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国书法最难学、最难写的是草书吗?

书法赏习


是的,中国书法分五体,五体之中最难学、最难写的当然是草书!

我想先说个题外话,中国的方言最难学的是那个地方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广东话,因为广东话不但发音与普通话大相径庭,语法习惯与汉语的基本规则也有所不同,甚至白话还有自己的独特文字。

王羲之草书作品(局部)

书圣王羲之的《草绝歌》第一句就是“草书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可见王羲之也认为草书是最难的书体,而且没有之一。那么草书为什么是最难的书体?因为草书较之于楷书、隶书、行书、篆书四种字体来说,不但具有不同的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等等,草书甚至还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变化因素,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个两个方面是草书难学、难写的主要原因:

王羲之草书作品(局部)

1、草书的结体和章法难以掌控

“有草法,无定法”,这话不知道是谁最先总结出来的,不写草书的人会觉得这是写草书的人给自己放的烟雾弹,迷魂汤。

其实不是这样,这话很有道理,草书看起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其实草书最讲究守法度,每个字必不敢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英雄一定要有出处!

王羲之(草书书法作品局部)

但是真要拿起笔上台创作起来,瞬息万变,气吞万物,闪转腾挪,纵横捭阖,每个字都可能会出乎意料之外,也可能很丑拙,也可能极俊美,换句话说,意思到了就行了。

2、草书讲求瞬息之间需要展现出某种意境

草书已经完全脱离文字知识传播功能,而独立于艺术之林。在我看来,所谓书画同门,书画同源,都是指草书而言,的确,写草书就如同创作一幅水墨画,不但要三五分钟解决战斗,而且要在点画之间,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之间,浓淡之间构筑出某种意境,或高山流水,或青烟古寺,或小桥流水,或家长里短,美人浣纱等等等等,您说这得有多难?

3、草书高度简化,出现很多必须死记硬背、又难以辨认的符号

有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的,说是有位张丞相非常喜欢写草书,有一天,他忽然灵机一动,佳句偶得,赶忙准备笔墨奋笔疾书,用草书把诗句写了下来。然后命侄儿把诗句再用楷书抄录下来,侄儿遇到几个不认识的字,就问张丞相是什么字。张丞相反复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

草书就是这么神奇,情感所致,疾风暴雨,情感不再,烟消云散!这也是草书难学难写的重要原因,许多字已经简化得像西方语言的字母了,实在是不好学习,比如,叔、幸、皆、无等字的写法。

回答就到这里,顺祝大家安康!随文附上了几幅我的近期书法作品,请大家点评,永书我先行谢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