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小女孩任性应该体罚吗?

门马门马


你好!小孩子任性不应该体罚!三岁孩子多少能听懂一些了,最好是冷处理吧,不理睬他,闹的差不多了再给他讲点道理,体罚以暴力形式制止孩子任性,孩子是不敢任性了,我们自己好像也出了一口气,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让孩子学会了,我觉得后果严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小孩子会无意识的模仿父母,模仿是人类学习的最基本方式,谁家孩子像谁家大人,举手投足等行为很相似,很大部分是因为模仿!

因此,孩子任性我们首先得反思自己,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是随自己心情而做、还是一贯性的?如果教育方式因自己心情而变,情绪好了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情绪不好孩子稍有不乖我们不是骂就是动手!那孩子怎么能教育好?结果孩子的性格不是懦弱就是暴戾。耐心细心,多倾听让孩子表达,我们再采取适当措施,决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施加到孩子身上。

当今社会已经是"拼孩子的时代"了,一个身心健康、自信乐观上进的孩子,比拥有金山银山更值得高兴!而教育孩子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

谢谢你的阅读!


荒原十禾


不赞成体罚。我家就有三岁的女孩,她任性的时候我火气也会噌噌的往上冒,尽管急红了眼我也会啪啪的打两下屁股,但我知道体罚是教育不好孩子的。我做的好的一点是事后我会跟她讲她为什么挨打,并跟她道歉,告诉她我不应该打她,这样也是不对的。

现在三岁的人儿经常拿来教育别人,不能大人,打人是不对的,尽管她的脾气也很急躁,偶尔也会打人。

任性的时候可以冷处理,任她哭闹不理她,没有观众这哭闹也会渐渐平息。如果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你觉得你受不了任他丢人现眼,那就把他抱离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在任他自由的发泄自己的小脾气吧!事后仍然要告诉她你为什么拒绝他,或者为什么不给她买想要的玩具。

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在她身上能反映出你的教育方式,甚至是脾气性格来。


嘟妈爱分享


其实对于体罚孩子,我真的有话要说:我家宝宝现在四岁还不到,也是小女孩👧。

我对于孩子的小任性,当时基本上都是放任不管的。因为在她任性的时候,你越去干涉她,她越起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禁果效应”。

你想想,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一个小幼儿,妈妈对她说:“不要扔奶瓶啊。”结果“啪”,幼儿听后马上就把奶瓶扔了。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在自家的院子里踢足球,妈妈在

多次警告无效后,威胁道:“如果你把球踢到窗户上,我就揍你一顿。”不一会,“哗啦”一声,窗户玻璃碎了。[擦汗]

一个老师对学生说,某本书不要去看,这本书本来不受学生欢迎,甚至不为学生所知,然而经老师这么讲,学生却争先恐后地看这本书。

这是为什么?因为禁止、威胁、诱发了人们的挑战性,让人们最终就以反抗发布禁令者的意志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胆量与能量。[呲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即上面所说的“禁果效应”。其实,这种做法与东西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因为“禁”激起了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思考]

所以在孩子任性的时候,试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到“冷眼旁观”,当然如果孩子在做危险的事情,一定要注意暗中保护好她的安全。待孩子这股任性的劲过了之后,我们在想办法去心平气和的解决你所担心的事情,比如晚上在一起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把白天的事情安排到绘本内容里,让孩子快乐的接受。[雾霾]

这样不至于父母气急攻心,打的孩子哇哇大哭😭,最后心疼的还是自己,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备受伤害。其实三岁的孩子,能任性到哪里去呢,无外乎吃喝玩乐…如果,我是说如果,孩子真的做了什么让你无法容忍的事情,那么别废话,直接动手打,当然下手不能重,不过打完了还是要回归到讲道理这件事情上。[黑线]

最后我想说,孩子虽小也是要面子的,还是能不动手尽量不要动手。其实有句话说的好,打孩子其实只是大人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无辜背锅。

母女一场很不容易,值得一辈子相亲相爱[捂脸][害羞]



子瑜妈妈爱子瑜


前天,我就揍了二宝一顿。

父母都知道体罚孩子是不对的,但是有时不得而为之,二宝3岁多一点,我早上给他洗完脸,就不高兴了,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边哭边说“不要妈妈”,哄了没用,我打算不理他,让他哭一会,可是他又不让你走,拉着你,你跟他讲道理,他一巴掌又一巴掌地打你。和他说道理,他一点都听不进,嘴巴说不要妈妈,手却抓住不放,边哭边闹,性格特别的别扭,我就火了,屁股就拍了几巴掌。


熊妈不姓熊


说说我小时候吧,农村80年代生人,上面2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基本上都是大带小,那个时候属于孩子有饭吃能活着就好。我记事以来比较严重挨打的有2次,一次放学回来把书都放在同学奶奶家里,把书包带出去摘了一书包邻居家毛桃,邻居来家里告状,爸爸打的我满河沿跑,鞋都让泥沾掉了,光着脚丫整个村子跑,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另外一次妈妈让我在家里看着鸡,不让它们跑出去吃邻居庄稼,好多村口的田里都撒了农药。有小伙伴找我玩,妈妈的话我就忘记了,跟小伙伴去河里抓鱼,天黑回来我家的母鸡基本都挂了,那几只鸡可是我们一家营养物质的来源,打我那叫一个惨,跪在家里的一口装粮食的大缸前,不给饭吃,跪着跪着我就睡着了。农村小孩基本都挨过打,好在我是顺利长大了。我结婚后老公是独子,我的儿子基本没有挨过打,每个孩子都有2面,脾气好的的时候是可人的小天使,不好的时候就是小恶魔,要适当的引导他,发脾气或是任性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忘了就好了。如果是女孩,3岁的时候那么可爱,我是不会打的。哈哈。下图这个打屁股图片,我也享受过,不过爸爸是用高粱杆子打的[大笑]



三千秋雪


我是唐爱吃糖的唐糖,很荣幸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女儿现在4岁,她是家里最小的,平时呢比较惯着她。有时候也是比较任性,说话不听我就会让她罚站,让她现在墙角10分钟不能动,这期间我不会跟她讲任何话,她叫我也不答应,直到10分钟后,我在慢慢蹲下去,问她:为什么罚站呀?她都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又问她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她会告诉你什么原因。这样我们就沟通开了,她知道自己错哪里,我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是因为她的原因,我会要求她跟我认错,后面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又要怎么做,她都会做到。那么如果是因为我的原因,我也会跟她道歉,告诉她我后面会改。让她监督我。她会非常的高兴。最后呢,我们言和。会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愿我的分享给你带来帮助🤗


唐爱吃糖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父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在沙滩上玩,女儿突然发现一个又漂亮又奇特的石头非常喜爱想要带回家,但是石头又大又重,于是乞求父亲能帮她搬回家,父亲面带严肃的表情告诉她,你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不管女儿怎么样哀求,父亲仍然坚持不变,最后女儿还是自己哭着把石头搬回了家,多年以后,女儿长大了,成为上市公司的高管,却和父亲少有来往,直到父亲去世,因为在她心里父亲是不爱她的,郁郁而终的父亲临终前只说了一句话,“当年是我的错,我是爱你的”,毫无疑问,故事中的父亲是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女儿的,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育子女不能以牺牲情感为代价,否则孩子的情商也不会发育健全,不管是批评还是体罚,都是教育的手段,但是请不要伤害到孩子的情感,你觉得呢?


望余生被善待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家长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理解孩子,并且做出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成长初期得到好的教育。

三岁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怎么教育任性的孩子,其实遇到孩子任性情况,家长首先要耐心劝阻。如果孩子不肯罢休,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让孩子自己去哭一阵, 待发泄完毕后,再和他讲清道理。

爸爸妈妈可以用以下几个小办法:

1.转移注意力:在孩子任性发脾气时,家长也可以说:“你听,那边是什么声音,快去看看。”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摆脱眼前的困境。

2.暂时回避:有时让孩子先哭闹一会也好,就当做呼吸操和运动体操,它既可以增加肺活量,又可增加血液循环,还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其实,大哭大闹往往是3岁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范”的主要手段。如果孩子一哭,就无条件地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就会使孩子认为只要自己一发脾气,一切都会如愿以偿。因此,家长切不能因为孩子一哭闹就轻易迁就,要耐心等待他冷静下来,然后再予以教育,但也要切忌用“武力”来解决。

3.正确引导:在孩子任性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的个性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好的行为家长要明确表示禁止。


嘿呦喂哦


三岁小孩哭闹任性,劝和哄是没用的。否则孩子更加得寸进尺,大人也会失去耐心而火冒三丈。孩子盯着一件事情哭闹时,大人要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给他讲一些感兴趣的其他事,从而削弱他的抵抗情绪,这种事情千万别进行体罚,三岁孩子虽说不大,但却灵智已开,已经有了自己的潜在性格,晓之以理,像上面所说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饮食要规律。

2,孩子独占欲很强,可以适当的培养她的自理能力,

3记得我小时候见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可以用交换的方式让她达到自己的意愿。

说的不好,只是自己的一些见解,谢谢。



y煮酒论剑


不应该,小朋友三岁刚刚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学习模仿大人的行为

孩子都是好孩子 父母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管教孩子任性的六种方法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

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

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6种方法 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

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

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