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挑选的儿媳妇,重视的不得了,为何于凤至如此受待见?

杨楣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将帅之才, 其军事地位绝对是高高在上的。也因崇高的地位,决定了他在挑选儿媳这件事上绝不含糊,比如他为长子张学良挑选的妻子于凤至, 就令他相当满意。

尽管于凤至在穷乡僻壤长大,但是非常受张作霖的重视。为何于凤至如此受张作霖待见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张作霖想报达于父的救命之恩。

张作霖重视于凤至,最直接的原因是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

于文斗并非人如其名,在文学界大放异彩,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商界大佬。

于文斗原是山东海阳县人,后积极响应国家“招垦令”的政策,举家搬迁至怀德县大泉眼村。

此地一贫如洗,匪徒猖獗。政府多次派人剿匪,都无功而返,后来就派当时名噪一时的大军阀张作霖前去清理这些“社会精英”。这才使得张作霖和于文斗有了交集。

有一次张作霖在与土匪交战时,中了埋伏,张作霖因寡不敌众,险些命丧匪手。

正当张作霖绝望至极,以为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时,于文斗找了老乡吴俊升前去救援,这才让张作霖一行人杀出重围,虎口逃生。

经此一事,于文斗和张作霖从剿匪盟友升华到生死之交。于文斗的再造之恩,有书君想张作霖应该会记一辈子的,所以他一直想找机会报答于文斗。

正好,于文斗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于凤至,引起了张作霖的注意,他想何不就将于凤至嫁给自己的儿子张学良呢。

如此一来,既报答了于兄的救命之恩,也解决了凤至的终身大事,一举两得。

而且救命恩人的女儿做了自己的儿媳,张作霖自然会对她以礼相待,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因为只有于凤至感觉到了张家人的热情和尊重,张作霖才算报了于文斗的恩。所以,显而易见,于凤至肯定是被张作霖尊重的。

张作霖为报恩,才有于凤至嫁给张学良的事,所以张作霖肯定不会亏待于凤至的。

二、于凤至命带福相,能给张家带来好运,因此受张作霖的尊重。

于文斗曾给爱女算过命,算命先生说她""福禄深厚,乃是凤命""。意思就是福气满满,长命百岁,而且是人中龙凤。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命啊。

此事被张作霖无意中知晓,他开始蠢蠢欲动,如若能将此等高贵命格的人迎入张府,定会使张家从此香火鼎盛,福寿绵延,说不定自己的儿子从此飞黄腾达呢。这样的“旺家女”可一定不能被别人捷足先登。

于是,张作霖火速与恩人于文斗结成儿女亲家。“身价倍涨”的于凤至如同形走的活菩萨般嫁进了张府。

婚后,张作霖也自然对她关怀备至,很是爱重。

毕竟于凤至这样一位旺夫的女人,张作霖肯定不能对她爱搭不理的。而且又是张作霖自己主动提出的这门婚事,更加不会三天两头给于凤至摆脸子了,毕竟自己亲自挑选的儿媳,自己肯定也是有几分满意的。

所以,于凤至因算命先生的一席话给自己也带来了桃花运了。

于凤至被算命先生说有富贵相,因此被张作霖喜欢并器重。

三、于凤至相貌出众,且贤良淑德,因此受到张作霖的待见。

于凤至能够嫁进土豪之家,没有出众的外貌也是不行的,毕竟大户人家娶妻,貌美是首要条件。

那么于凤至的相貌美到什么程度呢?且看皇弟溥杰如何评价:长得很美,如雨后清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于凤至清丽脱俗的相貌如清水芙蓉,这样的自然美有书君想是要吊打当今一众网红脸明星的吧。

所以论相貌,于凤至担得起张家大少姐姐的头衔,张作霖对她自然无可挑剔。

于凤至不仅容貌不俗,性格也宽容大度。

尽管她嫁给张学良后,张学良仍旧在外拈花惹草,风流快活,但是于凤至没有像一般女子一样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寻死觅活的,而是视而不见。只要张学良心里有她这个结发妻子即可。

于凤至的宽宏大量,的确给张作霖减少了很多麻烦。

毕竟于凤至没有因为张学良的处处留情在家闹得鸡犬不宁,以致后院起火。而张作霖也不需要去当“扑火英雄”。

这样大度的女子,简直是三从四德的教科书典范,能够做到如此豁达地步的女子,也是世间少有的,所以张作霖对她除了钦佩,更多的还是尊重吧。张作霖不待见她,待见谁呢?

因为于凤至不仅貌美,而且宽容大度,赢得了张作霖的尊重,所以张作霖待见她。(加粗)

于凤至一生活了九十三岁,而且家财万贯,真正如算命先生所言的那样福禄深厚。

而她之所以福寿双全,又能被公公张作霖待见,其实与她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性格不无关系。而正是因为这些闪光的品性,使得命运眷顾了这位坚强不屈的女子!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花只为一树开,一颦一笑一知己

(晚年张学良与赵一荻)

赵一荻赵四小姐从1928年16岁置身赴沈阳,到2000年88岁病逝于美国,陪伴了张学良72年。

张学良曾说过,当年我的女朋友最多有12个,赵一荻她是对我最好的,但不是我最爱的,我最爱的在纽约。(此人蒋士云可能性最大)

所以,大家都知道张学良一生最后是和赵四小姐度过的,赵四小姐就算没有名分,也要和张学良在一起,也应了一首歌的歌词,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花只为一树开,一颦一笑一知己。

但是,张学良辜负的可不止这一朵花。


他第一个辜负的女人-于凤至

(张学良)

(于凤至)


为什么于凤至是张学良第一个辜负的女人呢?


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是在张作霖一手的操办之下才走到一起的。

张学良从小接受新思想,新式教育,对于包办婚姻自然是非常的反感,而且是一个比自己大三岁,(难道不是女大三抱金砖吗?)素未谋面的女人,更是反感。

(张作霖)


张作霖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两点原因:

1.报恩

2.算命


第一,报恩之说。

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富商,生意和人脉相当广泛,但是当时的土匪非常的猖狂,尤其是他的生意做的非常大,非常需要一个靠山,否则最后就是人财两空的下场。

1904年张作霖接到命令前去缴匪,于文斗听到此事更是非常的高兴,困扰着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匪患终于要得到解决了,尤其是当他听说张作霖前来剿匪并且可能用他们家的粮栈做指挥部的时候,更是没有犹豫就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然而在剿匪的过程中有一次执行任务,张作霖被土匪围困,一下子就成了人家的瓮中之鳖。于文斗都知道以后,找他另一个好朋友吴俊升,说服他带兵增援张作霖,最后张作霖终于摆脱了危险!

于是,于文斗就成了张作霖的救命恩人了,于是乎张作霖和于文斗歃血为盟,后来张作霖并且他一直都想找机会来报答他!

后来,张作霖有一次去于文斗家做客的时候见到了他的女儿于凤至,这下子他终于找到报答的机会了,就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取了于文斗的女儿,两个人结成亲家亲,上加亲!

张大帅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第二,算命之说

张作霖后来偶到一算卦之人,突然心血来潮就让他算了下于凤至的命格,没想到这位算命的先生看到生辰八字之后非常的惊讶,说于凤至今后是贵妇人的命,今后尊至凤后也不为过!


张作霖听到后异常兴奋,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张学良娶她为妻。这样以后儿子在她的命格帮助之下前途不可限量的!所以就立马和于文斗提亲,这才有了后来张作霖非要让儿子娶于凤至为妻的那一幕!


于凤至虽实至名归,但无奈错付终生。

于凤至接受过中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兼具中国古典与西方先进双重优势。

曾经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见了于凤至,也曾经惊叹:容貌如雨后清荷。


本该被看好的美好人生,无奈并非如此。婚后,张学良一直管这个他正室结发妻子叫“大姐”,虽然她也确实年长他三岁,对于于凤至也并不喜欢。


但是此时,于凤至充分的扮演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的贤妻模范。整个张府上下,从张作霖到家仆,无一人不对这个女子服帖,可是对于一个女子而言,纵使全天下人对自己好,不若那一人。


只可惜,张学良翩翩少年郎,不爱家花,只爱野花。

纵然于凤至多么努力,张学良都不为所动。

(赵四小姐)

直到赵四小姐的出现,彻底击碎了于凤至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憧憬。

虽然赵四小姐也是名门望族出身,没想到为了爱情也甘愿奉献全部。

后来的事情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后来于凤至去美国治病,甚至还在念叨着软禁的张学良,为了张学良如果重获自由之后可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于是决定在美国置办一个可以给他安度晚年的别墅,于是,于凤至,这个女子,进驻了华尔街。天然的经商基因,让她很快在股市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美国买了两处豪华别墅。虽然最后,了解到张学良的难处,还是放下一切,与张学良签署了离婚协议,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至死都未曾再见到张学良一面;另一面,张学良始终敬她,却终究无爱。


这个被张作霖强烈看好的女子,为了他的儿子张学良,赢得了人生的美名,却输掉了自己的人生,不得不令人唏嘘。

(完)


我是@俗人何金水,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的话,请点赞+转发,谢谢您了。


俗人何金水


于凤至是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年轻时长得端庄漂亮,有文化,有家室,女人该有的背景她都有了,当然能得到张作霖的高看。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希望能帮大家感受这位奇女子。


照片人物依次为:张学良 于凤至 宋美龄 蒋介石

张学良初识赵四小姐,赵四小姐在一个晚上见了于凤至,跪下请求她,就把自己当一个丫鬟一样,在张学良身边待着即可,不求名分,据记载当时说的是声泪俱下,虽然没亲见,但是可以脑补一下当时正房与小三见面的场景。这个正房太美了,要说实力,赵四小姐是完败的,但是,再美的女人熬不过男人的虚荣心。于凤至不需要张学良也能活得精彩,赵四小姐没有张学良,就只能陷于沟渠吧。不管如何,于凤至接受了赵四的存在。如今已经没人知道,当时于凤至是怎么想的,有没有失望于爱情,有没有冷心冷情,毕竟她和张学良蜜月期时,也是蜜里调油。新婚后孩子的陆续出生就是证明。但于凤至够大度,这也说明张作霖当时娶儿媳妇没看错,以前的人娶正房第一要求不就是不能妒吗?反正不管怎样,赵四小姐达成目标,完胜。



第二件事是于凤至当时离开张学良去美国治病这件事,当时她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张家的子女安排问题,为了给张家留后。也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为张学良发声,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于凤至在美国四处游走,给蒋介石施加压力。她换了赵一荻来照顾张学良,那赵四小姐是怎么做的呢?她把幼子拜托给友人,而且叮嘱友人不得说明孩子身份。友人一直隐瞒到孩子成年,孩子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是张学良。

这件事情可说的点很多。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成就了最后不一样的结果。于凤至离开,就像一个在外的靶子,吸引了蒋介石的大部分注意,于凤至和张学良生的孩子很多,但三个儿子相继都死亡了,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唯有一个女儿活下来。赵一荻看似对孩子狠心不闻不问,但正因为她的狠心,孩子反而活了下来,成为张学良唯一活下来的儿子。

这一局可以说又是赵四小姐胜了。



最后要说的一件事是于凤至到了美国后,她再次显示了她作为奇女子的经商才华。利用手头上的资源,于凤至东山再起,通过房地产经营,为丈夫张学良挣下了家业,唯一的目的,是希望丈夫出来后依然有好日子过,有不次于大帅府的豪宅住。在她的苦心经营下,即使她身患重病,她还是做到了。这一点足以证明张作霖当年的眼光的确不错👍!这样的女子宜于家室。

再看看赵四小姐,每天陪着张学良,打打牌、养养花、拌拌嘴,拍点美照,养生养颜什么的,绝不耽误。对于张学良什么时候能出来,怎么出来,她是一点也不担心,反正有饭吃就行。

于凤至是完美的,可惜不是张学良想要的。

可能张学良不是于凤至的真龙天子吧,所以终非良配,两人至死也没有合葬。可怜于凤至,张学良更喜欢的,还是会自己爱自己的赵四小姐。


原来你是这样啊


看过于凤至照片的人,会普遍认为她的美貌丝毫不逊色于民国四大美女,她温文尔雅,操持家务,不但是张学良的贤内助,更是小字辈中唯一能敢劝谏张作霖的人,换了别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张学良在年轻时学过英语,喜爱红酒,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他崇尚西方自由式的婚姻,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去邂逅美丽的爱情,因此对父亲包办的婚姻很是排斥。


但张作霖却坚决不同意,张学良作为嫡长子,是张作霖重点的培养对象,长子长媳自然也要入张作霖的法眼。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你以后娶多少姨太太我都不管,但是张家的长房长媳必须由我做主!

于凤至可以说从小就被张作霖默认为自己的儿媳,这还要与张作霖与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的关系说起。

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在他被朝廷招安征剿土匪的时候,张作霖曾经陷入险境,是于文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张作霖,从此二人便成为莫逆之交,并且相互许诺日后结为儿女亲家。


于文斗是当地著名的富商,经营着粮栈、酒坊、皮毛行、茶庄、杂货铺、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而张作霖有兵,于文斗有钱,自古权钱不分家,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也算是给张学良找了一个根基雄厚的靠山。

于凤至的出生据说她的母亲梦到了一只凤凰飞去肚中,醒来之后生下一女儿,于凤至也是因此得名。老张也十分迷信,凤凰能到自己的家中,不也说明了儿子就是“真龙”吗,他认为儿媳的到来能给张家带来好运。


于凤至后来嫁到张家后也没有辜负张作霖的期望,她像一个大姐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张学良的日常起居,不过没有感情基础的最后还是没能走到一起,两人离婚以后,于凤至独自在美国抚养三位子女,他于1990年去世,至死两人都未再谋面。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张作霖生前曾屡次不无遗憾的对身边人说:“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有三个人,都是女人。”

显然,即使话不说全,明眼人一听都明白,张作霖所说的这三个女人所指为谁。


(张作霖)

第一个是他的发妻赵氏。当年张作霖在辽西做响马时,只有赵氏愿意下嫁他,无微不至地关爱他。赵氏之于张作霖说她是马皇后之于朱元璋也不为过。那是陪他趟过万千苦难的知心至亲啊。

然而,赵氏终因张作霖飞黄腾达后的自负而至在老家病得一命呜呼。张作霖死都没有原谅自己。

第二个是他与赵氏所出长女张首芳。张首芳张家千金,出生不凡,际遇不凡,历经苦难给他带大了张学良张学铭,最终却被他作为政治棋子嫁给了黑龙江督军鲍贵卿儿子鲍英麟。婚后的张首芳,夫妻感情生活一团糟,鲍英麟是个典型的二世祖,吃喝嫖赌抽样样占。张首芳的日子过得那叫做一个惨。每每张首芳回张府,张作霖都躲着不出来。既不敢见,也没脸见。张首芳也不把他当爹,回府只称是看弟弟六子与学铭。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于凤至了。 于凤至是张作霖自己拉媒保为自己儿媳妇的。他让六子非娶于凤至为发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报恩,二是于凤至的“凤命千金”的八字与张学良“将门虎子”的气度十分般配。



原来,张作霖还在辽西做响马时,就曾受过不少于凤至父亲于文斗关照。小时候的于凤至就生得落落大方,让张作霖十分喜欢,索性两家结为儿女亲家。此后张作霖飞黄腾达,一直不忘报于文斗当年之恩,也不忘他的准儿媳妇于凤至。张学良15岁时,在张作霖包办下,与大自己3岁的“大姐”于凤至结婚。刚开始张学良死不同意,张作霖遂妥协说:“只要你娶她作发妻,以后你再外面招花惹草我可以不管!”

六子风流,转念一想也不亏,这才答应。



因此,正是这个承诺让张作霖一直感觉愧对于凤至。因为张学良后来情人十几个,风流不断,尤其是赵四小姐。这些自己都没法管。而于凤至则出奇地表现得大度,只一心一意照顾家事,对张学良嘘寒问暖不减从前,毫无怨言。于凤至越是贤惠识大体,张作霖越愧疚。

索性后来发展到将家事全托于凤至掌管,对于凤至言听计从,视为心头肉。很多儿子婆姨说了都不管用的话,于凤至一来,准行。

说实话,纵观张学良与于凤至的一生,我实在是不知张学良哪里修来的福气,得妻如于凤至如此。


不书


于凤至是张作霖亲自为嫡长子张学良挑选的媳妇。张学良出过洋,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对父亲包办婚姻,选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人做老婆自然一百个不愿意。张作霖当时就火了,骂到:“妈啦把子,连老子的话你都敢不听,你小子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总之,这个儿媳妇老子要定了。至于你小子以后娶三妻四妾,那都不管老子的事”。张学良一看大帅发怒了,再也不敢犟嘴,勉强答应下来。


那么,张作霖为啥要执意娶于凤至做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于凤至究竟有什么来头?

原来,于凤至是东北大商人于文斗的千金,而于文斗当年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清朝末期,张作霖在东北军队中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营带,一次他带兵去剿匪,谁知却钻进了土匪的包围圈,眼看命悬一线。是于文斗带人赶走土匪,救了张作霖的一条小命。从此,俩人结成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能一步步爬上东北王的宝座,没少得到于文斗的资金援助。


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汉子,他这次要娶于文斗的千金于凤至做自己儿媳妇,就是为报答于文斗当年的救命之恩。再者,张作霖曾是于文斗家的常客,多次见过知书达礼、温柔贤惠于凤至,无论容貌、举止,都很让他满意。

张作霖真是没看走眼,于凤至嫁到大帅府后,上孝敬公婆,下厚待弟弟妹妹,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与喜欢。张作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知道这个儿媳妇堪当大任,就放心把大帅府的后勤大权交给于凤至。

婚后蜜月期刚过,张学良老毛病就犯了,又开始在外面胡来。对于丈夫在外面的风流事,于凤至是一清二楚,她既不和张学良大吵大闹,也不到张作霖哭爹喊娘的告状,而是用她特有温情、大度去感化张学良。张学良自知理亏,对于凤至更加敬重,开始慢慢收回那颗放荡不羁的花心,待于凤至越来越好。

后来 ,赵一荻出现彻底打破了这对小夫妻平静生活,从此,张学良的魂彻底被勾走了。于凤至没有争风吃醋,而是与张学良定下君子协议:一他和赵一荻的事自己不干涉,二不许给赵一荻任何名分,三不允许赵一荻迈进大帅府一步。只要能和赵一荻在一起,莫说三条协议,就是三百条张学良也毫无怨言。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于凤至多方奔走营救,最后只争取到了允许家属陪在张学良身边的权利,于是,于凤至与赵一荻轮流陪在张学良身边,后来因为赵一荻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于凤至就自己留下陪张学良,几年颠沛流离的监禁生活拖垮了于凤至的身体,她不得已前往美国治病,哪知这一去就是五十年,至死再没见过她牵肠挂肚的张学良。

在美国,为了等到与张学良重逢的那一天,于凤至凭着惊人的意志战胜了乳腺癌。并在在华尔街股票、期货上大显身手 ,积累了巨额财富,一手为子女撑起一片朗朗乾坤。

然而 ,于凤至在美国并没有等来与张学良的重逢,却等到了丈夫寄来的离婚协议书。于凤至不相信这是出自张学良的真心,一定是受人胁迫所致,为了张学良的安全,莫说协议离婚,就是要她的命他,她也会心甘情愿。

离婚后于凤至依然以张夫人自居,临终前,她特意嘱咐子女,在自己的墓地旁为张学良留下位置,她活着没能看到张学良归来,死也要和他同穴永不分离。讽刺的是张学良去世后与赵一荻葬在了一起。于凤至若是地下有知,肯定会发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哀叹。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东北王张家是一个权力交错的地方,这里来来往往全部都是权贵,住在这里的,不是张作霖和他的姨太太,就是少帅张学良。外人都怕心狠手辣的张作霖,和他那个混不吝的儿子张学良,但居住在张府里的人却都知道,府里的事情不归少帅管,真正能说得上话的是于凤至。

自从于凤至嫁入张府以后,张作霖基本上不再让自己的姨太太们管事,府内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交给于凤至决定。于凤至在府里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有的人常说她是大帅张作霖唯一愿意让步的女人,此话不假。

张作霖是土匪出身,脾气火爆,性格固执,做事说一不二,他人若是惹张作霖生气,谁劝张作霖都没有用,连张学良的话张作霖也不听。可是,张府里的于凤至却能劝动张作霖,就算是张作霖最生气的时候,看到于凤至来劝自己,他也不会训斥于凤至,反而会温声和于凤至沟通,这样的待遇,在张府里是独一份的。

这实在令人奇怪,当时社会还是重男轻女的,张学良对于凤至这位原配妻子没有多少感情,这样的女子在那时很容易被人瞧不起,为何于凤至却能受到张作霖的青睐?其实,这还要从张作霖还没有发家时说起。

张作霖还是土匪时,曾打过败仗,手下人折损不少,曾经的仇敌落井下石,想要将他彻底铲除,就在这时,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出手搭救张作霖,不仅替他说情,还给他钱让他招兵买马。可以说,没有于文斗的帮助,张作霖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没办法东山再起。

张作霖心狠手辣不假,但他还是重情重义的,于文斗救他以后,他就发誓,以后一定报恩。老张是一位聪明人,当他看出于家不简单以后,便想和于家结为姻亲,这样既可以报答于家的恩情,还可以和于家结成同盟。于文斗很看重张作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张作霖的娃娃亲。

张作霖经过打拼以后,飞黄腾达,成了东北王,他没有忘却曾经的约定,让自己的儿子张学良将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娶进家门。张作霖本就对于凤至很有好感,而于凤至入门以后贤良淑德的形象,更是令老帅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可是,张学良却对这位大自己三岁的原配妻子却没有多少感情,他常在外面鬼混,与其他女子有染,这使得张作霖愈发觉得对不起于凤至。于是,张作霖对于凤至宠溺有加,他基本上没有向于凤至发过火,府里的事情也都让于凤至决定,于凤至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张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只是,不管张作霖如何弥补于凤至,丈夫张学良的冷漠,还是于凤至心中的伤。张学良对于于凤至来说,实在不是一位负责任的丈夫,他选择了赵四小姐,却给于凤至一纸休书,结束了两人的夫妻关系。这份痛苦和煎熬,恐怕是张作霖再怎么宠溺于凤至,也消除不了的。


历史战争


在张作霖家族中的小一辈女人中,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是最受张作霖重视的。据说,张作霖特别给这位儿媳妇面子,他平时发怒时,别人都不敢上前,只有于凤至能够上前劝说,而每次她一劝,张作霖就立马消气。

甚至而言,这位儿媳妇在张作霖心中的分量,还要超过张作霖的几位妻子。对此,很多人肯定很好奇,在张家这众多小一辈的女人当中,张作霖为何偏偏对于凤至这位儿媳高看一眼?

其实,张作霖对儿媳妇于凤至的重视,也是逐渐增加的。最开始,张作霖点名要求张学良娶于凤至为妻,想法很简单,一是想以这种方式回报于凤至父亲的救命之恩;二是希望于家女儿能给儿子带来好运。

据史书上记载,于凤至父亲于文斗是一个著名的富商,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张作霖到郑家屯围剿匪患,结果张作霖因为大意反被土匪围困,生死关头,是于文斗找来老乡吴俊升将其救出,由此3人便成为生死之交,还结为把兄弟。



等到1909年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是传说中的“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这是当时算命先生给于凤至算的卦,说她是天生的凤命,将一生荣华富贵,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顺风顺水,还会给家人带来非常好的福气。

对于张作霖来说,因为他出生绿林,比较相信算命这种东西,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婚后一定会大吉大利。何况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和结义兄弟,所以张作霖当时就和于文斗订下婚约。这一年,于凤至11岁,张学良8岁。

等到1916年时,于凤至18岁,张学良15岁,张作霖便要求张学良正式将于凤至娶回家来。对此,张学良自然不同意,因为张学良早年就开始接受西方教育,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充满了他的脑海,所以对父亲包办的这个婚姻十分反感,他觉得自己的婚姻应该自己做主。

面对张学良的这种态度,张作霖是软硬兼施不断劝说,最终他对张学良说:“你的正室原配非听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旧式婚姻,你和于家女儿成亲后,就叫你媳妇跟着你妈居住。你在外面自己再找其他女人,我可以不管。”张学良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这门婚事。



总的来说,因为于凤至长得也非常漂亮,对此爱新觉罗·溥杰就曾盛赞于凤至“长得很美”,一张脸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所以张学良和于凤至结婚后,两人的感情也还算好。

当然,如果仅仅到此,张作霖对于凤至的重视,显然不会到达高看一眼的程度,充其量只是对她一般的尊重而已。但后来的事情,让张作霖彻底对这位儿媳发自肺腑的格外关照。

这是在张学良和于凤至结婚后,张学良因为有父亲先前的承诺,所以他在外面养有不少女人,于凤至早已经察觉到这个事情,但她却没有因此哭闹,也不曾以疾言厉色来责怪他,而是默默地把苦涩埋在心底,对学良仍然一副温良恭顺的样子。

与此同时,于凤至在府内做事狠有见地,人们有事多愿与她商量,就连张学曾、张怀曈想要给许夫人办寿酒都请她出主意。在张作霖的几位夫人中,于凤至对卢夫人格外敬重,两人形同母女。并且,于凤至对下人也从不摆少奶奶架子,很平易近人,帅府的下人都愿意接近她。

面对这位庄重、内敛、仁义的儿媳妇,张作霖自然对其刮目相看。本来,张作霖选于凤至为儿媳,只是为了报恩和给儿子带来好运。不曾料到儿媳竟然还具有诸多美德,这是张作霖始料未及的,以至于张作霖都感叹,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真是张学良的福份。

这个时候,张作霖在想起当初自己还承诺允许张学良在外面找女人,便觉得多少有些对不住于凤至,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也因此对于凤至格外关照,高看一眼。


我是赵帅锅


于凤至幼时读书用功,当时在郑家屯驻军的张作霖看得喜欢,常夸她是女秀才。

待于凤至十一岁时,张作霖就上门提亲,希望她能与儿子张学良定下婚约,于家是富商,很怕当官的三妻四妾,宝贝女儿要受委屈,起初并不同意。张作霖并不反驳,叫来张学良到郑家屯住下,让俩人自行熟识,自此俩人就定下婚约。

于凤至十八岁时,与张学良完婚,于家提出张学良母亲亡故,希望能在郑家屯完婚,张作霖并不反对,俩人就在郑家屯办了婚事,婚后才到张府入住。

小一辈女人中,于凤至最受重视,这其中有她品貌出众的关系,也离不开她的父亲于文斗。

于文斗何许人也?能够让张作霖如此顾念旧谊,而于凤至又具备什么样品格,值得张作霖对她本人如此肯定呢?

抗日富商于文斗

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自幼聪明、好学。

少年跟随父亲学习农耕、经商,成年后治业有方,创办钱庄商号“丰聚当”,主要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类型产业。

于家鼎盛时期,产业有多大,有人说:“ 骑一匹快马从天亮跑到天黑,一打听,还是于氏家族的土地。”

于家是靠大片开荒土地积累家业,家里有50多口人、60多间宅子,还有私家学堂、粮仓、浴池,大院内大多住着女性,男子基本在外经商,随着业务扩张,“丰聚当”更名为“丰聚长”,成为百年的老字号。

光绪二十八年,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在新民府营带张作霖到郑家屯剿匪,张作霖在一次剿匪过程中被围困,于文斗找来老乡吴俊升把他救出,三人生死之交。后于文斗又倾力支持张作霖设计建筑四洮铁路,出巨资协助他办工厂。

1912年,于文斗以低价或者无偿的条件将土地转让给农民耕种,1916年于文斗为抗日武装提供武器、粮草和马队,并携女儿于凤至赴前线劳军。

聪慧贤助于凤至

于凤至在奉天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后,嫁给张学良,婚后俩人搬至张府,在张府的日子,除了家务之外,她还抽时间去沈阳大学听课,补充知识,希望以后有助张学良。

于凤至在张府总是彬彬有礼,加上博学多识又善解人意,很多事都喜欢找她商量,就连许夫人办寿酒,张学曾都曾找她给主意。

张府上下对她赞誉有加,张作霖也对她刮目相看。据说张作霖平时特别给于凤至面子,平时他发怒没人敢上前,于凤至一劝即可消气。能劝消气,这也从侧面证明,于凤至确实是位聪慧通透的女子。

于凤至的聪慧更是审时度势,张作霖被日本炸伤后,回到府中不久亡故,人心惶惶,于凤至果断提出对于死讯隐而不发,直至张学良回到沈阳才发布丧讯。

当张作霖旧部有异心,她又劝解张学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兴办学校,天灾发动救灾。随张学良去南京委任,与宋庆龄一见如故,结为金兰姐妹。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幽禁期间,于凤至辗转多次奔波,乳腺病变只得去美国治疗,病愈后又在华尔街股市大展拳脚,老年时又成功转战房地产业,展现惊人的经商远见。

脱离张学良三个字后的人生里,于凤至并没有自怨自艾,止步不前,她惊人的商业头脑,令她在短短时间积累大量财富,于凤至不曾放弃为张学良奔走,老年时是当时著名的中国富商,虽然至死再没见过张学良,但是事业获得另一种成功。

世人总对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绯色新闻念念不忘,在这段故事里,还有另外一位女性,她的传奇一生同样值得称赞。


小李公子看历史


于凤至是张作霖亲自为儿子张学良挑选的结发妻子,在电视剧《少帅》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十分的喜爱及看重。

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喜爱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个事例:

在张作霖的大帅府里,有一个严厉的规定,那就是晚上九点以后任何人不得要求厨师起灶做饭,没有人敢违反这个规定,可唯独于凤至是个例外。

一次,于凤至和二小姐张怀英去看戏,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还没有吃晚饭,于凤至就让厨房准备了一些宵夜。

佣人做好饭菜后给于凤至送去,恰巧让张作霖发现,他生气的问这是给谁做的饭,佣人说是给少奶奶准备的。

平日里说一不二的张大帅听说是儿媳妇要的,连忙说道“是凤至还没吃饭呀,那你快给她送过去”

作为一代枭雄,张作霖阅人无数,见到的优秀女子也肯定不在少数,为何会对于凤至如此厚爱呢?

一、张作霖与于凤至父亲为至交

1908年,身为绿林土匪的张作霖投靠官府,并被任命为巡防营统领。很快,张作霖所部被派往松辽一带剿灭土匪。在剿匪的过程中,张作霖的剿匪总部,设在郑家屯“丰聚当”商号里。

“丰聚当”的老板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于文斗,他老于世故,为人八面玲珑,对于绿林出身的张作霖,于文斗恭敬有加,百般逢迎。

作为一个商人,于文斗经常遭到土匪的侵扰,张作霖此次剿匪,对自己非常有利。因此,于文斗竭尽全力支持张作霖剿匪,给予张作霖很大的支持。

宣统元年,张作霖在漠北龙王庙与蒙匪作战,由于蒙匪人多势众,张作霖的部队陷入危险局面,急需增援。

这时候,于文斗亲自前往与张作霖有旧怨的另一名巡防营统领吴俊升的营中,请他派兵救援,才拯救了危险中的张作霖。

受此大恩,张作霖对于文斗十分感激,回到郑家屯之后,他当即与于文斗歃血为盟,结成了异姓兄弟。

张作霖与于凤至的父亲有这样的交情,对于凤至自然也就差不了。

张作霖认为于凤至命理富贵,可以为张学良带来好运

1913年,已经升任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回到郑家屯与老友叙旧,听闻于家小姐是个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无一不通的才女,张作霖便萌发了和于文斗结为儿女亲家、亲上加亲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贵不可言。

素来对算命深信不疑的张作霖大喜,这下可让他捡到一个宝。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婚后一定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于是,更加坚定了让自己儿子娶于凤至为妻的想法。

张作霖对儿子的包办婚姻,遭到张学良的反对。

张学良接触到很多现代思想,崇尚婚姻自由,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常反感,他想要自主选择婚姻。

但是张作霖坚持要张学良娶于凤至,对他说,其他事你可以自己做主,这件事必须听我的。结婚以后,你在外面找女人,我也不管。

在张作霖的坚持下,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结婚。

于凤至通情理,识大体

于凤至自身的实力更让张作霖高看一眼。

于凤至嫁到张府以后,对上尊敬长辈、对下平易近人,赢得了帅府上下一致的好评。

她兼具美貌与智慧,做事有板有眼,很有见地,人们有事情也多愿意跟她多商量,她总能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点,让帅府上下的人更加对她刮目相看。

结婚以后,张学良拈花惹草的行为并没有多少收敛,但是于凤至都把所有的委屈埋在心里,从来不显露出任何不快,依然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的丈夫。

对于这些,公公张作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也由此更加喜爱这个儿媳妇了。

张作霖对于凤至心存愧疚

当初要给儿子娶于凤至,一是想加深与至交的交情,二是想以于凤至的“凤命”来给儿子带来好运。

他虽然早就听闻于凤至才貌双全,德艺双馨,但是他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的通情理、识大体。

来到帅府以后,她相夫教子、尊敬长辈、平易近人,很快收服了众人的心。

甚至对于自己那个混账儿子在外面拈花惹草,她也能为了大局而隐忍,不吵不闹,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对于于凤至的种种美德与智慧,张作霖从内心里是深深的佩服的。觉得自己儿子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想到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干的那些混账事,他从内心里觉得亏了自己的儿媳妇。所以,在平时,张作霖很偏爱于凤至,很给她面子。

例如平时张作霖发火,帅府上下没有人敢劝解,但是只要于凤至一出面,张作霖便会怒火顿消。

结语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一直给与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

1940年,于凤至前往美国治疗乳腺癌,此后的50年,她与张学良再未见面。

1990年,一代传奇女子于凤至在美国的家中安然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