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疫情防治“添堵”,既是底线也是红线

近日,各方抗疫正值关键期,一些患者却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山东一患者隐瞒情况,致68名医护人员被隔离,山西一对夫妻隐瞒父亲接触史,致17名医护102户居民紧急隔离;河北一隐瞒病情者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去世,隐瞒疫情,就是犯罪。警方呼吁,当前正处于抗击疫情关键时期,公民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切勿为了一己私利,以身试法。(2月10日 人民日报)

大敌当前,敌人是看不见的病毒,传染力比SARS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尽早迎来拐点,全城几百万人严阵以待,或闷在家里十几日不下楼;或口罩、手套全副武装,外出采购必需品;更有大量企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延迟复工……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阻断传播途径,尽早将病毒“闷死”。如此胶着时刻,一些患者却故意隐瞒旅行史和接触史,无异于是病毒的帮凶,严惩不贷既是对他们的教训,更是给其他人震慑——撑不住再报告,代价不仅是承受更多病痛,还有法律的制裁。

“故意隐瞒接触史”“有意躲避调查”,当事人也许是心存侥幸,以为扛几天就能风平浪静,抑或是担心被他人另眼相看、特殊对待,给自身带来诸多不便。然而,太多的教训已经证明:不是身体好就一定能扛过去,即使自身完全没症状,也可能是病毒传播者。这意味着,隐瞒不报不仅可能让自己失去救治良机,更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家人、邻居,甚至会在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中局部爆发。

如此损人不利己,不仅缺德,更涉嫌违法犯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后果明知、行为故意的行为,则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更重。而与其他犯罪不同的是,故意瞒报疫情所产生的后果,嫌疑人是不可控的,所以在某些人看来只是缺德和不体面的“小瑕疵”,后果和惩处力度可能很大。

真正的恐慌,从来都是瞒报造成的。疫情防治,重在一个早字,这是太多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者,但有些代价完全可以不付,因为在那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及不能失去他们的家庭。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做好自己,不给疫情防治“添堵”,既是底线,也是一条不应触碰的红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