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皇太子早夭,首個皇孫也死了,這個人的出生令整個皇宮歡呼

大清皇帝,從乾隆開始,就陷入了子孫不盛的麻煩之中。

乾隆即位後,就為立儲問題困擾。封建王朝時代,冊立皇太子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歷代皇帝均為此煞費苦心,乾隆也不例外。

兩個皇太子早夭,首個皇孫也死了,這個人的出生令整個皇宮歡呼

乾隆元年,曾首立天資聰穎、器宇不凡的皇次子永璉為儲君,可是沒過三年,永璉就猝然而逝。乾隆九年(1744年),皇后富察氏又為乾隆生下一個兒子永琮,因永琮“出自正嫡,聰穎殊常”,深得乾隆喜愛。於是,他又準備立永琮為太子。不料,永琮也沒這份福氣,也是三歲而亡。

這兩次痛失皇子,前後相隔九年,對乾隆打擊很大。

永琮死後不到一年,一直受乾隆寵愛的富察氏也病逝,乾隆被攪得心緒煩亂,性情暴躁易怒,以致引發了宮內一系列悲劇。於是,立儲之事,一直拖到20年後。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乾隆已屆63歲,深感體力衰退,行將就木,才最後將顒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立為皇太子。


兩個皇太子早夭,首個皇孫也死了,這個人的出生令整個皇宮歡呼

乾隆立儲,遵照的是雍正的成例,秘密進行的,所以立的是何人,只有乾隆本人知曉。時年14歲的顒琰也不知道內情,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顒琰的嫡福晉,後來的孝淑睿皇后生有一子,但尚未命名,就於次年身亡。顒琰對其長子的夭折,當然悲痛,而在乾隆看來,則不僅是一個普通“龍孫”的夭折,而且是一個皇太孫的損失。

乾隆47年8月初十(1782年9月16日)清晨,東方露白,曙光初現,清宮內經過一番緊張而又興奮地忙碌,大清皇室的又一個皇子降生人世。

他就是後來大清王朝的第八代君王道光皇帝——綿寧。

綿寧的降生,帶給皇室的歡愉是無與倫比的。此時,綿寧父、祖俱在。其祖乾隆,時年72歲,已是年過古稀;其父顒琰時年23歲。對乾隆來說,古稀之年,喜得“龍孫”;對顒琰而言,則是長子早喪之後,又添貴子。

所以,祖、父兩人欣喜之情,不言而喻。整個皇宮內一派歡呼。

兩個皇太子早夭,首個皇孫也死了,這個人的出生令整個皇宮歡呼

因為,綿寧的降生,對乾隆、顒琰乃至大清江山,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乾隆早年兩次立儲,皇太子兩次早夭,好不容易立了顒琰為皇太子,而顒琰又長子早夭。若是他也沒有兒子,再次危及江山社稷,乾隆的心頭上還是多年罩著一層陰影。在顒琰長子夭折後兩年,綿寧降生,立即為顒琰撫平了喪子無後的悲痛,更為乾隆消除了帝統繼承上的隱憂。

因此,整個清宮的喜慶氣氛是可想而知的。

綿寧呱呱墜地後,史書記載:“生有聖德,神智內足,天表挺奇,宸儀協度,頎身隆準,玉理珠衡”。

對於一個嬰兒,用上如此的溢美之辭,也恐怕是極其少見的。

兩個皇太子早夭,首個皇孫也死了,這個人的出生令整個皇宮歡呼

還好,綿寧出生後,發育還是正常的。由於兄長早夭,他就形同長子,在乾隆後期和整個嘉慶一朝,他始終處於長期受寵的優越地位。

道光帝在位30年,終年69歲,算是沒有辜負祖、父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