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病例一定來自疑似病例嗎?為什麼?

用戶788572477285


是的,沒錯。

疑似病例指生命體徵,比如體溫,外表症狀等與某個疾病非常相似。如果被觀察後確診,則轉為正式病例。

很多病例的症狀在大致上是一樣的,即使已經發病,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驗證結果出來之前都劃分為疑似病例。

如患者在觀察期間診斷為該傳染病或者流行病,確診病例增加一位,疑似病例減少一位。若診斷不是該傳染病或流行病,就直接在疑似病例上減少一位。


科普你我他


確診病例一定來自疑似病例嗎?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事情。我來解答大家的疑問,確診病例的確一定來自疑似病例!因為臨床症狀、體徵與影像檢查相同的各種肺炎疾病的病人太多了,只有特異性病原學檢查陽性,才能確診是否為新型冠狀肺炎。

新型冠狀肺炎的臨床特點:

新型冠狀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重型病例還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多在 1 周後恢復。實驗室檢查示: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胸部影像學顯示: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新冠肺炎的診斷標準:

(一)疑似病例。結合下述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1.流行病學史(1)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地區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3)有聚集性發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2.臨床表現(1)發熱;(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 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 2 條。

(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1.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熒光 RT-PCR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2.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普外科李家大夫


確診病例肯定是來自於疑似病例呀。因為一般都是從發熱等明顯症狀,你到醫院就診就會被分配到發熱門診。然後就會安排,你做胸片CT還有血常規檢查,然後根據檢查的報告,是疑似病例的話就需要進行隔離,然後再做比較詳細的檢查。到最後確診病例。也會有一些人都不用懷疑的。來醫院做完檢查,就確診是冠狀病毒感染。然後都會直接安排到國家規定的定點醫院隔離。


答疑非所問


肯定是來自疑似病例啊,只有你疑似了,我才會去檢測你啊,你活蹦亂跳的,沒啥症狀,也沒和已確診人有什麼聯繫。我去檢測你幹嘛!浪費資源嗎?現在這個情況一個病人確診需要檢測好幾次,需要等待好幾天才能出結果,你不是疑似病人,國家是不可能去檢測你的。


亼肜邎


確診病例不一定來自於疑是病例。確診病例都是經過藥劑盒檢測出陽性才成為確診病例,你去醫院看病,不會給你來個疑是不檢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