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中国正在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美国的机会?美国一些媒体和官员的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且不论这一思维在疫情灾难面前的反人性一面,单看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有限这一事实,就足以得出结论。

我们极力倡导经济机会靠正当竞争取得,但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自身的原因失去一些机会后,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指责其他国家。美国曾经指责过日本,指责过欧盟,最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在指责中国,污蔑中国,并挑起与中国的经贸摩擦。在中国发生新冠疫情后,美国一些媒体和政客竟然把获取经济机会的愿望寄于疫情给中国的打击。

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国际上经常发生,2009年美国爆发的H1N1流感疫情,被世卫组织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率高达17.4%,就在中国发生新冠疫情之时,美国也在发生流感疫情,去年9月到今年1月底已经有1900万人感染,至少1万人死亡,美国的这两次感疫情感染人数远超中国。特别是2009年的流感疫情,致死率是当前中国新冠疫情的8倍多。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这两次疫情受到影响。中国的经济实力虽然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中国经济发展强有力的韧性面前,新冠疫情不足以给经济增长态势带来大的麻烦。

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2月9日,青岛城阳区一企业对工人进行防疫培训,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中国有制度优势,这是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美国媒体和政客经常攻击中国的制度,但恰恰这正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优势所在,因为这样的制度,中国才能在短时间内动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抗疫情,才能最大程度阻截疫情蔓延,才能集中资源、集中专家,救治患者。也正因为在这样的制度下,才使得中国政府和管理团队已经具备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能力,接受东西融合的管理方式,形成比较成熟的、能够应对国际重大事件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管控能力。可惜许多美国政客无法理解中国的制度优势所在,凭美国式的思维一厢情愿的表达自己的“愿望”。

中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具备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这也是新冠疫情不足以影响中国经济态势的原因。中国的金融体系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的两次洗礼,在防范经济危机方面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已经形成一套体系。从目前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远没有到可以称“危机”的地步,这套应对危机体系不值得启动。此外中国有3115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财政赤字率较低、债务水平稳定,足以应对任何可能的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生产中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年里逐步得到升级,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主导,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发展。以2019年为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2.6%和26.8%。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都在12%及以上。中国物流业发达,高速公路、铁路,以及航运,交织成网。此外,中国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一状态足以稳定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有哪个企业家会像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说的那样,因为中国发生了新冠疫情而将自己的工厂迁回美国?至少现在还没有。

从目前来看,新冠疫情对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造成了影响,延长假期和推迟开工,对工业生产和建筑业也产生一些冲击。这种影响对小微企业要大一些。中国每年有国庆、春节两个各7天的长假,是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消费旺季。新冠疫情正好影响了春节长假的消费。有些国家借疫情很不厚道的对中国商品、人员往来实行了限制举措,这也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这些行为进而影响到的是中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目前可以预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会出现一个幅度较大的下滑。

疫情不会动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2月8日,东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进行药品的生产工作。(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为了稳定经济,中国政府在动员全民抗疫的同时,也运用了一些宏观调节工具,比如让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如期开市。2月3日和4日,人民银行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发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信号,稳定市场预期。目前看金融市场保持了平稳运行。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30条政策措施,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给予金融扶持。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中国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空间稳定经济增长,会视情况决定是否出台新的举措。

2003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受非典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出现下滑,但之后出现反弹,全年经济增速达到了9.1%,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中国经济也会受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中国经济将会迅速企稳,并且因疫情推迟的消费和投资有望释放,相信中国经济会出现补偿性的恢复。

每每谈到中国经济的时候,我们会强调一句话:中国经济有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强大的发展潜力,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次也一样,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为这次短暂的疫情而发生改变!

(《北京周报》评论员 兰辛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