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人和蒙古人之间有什么区别?

薛程峰


其实,在东西方民族眼中,鞑靼和蒙古的指向,并不是很一致。

比如,咱们普通人印象中,往往认为鞑靼就是那个万历年间,被大明政府加封为忠顺夫人,兴建了呼和浩特市的“三娘子”所在的蒙古部落。

其实,这只算是个狭义的“鞑靼”,即,叫做“鞑靼”的蒙古国军事政治集团,跟另一支蒙古部落——“瓦剌”,并存于漠北草原,崇尚藏传佛教(喇嘛教),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人群,是典型的黄种人;

而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鞑靼人,更多的属于伊斯兰化的突厥人的后代,为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人群,以白种人为主,也存在少量的黄白混血成分;

(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境内,鞑靼人在庆祝传统节日,典型的白种人长相)

那么,在西方人眼中呢,什么蒙古、鞑靼,他们也是傻傻的分不清。往往把戴着翻毛皮帽子,骑马挎着弯刀的草原民族都看成了蒙古人,进而又把蒙古人都当做了鞑靼人。其中原因,后面会详细解释。

比如欧洲有个著名的谚语——“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 这里的“鞑靼”,既有突厥人,也有蒙古人的指向。

事实上,要论血统,相当对于蒙古来说,俄罗斯人的突厥——鞑靼成分要更明显的多。

(俄剧《索菲亚》里面,沙俄帝国的前身,15世纪的莫斯科大公国上流社会的装扮就非常有突厥特色)

按中国历史的记载,鞑靼这个词出现的年代,远比“蒙古”要早得多。早在公元5-6世纪的南北朝和隋代的文献中,就记载了室韦人(蒙古人的祖先)跟鞑靼人交战的经历。这也侧面说明了,鞑靼人跟蒙古人历来就不是一码事儿。

之后的唐宋时代,鞑靼人跟突厥人相爱相杀,血统逐渐混杂、融合,足迹遍及中国的漠北、西域丝绸之路沿线和广袤的西伯利亚。

最终,在蒙古帝国崛起的时代,鞑靼人被蒙古人征服,纳入到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

因其境内的主体民族大多都是皈依了伊斯兰教的鞑靼人,结果,久而久之,作为统治阶级的蒙古人也被同化成了穆斯林,还混入了不少带有明显白种人特征的突厥——鞑靼血统。

很显然,四大汗国里面,最靠近欧洲地区的,能直接跟欧洲人产生交集的,就是这个金帐汗国了。

正如前面讲的那样,长期以来,在欧洲人眼中,把来自东方,戴着皮帽子,骑马挎着弯刀,还不信上帝的这些“异教徒”都看成了蒙古人。而此时,他们接触到的所谓“蒙古人”,多为来自于金帐汗国的鞑靼人,或已经伊斯兰化,鞑靼血统占支配地位的西征蒙古人的后代。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鞑靼就代替了蒙古,成了欧洲人泛指中北亚、乃至东欧地区游牧民族的称谓。

从16世纪开始,乌克兰、俄罗斯地区的斯拉夫人迅速壮大,而蒙古各汗国却走向了衰落。于是,“文明开化”了的斯拉夫人花上了几代人的功夫,最终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人,踩着蒙古汗国的遗体,竟然兵分两路,分别杀到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

鉴于沙俄帝国领土的前任主人就是鞑靼血统的蒙古汗国,他们的后人至今还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比如当今的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这么多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人总被西方人看成“野蛮的鞑靼人”、异教徒,倒也不足为奇。

(鞑靼斯坦境内的苏联战斗英雄,看相貌,也是典型的白种人长相)

甚至,当年的欧洲人,把大清国时代的满族,也叫成了“鞑靼人”。比如,1793年,出使中国的大英帝国使者马戛尔尼勋爵,在其记录里面,就用“鞑靼皇帝”指代了乾隆。

试想,这要是“文艺老年人”、古籍收藏和批注爱好者,自认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乾隆皇帝,得知英吉利人竟然用这种“蛮夷”性质的字眼来称呼自己,不得气的翻了棺材板子。

再看蒙古人,除了蒙古国和咱们的内蒙古以外,俄罗斯境内也有不少蒙古人聚居区域,目前设有多个蒙古自治共和国(类似咱们的民族自治区,并非独立的主权国家)。

其中,最靠西边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是当年没走成的“土尔扈特部”的后人,几百年来,一直繁衍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为沙皇、苏军和现在的俄军四处征战,目前的国家认同感还是挺强的。

(普京跟卡尔梅克的喇嘛们亲切座谈,特意强调民族团结和信仰自由。注意,这些东亚人相貌的喇嘛们,都是说俄语的哦)

还有咱们曾经的失地之一——图瓦。

现任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绍伊古·谢尔盖·库日戈达维奇大将,就是俄罗斯化的图瓦人。他的父亲是苏联的蒙古族,母亲为俄罗斯人。

总之,相对于纯东亚人种的蒙古人而言,“鞑靼人”和“鞑靼”两词,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东西方给用乱了,尤其是欧洲人,往往喜欢把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甚至是大东北的满族们,都统统定义成为鞑靼人。

其实,鞑靼作为突厥系民族,血统是非常复杂的,地区跨度也相当大。甚至现在的土耳其,还主动认了金帐汗国的鞑靼人做祖先,一下子多追溯出了好几百年的国家民族历史呢。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蒙古人和鞑靼人的居住地相近,血缘上也有联系,但在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先说说鞑靼人。

公元5世纪,在蒙古东北部和贝加尔湖附近有游牧民族生活于此,其中就有鞑靼人。《阙特勤碑》记载“三十姓鞑靼”,是“鞑靼”一词的最早文字出处。

公元八世纪后,鞑靼人开始逐渐向蒙古高原移居。公元840年,回鹘汗国灭亡,给鞑靼人进入漠南漠北提供了机会。自此,鞑靼人和中原人成为“邻居”。公元842年,已经有汉家文献对鞑靼人有了文字记载。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鞑靼人已经和中原形成了多元化联系,在李克用的军队中,就有数万之众的鞑靼士兵,这些人凶狠善战,为李克用立下了很多战功。

随着鞑靼人的逐渐壮大,他们成为了蒙古高原的主流群体,也成为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泛称(讲蒙古语的部落除外)。

辽国兴起后,鞑靼人被辽国“收编”。辽国人把他们称作阻卜或术不姑,此事在《辽史》有详细记载。辽国在鞑靼人居住地常年驻兵,并且派节度使长期统治,鞑靼人每年向辽国进攻,还要出人丁服兵役。历任节度使对鞑靼人横征暴敛,多次激起鞑靼人的叛乱。公元1012年,鞑靼人一部杀了在任节度使,随后围攻镇州,事态愈演愈烈,公元1026年,所有鞑靼人皆反。

到了金朝鼎盛时期,主要军事行动都针对宋朝。蒙古高原各部族趁机得到了快速发展。阿尔泰山地区的乃蛮部、漠南地区的汪古部、鄂嫩河 克鲁伦河中上游地区的蒙古部、鄂尔浑河上游地区的克烈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塔塔儿部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这些部落日后都曾归顺金朝,但也都有过叛乱。在宋朝的文献记载中,把这些部落统称为“鞑靼”。

再说说蒙古人。<strong>

秦汉时期,东胡压制匈奴的兴起,直到莫顿单于的出现,带领匈奴人奇袭了东胡,使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从此,部分东胡人成为匈奴人的奴隶。另外一部分东胡人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个部族,东胡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国时期,曹操讨伐乌桓,使乌桓逐渐衰落,而鲜卑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

西晋时期,鲜卑分成多个部族,包括:慕容部、段部、拓跋部、柔然部、乞伏部等。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先后和拓跋部和突厥系民族交战,最终战败分裂。一部分逃往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另一部分逃到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成为蒙兀室韦的宗源之一。按照《旧唐书》的记载,“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也就是说蒙古人是鲜卑人的后裔。

蒙古分为多个分支,其中在漠北的诸多部落中,出现了一个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让这些复杂的部族变得简单。

成吉思汗建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大帝国。从此,这些诸多部族都成为了“蒙古人”,原来个部族的名称都变成了姓氏。而汉家百姓还是习惯统称他们为“鞑靼”,所以,从成吉思汗之后,“鞑靼”一词变成了汉人对蒙古人的俗称。

由于汉家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差异,从“鞑靼”一词中逐渐发展出来两个贬义词:鞑虏、鞑子。


无笔


别以为鞑靼人和蒙古人差不多,实际上这是两个人种的差异,即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差异。

鞑靼人,有广义和窄义之分。如果按广义论,这是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蒙古人也在这个范围之内。但若是按窄义论,鞑靼人就是塔塔尔人,也就是操突厥语族的白色人种——蒙古草原上原本的主宰者,从早期的匈奴到隋唐之际的突厥,都是这个族系。

成吉思汗崛起之前,呼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部,以鄂尔浑河上游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于鄂嫩河、克鲁伦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据有阿尔泰山至杭爱山地区的乃蛮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强盛。他们虽先后臣服于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时服时叛,袭扰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儿、蒙古二部为甚,金朝不得不筑长城以防之。在宋人文献中,往往将蒙古高原各部概称为鞑靼,又就其离汉地的远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区别为黑鞑靼(指蒙古诸部)、白鞑靼(指汪古部)。

这里的鞑靼就是一种广义称呼,实际上白鞑靼才是真正的鞑靼人,而黑鞑靼其实是蒙古人。当时的草原上的蒙古部、克烈部,都是黄皮肤。乃蛮部、汪古部、塔塔儿部以及畏兀儿人,则是白皮肤。所以后来元朝搞等级制度,前者属于第一等,后者则属于第二等色目人。

然而,对于当时的汉人、南人而言,不管你们是蒙古人也好、色目人也好,反正都是一路货色,所以全部称之为“达达”(鞑靼),汉译蒙文文献也用“达达”译写原文中的蒙古。所以最终,鞑靼从草原白人的专称变成了汉人对整个草原牧群,包括蒙古人在内的俗称。

这种混淆,反过来又影响了西方人。他们也开始把所有东方的游牧部族冠以鞑靼之名,包括建立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也包括协同这些蒙古人一道入侵的突厥人,以及建立清朝的满人。

直至今日,中国境内还有一支正宗的鞑靼人后裔,这便是塔塔尔族,我们看照片就懂了,妥妥的金发碧眼白皮肤。当然,白人也不都是金发,也是黑发,但看眼睛看脸型,她们就是正宗的白皮肤鞑靼人。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现代鞑靼人和现代蒙古人,可以说是有血缘关系的民族。现代鞑靼人是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各种突厥民族为主,蒙古人为辅组成的新的民族。

在蒙古帝国时代,拨都的金帐汗国在俄罗斯南部大草原建立起来。由于跟随拨都来到俄罗斯的蒙古人实在是太少了。因此,大批当地突厥人就加入到了金帐汗国的核心圈子。

现代鞑靼人就是金帐汗国的少量蒙古人,还有,斯基泰人,切尔克斯人,钦察人,乌古尔人,诺盖人,佩彻涅格人,汪古部(白鞑靼)、乃曼(第一鞑靼)等等,从乌拉尔山,阿塞拜疆,一直到伏尔加河上的大部分突厥等等民族的大融合。

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都有近似的文化,近似的打仗方式,近似的思维习惯和都热爱出去抢掠女性,技术工人和财物。也要对付共同的敌人,那些定居的王国,不服从的民族。

因此,这些游牧民族最终在俄罗斯南部,经过数百年融合,形成了现代鞑靼民族。现在在俄罗斯有600多万鞑靼人。主要分为克里米亚鞑靼,喀山鞑靼,阿斯特拉罕鞑靼和西伯利亚鞑靼人。

现在在俄罗斯,还有一个鞑靼斯坦共和国,就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拥有388万人口。这里也是金帐汗国的故土和核心区域。实事求是说,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夏季温度在17-25°,大部分是低地平原和茂密的森林。这里有430多种动物,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游牧打猎,避暑消夏的好地方,这也许是当年的金帐大汗选择这里常驻的原因吧!


深度军事


因为鞑靼人是鞑靼人,所以蒙古人是蒙古人,两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而且两者都属于“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也就是来源于游牧文明,这两个民族从历史走来,既携手并肩又相互羁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大概公元5世纪时,鞑靼人这个民族发源于蒙古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当时刚刚诞生的鞑靼指的是众多少数民族的统称,但是随着后来鞑靼这个部落因内部动乱严重,被当时比较强的突厥人所征服,由此便成为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众多部落之一。在唐朝时,当突厥汗国后期衰落灭亡后,他们又归顺了回鹘。

我们在以前的历史并不多涉及鞑靼这个概念,这个特殊的名词还尚未出现在当时那个时代的史料中。大约在公元8、9世纪时,也就是唐朝的中后期,鞑靼这个名词渐渐频频现身于史料记载中,因为各个国家语言的不同,所以对鞑靼就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达怛、塔坦、达旦、塔塔尔等。鞑靼这个名称一直被持续到了清朝初年,不过现在在俄罗斯和欧洲地区仍有一些鞑靼人的后代。(当年成吉思汗带领军队横跨欧亚,征服欧洲时,所带领的军队有多数鞑靼人)



从“朋友”到“敌人”。原本鞑靼人和蒙古人都同属草原上的部落,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成吉思汗带领蒙古族人便将塔塔尔人(鞑靼人)给灭掉了。当时元朝还未建立时,金国,南宋,西夏三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呈现三分之势。但是草原上的各个少数民族部落也趁机相彼争权夺势,意图统一草原。在众多部落争夺时,当时塔塔尔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鞑靼人,将蒙古部落的首领孛儿只斤·也速该俘虏并且杀死。这对于成吉思汗来说,当是多么大的仇恨啊!于是,成年后的成吉思汗通过联合和征服蒙古内部的各个部落,将蒙古人团结起来,后来又联合了东北方向的金国,一举消灭塔塔尔部。

由此一来,塔塔尔部几乎遭到了灭族之灾,但当时还是有部分塔塔尔人归附蒙古的,所以这里也说鞑靼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是蒙古人的一支附属(重要分支)。元朝建立的时候,塔塔尔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而是鞑靼这个字眼了。


我们来看一下元朝之后不同朝代对“鞑靼”的看法:

①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外夷附考》中记载道:“契丹部落之小者,曰蒙古,曰泰赤乌,曰嗒嗒儿,曰克列,各据分地,既而蒙古皆兼有之。或曰,蒙古即鞑靼也。

②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鞑靼在奚、契丹东北,后为契丹所攻,部族分散,居阴山者号曰鞑靼。由此可见,这里的“鞑靼”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③当代史学家邓之诚在《中华二千年史.明清上.明与诸民族之关系》中说:“明兵破元都,顺帝北真走。传六世,被篡於鬼力赤,改称鞑靼。蒙古大汗之统系遂中绝。”

由此可见,“鞑靼”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是一个独立与各族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归附于蒙古,后来在朱元璋破元朝后,导致原本依附蒙古的鞑靼再次崩离,“鞑靼”一词随即作为狭义的概念出现。


小镇月明


“鞑靼”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唐代突厥文《阙特勤碑》和一些汉文记载上,原指从古波斯迁至蒙古高原东部并操蒙古语族的塔塔尔部落。

唐朝时期,蒙古高原以突厥语族部落为主,其他部落臣服于它。后来鞑靼人的势力逐步扩大,取代突厥人成为蒙古高原的主体民族,因此,整个蒙古高原的部落就以“鞑靼”统称。这一统称一直延续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帝国后尊称“蒙古人”才在官方使用上结束。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鞑靼人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北方高原上的各民族部落统称为蒙古人。

至明朝时期,蒙古帝国分裂。但是蒙古人崇尚成吉思汗,只有成吉思汗的家族才是正统。其他克烈部、汪古部、阿速部、兀良哈部、斡亦剌人虽然被视为蒙古人,但却没有统治蒙古人的权力,只有元朝皇室才能蒙古本部的正统,忽必烈的后裔才能做蒙古大汗,大汗的长子才能继承汗位,除非长子绝嗣、被废,才会立其他子孙为大汗。这些非黄金家族的部落、非长子后裔的子孙,在蒙古高原上不断的攻杀,最后逐渐将蒙古高原分为瓦剌与鞑靼两部。

明朝时期。狭义的鞑靼人就是蒙古本部的自称。所以,这个时期,也把蒙古人统称为鞑靼人。

问蒙古人和鞑靼人有什么区别,讲起了很复杂。

1.古代鞑靼人先被突厥人统治,后来又被蒙古人征服,成为蒙古大军中的一员。蒙古大军西征时,鞑靼人随蒙古大军到了欧洲一带生活定居,并与突厥人进行融合同化,最后成为血统混杂的鞑靼人。所以现代鞑靼人和蒙古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唯一的联系可能就是曾经被同一个帝国统治。

2.蒙古人在明朝自称为鞑靼人,所以蒙古人就是鞑靼人。


草原纪事


其实在以前,“鞑靼人”这个称谓是不存在的。这是13世纪欧洲人在侵略过程中,对突厥人和蒙古人的称呼。“塔塔尔雅”这一称谓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他指的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或人种划分。

真正的名字应该是“鞑靼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突厥人,种族不同于蒙古人,居住在中亚地区。在13世纪,大量的鞑靼人加入了蒙古大军,成为了位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这个蒙古帝国被称为金帐汗国。起初,虽然鞑靼人和蒙古人语言不通,但是他们和蒙古人有着相同的游牧生活方式:住在蒙古包里,养牛,骑马。但在金帐汉国时期,所有的鞑靼族人逐渐成为了穆斯林,而蒙古人最终成为了佛教徒。

到了15世纪,金帐汉国的统治分崩离析,分裂出了几个独立的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喀山汗国、里海流域的阿斯特拉罕汗国,以及位于乌克兰南部黑海流域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而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是位于最东部的鞑靼人所起的,叫做“西比尔”。

从那时候起,鞑靼人的语言开始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化,即使他们说的是同一个名字,也大不相同了。到了16世纪,他们被伊凡四世所征服,随后归顺了俄罗斯。只有克里米亚鞑靼人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并保留了自己的可汗,一直到18世纪晚期,凯瑟琳大帝夺下了黑海沿岸地区为止。在历史上,有很多比较小的群体都被称作鞑靼人,但现在已经寥寥无几甚至灭绝了。

现存最大的鞑靼人群体是伏尔加鞑靼人,他们生活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喀山市。他们仍然是穆斯林,说着类似于某种中亚语言的突厥语。但是他们身上已然融入了许多俄罗斯人的特点,譬如他们早就住进了俄罗斯人惯住的木屋中。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还有俄罗斯基督教的教名。而由于克里米亚鞑靼人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国,所以他们与土耳其人更为接近。在二战之前,他们一直有着自己的苏维埃共和国,但是由于他们支持的是德国,所以战后就被斯大林流放到了苏联的各个地方。现在,很多人早已经移民土耳其了。

尽管鞑靼人在归顺俄罗斯以后一直被视为二等公民,但是由于他们出色的军事才能,还是有不少人一路晋升到了显赫的地位,甚至当上了贵族。有很多俄罗斯人都有鞑靼人的血统或姓氏,譬如:布拉托夫、穆拉托夫、阿克汗托夫、拉可汗曼尼诺夫等等。有趣的是,早在15世纪就有些鞑靼人在波兰定居了,可是波兰鞑靼人的数量依然少得可怜。

如今的蒙古人几乎与鞑靼人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他们住在中国北部的独立的蒙古共和国内。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来自中国的影响(比如佛教),不过蒙古人仍然保留着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既便进入了21世纪,他们依然住在蒙古包里,几乎没有农业,基本上靠畜牧业为生。


小鸽子看世界


鞑靼人是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一个泛指。

鞑靼人发源于蒙古高原的东部,是突厥汗国的一个部落,后归顺回鹘。

铁木真的父亲死于塔塔尔部之手,塔塔儿部就是“鞑靼”。

铁木真统一草原,鞑靼人则变成了蒙古的一个部族。

北方游牧民族统称“鞑靼”,蒙古西征的大军中有大量鞑靼士兵和高级指挥官,蒙古人就是鞑靼人。

欧洲的鞑靼人与中国的鞑靼人有点区别,他们不是纯正的蒙古人,而是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与汉朝逃亡的突厥人。


语文360


蒙古人跟鞑靼人的区别就像区分大江和大河,高山和峻岭一样难。还有人说,鞑靼人和蒙古人的关系就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是能理清这一堆乱麻,拨云见日。 其实要弄清鞑靼人和蒙古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弄清鞑靼人的来历和演变过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鞑靼人的祖先是波斯人,古代迁徙到蒙古高原。 鞑靼人后来发展壮大,反客为主,征服了说蒙古语的突厥人。 不过鞑靼人的历史悠久,“鞑靼”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的清楚,我们还要静下心来去了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鞑靼这个词不是专指一个民族,或者哪一个团体的,而是泛指,是欧亚大陆所有的游牧民族的共同名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游牧民族,都被叫做鞑靼人。 鞑靼这个词最早出现, 是在唐代突厥文碑铭上和某些汉文史书中。仅仅是翻译,就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五六个名字,叫人目不暇接。 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鞑靼这个相同的称呼,却有不同的内涵。辽金时期,中原政权把蒙古高原偏东地区的塔塔尔部叫做鞑靼。 到了明代,朝廷的公文和皇帝的诏书以及官员的奏折,只用来专指蒙古高原东部游牧民族的政权。 当时在欧洲各国,他们把从中国迁徙去的步落稽部落保加尔人叫做鞑靼人。 而在俄国统治者那里,所有亚欧大陆各国只要是使用突厥语的民族,都被叫做鞑靼。 进入20世纪,欧洲曾经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后裔都被叫做鞑靼。 由此可见,鞑靼人是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欧洲的鞑靼人很多来自中国。 5世纪的时候,鞑靼作为游牧民族,出现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 9世纪前后,鞑靼的活动范围延伸到阴山南北和河西走廊,并且跟辽国、夏国的游牧民族有了交往,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 到了金代,鞑靼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贝加尔湖西部,他们拥有自己的政权——鞑靼联盟。 南宋的时候,中原地区的百姓把蒙古人叫做鞑靼、蒙鞑和黑鞑,汪古人(后成为蒙古部族之一)则被叫做白鞑。 而同样是南宋,南部地区的人民则是根据其文明程度把鞑靼进行了划分,成为熟鞑靼与生鞑靼。 到了13世纪初,生活在蒙古地区的突厥游牧民族因为部落不团结,一盘散沙。各部落之间不团结,相互争斗,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突厥各部落的内战给成吉思汗以可乘之机,成吉思汗果断出兵,将其各个击破,全部征服。 正是从那时起,突厥人跟蒙古生活在了一起,两个民族相互融合,分不出彼此。 所以欧洲人把入侵俄罗斯和欧洲各国所有蒙古军队,都叫做鞑靼人。13世纪蒙古人在俄罗斯的中欧东欧地区建立金帐汗国,俄罗斯就把该国所有说突厥语的游牧民族都叫做鞑靼人。 总之,鞑靼人是从外部迁入蒙古高原的,刚到的时候臣服于那里的突厥人,后来反过来征服了突厥。 再后来,鞑靼人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征服,融合到了蒙古民族中。 现在鞑靼在中国被称为塔塔尔族,他们是一部分没有跟蒙古人融合鞑靼人。这部分鞑靼人也被称为黄种鞑靼,虽然他们属于蒙古族一个分支,但他们跟大多数蒙古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区别一是宗教,二是语言。 宗教上他们一般都信奉伊斯兰教,蒙古人则信奉萨满教或佛教;他们平时说要么说维吾尔语,要么说哈萨克族语;而蒙古人则使用蒙古语。 鞑靼人在俄罗斯还是个强大的存在,他们大多生活在指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俄罗斯各地都有分布,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说突厥语。 鞑靼人在俄罗斯生活已经有几个世纪,应该从13世纪蒙古人入侵俄罗斯开始算起。 成吉思汗统治终结后,很多鞑靼人留在那里,建立国家,并逐渐分裂。到了16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的鞑靼分裂为喀山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多个山头。一盘散沙的鞑靼在16世纪中叶被沙皇俄国吞并。 从此后,俄国文献将其境内诸多操突厥语民族,比如阿塞拜疆人、比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流域的所有说突厥语的民族,都叫做"鞑靼人"。 苏联后来也延续了这个称呼,1920年5月,喀山鞑靼人成立鞑靼自治共和国。1991年鞑靼人成立鞑靼斯坦共和国,但依旧隶属俄罗斯联邦,是个具有高度自治权力的共和国。


超梦大叔


蒙古人跟鞑靼人的区别就像区分大江和大河,高山和峻岭一样难。还有人说,鞑靼人和蒙古人的关系就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还是能理清这一堆乱麻,拨云见日。

其实要弄清鞑靼人和蒙古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弄清鞑靼人的来历和演变过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鞑靼人的祖先是波斯人,古代迁徙到蒙古高原。

鞑靼人后来发展壮大,反客为主,征服了说蒙古语的突厥人。

不过鞑靼人的历史悠久,“鞑靼”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和外延也不尽相同,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的清楚,我们还要静下心来去了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鞑靼这个词不是专指一个民族,或者哪一个团体的,而是泛指,是欧亚大陆所有的游牧民族的共同名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游牧民族,都被叫做鞑靼人。

鞑靼这个词最早出现, 是在唐代突厥文碑铭上和某些汉文史书中。仅仅是翻译,就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五六个名字,叫人目不暇接。

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鞑靼这个相同的称呼,却有不同的内涵。辽金时期,中原政权把蒙古高原偏东地区的塔塔尔部叫做鞑靼。

到了明代,朝廷的公文和皇帝的诏书以及官员的奏折,只用来专指蒙古高原东部游牧民族的政权。

当时在欧洲各国,他们把从中国迁徙去的步落稽部落保加尔人叫做鞑靼人。

而在俄国统治者那里,所有亚欧大陆各国只要是使用突厥语的民族,都被叫做鞑靼。

进入20世纪,欧洲曾经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后裔都被叫做鞑靼。

由此可见,鞑靼人是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欧洲的鞑靼人很多来自中国。

5世纪的时候,鞑靼作为游牧民族,出现在蒙古东北及贝加尔湖周围一带。

9世纪前后,鞑靼的活动范围延伸到阴山南北和河西走廊,并且跟辽国、夏国的游牧民族有了交往,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融合。

到了金代,鞑靼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贝加尔湖西部,他们拥有自己的政权——鞑靼联盟。

南宋的时候,中原地区的百姓把蒙古人叫做鞑靼、蒙鞑和黑鞑,汪古人(后成为蒙古部族之一)则被叫做白鞑。

而同样是南宋,南部地区的人民则是根据其文明程度把鞑靼进行了划分,成为熟鞑靼与生鞑靼。

到了13世纪初,生活在蒙古地区的突厥游牧民族因为部落不团结,一盘散沙。各部落之间不团结,相互争斗,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突厥各部落的内战给成吉思汗以可乘之机,成吉思汗果断出兵,将其各个击破,全部征服。

正是从那时起,突厥人跟蒙古生活在了一起,两个民族相互融合,分不出彼此。

所以欧洲人把入侵俄罗斯和欧洲各国所有蒙古军队,都叫做鞑靼人。13世纪蒙古人在俄罗斯的中欧东欧地区建立金帐汗国,俄罗斯就把该国所有说突厥语的游牧民族都叫做鞑靼人。

总之,鞑靼人是从外部迁入蒙古高原的,刚到的时候臣服于那里的突厥人,后来反过来征服了突厥。再后来,鞑靼人又被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征服,融合到了蒙古民族中。

现在鞑靼在中国被称为塔塔尔族,他们是一部分没有跟蒙古人融合鞑靼人。这部分鞑靼人也被称为黄种鞑靼,虽然他们属于蒙古族一个分支,但他们跟大多数蒙古人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区别一是宗教,二是语言。

宗教上他们一般都信奉伊斯兰教,蒙古人则信奉萨满教或佛教;他们平时说要么说维吾尔语,要么说哈萨克族语;而蒙古人则使用蒙古语。

鞑靼人在俄罗斯还是个强大的存在,他们大多生活在指东欧伏尔加河中游地区。俄罗斯各地都有分布,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说突厥语。

鞑靼人在俄罗斯生活已经有几个世纪,应该从13世纪蒙古人入侵俄罗斯开始算起。

成吉思汗统治终结后,很多鞑靼人留在那里,建立国家,并逐渐分裂。到了16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的鞑靼分裂为喀山鞑靼人、阿斯特拉罕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等多个山头。一盘散沙的鞑靼在16世纪中叶被沙皇俄国吞并。

从此后,俄国文献将其境内诸多操突厥语民族,比如阿塞拜疆人、比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流域的所有说突厥语的民族,都叫做"鞑靼人"。

苏联后来也延续了这个称呼,1920年5月,喀山鞑靼人成立鞑靼自治共和国。1991年鞑靼人成立鞑靼斯坦共和国,但依旧隶属俄罗斯联邦,是个具有高度自治权力的共和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