生孩子沒有什麼興趣,只想和媽媽住在一起,每天吃她做的飯。這是媽媽做的辣椒炒肉。

廢話少說,上圖!



雪菜筍絲,這是媽媽的拿手菜,在外面就算飯店裡都不一定有這道菜,就算有了,也不會有我媽媽做的好吃!有時候在想,要不然和媽媽一起開個家庭菜館得了,不然這手藝太浪費了~



簡簡單單的煎豆腐,上面殺了一些小香蔥,怎麼吃都吃不夠!



這道菜是老爸的最愛,韭菜炒蠶豆,沒過幾天就要吃一次。



炸魚。這小魚是媽媽在菜市場買回來的,自己處理的很乾淨,進油鍋炸,然後放起來,像做菜的時候直接拿來做菜,還可以直接吃,我喜歡沒事兒的時候吃兩塊。

這道誘人的香乾肉絲,真的是一絕!可是最大的遺憾就是,媽媽廚藝超好,而我天生只是個吃貨,做菜根本沒天賦,所以媽媽很少讓我做飯,有時候我念叨著要是以後不會做飯結婚了會不會被嫌棄,老爸直接一句“那咱就不結了,我養你!”當時那個感動和幸福,真是太暖了!


KNIFE耐夫


我就是特別會做飯的媽媽,家人都有口福,我常說胖人會吃,會吃的人就會做,我在做飯方面真的有天賦,只要孩子們喜歡吃的,帶我去飯店吃一頓,下次慢慢的琢磨,基本上都能做出那個色香味來,而且做飯的時候乾淨利索,飯菜好了,廚房一塵不染,打掃乾淨。

有了一個能幹的媽媽,就一個笨蛋兒子,不會做飯嘴還很叼,娶了個媳婦,又不會做飯,這項光榮而長久的任務,最終還是落在我這個老媽身上,上幼兒園的孫子在班裡跟老師說,我的奶奶會做糖醋排骨,帶皮肉,椒鹽蝦仁,都是我喜歡的。哈哈,受到家人的推崇,我也樂此不疲,每天色香味俱全,四菜一湯,看到孩子們大快朵頤,滿足感油然而生。

我基本上不在外面買麵食,都是自己做,乾淨衛生,健康營養,兒媳婦在外面誇我這個婆婆能幹,老公也很知足,所以一家其樂融融,我常常說,家庭和睦的氛圍,取決於我這個婆婆,孩子們吃的開心,工作也有動力,家庭矛盾少,我辛苦一點也沒什麼,變著花樣做出的菜,就像欣賞藝術品,畢竟生活需要儀式感!





香香tmt


謝謝!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哈哈,我就是一個愛做飯的媽媽。

小時候媽媽就是特別會做飯,每天都會吃到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感覺真的很幸福!

慢慢自己長大了,結了婚,有了老公,自己也成為了媽媽,喜歡兒子吃我做的飯菜時那滿足的表情,自己也越來越喜歡做各種各樣的美食。

兒子喜歡吃紅燒牛肉粉,我自己買來新鮮牛肉給兒子做紅燒牛肉,清早買來米粉,一碗香噴噴的紅燒牛肉粉就是兒子的一頓早餐了。

兒子喜歡吃包子,自己學習發麵,研究包法,現在也能做出兒子喜歡吃的包子了,兒子喜歡吃煎餅,我經常給他做雞蛋煎餅和韭菜雞蛋煎餅用來做早餐。

兒子喜歡吃的紅燒排骨、爆醃魚塊、香辣雞翅、烤雞翅、可樂雞翅等等,只要兒子喜歡吃的想吃的,我都會自己做來滿足他。

我還喜歡做烘焙,做各種兒子愛吃的早餐,蛋糕、火腿腸麵包、豆沙牛角麵包、甜甜圈、肉鬆小貝、芒果夾心蛋糕,兒子的早餐都會換著花樣做。

兒子吃到他特別愛吃的一道菜時,就會說:“媽媽,這個菜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國了”,哈哈,聽到這句話就會感到無比的開心,也會更有動力!


豪媽愛生活


我的媽媽絕對是個家庭能手。小時候家裡條件一般,沒機會吃什麼肉,吃的菜都是家裡種的白菜,蘿蔔,辣椒,四季豆,豌豆,毛豆,青菜。為了讓菜炒得更好吃,媽媽把家裡的紅辣椒醃製成辣椒醬,一小瓶一小瓶的裝好。配上辣椒醬,白菜都能炒出大廚的味道。媽媽還會把家裡的白蘿蔔切成條,曬乾,撒上鹽,密封進瓷罈子裡,做成醃蘿蔔。從菜場買些肥肉煉成豬油,豬油炒醃蘿蔔,味道不比紅燒肉差啊!那時候有小孩在我家玩,給他們嘗一口醃蘿蔔,第二天大人就會來我家討醃蘿蔔!媽媽還會做黃豆醬,醃豆角,醃鹹菜。我的媽媽雖然不會做山珍海味給我們吃,但是她會把簡單的菜做成美味佳餚,養育著我們!


我是lizzy


我就是那個會做飯的媽媽。不到10歲就能做幾個拿手菜,那時我媽生病長期臥床不起,爸爸需要上班,照顧母親的重擔基本落在奶奶和我們姐妹倆身上,只要放假或者下午放學我都會給家人做飯,飯菜也做的越來越好。

後來媽媽去世,我結婚生子也一直偏愛做飯,每年的年飯都是家人打下手我當主廚,能夠做滿滿一桌子豐盛的年夜飯,家庭聚會也是我做的多,大家都很喜歡吃我做的菜。

生下孩子後,我把不錯的生意轉給了表弟,親力親為的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早餐中餐晚餐都細心給兒子做好,兒子要吃牛肉麵就買生牛肉回來滷好做牛肉麵,要喝湯就買活魚回來做魚湯,要吃餃子我就買菜和肉餡回來包,只要他想吃的我都會給他做,家裡做的肯定比外面乾淨衛生。兒子到現在身體一直超級棒,只感冒過兩次連吊針都沒打過,看著孩子身體底子好,做媽媽的再苦再累也值得。有一個會做飯的媽媽孩子有幸福感,媽媽也有滿足感。





湖北燕子生活錄


有的人只是勤快但並不代表就一定是心靈手巧的,而我的媽媽卻二者兼備!這真是我的幸運!

記得小時候在鄰里間總能聽到誇我媽的讚美之詞。而在我記憶中,我媽媽的這些優秀品質主要表現為兩方面:做各種衣服+做各種美食。媽媽為我姐倆做過很多衣服,有毛衣、春秋外套、棉衣、棉鞋、裙子、夾克,她也為自己做過裙子、旗袍。有些是照著時裝書上做,有些是借別人的衣服來照著裁剪縫紉。周圍的親朋鄰里無不稱👍,大概我對衣著的審美就是從那一本本時裝雜誌啟蒙的。

再來說說我媽做的美食。記憶中媽媽做過不計其數的美食,雖然那時我家的生活水平不高,但智慧的老媽總能粗糧細作變出許多美食。現在回憶起來依然垂涎欲滴:各種爽脆的泡菜、甜醪糟、粽子、包子、餃子、抄手、涼麵、湯圓、石磨豆花、紅茶菌飲料、果醬、香腸、醬肉、葉兒粑、苞谷粑、粉蒸肉、鹹燒白、龍眼肉、回鍋肉……還有那每天一日三餐數不清的,雖是家常但也美味的各色佳餚。有鄰居婆婆來我家吃過我媽自己推的石磨豆花,一個勁兒的誇,我到現在還記得那嫩而綿的豆花配著精心製做的蘸醬,那個美味呀……

我也是孩她娘,我不會做衣服,但做美食還是傳承了老媽的部分手藝。第一張圖是媽媽做的醬肉,後三張圖是我做的,還行吧😀






梧桐新綠227


我媽就是我們村出了名的做飯好手,用農村的俗話說就是:一把好鍋鏟 。記得小時候,誰家孩子滿月或者老人祝壽都會請我媽去掌廚,我媽做事麻利,風風火火,她做飯的時候總是先把菜自己配好,然後在灶膛裡添滿柴火,幾乎不讓人幫忙的。以前農村的廚房灶臺都會架兩口鍋,裡外添柴,一頓十幾個人的飯菜我媽一個小時不到就炒好了,房頂上的炊煙都夾雜著辣椒炒肉的味道,香氣四溢,辣椒炒肉是我們湖南的家常菜,我媽炒這個菜真的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薄薄的肉片可以薄得透光,摘幾個自家菜園子裡小青椒爆炒,好吃又下飯,每次盤子裡的菜湯泡飯吃更是一絕。現在出來打工了,每次週末也會買菜做辣椒炒肉,可是再怎麼炒都吃不到曾經的味道!



小靈隨拍


每次吃媽媽做的東西的時候,不僅滿足了味蕾,還能感到濃濃的愛。



只要一回家,媽媽準會讓我帶好一些做好的熟食帶走,放冰箱冷凍就可以吃一段時間。有時候家裡出了一些獨有的時令菜品,媽媽也會做好給我寄過來。總是好吃得讓我大呼小叫。



小時候沒覺得媽媽做飯有多出色,直到去了同學家吃飯,我就覺得我媽簡直就是仙女~

在上幾張媽媽做的吃的:



醬牛肉



手擀麵



這一桌好多硬菜,個個味道都不錯。最大的問題是,太多了……

不說了,餓了。

最後,媽,愛你喲~


木十八


一個特會做飯的媽媽,一定會養成一個嘴特別刁的孩子。

我家就是這樣[捂臉]

我兒子想吃什麼,我都能做出來。外面吃到愛吃的,一琢磨就能做出來。中餐西餐,麵食點心。所以,我兒子吃東西越來越挑剔,我也很苦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