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不管去過還是沒去過桂林的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在桂林灕江的源頭,有一條叫靈渠的水系也很有名。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靈渠,位於廣西桂林興安縣境內,全長34公里。是連接湘江和灕江的重要河流,成為北接湖廣、南連兩粵的水運交通樞紐。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可在公元前220年之前,這條河是不存在的。是秦始皇為了統一中國,征服嶺南,依靠人工日夜鑿出來的人工河。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在秦始皇沒有徵服百越之前,廣東、廣西、福建,以及越南,因為地理位置與地緣關係,這些地方遠離中原,過著極其原始的生活。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為了征服百越,加快統一中國,命令屠睢率兵50萬,分為五路進攻百越的閩浙與嶺南。其中一路出兵閩浙當年就拿下了;其餘4路進攻嶺南的秦軍由於山高路險、河道縱橫,行軍作戰及軍糧運輸極為困難,加之兩廣各部的頑強抵抗,相持3年未能取勝。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為了解決糧草供應週期慢的問題。秦軍決定在湖南至廣西這段,開鑿一條人工河,將兵馬糧草通過這條河進入嶺南。

為了統一中國,秦始皇在廣西興安,開鑿了一條34公里長的人工河

靈渠開鑿成功後,打通了湘江與灕江互連,成為北接湖廣、南連兩粵的水運交通樞紐。有了靈渠,秦軍很快就橫掃嶺南;並在這裡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