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我不想高考了,再逼我學下去我就要跳樓。很多時候,家長沒少聽到學生這樣哭訴,特別是對於高三的孩子,生活在緊張的壓力當中,有時候家長只會覺得剩最後100多天,一定要努力,不要讓自己後悔,這些看似在激勵孩子的話,其實都是無形當中給孩子巨大壓力。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我的弟弟今年19歲, 因為之前耽誤了半年學業,所以他選擇跟下一級的同學一起繼續學習,而今年剛好趕上高三,再加上現在的病情導致假期延長,他們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

前段時間模擬考試結束,沒多長時間班主任就在家長群發通知,要求所有家長不要給孩子壓力,雖然說高三是緊張的,也希望所有的孩子穩住自己的內心。

弟弟說他們班有一個第一名成績的女生,學習很好,但人有一點問題。從高一的時候就進入了學習瘋狂的狀態,一度極端到學習學的要跳樓自殺,好的老師不止一次勸她退學,最後她就這樣堅持到高三。當時有班主任建議孩子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結果診斷出來之後是輕微抑鬱症。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其實高三一年幾乎都是在複習前兩年的知識,弟弟說很多英語單詞都記不住,有時候就算是背了,第二天也忘記了。現在高中的英語基本上要求記住3500個單詞,而大多數學校要學生們接觸大約有5000個,這些英語裡面還包括語法、作文,很多學生都說在哪裡記得住。

除了英語還有數學的函數、數列等公式要記住,這都需要孩子們能夠在時間內記住多種知識。沒有誰的記憶力是天生的,連思維邏輯方面都是在後期訓練而得到提升。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大多數學生的狀態幾乎都是晚上11點多下課,早上五點半又起床,有時候需要晚上12點多才能睡覺,因為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進入到高三基本上都是2+1的模式,兩天考試,一天講試卷。有很多家長跟我說自己孩子高二的成績很不錯,但到了高三之後就慢慢呈下降趨勢,而現在的成績只能算是中下等,也不知道孩子怎麼了。

其實有的孩子也許是因為壓力比較大,再加上學生自己比較沮喪,又不想讓家長的期望落空,內心的焦慮和擔憂導致孩子的成績越來越下降,那怎樣才能緩解這種情況呢?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1、調整自我心態

高考雖然很重要,但心態才是更重要的。有些學生明明什麼都會,但由於高考來臨的時候過度緊張突然忘記,考完試又想起來,這時候的後悔已經沒有什麼用。

作為高三的學生,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才能跑得更快,家長要協助孩子正確的審視自己的現狀,把自己的位置擺正。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2、集中精力,提高思維記憶力

記憶力的提高本身就是靠日常訓練,老師講過的知識,你可以反覆進行記憶,思維導圖訓練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記憶思維。把學過的知識變成一張表格,針對自己完成的項目打分,最後篩選出不會的加以攻略。

現在很多學生都有偏科現象,但是高考絕對會出現黑馬,這也就是那些偏科的同學突然提高了分數。高考本身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果你的數學或者英語不好,那你一定要想辦法加深自己的記憶,不僅要在課堂上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課後也要不斷地思索。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3、有舍才有得,學會找重點提升效率

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學習的時間很長,有些知識記得也很多,但到了考試就不會。其實在學習過程當中你要明白什麼是深度學習,找準學習的核心點。

有些學生經常會覺得一般比較簡單的題型自己都會,所以很多人容易忽略這些簡單的題。高考並不是非得非常難的題才能讓大家考試,有很多題特別簡單,但因為大家過度去思考那些比較難的題忽略了簡單題的解題模式,考試的時候不會,這豈不是典型的撿芝麻丟西瓜。

其實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確實是有用的,如果在高三這樣的階段不想辦法給孩子減輕壓力,單純的靠傳統的死記硬背去讓孩子進行學習,那麼孩子一定會出現極端應對的方式。

“媽,我不想高考了,再學下去我想跳樓!”

高三的孩子對於思維記憶方面的學習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對於高中以下的孩子們可以針對學習情況進行思維導圖訓練,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進行正確記課堂筆記,用發散性的思維進行學習。幫孩子們減負我們已經在行動,家長們一定要積極配合,共同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