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西方“快樂教育”怎麼看?

大明老中醫


西方教育與中國教育有著明顯的本質不同。中國教育以顯性的應試,來劃分學生群體。而西方教育,則是通過“快樂、寬鬆”的學習過程,偷偷地完成了社會的分層,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優質資源都是有限的,也是人們追逐的目標,必須通過一定的評價體系和評估方式進行篩選。

一、認識不夠充分

我們經常聽到的是感慨西方教育的快樂、寬鬆的學習環境,如:

①隔三差五的假期。

②下午三點鐘就下課的學校。

③近乎於遊戲的教學課堂。

④任課教師的體貼、耐心的鼓勵。

……,等等。

似乎感覺到在中國教育環境下,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甚至很差的學生,來到西方教育的環境裡,也表現得更好了,甚至,無緣無故地就可以輕鬆得到任課教師的充分地肯定。我們不由得覺得“在歐美西方教育環境裡讀書,太輕鬆了、太容易了、太簡單了”。以至於把這種印象作為茶餘飯後的、閒聊時的重要談資。

又有多少人真正在西方國家經歷過中小學段的教育,畢竟是少之又少,那我們看到的快樂教育體系是全面的嗎,我們的認知是充分的嗎?

身邊有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隨著父母出國工作,需要在加拿大呆一段時間,因此需要在國外讀書,有一次孩子媽媽給我們分享了一個課堂上發生的事情,說有一天數學課堂上,老師問25+14=?,全班只有她家孩子回答正確,當小朋友回到家跟媽媽驕傲地講起時,這位朋友陷入了震驚和沉思,試想,在國內的課堂上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如果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不會兩位數的加法,我想大多數家長也是無法接受的吧。我們一邊在鼓吹“快樂教育”,一邊又在以學數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指標,這個似乎就顯得猶為矛盾。

中國的教育改革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一波更比一波長。甚至,在某些地區裡,時不時地還會出現海嘯式的潮弄。隨著教育主管部門關於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屢屢下發的政策措施,家長們叫苦不堪,課外輔導班成了標配,無疑更加增加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壓力,在學習的路上付出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二、公立私立教育現狀

美國的公立小學,下午3點放學後,只有黑人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白人孩子都揹著書包、拿著樂器等學習用具,去了各種課外私立的才藝輔導班。

歐美西方的中、小學,的確與中國大陸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在美國公立教育的環境裡,學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壓力。在快樂的幾年學習之後,學業結束之後,大多數孩子的走向:

①去社區大學再混幾年。

②直接去找些底層的體力工作度日。

③直接開始拿失業補助。

一個不去私立輔導班補課、不花大價錢去學習才藝,參加社會活動去豐富自己履歷的孩子,幾乎沒有可能進入名牌大學的。

歐洲的社會福利較高,學生很容易進入好一些的大學。在大學裡,學生可以天天地狂歡。但是,這不併意味著在公立中學裡,沒有打下良好基礎的學生能順利畢業。據統計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能拿到學位。

三、社會分層

在西方教育環境裡,孩子確實有一個開心、快樂、幸福的中、小學學習環境。但是,“更少的學習、更多的遊戲、更寬鬆的管理”意味著,如果想要躋身社會精英,則需要公立教育之外的更多社會資源。

西方自由、寬鬆過度的公立教育是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孩子要想成為社會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服務,獲得更多地教育資源。

西方私立的精英學校,則是“風紀嚴格、學業壓力山大”,要想跟上教學進度絕非易事!甚至比中國的重點中學還要“殘酷”。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四點燈火通明,學子滿座的新聞報道我們都知道。

西方教育實質上,是通過一個“快樂、寬鬆”公立學校學習的過程,偷偷地完成了社會分層。大多數平民百姓的孩子,在這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澱了下來。

中國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那些“要想走出大山的孩子”,就必須經過刻苦學習。經過“沒有比高考更為公平”的考核方式,脫穎而出,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和就業通道,多一份成為社會精英的可能性。

四、盲目效仿

“為什麼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後勁不足、創新不足?”最後,被歸結到“中國的應試教育,不鼓勵創新”的結論上。幾十年來,一直在嚷嚷著,要將應試教育,改為素質教育。

奇怪的是日本、韓國,作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兩個“創新大國”的教育體制,恰恰是以“應試”為鮮明特徵的。日本、韓國的應試教育,某種程度上甚至比中國還要殘酷。為什麼他們的應試,就沒有妨礙創新呢?

素質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謂應試教育則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能體現出素質的那部分。而如今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好像有些片面,好像藝術教育、體育特長生教育、英語(還不是外語)教育就是素質教育了。

未人人才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如何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總結起來無外乎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創新能力、計算機思維、團隊協作能力等,這些應該都屬於素質教育的範疇。

很多時候出於盲目向西方學習,常常拿西方的公立學校,來做素質教育的模板。強調“快樂學習、強調減負”,結果造成了基礎教育內容縮水,質量下降。這就逼著家長,在課外私立教育的補習班裡,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而無力購買課外私立教育資源的孩子,則越來越難以通過自己的勤奮,在學校課堂上彌補這種資源上擁有的差距了。

西方的“現代公立教育”,其實只不過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標準公共產品。不能把這個標準,拿來當作中國教育改革的方向,更不能把這些標準,當作西方教育的真相。


崔老師聊創新創業


我喜歡上網查看教育類的新聞資訊,所以對西方的快樂教育略有所知。西方的公立學校在小初階段,確實實行的是快樂教育,對於主課的安排很少,側重於副科的安排。學校對於學生的成績要求很低,考差了不會受到嚴厲批評,也不會罰站,罰抄多少多少遍。他們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西方公立學校的副科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音樂、舞蹈、科學、寫作等等,這些課程的設計是以動手和動腦相結合而成的。學校對於學生的主課成績不太看重,更看重他們的特長。他們希望學生能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特殊才能 ,然後把他培養成這一方面的傑出人才。學校對學生只是進行引導,能成材則支持,不能成材繼續培養。所以,西方社會的怪才很多,這是快樂教育的體現。

但是,當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後,對主課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成績好的,才能進入重點班。成績不好的,只能進入普通班。進入普通班,就意味著將來只能成為工薪階層。世界名校招生時,不光看你的綜合素質,還要看你的成績。能進名校的,都是學霸,都是未來的精英階層。現在,大多數西方社會的精英階層形成了世襲,他們的小孩擁有良好的家教資源,這是普通子弟是無法比擬的。所以,快樂教育對平民百姓並不公平,它切斷了他們更進一步的路。


客座評論員


"快樂教育"純粹扯淡!根本就不知道"人"在自然界裡是怎麼回事兒,更不知道人類應該怎麼走!只是一味地站在"愛"的角落裡,以″娘娘腔”聒噪!兩千多年前中國的觸讋就已經徹底批判了這種娘們兒見識!請看《觸讋說趙太后》,中學課本里有!


魯中居士


首先“快樂教育”是一個代表性的教育方向,它代表更重視性格培養的教育,我覺得,我們可以取長補短。我們在重視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孩子性格的教育,這樣,孩子在45歲以後仍有後勁兒,才氣充分發揮出來。死讀書,確實傷性格,難成大器。


崔彥老師講數學


支持,人生短暫,無論哪個階段都要快快樂樂地度過,更何況無憂無慮的童年,學習是手段,不能成為負擔。


蘋果媽咪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提倡的。

“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這個觀點,對西方科學教育理論的開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斯賓塞指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質上都是快樂的。快樂教育的提出是希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並教會大家通過改善心態來獲取快樂。

快樂教育與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一樣,終極目標都是使人獲得成功,因為只有成功才能讓人感受到快樂。因此,幫助孩子成功是快樂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快樂教育包含的內容主要有:

1,用興趣引導孩子快樂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沒有笨孩子,只有沒掌握方法的父母和老師。

2,引導孩子的好勝心。合理的競爭環境對孩子成長有意,但是需要注意競爭對象需要能比自己強,或者是自己的進步,引導孩子對事不對人,並勇於面對失敗。

3,好奇心讓孩子自願學習。好奇心強的孩子,創造力也強。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是成功引導孩子的關鍵所在。

4,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廣泛的興趣、有限制的物質佔有慾、親密的親子感情、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利、保持孩子生活學習環境的和諧、教會孩子積極調整心理狀態。

5,快樂教育的禁區。粗暴尖刻的言語、過分地批評孩子、忽視孩子以及懲罰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把自己的遺憾讓孩子來完成、要孩子十全十美。

6,父母要參與孩子的活動。在活動中,瞭解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分解目標、以身作則,以增強孩子的耐心和勇氣。

7,與孩子共同遊戲。遊戲是就是孩子的學習,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語言能力等;玩的感受和想法很重要。

8,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才能瞭解,才能建立友誼。

9,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給孩子以目標和信心,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讓孩子知道積極的心態能解決問題。

10,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和安慰讓孩子有信心。敢於犯錯誤、敢於失敗,不輕易否定自己,才是真正自信的孩子。

11,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習慣培養應從日常生活的點滴生活小事做起,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去除壞習慣的初期必須靠強制作用進行約束。

縱觀以上種種,其實快樂教育的精髓,是要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生長髮育特點,給孩子愛、鼓勵、約束,讓孩子擁有更自信,更快樂的生活,使孩子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幫助孩子成功。而不僅僅是減輕孩子的壓力,給孩子快樂。

快樂教育中的快樂是個廣義的概念,它告訴父母和老師:要參與孩子的成長,努力去理解孩子,挖掘孩子最大的潛力,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是優秀的孩子,才具有成功的潛力。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快樂的接受教育。

由於我國幾千年來的選拔制度,家長和社會習慣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孩子的學業給予了過多的壓力。所以,快樂教育傳入我國後,立刻被學業的壓力折磨得焦頭爛額的老師和家長奉若經典,大家斷章取義的截取了快樂的部分,卻忽略了家長的責任和義務部分。

快樂教育不是僅僅給予孩子快樂,還需要家長給予孩子關注和約束。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中,如果僅有快樂,那麼快樂也將沒有任何意義了,快樂將變得索然無味。

給孩子適合他的教育,關注他,幫助他,鼓勵他,並且約束他。這才是真正理解快樂教育的含義。望採納


樊登的小迷弟


快樂教育是讓每個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接受學習,從而激發個人主觀能動性。但是,教育不是放羊,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規律才能產生更好的育人效果。換句話說,就是尊重學生人格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收放自如,以期讓每個學生生動,活潑,快樂,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