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推薦一版你心目中最好的《中國文學史》是哪個?

豐和尚


《中國文學史》是本科、專科專業漢語言文學的必修課,也是創意寫作mfa的考研專業課。

文學史類推薦書目有:

1、《中國文學史》(共四冊) 袁行霈主編

2、《中國新文學史》(上下兩冊) 丁帆主編

文學類專業補充書目:

3、《中國古代文學三百題》 丁江主編

4、《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

5、《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 張少康著

6、《中國當代文學史》 洪子誠著

7、《文學理論新編》 童慶炳主編

8、《外國文學史》(上下兩冊) 鄭克魯、蔣承勇主編

9、《西方文學十五講》 徐葆耕著

10、《魯迅作品十五講》 錢理群著

11、《文學理論導引》 周憲著

以上也是專科、本科、考研文學類專業的必讀書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以下是部分書籍實拍,可作參考。[玫瑰]











夢夢的考研日記


手上的中國文學史有古代,現代,當代文學史,還有遊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淮,費振剛主編的人民文學版中國文學史,感覺還是以自學考試的教材為主,都是文學史權威專家編寫的,適合自學。古代文學是輝煌的,現代文學是血與火的,當代文學是做夢一樣的,文學史的書喜歡讀,讀起來輕鬆……







阿二志華


《中國文學史》有多個版本,國內比較通行的有遊、袁、章、羅四種。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也會有不同的需要。比如,應付考試就得用指定教材,研究問題,就讀專業著作。興趣閱讀,我認為適合於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現在心目中最好的是《劍橋中國文學史》。本書為劍橋大學出版社的系列國別文學史之一,分上下冊,分別由著名學者宇文所安、孫康宜主編。其特點有四:

一是編寫定位。《劍橋中國文學史》的讀者目標群定位為普通大眾,注重可讀性、連貫性,以敘事的方式寫成一本整體連貫、可通讀的文學史。

二是文學史觀。《劍橋中國文學史》是力圖實踐一種新的文學史觀,即文學文化史:相對於傳統的文學社會學分析,更重視物質文化發展,如文化傳播媒介(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雜誌與報紙副刊等)對文學的影響。

三是學術定位。更側重於文學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和線索,更注重文學史的有機整體性,及對一些傾向和潮流的梳理;更強調文學、文化的歷史自主性;則更注重文本的不確定性;更注重從文學的接受史角度、印刷文化、選集的編纂及文本的製作、流傳與改寫等。

四是著作特色。該書注重表述的客觀性、作品的學術性、作家的影響力,擯棄了傳統文學史突出政治立場、強調階級分析、標籤化的做法,實事求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同時,注重了國別之間的比較研究,把相關領域最前沿的觀點作了介紹。

其它四種版本,也各有特色,我比較喜歡的是袁行霈主編的。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這是我學習中文時使用的教材,認真地讀過、背過,看的次數最多。袁本看起來更像專題,把零散的文學史知識整合起來,引導讀者進入更深的思考層面。它最大的亮點在於每章後的註解,涉及到最新的學術動態,給出了參考書目,為有興趣做更深入瞭解的讀者提供了方向。

遊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淮、費振剛主編《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毫無爭議的是它具有里程碑意義,但這套文學史宥於時代,累於意識形態,估計很多人會逐漸喪失讀下去的興趣。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值得看的是,這套書視角與觀點獨到,與袁版重“文學性”相比,它更重“人性”。

羅宗強、陳洪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南開大學出版,它的著眼點在於“發展史”,以宏觀的眼光關照文學現象、文學流變和文學作品,並梳理清源與流、繼與承,系統性、整體性較高。

另外,還有胡蘭成的《中國文學史》也自成風格,值得一讀。


柏夫文藝


可讀性當然是劍橋的好。不過,如果是為了準備考試,那麼,羅宗強、陳洪合編的那兩本自考教材最好用。[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Frankian


1、第三版比第二版多了些內容,比如盛唐詩人加入了張九齡。

2、有些提法也改變了,比如鮑照詩風,第二版小標題概括為“險俗”,第三版改成了“俊逸”。

3、《中國文學史》這本書由袁行霈主編,全本分為四卷。本書倡導文學本位,並將文學置於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實地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作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考證和論述。各章均有詳細的附註,以介紹各家之說,各卷之後附有研修書目,為讀者提供進一步研究的線索,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前瞻性以及較大的信息量。



嘉洋希熱


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

不僅翔實地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作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考證和論述,而且各章均有詳細的附註,適合作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古代文學愛好者、研究者參考。


LANYIN


《金瓶梅》



十四阿哥郎春濤


郭預蘅主編:中國文學史,教育部推薦教材


楚天清秋57660516


可以考慮章培恆的《中國文學史》,感覺很不錯。需要說明的是,不同作者的側重不同,若非相去甚遠,很難說孰優孰劣。


簡學話題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