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不像中国这样普遍流行手机移动支付?

亮亮999181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曾经说过:“大部分美国消费者都知道移动支付这些应用程序的存在,但是由于发达的信用卡系统已经满足了他们的消费或还款需求等,使得移动支付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是阻碍移动支付在美国推广的主要因素。”

其实在美国本土移动支付软件也是有很多的,其中PayPal、谷歌钱包、ApplePay更是响当当的企业。所以他们并不缺少移动支付的条件。那是什么原因呢?

有完善发达的信用卡系统

美国有着发达的信用卡体系,目前美国信用卡已经实现了人口全覆盖。美国大到商场小到出租车司机,POS机也已经被普及。而且美国人若是想要申请贷款的话,有一个考察条件就是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仅仅就这点来看,他们当然更愿意使用信用卡啦。他们也习惯于使用信用卡,发展移动支付就显得没那么紧迫。移动支付对于美国人来说是缺乏安全感的。但其实欧美的信用支付体系并不落后,而是对于他们来说,更愿意相信有银行保障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而在中国信用卡申请条件就可以卡住很多人,并且大多数小商店并没有poss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用卡的使用。所以咱们只能进化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支付系统-移动支付。

中国有意将移动支付推向国际,并形成体系

国际支付标准长期由VISA和Master等西方银行卡组织把持,全球银行和商户必须遵守这一“西方标准”,中、西两种标准的技术兼容难度较高,一旦西方标准成为主流,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上中国也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所以中国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夺回话语权并且已初有成效,2017年7月,中国银联主导定制的全球通用二维码支付标准,由国际芯片卡及支付技术标准组织EMVCo在官网正式发布。为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融合,奠定了一定基础。

有人说过:“中国移动支付企业,要从支付形态的输出,上升到标准的输出。要让中国标准走出去,才能真正夯实中国在海外的金融实力。”应该上升至国家战略!

也有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是排斥移动支付的

在欧洲很多年前欧盟就提出货币统一,这样有利于整合发展欧洲经济,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同时降低汇率通货的分险,但一直遭受着各方的反对。虽然说欧洲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统一用欧元结算,但每个国家还是用各自的货币,也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当移动支付流行的时候他们感觉机来了,打算建立欧洲统一的支付系统,只要大家都使用移动支付,这样不就统一货币了。但这同样遭到了反对,尤其是德国人。那么他们为什么反对移动支付呢?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很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他们并不想让被人随时随的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东西,去了哪里?这样很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宁愿用现金交易。其实对于德国信用卡使用率也是比较低。这应该与他们民族性格有关。

中国有成熟的移动支付市场

在现在的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这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而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相对安全,交易金额都比较小,不像行用卡一样可以大额度交易!这样跟符合中国花钱很小心的心态。所以移动支付在中国运用很普遍了。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中国已经占领了移动支付行业,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移动支付是一个趋势。到时候无论你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加入,而那时中国就是不折不扣的王者了


安易之之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国人都跑到海外去旅游,令大家感到惊诧的是,在中国多数人使用手机移动支付的当下,在发达国家仍是多数人在使用信用卡支付,却很少有人使用手机移动支付。于是就有很多网友感叹,中国在手机移动支付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过,也有旅美华侨告诉我们:在美国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在网上申请一张美国银行的信用卡,申请后一周内寄到家,购物后还有积分可以拿。我可以直接拿这张卡去消费,还款也很简单,直接拿我的银行账号挂钩,自动还款就可以了`。万一信用卡被盗刷,马上打电话给银行,银行就负责替你解决,然后再重新寄张卡给我。基本上一张信用卡走遍天下。

而我们认为,除了信用卡在发达国家申请和使用非常方便外,还有几大因素,让移动支付在中国有生存土壤,而在国外却没有更好拓展市场的空间和舞台。

首先,中国是拥有14亿的人口大国,只要一大半人拥有手机,就有庞大的手机支付场景,才会有手机移动支付这项技术的发展。现在中国连买早餐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

而在西方国家人口的总量并不多,同时,在国外也并非没有移动支付这个项目。把信用卡号码输入Apple pay和PayPal就好了。虽然Apple Pay、PayPal都是美国人移动支付工具的,但是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不喜欢,没那个必要使用这功能,因为有了信用卡,就没必要使用Apple Pay、PayPal。

再者,中国在经济上虽然正竭力追赶发达国家,但经济方面还是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国民利用移动支付的金额都不是特别大问题,因而不用担心移动支付安全问题。而发达国家国民因为本国银行发放的信用卡支付,用了几十年了,这个习惯一直难以改变。

最后,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使是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或者你扫一个二维码,马上资金就划转了,感觉就像玩游戏一般简单,显然,支付宝让美国人缺乏安全感,万一支付宝上面的钱被全部转走了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欧美的信用支付体系也并不落后,而是运行了几十年了,安全可靠、通用。在多数欧美人相信,使用由银行发行的银用卡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使用了银行开的信用卡几十年,觉得使用起来安全、可靠、便捷。而在中国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加上年轻人口众多。他们积蓄不多,对于手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能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手机移动支付容易在中国普及,而难在美国拓展市场空间。


不执著财经


他们的信用卡支付已经普及了

1、美国信用体系比较健全

美国以信用卡为体系的信用体系很健全,因为信用卡的普及率很高。

65岁以上拥有信用卡率为68%;

54-64岁信用卡拥卡率为62%;

30-49岁信用卡拥卡率55%;

所以整个美国基本都是信用卡支付,而且他们的习惯是无需密码,只要签字即可,支付也非常方便。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年轻一代选择移动支付的比例在提高,信用卡的拥有比例在降低,18岁-29岁拥有信用卡率的比例是33%(当然,信用卡持有率和年龄是有关系的,随着年龄增长持有率会上升),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美国人在申请贷款的时候,考察的信用的一个纬度就是信用卡的使用情况,这一点也促使美国人更愿意使用信用卡。

美国的在线支付平台PayPal也很方便,总之美国年轻人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支付途径。


移动支付是中国在支付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的

中国的信用卡使用率尽管增长很快,2010年人均持卡量0.17张,2017年人均持卡量0.44张,考虑到一人多卡持有的情况,中国的信用卡持有率是比较低的。

而在信用卡的持有情况中,年轻人的持有率要远大于年长的人,经济发展更富裕的城市的信用卡持有率也较其他城市高不少。

而微信和支付宝的普及率非常高,几乎一机一个,在这两大平台推广移动支付的时候,带来了大大的方便,普及率就更快、更高了,现在几乎已经到了一个手机出门就能办理所有的支付的情况了,真的是“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就连路边买菜的大妈都手持微信收款码和支付宝收款码了。


同时,微信和支付宝都推出了“网络信用卡”花呗、借呗、微粒贷,这些从另一个方面推广了“信用卡”的使用,也加强了移动支付的粘性。

总之,对于信用卡和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了很多人,但是对于信用卡的使用,在个人层面要量力而为,刷出去的终会是债务,是刚性的,必须要还的。

最后祝你新年快乐,新年大发。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在中国,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会使用手机支付。甚至很多的年轻人出门并不携带钱包,只带着手机就能满足所有的支付问题,并且在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大部分商店、饭店等消费场所,都可以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

并且在移动支付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手机移动支付的方便快捷,我们也经常听到国际友人们对中国移动支付的夸赞,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金字招牌。

但是大家并不知道的是,移动支付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非常缓慢,甚至在有些国家是寸步难行。那么为什么如此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并不受发达国家居民的喜爱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达国家的信用卡体系已经非常完整。

大家都知道支付系统的发展过程,在古代时,人们发明出了货币,然后用货币进行物品交易,这时人们的支付体系是现金支付。后来随着人们买卖的物品越来越贵重,货币的数量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钱庄,出现了大数目的银票,并且使用带有标志的凭证来代表客户在钱庄储存的金额。到了近现代我们使用带有磁条的银行卡,来作为存钱的凭证,钱庄也变成了现在的银行。因为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支付系统的发展,带有磁条的银行卡可以通过POS机直接转账,这也就是现代移动支付的雏形。

对不同国家而言,移动支付的发展状况不同。中国信用卡支付发展速度倒是挺快,但给他们的事迹太短了,银行卡和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不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至于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彻底击垮了中国信用卡支付,所以中国很容易就从信用卡支付转译成手机支付。

但是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的信用卡支付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备,发达国家的居民们都习惯了使用信用卡支付,并且信用卡支付的基础建设已经非常圆满。在发达国家使用信用卡支付,就像我们在中国使用手机支付一样方便,所以既然如此方便,各国居民也不愿意费力去更换一种支付方式。

2、发达国家的网络信号建设不如中国好。

去过国外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国外的很多地方信号不好。要知道英国近期地铁现在还在使用3g,知道明年才会更新4g。而美国纽约的地铁至今还没有任何信号,所以说大家经常看到在国外的地铁上很多人都在看书,外国人好学的因素是一方面,那是因为地铁上实在没有信号。

在中国的乡村、山村,大家经常会看到高耸的信号塔,这说明即使是在偏远的乡村,中国电信信号的建设依旧很完善,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乡村却几乎没有任何信号。在美国,很多的居民家里都配备有固定电话,也是因为移动信号不好,所以才会使用固定电话。正是因为移动信号建设不完善,所以在发达国家施行手机移动支付的难度比在中国要大。

3、发达国家居民对隐私信息的保护意识高。

在这里并不是说移动支付会导致信息泄露,只是说发达国家保护隐私信息的意识要比中国居民强。大家都知道,使用手机支付就代表了你任何的金钱流动都会被支付平台了解,甚至连你在什么地方吃了饭,在哪个宾馆开了房间,手机支付平台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会根据你的消费偏好想你推荐相关内容。这样虽然会很方便快捷,但是同样代表着我们的隐私信息在支付平台系统里没有隐私。

总体来说,移动支付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了手机支付不能在任何国家普及程度一致。

但是无可争议的一点是,手机支付确实是支付体系很大的一种进步,甚至代表了支付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中国在手机支付的普及上已经领先于世界了,相信在未来手机支付发展完善时,中国的手机支付体系必然傲立于世界。


历来现实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像中国一样普遍的流行手机移动支付,有一定的技术原因,但是也可以说并不是技术原因。

欧美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银行业高度发达,而且基本上银行业是把持了欧美国家的经济体系的。

欧美的银行团的实力非常强大,"华尔街"基本上掌握了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大财团的存在的基础基本都是银行业,发达的银行业把持着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融合,也让银行业基本上触角伸到了欧美发达国际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个基础上,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信用卡体系,里边信用卡的发行、刷卡、还款等涉及到惊人的利益。

就是这个原因,移动支付就不可能在欧美发达国家盛行,即使稍有苗头,银行业的各种打击就会铺天盖地而来,掐死一家两家公司对于银行业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

实际上中国的移动支付也是动了银行业的蛋糕,在这一点上,中国国家是有意识的打压银行业对于移动支付设置障碍的。如果没有国家的默许,支付宝和微信的财付通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也就没有中国的移动支付了。

欧美的移动互联网的覆盖问题也是让移动支付就无法推广的重要的原因。

欧美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覆盖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就欧美而言,运营商都是私人企业,他们为了追求利润,只在人口密集区域建设基站,而且容量也是主要集中于可以给他们带来高利润的区域,对于以外的区域,对不起,没有信号。

只有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不管是光纤覆盖率也好,基站覆盖率也好,都是远远的把欧美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这一点也可以在欧美的满街的电话亭,家家都有固话,还有语音信箱可以看到,在移动通信的覆盖领域而言,欧美并不发达,和中国相比,要落后的许多。

没有移动互联网的覆盖,就没有移动支付的基础。

总而言之,由于欧美发达的国家的银行业过于发达,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力非常大,外加上欧美的移动网络覆盖太差,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移动支付的崛起,也就让移动支付无法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目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初期。

虽然都是在西方国家,但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并非同一国家。蒸汽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原因是什么?

技术是有反噬作用的。

笔者曾经参加过华为大学一个博后的讲座,他是从移动跳槽出来的。

在移动的时候,他参与的项目是飞信。

年纪稍微大点的,都知道移动飞信,可以说,如果飞信放开运营商限制,就没有后来微信什么事了。

因为当时移动的短信业务部是全集团最大的业务部之一,飞信做大了,短信业务部的同事怎么混?

这是自己革自己的命。

再说移动支付这件事,信用卡也好,NFC也好,很多人都说老外的技术更方便。

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我摆个地摊,拿张打印纸就可以开店,老外信用卡体系那套比得上吗?

你生活档次比较高,可以吃喝拉撒都去大商超,但小卖部、小摊贩、地摊呢?

毋庸置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二维码是更便捷的。

更何况,中国的大商超同样支持NFC、支持信用卡。

本质上是反噬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卡体系超级发达,就像当年短信一样,攫取巨额收益,你让它把利益拱手让人?

在公司倒闭之前,老板是不会下这个决策的。

所以,当年推动技术的资本家们,如今成了反噬新技术的阻挡者。


诗与星空


外国的屎都是香的,很多人印证了这一点。

无可否认,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遥遥领先世界各国了。在一个手机就能刷遍所有的中国,谁还能昧着良心瞎着眼非说信用卡更好。且不说信用卡申请的问题,就单说刷卡需要的机子和时间问题,一百个刷信用卡和一百个移动支付相比,谁占优势一目了然。

移动支付弯道超车信用卡,这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人说的外国不允许乱来银行,真是呵呵了,中国开银行比外国容易的话,中国才这么几家银行?!

客观一点,咱们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不能吃辣椒的辣妹子


中国和美国的网络发展速度不同,决定了两国支付方式的不同。

自从4g时代以来,中国内地的移动、联通基站迅速建设。在现在中国的基站已经达到500多万,而美国的基站大约在350万。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几乎在中国任何一个农村基本都有4g信号的覆盖。在中国最早去纸币化的城市是杭州,作为移动支付最早应用的地方,杭州是我国最早一个出门不带现金就能完成支付的城市。

虽然,二维码是日本发明的,中国就是二维码的伯乐。在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应用下,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为什么二维码在日本没有广泛应用呢,主要是日本使用手机卡支付,在十年前日本国内就开始流行手机卡支付方式。当时中国也想引进这种支付方式,可惜的是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你争我夺,手机卡支付方式没有进军中国市场。

4g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方式,还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像抖音、快手等,视频的播放需要快速的网络,4g信号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4g时代以前,3g手机信号播放视频是非常卡的,在这种状态下,自媒体想要迅速占领市场,有点强人所难。

4g改变生活,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正是自媒体的红火,为许多有志青年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

反观印度,他们的发电还没有满足居民的正常需求,想要发展4g基站建设是心有余力不足。在4g时代,传统的消费模式、购物模式得到了改变,为淘宝商家、视频达人提供了方便。正是这种国内覆盖全面的4g信号,使得中国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

在这一方面,美国的自媒体、电竞还没有中国发达,中国作为世界的后起之秀,还是非常有活力的。现在的中国也称得上是电竞大国、自媒体大国、移动支付大国。现在中国的模式,开始影响世界。

在美国,若想发展移动支付,他们还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美国的主要现状是地广人稀,没有中国人口的如此集中,在这一笔花费上需要不小的投入。而美国完善的信用卡支付,为他们开辟了一个途径。其实,中国也有信用卡支付,相比移动支付还是比较麻烦的。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迅速发展到各个领域,超市购物、汽车买票、公交等。尤其是公交,用移动支付省去常备零钱的麻烦,相比用现金,移动支付坐公交要比现金支付便宜百分之十。

在未来5g时代,在大数据的智能模式下,公交车、火车、地铁、大巴就不需要用司机来开,而是在家里通过网上控制。在这种大数据环境下,也避免了车祸的发生。在大数据模式下,如果一个出现了问题,后面的车收到大数据信号,会迅速停车,这样的大数据处理比人脑的反应快上几秒,从而避免车祸的发生。尤其是在雨天、雾天,人类也不需用视力辨别,只要在电脑输上出发点、终点,大数据会为你选择最快速的道路,也减少了交通堵塞。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马云说,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比eBay的规模大得多,是我们线下商业不发达给予的机会。支付宝、微信支付流行起来,大概也有同样的原因吧。

一者,我们的商业系统还没有那么精细而广泛的服务,互联网经济崛起,得以让中国经济迈过这样的步伐,迅速联网,用线上弥补线下的缺陷。印度的经济更不发达,它的移动互联网这两年也发展得不错呢。

二者,我认为是国内的消费者也好,政策也好,对移动互联尝试的支持力度更大,智能手机逐渐普及,迅速成千上万的APP就出炉且成熟起来了,大家乐意用,政策乐意先看结果再调整,再规范,滴滴也好,摩拜也好,美团也好,都因为智能手机发展起来了,而政策和民众都愿意尝试新事物,一股全民上下支持创新的氛围。手机支付也类似,克服了不少金融、信用方面的种种障碍,其普及程度超过了美国,更别说欧洲了。

这样对比,所谓的发达国家就有不发达的危险了,创新创业的氛围没有中国浓厚了,市场尝试没有中国活跃,我们一说就是7-8亿消费者,整个欧洲加美国也没这么多呀。另外,他们的金融系统之前很全面,很系统,它们的零售也很系统,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也会阻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迅速推广,于是就出现了今天的局面。

再说,我们都落后三四百年了,好不容易有个移动支付引领全球,按传统文化的视角论,大家也觉得中国崛起是可期待的,也不值得惊讶的。

发达国家不发达,这是21世纪的新课题。


财经作家邱恒明


中国为什么微信、支付宝会有机会兴起?

拜中国银行卡早期的保守的、繁琐的线上支付政策所赐。起初的网上银行的线上支付搞得太复杂,给了支付宝“快捷支付”机会,一发不可收拾。

早年在国外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洋人刚开始玩的独立电商网站、eBay等线上购物支付,非常简单,直接输入自己任何一张银行卡信息即可支付,不用开通什么网上银行和U盾,早就已经比国内的网上支付方便一百倍了。而Paypal这种第三方支付工具也是为了实现交易安全、更加便利的全球支付、多个银行卡支付管理才有机会出现,线上电商和服务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输入信用卡号、有效期,安全码三项就可以完成线上消费,而Paypal只是额外的一个网络账户便利选项。

分开说,我国移动支付对于经济、用户、银行、商家到底能比国外普及的信用卡支付(或者带Visa或者Master的借记卡)好在哪里?

对经济:有些人回答说得对,我国的移动支付属于“后发优势”,我认为未来有很大经济价值的。

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商业甚至小到杂货铺都有Eftpos机,早就普及了无现金刷卡消费,对于他们,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吸引力没那么大。移动支付对经济的最大贡献,就是大范围消除了现金纸币,支付数据全都透明化了,让国家统计部门、税务、银行、商业机构掌握了最精准的消费和收入数据,以便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对经济一定是有贡献的。但是西方刷卡一样可以记录消费大数据,所以手机支付对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贡献,他们觉得没有比刷卡抢到哪去。

对用户:支付来说,刷手机和刷信用卡,在便利性来说,差异不大,外国人在习惯兜里揣一张卡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习惯里,反而觉得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没那么可靠;

对于收款,洋人习惯用银行app转账,确实不如我们面对面扫码或者微信发个红包来的快,所以我们这个优势还是有的,只是洋人没有体会和感知到。

对于银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给民企颁发了,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巨头一手掌握了消费者、支付通道、广大商家:包括线上购物、手机充值、水电费、交罚款、理财等高频应用,银行业属于自废武功,拱手相让。银行和银联其实也在迎头赶上,但是没有一家体制内的国有银行的手机银行app能干过足够市场化、资金雄厚、用户庞大的支付宝和微信。就像政府一些app和铁路售票12306永远没有纯互联网公司的app做的体验好是一个道理。

作为足够私有、市场化、竞争力强的国外的银行,他们也并不想拥抱第三方移动支付。中国的银行是被迫接受第三方支付的侵蚀的。

对于商家:用扫码pos机和传统pos机都是一样的收钱,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在商家这个角度,老外也没有什么动力去拥抱移动支付。没有移动支付。客户消费数据一样可以通过某些店铺软件实现管理和分析。

所以对发达国家社会,不管是对经济、用户、银行、商家,并没有足够吸引力让他们放弃信用卡而使用手机支付。

其实我们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移动支付功能老外通过银行账户绑定或者银行自己的app都可以实现,比如:进地铁直接扫码、高速ETC绑定扣款、扫描二维码抓娃娃、饭店手机结账。

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是中国发展移动支付的土壤,后发优势是我们的机会,国家对互联网行业的支持是我们这条赛道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